时代变了过年的方式不一样了(你连猪猪都认不全)
猪年就要来了!一大波二师兄向你袭来,祝你猪年诸事如意!
不过,你都认得它们吗?
文/何鑫
猪、豕、豚,说的都是猪
最初表示猪的汉字是象形字“豕”(读音为shǐ)。后来,人们在“豕”的右侧添加了“者”,成为“豬”字,再之后,将左边的“豕”简化为“犭”,才有了现在的“猪”字。
在“豕”的左边添加肉月旁,就是“豚”字。豚也表示猪,不过它指的是为了吃肉而蓄养了一段时间的小猪。日本有一道著名的料理——豚骨拉面,其实,明明就是猪骨拉面啦。
猪豚相称,却非猪也
虽说猪和豚都有猪的意思,但是名字里带“猪”“豚”的,可不一定是猪。
比如俗称“荷兰猪”、标准名为豚鼠的一种动物,别看俗名里带“猪”,标准名里带“豚”,然而人家可是如假包换的啮齿动物。
在水中,长江江豚素有“江猪”之称。它们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刚刚被认定为江豚属的独立物种,不过已经是生活在长江中的世界上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
真正名副其实的猪科动物,现存一共有17种,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亚科——鹿豚亚科、疣猪亚科和猪亚科。
长相最奇特的鹿豚
鹿豚面部特写
鹿豚
鹿豚头骨
鹿豚亚科只有鹿豚一个属。鹿豚可谓是长相最为奇特的猪。
雄性鹿豚的4颗犬齿全部向上弯曲生长,其中2颗上犬齿会在生长过程中穿过上唇和鼻腔,刺穿皮肤向后形成钩状,就像鹿角一般,它们名字中的“鹿”字正是由此得来。有时,这犬齿长得不巧,甚至会弯到自己的眼窝,影响视力。獠牙长成这样,连看东西都碍事,更别提当作攻击对手的武器了。幸好,它们生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强力捕食者,倒也不需要拥有堪当武器的獠牙。
长着这张丑陋的脸,再加上全身没有毛发、光秃秃的造型,以及狭长的身材,实在是不招人待见。雄性鹿豚如此奇特的长相,却可换来雌性鹿豚的青睐。
动画片《狮子王》中彭彭的原型——疣猪
跪在地上吃草的小疣猪(摄影/何鑫)
疣猪亚科只有沙漠疣猪和非洲疣猪(或者叫草原疣猪)两种。其中,后者的形象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就是动画片《狮子王》中彭彭的原型。
疣猪也具有向上弯曲的上犬齿,不过它们的牙只是从嘴角边向上翘,幅度还算正常。疣猪的“疣”,指的是它们脸上的肉质突起,雄性疣猪有两对,雌性疣猪只有一对,而且比较小。
疣猪常常会跪在地上吃草,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翘起自己的小尾巴屁颠屁颠地一路小跑逃走。
热闹的猪亚科家族
相比“门庭冷落”、种类稀少的鹿豚亚科和疣猪亚科,猪亚科可就兴旺发达多了。我们熟知的野猪,就属于猪亚科,它们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野生猪科动物。除了野猪,在非洲和亚洲还生活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猪亚科动物。
体形最大和最小的猪
大林猪
大林猪生活在非洲中部的林地中,体长1.3~2.1米,体重约为100~275千克,被认为是平均体形最大的猪科动物。它们长相剽悍,脸上两个大鼓包,一看就不好惹。事实也确实如此,大林猪是真的不好惹。它们性格凶猛,攻击性很强,甚至敢跟斑鬣狗硬碰硬。
姬猪
在亚洲,有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猪科动物——姬猪,它还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就叫小野猪。成年的姬猪体长只有55~71厘米,肩高只有20~30厘米,体重只有6.6~11.8千克,就连素以身材袖珍而著称的小香猪也比它大不少。
面孔像小丑的红河猪
红河猪
红河猪分布于西非和中非潮湿的森林地带,体重只有45~115千克,体长只有1~1.4米,比同样生活在非洲的大林猪小不少。它们的体毛为醒目的橙红色,腿是黑色的,沿背部中线分布着白色簇状毛发,看起来十分亮眼。红河猪的面部黑白相间,再加上耳簇的长毛,颇有几分小丑的扮相,十分滑稽。
满脸大胡子的须猪
须猪
东南亚的岛屿上生活着两种须猪,它们从鼻梁到头部两侧,再到下巴,都长着格外浓密的长毛,就像大胡子一般,难怪名叫须猪呢!
长着这么浓的胡须又生活在海滨的沼泽中,须猪却不太打理胡须,所以看起来总是一副满脸泥巴脏兮兮的样子。其实,这种大胡子正是对泥滩生活的适应,因为浓密的须可以防止泥浆溅到眼睛里。
史前巨猪
如今的猪科动物,除了那些体形超大的个体,大多难逃被天敌捕捉的命运。然而,猪猪家族的祖上也曾出现过一些罕逢敌手的庞然大物。例如,生存于距今2 000万~1 000万年前的库班猪,体长能够达到2.8米,肩高可达1.2米,体重500~800千克,远大于现存的猪科动物。库班猪的头顶前额处长着一个巨大的角,似乎拥有独角兽的造型,这在现存的猪科动物中闻所未闻。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巨型库班猪化石(摄影/何鑫)
说起巨大的猪,在地质历史上,还真出现过一种动物被直截了当地称为“巨猪科”,那便是生存于距今3 700万~1 600万年前的豨科动物。它们长着像现代疣猪一样的面部突起,从头骨化石看,确实和猪科动物很是相似。不过它们的肩高足足有2.1米,这可比现代野牛的体形还大。
如此“巨猪”,的确会让捕食者退避三舍。豨科的代表完齿豨(也被称为完齿兽),因生性残暴,又会自相残杀,所以被称为“地狱来的猪”,曾经被认为是可怕的掠食动物。不过如今,科学家为它们正了名,认为它们属于杂食动物。甚至在分类学上,豨科动物也被移出了猪形亚目,也就是说,它们不能再被称为“猪”了。
本文选自《科学画报》
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转载自科学画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