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才明白什么叫三观(什么是书什么是读书)
有几个东西理清楚了就好了:
1、什么是三观;
2、什么是书;
3、什么是思想力;
4、如何获取思想力提升。
————
三观就是系统化的思想。
其实绝大多数人对三观是很迷糊的,而且市面对三观的定义也很迷糊,有好几套,其实大同小异,都是截取片段:
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情感观...其实就是从大到小、从虚到实、从道至术的一个n排列,截取其中3个就是市面上的某一套三观。
我们拿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来讲,这个比较“正统”,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地人”。
思想,就是观察事物形态。
三观,就是观察外界形态的系统化方法。
宇宙观(天)——事物存在的本源为何,也就是什么东西诞生了宇宙;(看起来很虚是吧?其实最重要!道家语境就是一二三、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什么的)。有了这个本源认识,才会有根子生长,开始向自然科学(方术、堪舆等)和社会科学(人心活动)上系统发展。
世界观(地)——认为宇宙是怎么诞生的,直接决定了如何看世界。
比如以万物为刍狗,有无、美丑、高下、善恶相生,再具体套到社会交互活动,政治、经济、人伦、人纹、利害、优劣、乃至生存方法等等。
所以佛陀和道士看世界不一样的,道士和西学看世界也不一样,观察事物形态的系统方法不一样,直接决定了实操方法不一样。
人生观(人)——思想最后还是要归于做人,也就是个体在“天与地”之间如何存活,个体存续。
从天-到地-到人,这是一个完整系统。
系统不一样,观察事物的方法就不一样,也决定了做人做事就不一样。
和尚、道士、儒仕、西方海盗,大家办事风格都不一样,做人做事的目标也不一样。
比如之前写文章讲道家的“寄生”,站在儒家角度会喷其不忠不孝不耿直,站在法家角度讲会喷其没原则,而站在道家去看法儒,会喷他俩都是“死人”。大家伙怎么样分析利益形态,评估价值方向都不一样,都是因为背后的系统不一样所致。
大多数人为何思想混乱?
因为没有完整的三观,混乱所致。
宇宙观和世界观都谈不上,很少去抠本源、抠权力、资本、宗教、意识等形态,基本大多停留在人生观层面,又要玩灵活做人、又要讲仁义忠孝、又要玩法家残酷利益奖惩,又掺杂着自由民主...
大多数人都活在“乱流”之中,什么时候能清楚这件事,才是建立自身结构的良好开端。
————
什么是书?
书不就是码字码逻辑嘛!只是思想交流的方式之一而已。
码字得有素材,或者是生活现象、历史事件等客观摆在那的,或者是作者自己编出来的。这两者还总混在一起,比如历史就是人编出来的,覆盖面广的接受度高的就变成真实了...
而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作者编的,都是借助载体来展示作者的观点。
如果真要看书,看的就是观点,至于素材大概率会忘记,谁一辈子记着无数故事材料啊?100页的书最后归结成一页。
那么好了,观点是什么?观点就是个“成品”。
是作者的意识流形态 素材催化=形成一个具体的逻辑。
一个简化公式:
【书:加工方法(思想运动方式) 材料(真实或编写)=成品(观点)】
99%的书都是如此。
人到最后要获取的是加工方法,至于材料和成品,用完可以扔掉了。
抱着这个路径,读书和接收各种信源逻辑,才能跳出来。
如果人有思想(三观成系统),理论上可以无限量 材料=成品。坐在那写观点造“成品”可以无上限。写书就会变成个体力活。
假设老子弄到现代,让他读书学习,眼前堆上几马车的书。
老子:俺这套三观超牛X,眼前这些写手的思想运动模式俺都能涵盖,好吧,开始看…
老子的三观就相当于三眼讲的“结构”,老头看一堆堆现代书就相当于“解构”。
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相对应的解构方法。
所以老子读出来的东西,跟其他读者阅读结果肯定不一样。
人们都想要练就“穿透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错误逻辑:给1000000个表象,然后一个个穿透看背后本质;
正确逻辑:本来就是带着“本质”(结构)去看表象的(解构)。
事物的本质哪有那么多啊?那还不累死人?
有本质,才有表象;有真相,才有假象。
表象与假象可以无限多,但本质只有一个(一套三观一个)。
用柯南的话讲:真相只有一个…(在柯南的三观看来)。
这就是为何讲“少读书,多思考”的原因,也就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而大多数人喜欢读书,都变成了读死书,对“成品”特别看重,记在心里,表现就是一张嘴能讲出百八十个死道理,特别喜欢记着某某“真实故事”等,大众最好这一口。
所以市面上的“老师”给人洗脑开课,最善于讲“故事”摆道理,通过“当下感受”迎合大众口味,死道理填满脑子沉甸甸…
鬼谷子说“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用在读书学习上,就是过于往小(死)了思考就没有结构了,过于往大(虚)了思考也没有结构了。
这一点在喷子上表现最明显:
你讲结构,人家专门抠字眼,抠散点;
你讲结构,人家能四个字大道理概括你。
那好了,前面讲了99%的书,那还有1%呢?
思想力超高的人就会觉得“加工材料搞成品”很麻烦,直接讲“加工方法”。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材料也有但少且宏大,核心部分道经讲的就是加工方法,纯意识流。这才是好东西!直接给干货,而且系统完整,这是大善人!(善与自信成正比,与所求成反比,自信 无所求=诞生无私)。
那还有小伙伴问还有没有那种直接给“完整结构”的书,也就是从开悟、到完整硬逻辑、再到手把手实操,全面“附体”那种,想必是没有的!
一个思想(三观)流派,是需要多人协同不断丰富的,也需要“分工”。这个人添一点,那个人添一点,就像砖头瓦块一样,添的都是“片段”,这需要读者把这些散点融合在一起,融汇多大,结构就多大。
比如老子就像拼图内核,然后其他家开始往上拼接,围绕一个“加工方法”开始多领域深加工,有搞军事之道的,有政治之道,有谋略之道,有纵横之道,有管理之道等等,还有阴阳家、杂家等迈向自然科学的。
单拿出来哪一块,都不完整。但最好的入手方式,就是从“加工方法”直接入手,效率会更高。
——————
什么是思想力?
三观=思想系统;
思想力=系统运行。
系统拼的是完整度、维度;
运行拼的是快慢。
这就好比提升电脑的性能,假设硬件CPU(天性)不变,那就要一是优化系统,二是要加内存提升运行效率。
比如前面引述鬼谷子讲的“为小无内为大无外”本来是鬼老头用于搞纵横给人洗脑的,讲述的是人起心动念的形态过程,后面还有话: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但此话也可用到读书学习上,也可用到做人做事上,也可用到分析问题上。如果再会玩,可以引导人往“小”走或往“大”走,这就是意识形态攻击了,比如媒体做内容引导舆论。
这个举一反三的过程,就是“系统运行”,也就是思想力。
用“系统运行”角度去看读书,书就是一个个“环境”,读书就是不断地切换环境,在切换中伴随着系统运行。
运行久了,以前一个月读完的书,可能一上午就读完了。
而且,切换环境非要靠读书吗?
电影、对话、社交活动…都是“书”。
所以大多现代人嘴里的“读书”为何讨厌?因为弄得好像是读书=学习,不爱读书=不爱学习。读书成为唯一一条路的样子,其实读书是个中级的路,并不高级!
这就延伸到下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提升思想力。
————
如何快速提升思想力?
有两句话特别棒,合在一起就是超高级学习方法,比读书要强得多。
1、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系词: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第一条意思是“顿悟”,也就是想快速提升思想力是靠顿悟,而不是靠累积。
人们所看到的事物都是一样的,正如同盲人摸象,大象没变过,变的是人们的摸法,也就是观察事物的方法。
大象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摸象的人越多,产出摸索感觉越多,大象就越不容易见到真身。
老子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复杂的事物表象背后仅仅只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头清眼亮,所以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找“捅窗户纸”的东西。
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学习都是“不断糊窗户纸”,比如学管理、学投资先认为其很复杂,之后搜集一堆“成品”书目,开始“啃”,这个字是最讨厌的。
低级教育方法是灌输,高级教育是引导启悟。
第二条意思是“玩”。
一是讲心态问题,切换信息要轻松,要玩,千万不能啃。用心的叫玩,用脑子的叫啃。
二是玩什么?怎么玩?
玩思想运动,也就是玩“加工方法”,人最重要的就是这个。
比如领悟道德经,就是领悟老子的意识流,想办法将老头的思想运动模式附体到自身。玩意识流得有个载体,道德经和易经也得讲点人纹、政治和世故什么的,特别特别干货逻辑,那也要讲点美丑、有无这些“人为主观定义”,因为意识流需要载体呈现。如果没有载体,那就是道了,是无意识无主观的,摸不着看不见。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玩”的,专门锁死载体,因为人脑子一动就要“主观下定义”,没这个活不了...比如抠老子阐述思想的某个载体“虚其心实其腹”,然后给老子定义成政治家…再去锁死别的载体,定义成军事家、外交家…单就是忘了老子是个思想家。
所以老头讲要“逆人性”。真正玩爽的都不是顺应着人性玩。
这就像是数学:
玩,就是从1 1=2,悟出了开根号、次方等。这就是玩出新水平。
锁死,就是死记硬背加减法、乘法口诀,以及XXX例题。
思想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逆出来的,玩才能悟。
经常玩“加工方法”,常悟常新,平时看不出有什么效用,但真要遇到问题之时,它就自动激活,跳出来帮助分析问题。
之前星球里写过一个,就是“入藏识”,大概意思就是潜意识。人提升思想和练武术大同小异,武术上有个“肌肉记忆”,比如搏斗不能“记住”套路,靠记忆去搏斗那就是还没修炼好,只有被打哭的份。思想也一样,能记住的那不叫思想。
比如研究道德经,刚一上来肯定是两眼放光,哇,这东西真好,好高深,全是硬逻辑;等玩的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好像也没啥,也不记得啥,到了这个阶段,就是开始有所领悟了。
佛家讲修行,简单讲就是让释迦摩尼附体。过程就是:
不可说(别锁死),释老头原话讲了,但凡把其搞成实相尊拜的都是魔道;
不必说(没记住啥也别记住啥),别锁死,不渴求实相,不用文字,不要“记住”什么;
不能说,真明白了,那感觉说不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