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八要素中的必要要素(非常态下的舆论特征及其引导)

舆论的八要素中的必要要素(非常态下的舆论特征及其引导)(1)

在非常状态下,舆论空间会被压缩,舆论也同时具有了极高的时效性和扩散性。舆论引导工作要取得成效,就要科学把握非常态下的舆论特征和规律,看清本质,因势利导,有理有据有节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漩涡效应。在非常状态下,人们会被一种舆论能量带动并带入一种舆论漩涡中,自己不能控制,很难辨别事实的真相。这样的舆论漩涡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有时是先后出现,冲缓一个、淹没一个;有时会同时出现多个,并行喧嚣。其实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应不应该这样做这样说,但不由自主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深陷其中。

围观效应。在非常状态下,舆论事件容易引起大众特别是网民的关注。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一个带点热度的事件往往能吸引众多“吃瓜群众”来围观。虽然大多数人可能不明真相,只是跟风起哄,但这种对特定事件和当事人的关注,需要我们警惕。常言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民的围观往往是引起有关部门深度介入的必要信号和前期预警。同时,这也是群众监督的一种形式。

晕轮效应。在非常状态下,人们对舆论事件或者当事人的某个特别问题的强烈关注,习惯上会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地断言、误推出其他特征,从而掩盖对其他方面的正确了解,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形成错觉甚至成见或偏见。这样的断言,往往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具有片面性、表面性、局部性和弥散性,难以抓住事情的本质。

放大效应。非常状态下的舆论事件,无论大小,在网络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是“放大镜”“显微镜”“万花筒”,把事件背后深层的制度、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缺陷都会暴露无疑,甚至赋予各种夸张的形式,这些无疑将为舆论引导带来难度。

基于以上分析,非常状态下舆论特征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舆论引导工作要放宽视野,有的放矢,创新舆论引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非常状态下的权威信息发布非常重要,这也是人们迫切的需求。在非常状态下,可能滋生一些谣言。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但流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回避冲突,做好新闻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公开、透明、客观,体现足够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主流媒体主动发声。在权威信息发布过程中,主流媒体要有阵地意识,不但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还要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用好互联网这个舆论主战场,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提倡理性表达,有序参与,引导人们廓清迷雾,在乱象中把握总体上的真实性,逐渐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走出来,从主观片面、以偏概全的漩涡中回到现实世界。

涉事单位担当作为。面对出现的负面信息,涉事单位除了要通过做好舆情预警,及时引导舆论,化解规避舆情风险外,更需要树立担当精神,直面问题,直面工作中的失误、错误,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要积极关注,及时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改进工作,消除不良舆情产生的现实源头,为开展舆论引导创造条件。

畅通民众表达渠道。非常状态下,舆论传播者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每个人既是舆论的传播者,也是舆论的被传播者,复杂性空前提高。在特定时空下,每个人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大量信息甚至大量负面信息的同时,多少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或表达的意愿,这就需要创设、畅通民众的表达渠道,让人们有说话的途径,有宣泄情绪的方式。例如,通过开辟线上意见交流通道,增加线下情况反映通道等方式,多方面拓宽表达渠道,不仅能充分尊重网民的表达权利,也将为顺利开展舆论引导、促进现实问题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行久编辑:丁兆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