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南宋词人晏几道的名句。

全词如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相对而言,词更适合抒发幽怨的情怀,就如晏几道的这阙《临江仙》。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1)

全词曲折含蓄,春恨绵长,寄托了无限思量。

你看那,微风细雨中,燕子双双飞翔;落花纷扬中,人却幽幽独立。记得当时初相见,两重心字,金黄浅浅;琵琶四弦,相思淡淡。如今,早已是残春时节,梦醒之后,帘幕低垂,这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增添了无穷哀愁。

每每读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句,总是想起“黛玉葬花”,想起林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的场景。也许,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花是美的,人也是美的,不由得让人联系在一起。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2)

落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花,虽是美的,但花会落。就像美好的春光和美丽的生命一样,终究会凋落、会逝去。

水流花谢总无情,文人墨客对“落花”的感慨,又何尝不是对“美好”的哀悼!至于深闺中的女儿,对此更加敏感,就像《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一出场便说:“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心思细腻的林黛玉,因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对“落花”的感慨更深,以至于想到“葬花”。

暮春之际,黛玉在畸角上建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用一抔净土掩风流。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3)

花朝节饯花之日,宝玉寻黛玉不见,忽低头看到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便把那花兜了起来, 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花冢而来。

刚要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边哭,一边念诗,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念诗的人哭了,听诗的人哭了,连看诗的人也哭了。

落红阵阵,泪光点点,这埋葬的岂止是落花,更是青春和整个人生。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4)

一般来说,中国人是乐天派、是团圆派。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提炼出“乐感文化”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人很少有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

确实如此,但《红楼梦》是个例外——《红楼梦》是“悲观主义”、是“虚无主义”。

王国维受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影响极深,认为《红楼梦》主要不是道德悲剧和性格悲剧,而是存在的悲剧,即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痛苦的悲剧过程。他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也。”“《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从这个意义来说,《红楼梦》的悲剧,是人生的悲剧,是不可避免也无法摆脱的。而其中最典型的体现,就是“黛玉葬花”。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5)

在这首以“我”为中心,“落花”为载体的《葬花吟》中,漂泊无依的“游丝、落絮”,愁肠满怀的“杜鹃、黄昏”,以及凄凉孤苦的“青灯、冷雨”,反复交织,不断重叠,传达出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困境,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呐喊!

花本无情,落花亦无情。但人有情,人之于物亦有情。“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当黛玉将满心的情怀寄托在“落花”身上时,“落花”便充满了悲剧意识、承载了悲剧思想。

《红楼梦》有诗:“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就让梦这样散了吧,就让花这么流走吧。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说什么金满箱、银满箱,终究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6)

只是,数百年后,想起那日“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颦儿立于山坡上、花冢旁,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帚下扫着花瓣。斯人独立,看落花满地,虽无蒙蒙细雨,尚有双燕依依。

或许,林妹妹也是“落花人独立”吧。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7)

文 / 红楼微梦 | 加关注,不迷路!

红楼梦黛玉葬花思想感情(红楼梦落花人独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