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甘肃哪里美食最多(奋发)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在这浓浓的节日里,家乡的味道,乡愁中的美食,总是留给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在阿荣旗,有着浓浓年味的民俗民风,各色的农家小吃,夹杂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感受着浓浓的乡村年味,体验着充满幸福味道的新春佳节。
做豆腐是春节里阿荣旗农村的老习俗了。在霍尔奇镇荣花村后窑组的刘忠海家正忙着做春节的豆腐,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可不多了,从做豆腐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团圆又幸福的浓浓年味。
刘忠海在头一天就已经将四五十斤的豆子都泡好了,做豆腐可是全家总动员的一项活计,你磨浆,我添水,你烧火,我端盆,虽然工作很繁琐,但是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泡好的豆子经过磨浆机就变成了豆浆和豆腐渣,为了做豆腐,刘忠海将家里的四口大锅全部用上,柴火在土灶里熊熊燃烧,不一会大锅里的豆浆就翻滚起来,屋内被热气笼罩,浓浓的豆香味扑面而来,还没有品尝就知道一定又纯又浓。接下来就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点卤水。这项工作平常都是家里的老人完成的,手法非常精准,几次的点卤水让白白的豆浆,化作了朵朵豆花,漂浮着又聚集起来。院子里已经准备好包裹豆腐的纱布,将盆子里的豆脑通通倒进纱布,过滤后四角包裹好,压上重物,新鲜的豆腐就制作好了。
村民刘忠海说:“以前做豆腐都是石磨磨的,现在是用机器,直接就可以做豆腐,寓意全家幸福,来年有个好的兆头。”
过年吃豆腐意味着来年大家都“福气满满”“富富裕裕”。所以在过去,老百姓都会在春节时做豆腐,图一个好彩头,在做豆腐的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全家团聚、和和美美浓浓的年味。在农家人看来“豆腐”,就意味着“渡福”,寄托了一家人对新一年的祝福与期待!
霍尔奇镇荣花村的豆腐香气扑鼻,在阿荣旗音河乡和平村,热气腾腾的花馍馍也即将出锅了。
过年的时候蒸上一笼热气腾腾的馒头,象征着新年和和气气,生活蒸蒸日上。手巧的主妇们还会把馒头做成各式的花样,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一大早,音河乡和平村的刘元芝家就热闹起来了,街坊四邻围坐在一张大案板前蒸花馍。一块柔软光滑醒好的面团在巧妇的手中,像施了魔法一般,几经简单的点缀、塑造,就有了可爱、美观的模样。小巧柔顺的身形、两颗红豆做眼睛、简单的几笔雕刻,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鱼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刘元芝介绍说,一年到头,大家借着蒸馍的机会聚一起唠唠家常、忆苦思甜,感叹好时代好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给群众带来了好日子。
村民刘元芝说:“我们这里有个习俗,过年的时候都蒸花饽饽。今年是虎年,我就做了一个老虎头,寓意今年日子过得虎虎生威,寓意让大家这一年都顺利、健康、快乐。”
在说说笑笑中,花馍已经捏制成型,栩栩如生的小兔子,活灵活现的小金鱼,憨态可掬的小虎头,造型别致的石榴寿桃,经过这揉面、捏馍、上笼一番劳作后,伴着花馍出锅带来的麦香,年味儿也就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花馍馍好吃又好看,霍尔奇镇缸窑村的炸果子味道也不赖。
缸窑村村民耿金娥家过年都要炸果子,乡邻们都来帮忙,面活好了后,就将面分成一份一份的面团,再将一小份面团擀成面饼后切成一个个小块,巧手的大姐们迅速的将它们捏出造型,代表着“年年有鱼”“平安吉祥”。终于等到“果子”下锅了,一个个金灿灿的果子在油锅里跳舞,膨胀着、翻滚着,香味也随之扑面而来,加了鸡蛋和糖的果子看起来色泽明艳,吃起来外酥里嫩,口感特别好,就是小时候过年家里炸果子的味道。耿金凤大姐又特意做了麻花,要将年过得圆圆满满的。
村民耿金娥说:“我从早晨八点炸到下午两点,过年多炸点,就是代表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耿金娥表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不再像她们一样期待过年吃口好吃的了,但是一到过年她们还是会做一些炸果子,在现在看来这些旧时传下来的的美食也许并不美味,也并不精致,但吃到嘴里是一种对年味的记忆,随着岁月的增长,它的味道更会历久弥新。
来源:阿荣旗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