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十首古典音乐(传统音乐奏响千年经典音律再现)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美丽的杭州不仅有秀丽的风景,丰厚的文化,还有动听的“江南丝竹”、美妙的“玉笛飞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诗人的动人笔触下,传统音乐是灵动的、婉转的,也是直抵心灵、托寄乡愁的最佳载体。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美好日子里,日前,由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最忆是杭州?传统音乐展演”在杭州艺尚小镇国际秀场震撼上演。
整场演出由序、乐之雅、乐之吟、乐之颂、尾声五大部分组成,邀请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杭州艺术学校、浙江传媒学院、中泰竹笛演奏队和杭州领舞舞团进行合作演出,既有一流水准的传统音乐演出节目,也有接地气的少儿竹笛传承队伍,以及山歌演唱、诗朗诵等节目,配合情景化的舞台效果、江南风韵的舞美灯光、如诗如画的背景视频,为观众呈现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项目的历史价值和独特艺术魅力。
演出以浙江音乐学院玖玲吹打乐团的《龙腾虎跃》为开场曲目,通过锣鼓、唢呐的欢快旋律营造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明朗景象,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的欣欣向荣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在一曲清脆的畲歌《盘歌郎》之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江南丝竹”代表曲目《春江花月夜》精彩上演。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一幅人间至美的月夜春江图,传统音乐“江南丝竹”表演团队用柔美委婉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将原诗的意境用美妙的音乐展示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杜如松教授带来一曲《扁舟载月》。《扁舟载月》意在实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与人文世界的对话,体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艺术气息。在创作过程中,杜如松老师以“一笛清风万事休”、“不觉全身入画图”为灵感,用笛乐表达了一种文人、隐士灵魂深处所追求的高尚情感。
在一曲富有江南戏曲元素的胡琴四重奏《胡中越影》之后,纯朴而富于激情的古琴演奏《阳关三叠》又让人不禁联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的著名诗句来。杭州的浙派古琴艺术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我国琴界出现最早也是最重要流派之一,追求“微、妙、圆、通”的艺术境界,是杭州传统音乐类项目的重要瑰宝。
整台演出的音乐作品类型丰富、主题多样、新颖别致、回味悠长,涵盖了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击打乐四大类型,展现了重奏、合奏、独奏等风格各异的音乐类型。此次杭州市传统音乐展演活动以精心挑选的曲目,丰富细腻的演奏技艺和深沉浓厚的情感表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刘海波
编辑:蒋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