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

古往今来,以《出塞》命名的古诗有很多。最著名的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题是《出塞》,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题也是《出塞》。这些诗篇,大都表现出气吞山河的豪情,代表了诗人的盛唐自信,也代表了那时边疆士大夫的时代风貌。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1)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不过在距离这些边塞诗产生一千多年后的清末,也有人写出了题为《出塞》的古诗。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首古诗是距离我们时间上最接近的出塞古诗了,但同时也是清末最豪气最引人共鸣的边塞诗。

因为这首诗的作者很特殊,他的名字叫做,徐锡麟。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2)

诗人徐锡麟

这个人的历史事迹我们大都知晓,在此我们先看下他的这首名为《出塞》的古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3)

徐锡麟·出塞

作为清末的抗清义士,诗人30出头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的历史价值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他的这首古诗当中,所体现出的豪情与期望,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意思是,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4)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在这首古诗当中,“胡奴”自然指的是腐朽的清王朝,而借用的“马革裹尸”的成语典故,自然坦明了诗人的志向。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5)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前两句,诗歌呈现出不可阻挡的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号召人民起来,反抗腐朽的封建王朝,要把统治者赶往山海关之外,恢复中华。后两句更是体现了诗人的义无反顾,“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用的是“马革裹尸”的典故,表达的却是视死如归的气概!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6)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中国古代的诗篇当中,激情洋溢的诗篇不在少数,但如此直白的、具有英雄主义气概的诗篇并不多见。诗人徐锡麟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涌入笔尖,写下如此淋漓尽致的诗歌,唱出了英雄主义的精神。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是1906年,距今111年。而在第二年的1907年,诗人被捕,慷慨就义。

最悲壮的宋词(清末义士徐锡麟最好的古诗)(7)

诗人画像

回首再看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真可谓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