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新赛季(创单赛季11冠纪录)
从北京奥运的异军突起、伦敦奥运的黯然退场,再到里约奥运的饱受争议,于洋作为中国女双曾经的标杆人物,刚出道时的她锋芒毕露、气势凌人,曾与不同搭档横扫各项大赛冠军,但生涯后期因能力下滑导致统治力不如从前,最终更在“怒摔毛巾”争议中遗憾告别。
于洋8岁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16岁分别搭档郭振东和陈兰亭赢得世青赛混双冠军及女双亚军,隔年便入选中国国家羽毛球队。2004年,于洋在生涯最后一届世青赛携手何汉斌及田卿拿下混双和女双金牌,青年赛战绩十分亮眼。
转战成年赛,于洋首个女双搭档是杜婧,两人一拍即合,多次在国际赛中夺冠,展现出强烈的冲击力,混双方面则陆续与谢中博、徐晨、郑波等配合。2006年,年仅20岁的于洋与杜婧随中国队击败荷兰捧起尤杯冠军,年底两人首次参加世锦赛便收获一枚铜牌,形成女双赛场上的一股新势力。
2007年,于洋与青年时期的混双搭档何汉斌重聚后,即夺得丹麦超级赛、泰国公开赛和亚锦赛冠军,女双也取得大幅度的跃进,单赛季共8次打进决赛,这对年轻选手而言已是非常优异的成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洋与杜婧连续击败河贞恩与金旼贞、潮田玲子与小椋久美子、魏轶力与张亚雯、李敬元与李孝贞,一鼓作气赢得女双金牌,随后也在混双铜牌战打败林培雷与玛丽莎,收获1金1铜佳绩。
年底,随着高崚、杨维、张洁雯和魏轶力等老将退役,于洋与杜婧也升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成为中国女双新一代领军人物。一年后的苏迪曼杯,于洋5战全胜以主力身份帮助中国队实现3连冠。
2010年吉隆坡尤杯赛,中国在决赛迎战来势汹汹的韩国队,于洋与杜婧在关键的第二女双争夺上不敌奇兵姿态上阵的李敬元与河贞恩,导致中国队以1比3意外落败,7连冠梦碎。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在巴黎世锦赛夺冠,首次问鼎单项世界冠军,而于洋也与何汉斌收获混双亚军。
由于杜婧深受膝盖和腰部的伤势影响,无法在比赛中维持稳定性,因此教练决定把这支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拆伙,让于洋搭配后场攻击力强悍,而且更年轻的王晓理。在与新拍档合作后,她们接连拿下多站超级赛冠军以及广州亚运会的银牌,排名在4个月内迅速飙升至世界第3。
经历了高潮迭起的一个赛季后,于洋在心态和实战能力上皆已达到巅峰,她和王晓理的配合也显得默契十足、行云流水。2011年她们联手狂揽包括世锦赛在内的11冠,几乎处于战无不胜的状态,战绩傲视群雌,于洋也放弃兼项混双,选择为被视为囊中物的伦敦奥运全力争取卫冕。
伦敦赛会是羽毛球项目首次迎来小组新赛制,由于队友田卿与赵芸蕾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不敌丹麦组合佩蒂森与尤尔,为了避免两支中国组合提前在决赛前相遇,中国队利用赛制漏洞,让于洋与王晓理在和金荷娜与郑景银的比赛中以消极方式“求败”,最终两人被取消参赛资格,成为羽球项目在奥运史上的污点。
遭受各界抨击的于洋与王晓理尽管面对严峻考验和压力,但还是选择坚持下来,力求在往后的比赛做到尽心尽力。2015年,王晓理因右臂肘部受伤而必需接受手术,重回赛场后仍难以回到以往的最佳状态,导致两人在2015年赛季的统治力明显下滑。
为了2016年里约奥运的部署,即使奥运积分赛已过近半,教练团仍决定弃用王晓理,让于洋在10月底的碧特博格黄金大奖赛开始搭配年轻选手唐渊渟,希望一吐4年前的阴霾。两人也被迫马不停蹄地参赛,以确保追回之前错失的奥运积分。
来到里约的战场,承担着中国女双夺金任务的于洋与唐渊渟受到对手的激烈考验,唐渊渟还因为之前身体消耗太大而出现连续发烧的状况,从而影响她在半决赛的发挥,最终遭佩蒂森与尤尔击败。
隔一天的铜牌战,于洋无法走出失利的阴影,当教练在第二局间歇要求她进一步调动状态时,她情绪激动地把手中的毛巾摔在地上,展现不满的情绪,很快她们以直落两局吞败,写下中国女双在奥运会的最差战绩。
原本寄望为最后一届奥运放手一搏,以弥补4年前的遗憾,但事与愿违,于洋终究未能以胜利结束自己的奥运征程。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她坦承自己受到输球影响而没能抑制住情绪,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失利才会爆发,在奥运结束后无声退役。
过于10年,于洋一直是中国女双的主力,在女双和混双项目上皆有亮眼的表现,尤其在2011年与王晓理横扫11冠的纪录,至今仍难以被追赶,只可惜在巅峰时两人因一场消极比赛而负上惨重的代价,不仅无缘实现冠军梦,职业生涯还因此背上了污名。
世界羽联评选史上5大女双选手,于洋以41个冠军排名第一,在她的职业生涯里拿到1次奥运金牌、3次世锦赛女双金牌,随中国队3次登顶尤杯和4次收获苏迪曼杯冠军。
很可惜,这位一代名将最终在一片批评声浪中隐退,她承载了中国女双最辉煌的时代,但同时也写下了最惨淡的历史,悲情离去。(全体育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