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被掘墓(一夜白头只为父兄报仇)

正值春秋时期的公元前484年,他双手端着国君赐给他的宝剑。

他仔细端量:确实是一把上等的宝剑。

但他心里无比的悲愤,因为赐予他宝剑时还附带了一封诏书,诏书里国君明确告诉他:你就用我赐给你的这把宝剑,往脖子上一抹,自行了断吧。或许还备注了,宝剑锋利无比,抹脖子的时候会感觉不到疼痛感,最后应该没有忘记写“一路走好”或者“天堂没有伤痛”之类的祝福语。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死前,他给自己人提了个遗愿:我死了以后,请把我的双眼挖出来,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来把吴国灭掉的那一天。

说完,手起剑落,一命呜呼。

伍子胥被掘墓(一夜白头只为父兄报仇)(1)

国君听到他的遗愿,分明就是一个诅咒。于是叫人把他的尸体投进了江河,随着滚滚的东逝水,无影无踪。

尸体被扔进江河里的那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那个人,不是跳河自杀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布兵打仗统领百万雄兵的伍子胥

为了逃离杀身之祸 愁得一夜青丝变白发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父亲叫伍奢,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老师。

楚平王好色无度,看自己儿子的未婚妻貌美,居然占为己有。而太子建,因此恨透了父亲。

所谓红颜祸水。虽然着这个锅太子建的未婚妻背得有点冤,但不得不背。

楚平王当然也知道儿子因为自己抢了他的未婚妻而憎恨自己,可楚平王想:不就是一个女人嘛,何必呢!

然而太子建则认为:不就是一个女人嘛,那为何偏要强占属于我的女人?何况我是你儿子?

父子俩因为这件事,逐步分道扬镳,甚至有时候针锋相对。

终于,奸臣费无忌向楚平王谗言:大王,太子建最近和晋国士大夫玩得很欢啊!据可靠线人的情报,太子建要联合晋国攻打我们楚国,您说如何是好啊?

楚平王怒目圆瞪,把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如何是好?通敌叛国,杀!

太子建也从安插在宫里的线人获得了该情报。听到父亲听信谗言要杀自己,吓得连夜逃跑,逃到了宋国。

楚平王怒火中烧:太子跑了,肯定有同谋!

费无忌:他的老师,伍奢。

伍奢被传进宫,费无忌:老伍啊,大王对你不薄,为何要协同太子通敌叛国呢?

伍奢:纳尼?!

费无忌:不要纳尼了,为了证明你的清白,明天把你的两个儿子带到宫里来吧。

伍奢是个忠臣,但忠而不愚。

回到家里,伍奢心里深知奸臣费无忌肯定是想将他们一网打尽,此次进宫必定是在劫难逃,便跟两个儿子说:你们逃吧,有多远走多远。

大儿子伍尚跪倒在地:爹,儿留下来陪您!然后含泪对伍子胥说:子胥,你不要忘了跟我们报仇啊!

伍子胥了解父亲忠君爱国的性格,虽咬牙切齿,但无可奈何,只是默念: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第二天,父兄二人刚进宫就被五花大绑,不容辩解,被杀了。

而伍子胥,带着一腔的仇恨,出逃了。

伍子胥被掘墓(一夜白头只为父兄报仇)(2)

伍子胥逃到了太子建所在的宋国,找到了太子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抹掉眼泪,伍子胥对太子建说:我们要打回楚国去,锄奸废君,我报仇,你当王!

太子建:好!

没多久,宋国内部发生暴乱,华定、华亥等人把宋国太子杀了,并劫持了宋元公,史称“华氏之乱”。

华氏之乱后,形势对太子建和伍子胥极为不利。华氏兄弟及其憎恨背叛楚国的太子建和伍子胥,四处追杀他们。于是,为躲避祸乱,两个人一起又逃到了郑国。

郑国人对太子建和伍子胥都很友好,而且封了地给太子建。

春秋时期,个顾前程的多,讲仁义的却少。说白点,大家都很实际。

太子建看着衰落的郑国,感觉没前途,于是想联合晋国来灭掉郑国。晋国间谍在郑国与太子建等人密谋,不料被郑人告发了,结果太子建被郑国人抓住,杀掉了。

伍子胥在郑国没了靠山,而且遭郑国追杀,转而想投奔吴国。因为吴国在楚国的东面,沿海之邦,实力雄厚,要完成替父兄报仇,必须要找个有实力的主子。

伍子胥被掘墓(一夜白头只为父兄报仇)(3)

战国时期各国割据图

从战国时期各国割据地图可以看出,伍子胥要从郑国到吴国,要么经宋国,要么经楚国。

伍子胥选择了经自己的国家楚国进入吴国,而且楚国的费无忌和楚平王已经知道了他要到吴国。他们都深深知道如果让伍子胥去了吴国,必然会让楚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所以为了要把伍子胥抓住,楚国派出了重兵布置在楚吴边界。

历尽艰辛到达了楚国、吴国的边界,要进入吴国,必须要经过有重兵守卫的昭关。而且费无忌已在此地到处张贴有伍子胥的画像进行通缉。昭关两边高山陡峭,除非伍子胥能像一个小鸟一样飞过去,否则根本无法通过。

望着近在迟尺的吴国,却无法到达。他一边躲避通缉他的楚兵,一边苦思对策。无论怎么样,都想不出顺利通过昭关的对策,突感性命堪忧,报仇无望,内心忧虑不已。

在昭关,伍子胥得到了一个据说是扁鹊的弟子叫东皋公的帮助,在他那里住了好些天。东皋公很同情和欣赏伍子胥,却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他能通过昭关。

伍子胥在万分煎熬的那几天,寝食不安。直到有一天早上,东皋公发现伍子胥居然满头白发,不禁问伍子胥:哪里染的?

伍子胥:瞎扯,愁的啊!

突然东皋公一拍大腿:有了!我想到了让你顺利过关的妙策了!

于是,东皋公找了一个门下与伍子胥长相 比较接近的人,并自认是伍子胥,假装过关。不出意料,被把手关卡的官兵抓了去,引起了一阵骚乱。

而满头白发的伍子胥,瞒天过海,趁乱过关,顺利进入了吴国。

到了吴国,呼吸着吴国的自由空气,伍子胥报仇雪恨之火却熊熊地燃烧了起来。

助吴攻楚,将仇人起棺鞭尸三百解恨

公元前522年底,身无分文的伍子胥流亡到吴国后,过了一段沦落街头乞食的日子。

不过,因为他是楚国的流亡之臣,很快就成为了吴国的公子光的门客。

公子光向来对堂兄弟吴王僚的即位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才应该是合法继承人。而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但又不能说穿此事,于是就将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伍子胥则等待时机,暂且退隐从事耕作。表面看是体验乡村农民生活,实际却是在潜伏。

终于,在公元前515年,也就是伍子胥来到吴国的第八年,楚平王驾崩,吴王僚陈楚国内部动乱之际,兴兵伐楚,不料被楚国派兵截断退路,吴军进不得,退也不得,被困住了。

伍子胥认为时机到了!便让公子光宴请吴王僚,当吴王僚坐下后,命专诸将匕首藏在红烧大鲤鱼的鱼腹中,伪装上菜,走到吴王僚前面时,专诸突然取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享年38岁。勇士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左右卫士刺穿胸膛而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故事,公子光顺利夺得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公子光上台后,在伍子胥精心辅佐下,开始实施强国富民的振兴计划,并重用孙武等人,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专心辅佐了吴王阖闾十年后,在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军伐楚,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用了10天便攻到了楚国的国都。

离开自己祖国16年的伍子胥,没有忘记自己重返故土的初衷。

可是,此时的楚平王已经死去近十年了。伍子胥仰天长啸,一头白发随风凌乱,怒吼:掘墓,开棺!

把楚平王的陵墓掘开,把棺材凿开,伍子胥亲自收执长鞭,将只剩尸骨的楚平王鞭尸三百下,现场尸骨凌乱、粉碎,简直惨不忍睹。

伍子胥被掘墓(一夜白头只为父兄报仇)(4)

父兄之仇,终于报了。

故事理应结束了,然而,并没有。

公元前496年,吴楚激战正酣,吴王阖闾又率军伐越,而秦国出兵救楚伐吴。腹背受敌的吴军,被越军使用偷袭战术而打败,吴王阖闾被剑射伤了大脚趾,估计得了破伤风,导致不治身亡。死前,吴王对太子夫差说:你一定要向伍子胥学习,替父报仇啊!

吴王阖闾驾崩后,太子夫差即位。

夫差开始的时候,也如他父亲一样,十分器重和仰仗伍子胥。在父亲兵败后,重整旗鼓,励精图治,加紧训练军队,吴国很快就恢复了战斗力。

公元前494年,不听大夫范蠡劝阻的勾践,草率攻吴,此时的夫差:我还正准备想发兵打你呢!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勾践被夫差训练有素的吴军打败,打得越国的军队只剩下5000人了。最终不得不范蠡的建议,送美女给夫差,越国低头称臣于吴国,祈求保命。

而夫差却不听伍子胥的谏言,抱着越国的美女西施说:人家越王都肯低头认错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伍子胥:你爹的遗言……

看到夫差左拥右抱,伍子胥痛心疾首,欲言又止,长叹了一口气。

于是,能屈能伸的勾践开始了“卧薪尝胆”的地狱式魔鬼训练模式,暗中发力,发展农业,鼓励生育,加强练兵,越国实力不断提升。

伍子胥被掘墓(一夜白头只为父兄报仇)(5)

公元前489,沉迷酒色的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准备攻打齐国。

伍子胥终于忍不住了,对夫差说:现在越王勾践吃饭时不超过两道菜,穿的衣服不用两种以上的颜色,还经常去吊唁死者,慰问病人,这很明显是想团结民众,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来伐吴报仇啊。现在越国是我国的心腹大患,您却不注重,反而把力量用于齐国,岂非大错特错!

勾践不死,必为吴国大患。夫差没有听进去,反而觉得伍子胥越来越讨厌了:伍子胥,老糊涂了吧!阻碍我统一天下?!

夫差执意出兵伐齐,确实是把齐国打趴下了,洋洋得意,不可一世。

公元前484年,面对骄傲自满的夫差,伍子胥又对夫差说了5年前说过的话,说要杀掉勾践,停止伐齐,不然吴国会被越国灭掉之类的。

夫差听了,勃然大怒,心想:我吴国现在势不可挡,你却还在散布亡国之论?罪该万死!

不久,怒气未消的夫差听信奸臣谗言,决定处死伍子胥,但要显得仁慈一些,于是赐了一把宝剑给伍子胥,然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伍子胥死后十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围困吴国,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夫差。

孤城楼台上,夫差说了一句:唉,蓝瘦,想哭。真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沦落到这个地步!

然后拔剑自刎,吴国灭亡。

伍子胥的预言,成真了,只是不知那双眼睛是否有看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