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

这是我读到的王蒙老先生的同名文章,在他的《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里,他说:“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三个:第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与自己不同的人的力量。第二是以自己为尺度衡量旁人。第三是面对严重的问题常常抱侥幸心理。”

王蒙先生的文章取自第二个错误,其实第二个错误跟第一个有关,人都是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过低了估计了别人,所以,才会出现以为自己就是尺度,以此去裁量别人。

当然,以为自己为尺度也不是没有,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些顶级的科学家,他确实就是尺度。网上有个关于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先生的一个故事,说某杂志发表了钱先生一篇学术论文,结尾说,本文没有参考文献。对于做理论研究的人都知道,哪有学术论文没有参考文献的?读者回头一看,作者是钱伟长先生,大家都接受了,因为钱先生就是参考文献,他确实没有可以引用的参考文献。

像钱先生这样的牛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做社会科学的,真的不能把自己当尺度,不然,一定会闹出笑话的。

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说不坚持原则,该坚持原则还是必须的,比如,当年拒绝路遥《平凡的世界》那个编辑及杂志社,我觉得他们做得还是挺好的,在一个杂志上不登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作品,即便他是鼎鼎大名的路遥也不例外,这样的坚守我非常钦佩!这年头,搞关系容易,坚持原则是很难的。

也有以所谓的原则刁难作家的编辑,这样的例子可能更多一些。没办法,谁让杂志现在是稀有资源呢,对于没有混进圈子,或者有一定资源的人,在所谓核心期刊杂志上发文章,无异于登天。有天喝酒,听一个老作家吐槽跟一位编辑的龌龊。

在编辑面前,作家大多是低调的。作家的稿子,编辑提出了一堆要求,作家自然是唯唯诺诺地照单全收。改完之后,原本还想等着编辑夸他呢,因为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停了所有工作就改稿的,没想到编辑不买账,嫌他改稿不认真。作家心里有些不爽。没办法,权力在别人手里,作家又按照编辑的要求重新写了一篇。最后,就没有最后了。

老作家跟我提起这事的时候还是非常生气,他生气的是,编辑批评教育他的时候,还给他举了个例子,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的,这是标准,要是把汽车说成六个轮子就不是标准了。作家说,凭什么说,你掌握的就是四个轮子的标准呢?在写作方面,作家真的比编辑有发言权,编辑有的仅仅是资源的分配权,真的如此。

尺度最容易被误用的是在职场上,以前听过一则陈忠实先生的轶事,在一次酒席上,某领导不识趣地对陈忠实先生说,你应该这么写、那么写,开始的时候,估计陈忠实先生还是在忍着,最后忍无可忍的时候,扔下来一句“你懂个锤子”就离开了。

敢这样跟领导叫板的其实也不多,在单位里,个别领导确实容易犯喜欢指手画脚的毛病。作为领导,在工作职责之内,你确实有指点江山的责任,但是,什么事都有个专业归属,不要觉得在单位你职务比别人高,网球都打得比下属好,这个就有点装大尾巴狼的意思了。老古话说“隔行如隔山”。明智的人一定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专业特长和能力,你位高权重,那是别人对你的专业的尊重,你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但是,你把自己当尺度,下属可能就会把你当根葱。

再回到文学吧,文学是人学,只要是人所思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都是文学,相对于其他专业,它不该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就拿书评来说,编辑可能想着把书评写得像广告,而作家更喜欢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情感,这是很自然的两个趋向,假如都把自己当着尺度,这就是两条平行路线上行驶的火车,估计永远也交汇不到一起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个人制定的尺度只能用来框自己,对别人,真不合适,你觉得呢?假如文学创作都是一个框框,一个路数,那文学就是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1)

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2)

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