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

编者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美好的大学时代,美丽的青春时光,总让人无限怀念,无比向往。在这阳光明媚的时节里,约上三五好友,漫步桃花堤,畅游北洋园,定然是不负春光的。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位退休教师的回忆文章,带我们看看六十年前的女大学生的生活和情谊。读完之后,或许你会发现,尽管世事流转、时代变迁,然而青春,却永不散场。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1)

1956年春,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第一次在鼎章照相馆合照(第一排从左至右谢人仪、方承超、马传明,第二排从左至右兰毓珍、陶文华,第三排薛桂莹。)

1954年,由于长江洪水泛滥,我比正常入学时间晚到一周。内燃机与精密仪器已然分完班,只剩下化工机械和机械制造,我与同来的马传明被分在机制专业丁班。

1957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含交流生)在(敬业湖)合影(从左至右王珊、方承超、曹云阁、陶文华、谢人仪、兰毓珍、马传明、薛桂莹)

尽管六人性格不同,但彼此相互理解,取长补短。一、二年级时,谢人仪当班长,文笔好,小精灵,兰毓珍当团支部委员,我起初担任文娱委员,后兼任团总支干事,最后担任团支部书记。当时,我比较喜欢集体活动,一、二级参加学校舞蹈队,三、四年级加入篮球队。我习题课做的快,理论力学笔记本及习题集也被老师拿去作教学展览。但由于不够用功,考试不细心,成绩不算优秀。薛桂莹活跃能演(话剧演员)、能唱(合唱团)。陶文华文静内向,学习成绩好,每次制图作业都得5分。至于马传明,和我则是老乡,我们常一起自习聊天,听她讲中学校友的故事。兰毓珍则比较全面,有大姐风度,聊天时我手头没事,她就会提醒我去买块布缝坐垫,大学我没有手表,她提醒我如何节省买表。大一暑假我俩都选择留校,她教我手缝两件短袖衣。下午体育活动后,我们分头买饭租船,船每小时5分钱,晚饭就在青年湖划船时吃,过的很潇洒。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2)

1957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在敬业湖合影(从左至右方承超、谢人仪)

因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去男生宿舍,偶尔也看见他们打桥牌,由于当时很注意影响,从没表示会打桥牌的意思。记得1955年,我被借至肃反办公室(当时的工农速成中学,即现在北五村近邻师大所在地)每天晚上去那儿帮忙,与比我高一届的金国栋在一起,也是怕影响不好,晚上10点我从那儿一人走回到宿舍,其实当时我还是顶害怕的。1957年暑假,我有时会帮着系里值班,当时还和朱磊副书记带着他三、四岁的女儿朱薇一起在系里值班。我与印邦炎老师还曾在九楼小会议室帮着校对天津日报稿件,此外还有其它来往。他记忆力好,几十年后我们在校关工委工作时,他还提到这事。

1958年,全国搞清除“四害”运动(老鼠、麻雀、苍蝇、蚊子)。4月初,天津市出动百万人捕麻雀,我们六人也投入到其中。凌晨3点,我们准时起床,早餐后便赶赴西大坑田野,人手各执杆杖,也有拿盆敲打,后又到六里台农场,直到下午3点才返校。捕捉阵势,人占近一亩,挥棍,追喊,敲锣击鼓,麻雀飞起,不让落地,使其疲劳,饥渴,无力自毙,加以捕之,可我们却未捕一只。回来后,我们六人累得不行,渴得要命,没人说话,从晚上7点多至转天7点,整整睡了11个小时,是我记事以来睡的最长最好的一次。后来听说麻雀是益虫,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3)

1956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在七里台旗杆附近合影(从左至右谢人仪,兰毓珍、马传明、方承超、陶文华、薛桂莹)

还有一件事,令我至今觉得匪夷所思。1958年8月13日,我起床后在宿舍说我梦见毛主席来了,桂莹连说不可能,“毛主席在我们青岛呢”,大家也没有在意。当时,我在学校机工厂搞设计工作,9点多,张光本老师告诉我有重要领导来,让我在车间作保卫工作,后来说是毛主席要来,真感觉不可思议。当毛主席从我身边走过时,因为太熟悉了,我没敢有任何动作与声音。中午回去后,我马上将见到毛主席的事及我的梦写信给田海亭(男朋友,正在外地出差)和家人。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4)

1956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在校内毛主席像前合影(从左至右方承超、马传明、薛桂莹、陶文华、兰毓珍、谢人仪)

我们六人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就连交男友都会相互提看法,即使意见不统一,但绝对尊重个人选择,让时间考验。当时,我和海亭交往时,其他五人都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无论支持与否,都体现出她们的关爱。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我俩有情人终成眷属。应该说,我们六人的婚姻都很幸福,孩子们也成长的很好,这与当时我们能敞开心扉,相互倾诉,互相信任是分不开的。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5)

1956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七里台校门口(从左至右兰毓珍、薛桂莹、马传明、陶文华、方承超、谢人仪)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之间从未有过吵架的事。五十多年来,尽管见面很少,但始终保持着联系。以前是信件、贺卡、现在是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微信,在54级丁班的微信群里,当年小班长仍当群主,几个女同学非常活跃,桂莹常出谜,文华还能猜出不少。年轻时代的真诚相处是难能可贵的,回想1956年春假去北京游玩,传明、人仪来到我的住处,但由于住处实在太小,只好让她们晚上住在别人家,这件事让我一直很难过。等到百年校庆时,为避免类似事件,我提前几个月就在学校招待所订了五间房。班里两次大聚会,我与留校的陆君良、于思远都热情接待,特别是毕业五十周年,有些人提前来,我们老俩口动手做菜在家过中秋节,我十分珍惜这份情谊。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6)

1957年冬,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在鼎章照像馆合影(前排从左至右兰毓珍、薛桂莹、陶文华,后排从左至右谢人仪、马传明、方承超)

2008年(毕业五十周年)整理照片时,我发现许多六人的合影,1956年第一次去照相馆我还借了别人的衣服。照片记录了美好的瞬间。她们的身影、她们的笑脸在我眼前晃动,想到换穿衣服、骑自行车摆样子、桂莹从书架拿书的美姿……历历在目。特别是毕业后去河工大,看到人仪宿舍床头挂着我俩在相馆照的放大照片,真的很感动。这些照片在当时是很难得的,这要感谢周雅各同学(学校摄影组)为我们做出的义务服务。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7)

1958年10月,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毕业临别纪念。(第一排从左至右陶文华、薛桂莹、兰毓珍,第二排谢人仪、方承超,最后一排马传明)

可惜百年校庆及毕业五十周年时女同学都没到齐,每次都只有四人,真是太遗憾了。而且现在传明已然故去,只能深情哀悼,无法弥补。我们相识62年,彼此间相处将作为我永远的记忆而深深怀念。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8)

1995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在方程超家中合影(从左至右马传明、方承超、陶文华、兰毓珍)

如今,我们已是耄耋老人,人生所积累的理论知识、经验,学问,都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一生,我们的成长和大学时期都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毕业后每个人在岗位上都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我们经受了风风雨雨的考验,留下了青年时代六个女同学的美好回忆。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很欣赏“优雅老去”,让我们如晚霞一般散发出绚丽的光辉。

(我的美好回忆----忆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9)

2008年,机系1954级丁班女同学在九楼前合影(从左至右薛桂莹、谢人仪、方承超、兰毓珍)

文字:天津大学退休教师 方承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