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

刘姥姥外看又老又穷,可内里却智能非凡,是唯一可与贾母匹敌的人物。

卓语上文解析了她带给贾府的震动。而她最神奇的地方是,随口编个故事,竟然就是解开红楼梦大结局的密码!宝黛钗的命运,甚至贾母的命运,都暗藏其中。

01 雪中抱柴

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这是一段非常诡异的故事。三四尺深的雪地,必然是大雪封门,正所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在如此肃杀冷寂的环境里,出现个外乡人,还是单身一人的小姑娘。溜光的头发露着,白绫裙随风飘着.......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打扮,不怕冻死吗?

刘姥姥描述了一个绝对不适合出游的景致。这姑娘若于春和景明中出场,该是多美的一副画面,也许下一秒就有“却把青梅嗅”的娇羞。

可放在大雪地里,一切都极不合理。落魄、逃难、无家可归的基调,瞬间生成。

仅有这个画面还不够,更诡异的是,故事讲到这儿贾府忽然失火了。那姑娘出镜都没出全活呢,才刚一露头,名字还没报上,灾难就滚滚而来。这也太灵验了吧!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2)

问题是,谁想要这种灵验啊?开篇第一个家族甄家,就因无情大火而一败涂地。失火在红楼梦里是极可怕的事,也是寓意极深的事。

那么,这个自带特异功能的姑娘是谁呢?毫无疑问就是薛宝钗。

1、雪地里去抱柴火,其中暗含了薛宝钗的名字。

2、贾宝玉曾在一个下雪天,去看望生病的薛宝钗。映入他眼帘的宝钗是: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

从头发,看到棉袄,再看到裙子。跟刘姥姥说的“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是多么相似啊!

更有意思的是,宝钗外袄虽是蜜合色,但内里却穿了大红色的棉袄!在那个金玉相认的经典事件里,宝钗当面解开衣扣,露出大红袄,可是个重点项目。

87版电视剧对这个细节处理的很“委婉”。既没让她解衣扣,也没露大红袄,而是从脖子里把金锁拽出来。动作保守含蓄,观者当然毫无不适。但原著中描写的,却是非常香艳撩人的一幕,大有喷鼻血之感。

由此可见,第8回里描写的宝钗形象,可不是白写的,那是草蛇灰线。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3)

3、在刘姥姥讲故事的空挡里,探春宝玉商量雪中吟诗,黛玉借机打趣宝玉:

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答话。

黛玉的心时刻都在宝玉身上,这毋庸置疑。但这个小插曲绝不仅为表现爱情。

要知道,宇宙第一护花使者贾宝玉,无论他爱护过多少女孩子,能让黛玉吐刺、含酸的对象,历来就只有薛宝钗。

是滴,只有宝钗!就这么神奇!

像湘云、尤氏双艳、傅秋芳等,宝玉都格外青睐,平儿、香菱、紫鹃、龄官、鸳鸯、莺儿都得到他的怜惜或爱慕;袭人晴雯麝月更不用说了。连个农村的二丫头,宝玉都恋恋不舍。

可是黛玉偏偏只酸宝钗,而且每次酸都要刺宝玉,还都是秒刺。

这一次又是秒刺。故事还没讲完呢,宝玉连门都没迈出,黛玉已盘点出他的一切。一只丘比特的小剑,嗖地射过去。

按曹雪芹给的规律,这故事里的姑娘绝不可能是其他人,只能是宝钗。

黛玉的酸话一出口,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恰好就是宝钗。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暗示,因为黛玉又在酸她了。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4)

02 美才女茗玉

一时散了,背地里宝玉拉了刘姥姥,细问那女孩儿是谁。刘姥姥只得编了告诉他道:“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名姓。宝玉道:“不拘什么名姓,你不必想了,只说原故就是了。”

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这是一段令人惋惜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姐影射黛玉。

1、茗玉,读音就是名玉。名字为玉的小姐,当然是黛玉了。

2、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知书识字、爱如珍宝。这四点全部符合林黛玉,跟书中第二回介绍黛玉的方式,如出一辙。

书中小姐虽多,高度贴合这个模板的,却只有林黛玉。

3、茗,是极嫩之茶。就是刚抽芽的嫩茶芽,为茶中极品。

黛玉前世是绛珠草。这种草现实中真有,生于东北野间,婷婷独立有卓尔不群之姿。它茎纤细,嫩绿色,似透明,开白色小花。

其果实玲珑红润,浑圆如珠。酸甜味美,可长久储存,是东北地区非常讨喜的水果。

曹雪芹选择绛珠草,是取其外形娇嫩,内在坚贞,能利于众生之意。然而极嫩之茶,不也是这种意象吗?

所以,“茗”正是用来类比黛玉前身的。

茗为雅士所好,自带脱俗之意。用它来象征黛玉的文人气质,恰如其分。而纵观全书女子,能达到这个水准的,也只有黛玉。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5)

03 两个姑娘间的联系

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整个故事当然是刘姥姥瞎编的。我们不必管中间的逻辑性,只研究这两姑娘的出处和归宿。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6)

在这个故事里,茗玉是个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属于人世间的完美类型,她于17岁病死了。

抽柴的姑娘并非茗玉,而是一个泥胎塑像成了精。这种故事民间甚多,宗教的解释是:某些鬼怪罗刹类的生物,附体在塑像木偶上,就出现了成精现象。

也就是说,成精的物体,跟死去的那个已经无关。简单说,不是一个元神。

但宝玉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茗玉是不会死的,泥像必然会成为茗玉的另一个载体。于是他追问那个庙,派了茗烟去找。结果悲剧了:

“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这个结果,把宝玉幻想的“茗玉不死"给无情推翻了,因为它压根不是茗玉小姐的像,自然不可能做茗玉的载体。

而与此同时,也就坐实了“泥胎成精”的说法。因为成精就是鬼怪附体,而泥像塑也正是个鬼怪。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7)

卓语曾用三篇长文解析过《芙蓉女儿诔》。晴雯就职花神这事,表面看就是小丫头胡诌,但事实上曹雪芹暗伏了很多线索,来告诉读者:这是真的!

在这部亦真亦假,亦实亦幻的著作中,所有跨越人、神、鬼界的“胡诌”,都是真的。

刘姥姥的故事又是胡诌,又是逻辑凌乱,所以它又是真的。

它暗伏的真相,是世人不肯面对、亦不敢面对的东西。也就是风月宝鉴的背面,世人不乐意照的那一面。

想要照到真相,对刘姥姥这些故事一定要放弃常人思维,不可用世间的逻辑链条,强行串联现象。否则,必将推演出茗玉即是抽柴姑娘的谬论。

那么,这个奇异的故事里,到底暗藏什么玄机呢?本书两大女主的结局、宝玉历劫之旅、贾府兴衰全部都在其中。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8)

04 黛玉如何下线

一、黛玉于17岁死亡,死因是泪尽病死

重要的话说三遍,是病死的。不是投水,不是上吊,不是远嫁,不是被逼婚,不是抗战......全都不是。

关于这个问题书中有很多佐证:

1、绛珠仙子投胎时,要把一生的眼泪还给神瑛侍者。泪还尽了,命即终。

2、黛玉的仙曲《枉凝眉》说“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仙曲最后一句,差不多都用来揭示人物结局。黛玉这句写的最长最精细,实际上就是个明确的告示:黛玉是泪尽而亡。

而且连时间都说明了,冬末时就已经泪尽。命如游丝,很可能是昏迷状态。只因一桩心事未了,心神强撑着。

到春末入夏时,也就是书中多次出现的“送花神”时节,终于香消玉殒。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9)

3、癞头和尚当初要化黛玉出家,始终围绕着黛玉的哭病展开。他说:

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

很显然,“哭”对黛玉而言是性命攸关之事。这跟英莲天生有命无运不一样,英莲“空对雪澌澌”,那是有克星夺命。而黛玉只欠泪水,不欠谁肉体。

什么投水上吊,都属于恶死,当时社会非常忌讳,普遍认为这样死掉的将成为恶鬼。逼婚远嫁,属于清白被玷污,跟黛玉的生命理念“质本洁来还洁去”完全不搭。

总之,只有现代的奇葩脑回路,才编出这些结局,曹雪芹不会的。

4、绛珠草纤弱,喜生长在高大的乔木树下,依赖树冠遮阴蔽雨。当大树被砍伐后,它随后就会萎黄枯死。

请注意,这个意象跟黛玉绝对匹配。贾母就是黛玉的大树,大树没了,绛珠草很快就死掉。萎黄枯死,正是泪尽而亡之相。

5,其他证据还多着呢。比如黛玉大量的诗词,比如令她心神恍惚的牡丹亭杜丽娘,比如她的副角晴雯,比如小戏子藕官和菂官的故事,比如紫鹃的名字......

曹雪芹喜欢处处埋伏线索,每走三步做个记号。如果你会看,几乎每回里都有证据,都有黛玉结局的暗示。要我来列举,根本列不完。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0)

二、搞清楚了死因,我们来细论年龄

45回互剖金兰契,黛玉说:"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OK,她15岁有余了。黛玉生日在早春,此时是秋天。这年冬天发生了芦雪庵联诗。

转头到了第二年,分别发生了大观园改革、宝玉生日夜宴、贾敬去世、尤二姐入贾府等事件。

再转头到了第三年,春天黛玉重建了桃花社,秋天抄检大观园。这个时候黛玉多大了呢?17岁。

是滴,到80回时黛玉17岁,宝玉18岁,宝钗20岁。搞清楚了吧!

可能有人怀疑这个年龄是否为虚岁。不,卓语已经从黛玉入府推过时间轴了,是实岁,不是虚岁。

05 贾母下线和宝黛婚事

本书到80回戛然而止,当然是有原因的。整个贾府已经到了泥沙俱下之时,书中的框架人物马上就坍塌。

如果读者够细心,会发现贾母的年龄有问题。40回见刘姥姥时贾母才七十出头,到了71回竟然就办八十大寿。连生日,都从正月变到了八月初三。

贾母的八十大寿是人为加岁数,是抢办的。对应历史看,这都是自知时限已到的特殊手法。贾母要借助过寿,为家人最后做点事,探春的婚事就是其中之一。

古人不依赖药物,身体感知系统很灵敏。感觉不行了,它就真的不行了。这样的剧情设定,意味着贾母必然熬不到下一个生日——我是说她真正的生日,第二年的正月。

71回是初秋,80回末已是深秋,请看时限有多紧迫!

从71回到80回,书中故事一泻千里、遍地哀鸣,根本原因是贾母极度衰微,命不久矣。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1)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内斗、抄检等乱成一团,你们以为是为什么?

贾母操心探春,焉能不操心黛玉?探春的婚事其实就是个影射,说明宝黛的事在暗中进行着。

读者必须明白这部书的奇特:最重要的人和事,都是隐藏状态。比如黛玉被收养、宝钗落选、薛家逼婚、四大家族政治变迁等等。

为了成就这件事,贾母绝对舍得牺牲一切。她必然在资产分配上违心地做出让步,跟王夫人进行条件交换,获得她的保证。

80回后,香菱和贾母相继下线。宝黛婚事就在这年秋天定下来,甚至有可能在贾母的要求下,赶在她咽气前举行了婚礼。

但是王薛联手,用某种卑鄙的手段支走宝玉。黛玉失去贾母的庇护,到冬末时就已泪尽,如同死人。只为苦等宝玉,尚存一息延续到春末。

最后的这段时间实在算不上生命,所以刘姥姥说她十七岁病死了。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2)

至于说宝黛为何一定有婚约,这个散落在很多证据里,卓语之前的文章多次解析过,这里不累述了。

06 宝玉续弦和理想破灭

1、茗玉之庙

刘姥姥故事中的茗玉之庙,是不是黛玉死后贾家给她立了庙呢?当然不是。

一来贾家没那闲钱,二来也没什么理由。当然更重要是,贾府已经沦为王薛天下,能不能好好安葬黛玉都要打问号呢。

茗玉之庙是个带寓意的符号,它是指宝二奶奶之位。

古人非常注重死后的待遇,皇家祭祀时常常发生庙飨之争。因为正妻众多,有些是后人追封;有些本来不是嫡妻,却当了太后......于是正位归谁,谁尊谁卑就有分歧。

因此,当女人和庙飨挂钩时,往往是暗指正妻之位。

古代未婚女子死后不能入祖坟,没有后人祭祀,哪怕娘家再富贵,也要成孤魂野鬼。故事中的茗玉有爹娘给盖庙,黛玉却没有。所以故事转到实现里,印证了黛玉死前结过婚。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3)

2、宝玉续弦

宝玉后来娶了宝钗,这桩婚姻其实是续弦。

卓语以前解析过藕官令宝玉情悟。藕官、菂官、蕊官三个小戏子间特殊的情爱故事,就是影射宝黛钗的婚姻过程。

藕官和菂官一直演夫妻,两人恩爱至深。菂官夭折后,她又和蕊官成了一对。藕官对此有一套自己的情操论:她说为令菂官亡灵安心,才不能孤守一世。

这番理论令宝玉大为赞叹,也为日后续弦宝钗打下伏笔。后补者蕊官恰恰分给了宝钗,这是个非常明确的暗示。

3、宝玉的痴迷和理想破灭

在曹雪芹笔下,宝玉是千古少有的至情至性之人。他续弦,可不是为了多娶个老婆。

遇到藕官前的宝玉,刚刚经历了紫鹃情试,一旦失去黛玉,他自己就死半个。又成熟了一步的宝玉变成了藕官:

悲痛过后接受现实,他把躯壳留在浊世,把心交给挚爱,时时刻刻在焚香中跟黛玉感应。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4)

但宝玉还执迷在一个问题里,他以为后来者终归是善良的、无害的,对前者充满尊重的,就像蕊官对藕官的作用。可现实啪啪打了他的脸。

宝玉和刘姥姥争论泥像性质,一个说茗玉不死,一个说鬼怪成精,这就体现了宝玉的执迷。

宝玉原以为宝钗可以填补黛玉,就算不是真的(泥像),也能作黛玉的载体。但现实是不能!

宝钗做不了黛玉的载体,她的真面目就不是个女孩,而是“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这个真面目,是宝玉婚后又经历很多波折,最后才能悟到。所以破庙烂像是茗烟找了好久,临到最后,忽然反转出来的。

悟到宝钗的真面目,就等于真正看到世间人性。宝玉经过一生的兜兜转转,终于破除了对外相的困惑。

他一直以为美丽的女孩子,一定跟死鱼眼珠不同。最后终有一个人让他明白,原来自己想错了,一生全都错了!

真正的珍珠是极少数,宝玉把很多瓦砾甚至瘟神,都当作珍珠,为此轻易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摩尼宝珠。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5)

07 宝钗的命运结局

1、抢夺黛玉之位

在高鹗的续书里,宝钗出嫁用了调包计,假扮黛玉迷惑着宝玉而成婚。为什么要如此写呢?因为谁都能看出来,黛钗无法简单接续,她们具有先天的利益冲突。

然而作者又常常合并两者,愚迷之人叫嚣钗黛合一,就是源此。那么曹雪芹干嘛老把她俩人拧巴在一起呢?

因为黛钗是夺位替代的关系。

宝钗嫁宝玉是为现实利益,并非披上嫁衣就满足。宗法制上原配和继配地位不同,这个冤大头薛家当然不干。

所以王薛联手逼死黛玉,并给黛玉安上莫须有的风化罪名,就像对待晴雯一样。目的是为推翻之前的婚约,人为造出无效的理由。

宝钗最终如愿以偿,以原配的身份嫁给宝玉。

从宗法制的角度,从贾母遗嘱的角度,从黛玉死后的庙飨供奉,她都是硬夺黛玉之位。不仅如此,她还承接了黛玉的资产,那是贾母留给黛玉,用以吸引王夫人达成婚约的。

宝玉视之为续弦,但在现实故事里,她不是续接,而是霸占了黛玉的一切。

在刘姥姥的故事里,成精之鬼以茗玉的模样示人,其深刻寓意就在此处。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6)

2、一败涂地

人们对红楼梦最大的误区是,把贾元春想象成杨贵妃,以为贾府一定要依赖她的大腿。以为元春之死,必然造成贾府完蛋。

事实上,贾府从未因元春得到过任何政治利益。相反,全靠祖上余下的一点恩情,支撑着后代为非作歹。

书中明明把贾母比喻成大树,她的谜语、她点的戏文有很多伏笔。

贾母才是贾府的擎天柱,她离世后,朝廷就不必再给贾家留一丝颜面了。而这一点,也完全符合曹家的历史。

【注】曹家后期曹顒、曹頫时代,全靠曹寅夫妇的旧恩情而勉强支撑。元春在书中的真正作用,是为王家做内线,是令王夫人有资本跟贾母内斗。

贾母过寿时,贾府就空前混乱,当时元春可没下线呢。80回后贾母会先于元春下线。

贾母是贾家福报的总源,晴雯、香菱、探春、黛玉这些人,都是贾家福报的支撑。当正派人物全都下线了,就留下个彻底暗黑的世界,给反派自己玩吧。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7)

卓语解析过黛玉的花签: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所有花签全都写到了风,呈逐步升级。到黛玉这一签达到最大,是狂风,是横扫万物的。

它的寓意是:花神黛玉离去时,她的眼泪洒向众人。命运风暴马上全面来临,贾府不知有多少人要被摧残,飘落天涯。

宝钗成婚之时,就是元春被勒死之时。王薛两家恶贯满盈,终于走到了尽头,连带贾家也崩盘了。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8)

3、穷困潦倒

根据书中很多伏笔,宝钗成婚后只当了一年的宝二奶奶。一年后再次发生变故,宝玉或出走或遭遇官司。

这一年是怎么当的呢?

可不是锦衣玉食的日子了。她怎么都想不到,结婚第一天就大变天。费了半生心力攀豪门,白费了!

假如贾府还能保有当初的生活状态,宝钗不愁慢慢感化宝玉。但在高度恐慌和混乱下,宝钗宝玉三观的差异被无限放大。

贾家某些重要人物会被下狱,大部分资产被抄走,但还有部分祖产祖屋被开恩留下来。宝钗手握黛玉宝玉的私产,尚能度日。

破败的家族到处都需要开支,而宝钗毫无疑问只顾薛家。书中伏笔众多,长期关注卓语的读者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贾家史家祖上好歹有功于朝廷,薛家有什么呢?旧贵族一但被清算,薛家将沦为最惨一员。

暗黑之人唯一的能力是霍霍良善之人。只剩下窝里斗时,就一个比一个更愚蠢更无能,唯恐死的不够快。对此,探春早有振聋发聩的怒斥。

百年望族经过王薛的花式霍霍,最后那点资产、那点人心也土崩瓦解。刘姥姥故事里的瘟神爷,就是在描述这段痛心历程。

脂砚斋说,宝玉落魄后“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请注意他好歹是个男性,好歹混过贵族圈,遇上谁不能招待他一顿?如果宝玉都成这样了,宝钗又会是什么样?

她最后的生活悲惨至极,无法用语言描述!那个在冰天雪地之中偷农家柴火,无家可归的流浪乞丐,正是薛宝钗。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19)

08 小结

刘姥姥是贾府兴衰的见证人,是贯穿贾府命运的一个重要线索。由这个“积古的老人”来照见风月宝鉴,揭开宝钗的真面目,最合适不过了。

被后世脑补成宇宙第一淑女、世外道德圣人的薛宝钗,在刘姥姥的故事里,却是青脸红发的瘟神爷;一露头就失火的灾星,能烧光贾府;一个在雪地里挣扎的乞丐,稀破烂庙里的野鬼。

看看她描述了些什么,简直不忍直视!

钗粉老被我的文章气得肚子疼,诘问我跟宝钗有什么仇。矮油拜托,你们应该去诘问曹雪芹啊。

从第一回宝钗投胎时,癞头和尚就说她是“一干风流孽鬼”。此后鬼魅气息,一直伴随她一生。她的住处、她的打扮,连她的冷香丸,全都是鬼的象征。

清朝人普遍很容易懂。所以他们对宝钗的评价是:心如蛇蝎,形同鬼蜮,其奸坏阴险无以复加。

只是他们绝对想不到,后世人执着假象,比宝玉严重了一万倍!虚假被奉为圭臬,瘟神被P图成了宅男女神。

宝钗3个经典故事(刘姥姥瞎编故事)(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