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

我在院线看电影一般都是挑个档期,几天内连刷几部,当初朋友向我推荐《闪光少女》时,却因这个“中二”名字被我拒绝。前几天突然想看看,看完后发现果然逃不了“真香”定律。

作为一个十年前就热爱古风,以及后来入坑动漫、游戏的人,这些年看着自己的爱好从在网络上小众狂欢,到如今走向台前被大众熟知,内心无数感慨。

这部影片,正是对坚持热爱,带领小众爱好走向大众的写照。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1)

一、 爱好,其实分阶级

电影中最大的矛盾发生在女主所学习的民乐与西洋乐上,西洋乐的学生自带傲气,认为民乐不配与其相提并论,再加上大环境下学习西洋乐的学生数量占优势,以此为特长出国留学的人不在少数,也为学校挣得不少荣誉。学校因而更注重西洋乐发展,轻视民乐,对两类学生更是差别对待。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2)

我小学时期班里学乐器的人不在少数,钢琴学者数量位居第一。曾听过教育机构对学钢琴的中国孩子人数之多的描述“中国学钢琴的孩子比维多利亚人口都多”。后来学校开办管乐队兴趣班,学长笛、黑管、小号等西洋乐器的人仅我们班就快二十个,几年之后又开办民乐队,我们班一个也没去。

学校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活动,都有管乐队身影,几年听下来我都能感到他们进步迅速。而反观民乐活动,稀稀拉拉,惨不忍睹,教学质量仿佛也和管乐队不是一个档次,为数不多的小学时光里,我竟记不起他们哪次演奏是我认真听完过的。虽然我真的很想,但是我年幼无知的大脑还是抵不过耳朵的难受。

我问过学长笛的同学,怎么不学竹笛,她说“竹笛不加分,而且长笛更时髦,竹笛多少年前的了,out了”。

或许现在看来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更值得学习,但我儿时大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特长时都认定的事实就是“西洋乐优于民乐”。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3)

西洋乐的阶级高出民乐是因为曾经对外国的盲目追求,但同样是从外国传来的“二次元”文化,却遭受到无端嘲笑。

“二次元”字面意思就是平面,但有一群人为他赋予了更多意义,是充满幻想的画作,是令人欣喜的动漫,更是让一部分人为之陶醉的“文化”。

而这些在更多的人眼中,或是幼稚,或是不学无术,或是迷失自我,或是不敢面对现实。

那些被热爱的番剧成了幼稚动画片,到了一定年纪的人不该看这样的作品;

那些神级还原的COS成了“杀马特”装扮,奇装异服令人耻笑;

那些费心准备的漫展成了圈钱之地,是一个有一群“妖精”开会的漫画展;

那些存钱买来的手办就是普通塑料娃娃,除了浪费钱一无是处

……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4)

曾经的“二次元”仿佛成了大众眼中一个贬义词,如果你与之沾边,那你就是奇怪的存在。

电影中“樱仔”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了乐队排练时自己的激动,可那些“斩长鲸,乘胜讨蛮荆”在其他同学眼中却成了“恶心”。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5)

当年的古风还是个小众圈子时,我就迷恋上了古风歌曲,偶尔将喜欢的歌词抄录在本子上,被同学看见认为我在拿腔作调“没读过几本书却要学古人风花雪月”。对当时追星的女孩子而言,我这就是故作清高。

二、 热爱,从未褪色

电影中存在着一个“扫地僧”般的角色——门卫大爷。在学校不为民乐批练习场地时,他以为他伴奏为条件给乐队开了后门,每天激情昂扬地唱二十分钟让乐队练习四十分钟。在最后一场演出时,乐队缺少编钟,门卫大爷竟从废旧的仓库里找出满是灰尘的编钟。演出时大爷的一段清唱作为开场,那个拿着保温杯、跟着收音机哼曲的门卫大爷,换上正装,开口歌唱,技惊四座,竟与艺术家无二。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6)

大爷的热爱就如同他管理的破旧仓库里的编钟,虽被尘封,从未遗忘。

热爱,不分年龄,因热爱而坚持。

影片中的小霾化名“千指大人”,在应邀漫展演出之时,却无人理睬,人群散去只留下三五个举着“千指大人”灯牌的支持者。为了他们,千指大人也愿演奏。

热爱,不分身份,因心心相惜者坚持。

不是每种爱好都被人理解,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偏见,梦想和现实的对峙里,梦想往往会妥协。

但不乏有人选择了默默坚持。

三、 尊重,凭借实力

热爱不是仅凭热血,不是叫嚣自己的喜好多么尊贵,不是张扬自己所爱多么有价值,赢得尊重,只能依靠实力。

那个在全校看来奇怪的二次元宿舍从未因为别人的误解而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

小霾为了更好理解乐曲通读《中国通史》好几遍,贝贝塔塔为了填好词古文一绝,樱仔更是夏商周到近代的乐器演变史无所不知。

这是热爱的力量,也是让他人尊重自己的实力,更是自己可以不在乎他人眼光的自信来源。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7)

有一种乐器名为尺八,集笛之清脆,萧之哀婉。起源于中国,发扬于日本。首次接触是佐藤康夫的《夜明》,初听只觉长夜孤月,无人与共的孤寂无奈,又惊讶于这种乐器音色独特。

尺八于隋唐时兴盛,成宫廷乐器,尺八发扬地日本至今存留着唐尺八。笛箫兴起,文化断层,尺八于中国逐渐没落,却自南宋后被日本人传承发扬。千百年后,不少人认为尺八是日本乐器。

在中国,莫说学习尺八,就连了解知道的人也是少数。更有人觉得这样小众的东西就算学会了,有什么前途可言?

直到08年七月,国际尺八大会,苏州人张听获得第四,国际尺八舞台终现国人身影。尺八再次兴起,走入国人视线,日本尺八界寻根,各式尺八传回中国,人们才幡然醒悟,我们的尺八有多么令人尊重,引人骄傲。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8)

爱,不仅仅是靠口头表达内心的炙热,更需要切身学习,用实力证明自己的热爱不是难登大雅之堂,而是光芒万丈。如果有一天你能认真端详我所爱之物,我定用我所学向你展示它叫人钦佩之处,让你不吝夸赞,甘愿停驻。

四、坚持,因爱发光

近年大热的国风,被更多人接受的二次元登上舞台不仅仅是因为喜欢他们的人长大了,还因为这数十年如一日的爱。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9)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不是热爱带走岁月闲暇,而是漫漫时光不敌所爱。

再奇葩也会有同伴,再弱小也能够发光。

无数人的坚持与热爱让十年后的国风登上国家舞台,让街头有汉服的身影,让漫展一届比一届盛大,让COS不再遮遮掩掩,更让大众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它们的存在,接受他们的存在。

被名字耽误的青春(被名字耽误的闪光)(10)

在追寻热爱的道路上,大多都是不计回报的人。他们凭着心中所爱去写小说,去绘画,去唱歌,去制作影片……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也给自己圈子里的人带来更多美好的存在。许多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在他们眼中充满了乐趣。追求的道路上也有困难重重,却因热爱而层层克服。不断提升自我,达到更高要求,不需他人督促,在这条路上,有热爱,有赤诚,就会发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