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必看的虐剧天盛长歌(为什么这部媲美琅琊榜的剧)
今年夏天,在《延禧攻略》《如懿传》在互联网分庭抗礼之外,电视战场上一部《天盛长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这部由陈坤、倪妮主演的标配大制作,有赵立新等路人缘满分的好演技,也有非常土豪的服道化,播出后口碑爆棚,各类影视公号自来水,网络播放量表现不俗……
但是!
电视收视率却极低。
图据@天生这么红
《天盛长歌》在省级卫视平均收视率最高的剧场,在黄金时间播出,居然低到了0.4% 的收视率,这个数据,被一些报道形容为“十年最低”,甚至不如湖南卫视一档重播的综艺节目。
最终,《天盛长歌》被剪了14集,被电视台用几乎PPT的展示方式,迅速结束了档期。
观众这也才明白,为什么电视里播出的影视剧,越来越不爱标注播出到第几集,因为收视率会直接影响它们的结局——要么删减,要么注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天盛长歌》电视遇冷呢?
梅丸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架空的历史剧,要记好多名字哦!
《天盛长歌》避开了我们最熟悉的汉武、盛唐、康雍乾等故事,架设在一个模糊的历史时段。但围绕一个没有“历史”作为代入感的夺嫡大戏,对观众而言,是一个全新需要接受的故事。
除了故事需要重构,古色古香的人物名称也需要一一对应。开篇第一集,就把男女主角夹杂着三代帝王将相和盘托出,让人记住人设实在困难。
《琅琊榜》也采用了类似的套路,甚至第一集连前朝旧事的处理方式,都有大量相似之处。
2.台词精心雕琢,但我们这么说话吗?
有人说《天盛长歌》台词精妙,但称“半文言体”倒又是过了些。只能说,不够口语化。
《天盛长歌》夹杂了文言台词,能增加品味和质感,却并不是大众化的标配。
举个例子,86版《西游记》时至今日也是收视神器,就因为类似于“你这泼猴”这样的台词,还是脱离了原著的文风,走向口语化。而《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一类,张口便是文言,对低年龄段和中老年段的吸引力很低很低,也很难掌控遥控器。
服、道、化,样样都不是短板,却最终成为了短板。剧集自己的原因找完后,还要说说平台外的原因。
3.“更青春、更女性”的湖南卫视,男人大戏有人看吗?
但凡湖南卫视上爆红的宫廷剧,如《宫锁心玉》《武媚娘传奇》《陆贞传奇》,无不是女性视角下的宫廷爱情故事。而如《大明王朝》《康熙王朝》一类男人视角题材,则时常走红于央视等平台。
《天盛长歌》就是一部男人大戏。这种气质上的不匹配,其实和平台用户画像有密切关系。湖南卫视的收视群体中,女性占比极高。这种性别上的偏好,对选剧这件事本身就有很大影响。
虽然收视遇冷后,剧集本身的口碑营销有所动作,但影响力甚微。它并《天盛长歌》的设定与一般宫廷男人大戏没有在本质上的区别,也没有在制作上做出差异化的画风,这使得剧集的路人缘并不会很好。
这种“网络热捧、电视遇冷”的怪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单是在湖南卫视上,就不是孤例。
上一次的作品是《青云志》,一部仙侠剧,也就是00年代叱咤一时的小说《诛仙》改编而来。大IP、大制作、大流量标配,学生最集中的暑期播出,湖南卫视还专门为它开辟了周播剧场,然而,开播就是全剧收视率的最高峰。
和电视遇冷形成鲜明对比,《青云志》在网络上成为年度播放冠军。这部剧同时还成为了“先网后台”的典型案例。
《天盛长歌》对作品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把全部赌注押宝在“青春、女性”为icon的湖南卫视,没有处理好剧的发力点。
相比《天盛长歌》,《青云志》是幸运的,它在网络场上获得了数据支撑,证明了品质、IP和流量的必然联系。类似的案例,暑期的《延禧攻略》,虽然一直以台网同播为标准制作,但因为电视台档期与市场信心不足,最终成为纯网播出的首个全民爆款宫廷剧IP。
回看《甄嬛传》《琅琊榜》口碑爆棚,播放量一年接一年的涨,它们从来都没有在电视数据取得突出成绩,但丝毫不影响它们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质疑电视的收视率。但比质疑收视率造假更悲哀的是,收视率本身已经和作品关注度没有了最直观的因果联系。
注意力被多种终端分散的大时代背景下,电视剧生产还得贴近“大众”语态。不然,未来,《天盛长歌》的类似情况,还会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