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臭鱼烂虾 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

味道江湖老王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臭鱼烂虾,饭的冤家”,那个时候小不解其意,慢慢的长大后才明白那是用来形容臭鱼烂虾的味道的极致

为什么说臭鱼烂虾 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1)

海悦汤腌大鲈鱼

2007年青岛晚报草稿截图

回想一句民间流传的话:“今年雨水大,臭鱼烂虾满地爬!”

中国人嗜臭不知始于哪朝哪代但是至少在隋朝,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制造臭鱼了。

翻阅古书中记载:隋炀帝时会稽人杜济,在六、七月最热时候,将鮸鱼去鳞洗净,放上两天。待到鱼肚子胀起来时,再从鱼嘴里取肠、去鳃、留眼,在其肚子里塞满盐,再用盐封其四面。过一夜后将鱼洗净,白天在日下暴晒,晚上放在木板上、用石板压住。如此经过五、六日的晒与压后,再将干鱼放进干燥的瓷瓮、封口。二十天后,“其皮色光彻,有如黄油。肉则如糗,又如沙茶之苏者,微咸而有味。”

隋时会稽治所就是今之绍兴。此处为水乡,又近大海,

为什么说臭鱼烂虾 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2)

一鲁鲜汤腌大鲈鱼

水产品自然是不缺海而不靠海,渔货在运输中过程变腐生臭在所难免,将臭就臭,再做加工,如就地取材使臭味升华成为美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杜济很可能只是将家乡的臭鱼之法精致化,再找人多热闹的地方公关一番,于是乎就挣了个什么大都督之类的官衔

鱼米之乡的江浙一带的臭冬瓜、臭豆腐、臭百页据说其味亦妙不可言。

安徽的“徽州臭鳜鱼”是一道徽州名肴,别有风味。它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这道菜的诞生在上百年前,地点在黄山西南麓的黄山区郭村乡的小村落扁担铺。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香的甜的人人都爱吃,这原本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可人们爱吃臭的东西,这就让人有点费解了!也不在知道是什么原因作用于人类的基因,使世界各地都有那么可观的一群逐臭之夫。我国有臭鱼烂虾、臭冬瓜,西方有奶酪。我国臭豆腐形形色色,奶酪花样繁多,两臭相衡,各有千秋。什么臭千张、臭冬瓜之类的东西更是层出不穷。好好的东西吃着不好,偏偏要弄臭了吃着才香,也许空即是色臭即是香。

如今,嗜臭之风正在呈扩散之势,街头油炸臭干的小贩随处可见,超市也有满身绿斑的鲜臭干在卖,供人购回自炸自食。

这正是:臭鱼烂虾味道浓,飘扬四方空气中。

为什么说臭鱼烂虾 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3)

煎蒸臭鲈鱼

为什么说臭鱼烂虾 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