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是如何崛起的(晋商大旗写满了艰辛与智慧)

漫话平遥近代商脉

王克强 张法才

在平遥古城南三十里的官沟河畔,有一座高高耸立的古楼台,叫“乾山楼”,因这儿距京城一千三百里,所以平遥人把这座楼台叫做“千三楼”。

明朝时,北常村有位做买卖的商人在京城住字号,家中的老母亲十分想念千里之外的儿子。孝顺的儿子因不能离开字号守在母亲身边尽孝,便为家乡的老母亲修建了这座高高的楼台。楼台拔地八丈多高,呈方形,台顶筑有堞墙,堞墙围着雕梁画栋的木结构楼亭。据说这位孝顺的儿子在楼亭里安放了一件稀世珍宝金灯盏。母亲只要登上楼台,在金灯盏的照耀下便可望见千里之外的儿子来到自己身边。这座楼台,人们也叫“望儿楼”。

故事是美好的,假如每位母亲都拥有一座望儿楼,那么,平遥城乡就该是一大片楼台的森林了,因为平遥人在外经商的太多了。有人戏言:“凡有雀儿叫的地方就有平遥人。”平遥商人最早经商的源头已无法考证,然而至少在明代,平遥的商业就已经相当发达。在北京崇文区北芦草园,二百多年前就有一座平遥颜料会馆。馆中石碑上刻有《颜料行会馆碑记》,碑文载:“馆之始建,上莫之考。次则乾隆六年,嘉庆二十四年重修。”

我要让历史的印象赋予现实的意义,从发黄照片的面容上追寻你们的精魂所在!

平遥是晋商的重要发祥地,仅一个雷履泰就把中国金融史的纪录刷新,因为他和他的商业团队打拼出了“汇通天下”之“日升昌”,让中国内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挺起中国金融的脊梁,进而有了一种豪迈的辉煌——这一历史是平遥人的骄傲,也是文化经营的重要资源,我明白得天独厚是何等的优势!然而由于沧桑巨变,晋商文化能展示给世人的似乎更多的是历史遗存的晋商宅院和文史资料,要想通过历史照片来表现其独特魅力,困难之多可想而知!

据史料记载,摄影艺术于1839年8月诞生于法国,清光绪中期传入中国。1899年10月,42岁的法国人方苏雅,带着七部相机和大量玻璃干片(1885年才问世),历时11个月后抵达昆明,开始了他对这个城市巨细无遗的注视。在此后的将近五年时间里,他阅尽了这里的山川湖泊、城镇乡村、街道建筑、寺庙道观,也包括上至总督巡抚,下至贩夫走卒、乞丐犯人的各式人等,以及发生在这里重大或日常的事件;更重要的是,他还将目光所及的一切尽量地凝固在了他拍下的照片里。他当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些照片百年后将成为亚洲最早、最完整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概貌的纪实性图片。方苏雅于1900年拍摄的《个性强烈的五百罗汉》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珍贵照片。

晋商是如何崛起的(晋商大旗写满了艰辛与智慧)(1)

1901年~1902年间,太原有了山西第一家照相馆。

平遥作为当时引领风气之先的富甲之地,很快就有了照相馆,商界、学界竞相拍照,成为一时风尚。一些富商子弟出于个人爱好还专门购置了摄影器材以供娱乐。虽历尽百年沧桑、社会变迁、人世代谢,但平遥早年摄影艺术的传播普及还是得以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珍贵历史瞬间。

从我现有的近千幅晋商照片资源的分析,晋商老照片的主体是晋商东家或掌柜的个人照片;晋商人物闯荡外出时的照片;东掌、东掌夫人、东掌伙计的合影;商业性团体合影、晋商人物与客户的合影;晋商家族家庭合影;字号伙友同仁合影;晋商民俗风情照片等。从时间上分析,清中期及稍后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拍摄照片是一项高级消费活动,故以晋商东掌个人形象照片和东掌伙合影照片为主,还有一些人由官而商、由商而官的照片。晋商人物直接为官者并不太多,但有许多发迹的商人捐得了官位,如平遥“日升昌”东家李箴视就曾为其曾祖、祖父、父亲捐得“府加四级”职衔;其弟李箴听、李箴言分别捐了武职副将衔和盐运使加二级。毛鸿翙也为自己的父亲、祖父都有捐输。这些商业精英、商界领袖捐官后都留下了一些照片资料。

晋商是如何崛起的(晋商大旗写满了艰辛与智慧)(2)

据考证,平遥晋商在字号年终结帐或正月开张时,东掌伙要聚餐并合影留念。我所收藏的晋商老照片中有很多属于东掌伙合影的照片,这些照片以铺面字号或东家住所为背景,尚无人造道具背景,但那时候风光照片凤毛麟角。

从平遥现有老照片分析,到清代后期,照片领域逐步扩大,生活类照片出现,婚嫁活动也有记录。这一时期的照片,除自然背景之外,人造布景背景出现。照片领域还出现了商团合影、学校师生合影。

到民国初期,照相成为一个普及性行业,这一时期的照片在原有领域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商人一般性合影,普通商人照片、民俗活动如婚嫁、生日、寿辰筵席等都有照片反映。

晋商老照片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文革”洗劫,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照片几乎全被毁损,遗留下来的弥足珍贵。也有一些老照片流落到了非法文物贩子手中,还有的漂洋过海,沦落他乡。有的晋商老照片反映了晋商封闭氛围中的开放理念,如我征集到的第一幅照片就是“日升昌”在武汉的分号经理李文权夫人的照片。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亮丽风采,尽显其思想解放程度。当然大多数照片是晋商后人作为祖先牌位需要供奉才得以侥幸“存活”下来的。

晋商是如何崛起的(晋商大旗写满了艰辛与智慧)(3)

一九九七年,平遥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出现了十几家民营博物馆,老照片来源“紧俏”,供不应求。一些商贩虽有经营,但缺乏晋商知识,不懂照片蕴涵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对其价值估计不足。于是,我与这些人结识为朋友,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使他们成为我收藏老照片的一个主要信息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老照片价值的认识逐渐上升,有人视之若宝,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收藏的难度与日俱增。为了一张老照片,我真是吃尽千辛万苦,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不惜跑遍千里万里,其中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与外人道也!

“存得本来真面目,映成绝世好风姿”——照片,通过摄影技术纳天地于方寸,铭古今于瞬间,是让历史成为永恒的载体之一。翻阅这些泛黄的老照片,我们可以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宏伟壮观的古老建筑,瞻仰历史名人的风姿俊采,领略晋商巨子的雄才大略,感受有识之士的宏图大志,体会时代骄子的凌云志向……

从一张东伙合影照上,我们可以对平遥票号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有一定直观印象:无论是身材相貌,还是穿戴打扮,东家掌柜们都是相当讲究,无可挑剔,个个都显得那么自信。看照片中人一个个泰然自若,仿佛是在告诉人们:浩浩商海风云,尽在运筹帷幄中。透过照片,我们会不由想起当时的一些民谣,如:“八秀才进字号,改邪归正”;“生子有才可经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等。

一张老照片就是一部晋商创业史,一张老照片就是一部晋商文化史,它们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的缩影,是晋商艰苦创业、智慧守业、悲壮歇业的佐证。在我所收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用数千元的代价收藏的,那就是毛鸿瀚的巨幅老照片。毛鸿瀚原为蔚泰厚票号后期大掌柜,是一个杰出的票号经营者,为蔚泰厚创造了丰厚的财富,但他同时也是平遥票号商中保守派的一个代表人物,由于他的影响,致使平遥票号在向现代银行转型的关键时期惨造失败。毛鸿瀚与创新人物“日升昌”票号北京分号总经理李宏龄形成了鲜明对照,现实意义之大非同寻常。从他照片的形象上,我们依稀看到他运筹帷幄、调度有方之精明一面,但分明也读出了他刚愎自用、顽固不化的另一面,不由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枉叹时不我待。

本人涉足摄影领域虽然很早,很遗憾由于众多原因干扰却不能专注于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收集到作为东来号财东的祖父、祖母照片,后也零星积累了一些老照片,但并没有从晋商这个主题上去寻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启动后,我曾与原平遥县衙博物馆馆长冀太平先生共同策划了《平遥商人·女人·老人》老照片展,旨在表现“平遥的商人创造了历史,老人记录了历史,女人诠释了历史”这样一个主题。这次活动之后,我破译了晋商与老照片的密码,开始用心去研究和收藏老照片,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积累平遥晋商老照片,把触角伸向了晋商历史文化名村,伸向了晋商后人,伸向了文史研究工作者,伸向了各级各类档案馆,建成了一个兴趣同一的网络,利用自己是县市摄影机构负责人的优势,发动会员,在晋商人物主题下,把一个老照片征集收藏成为研究晋商、服务平遥文化的大事,渗透在平常的工作之中。

收藏研究晋商老照片是我精神领域的一片蓝天,我不祈求老照片的增值,但我寻访晋商的光芒,历史的光影凝聚了辉煌,历史的光阴灿烂了文化。

每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我都策划组织专题展览,辟出专门的展位来表现平遥晋商老照片的独特风情。更为欣喜的是,2006年国际摄影大展中,我在王悦、张国田两位老师指导下策展的《晋商老照片》被安排在国际级大师作品的展区内;在太原市举办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国际级大师作品邀请展中,《晋商老照片》有幸应邀参展,也算是对自己老照片情结的一种接纳和鼓励吧。

这几年在与老照片的“亲密接触”中我经常会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晋商是山西最悠远的骄傲,他们曾经带给山西最辉煌的荣耀,他们的印记应该震撼、感动和抚慰今天之山西后辈的心灵,并为艰难行走在重振晋商雄风之路上的人们亮起一盏明灯。也许有人会说,让一张照片承担如此厚重的内涵未免太苛刻了一些,可是想想罗中立的《父亲》,谁走到他的面前能不驻足凝神忆起几千年的沧桑?想想解海龙的那个唤起希望工程的《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谁走到她的面前能不掬把热泪而心潮涌动?如此想来,我们又不能不说,一张老照片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取悦观者的眼睛,它该有一种力量,该有一种魅力,让人们被滚滚红尘物化了的眼睛、刻板了的心灵,活跃起来,振奋起来,高尚起来。商道即人道,晋商老照片让历史变成了鲜活的面容,呈现出了可以触摸的灵魂,并穿越昨天,引领今天,印证明天……

为此,我将持之以恒;为此,我将矢志不渝!

(赵永平)

晋商文化小小记

张燕生

我出身票号世家,对于晋商发家致富的商业经营管理却知之甚少。不过,家风的耳濡目染,父辈的言传身教,所涉及到与晋商有关的诸多旧闻轶事,还是给我这个关注晋商文化的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不妨将其中我认为有价值的细枝末节,疏理剪裁成一束花絮,奉献给最能体现晋商文化、晋商精神的平遥古城。

猴儿嘴 吃柿饼

在平遥,几乎每一位母亲,从婴儿口中拔出奶头,都会用手指点着婴儿那红润的小嘴,喃叨一首近乎摇篮曲的俗谚:“猴儿嘴,吃柿饼;在哪儿吃,市楼底。”

柿饼象征生活的甜蜜。那么,婴儿们未来的甜蜜生活寄托在哪里呢?不是在天地里,也不是在“书中自有万钟粟”的书本里,而是在买卖人向往的市楼底。

平遥人经商致富的“发蒙”,就是这样从母亲的怀抱中开始的。而平遥巨商大贾的商业天赋,也许还正是在母亲的怀抱里萌动的。

也许有人会说,母亲们当初并不见得有这样的意识,而婴儿们当然更不可能有所理解。但正是平遥母亲们向往买卖人发家致富的潜意识并在哺育婴儿时不经意的流露,才最具晋商文化的意义。

入徒三条件

我爷爷的爷爷有三个儿子。他和兄弟们分家以后,人多地少,儿子们又都大了,生计就成了问题。好在儿子们写字打算盘还算可以,就请有名望的买卖人朋友作荐主,把二儿子送进了日升昌票号。

生计所逼、会写字打算盘、荐主有名望,这就是山西商人入徒的三个条件。

生计所逼,是个条件吗?是。收徒方是很看重家庭出身的。富家不存在生计问题,子弟们一般都娇贵,不吃摔打,没守心,缺乏敬业精神。而贫家子弟买卖,就是奔饭碗子来的,耐摔打,没二心,最招商家待见。字写得好,性有定根;算盘打得好,心有灵性;这是业务素质。而有名望的荐主,则是保障人品道德的第一信用人。

敬业精神,业务素质,信用保障。这又成为山西商人选人、用人的三个基本原则。虽然简单,却非常实在。至于学徒是否有成就,那就看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了。

称谓问题

掌柜的,是商号的总负责人。总号设大掌柜、二掌柜。二掌柜职权有限,相当于现代的见习经理。如果几年还被称谓二掌柜,等于挨骂。二掌柜的主要职责是巡视、督察分号事务。在这其间,又称为巡边掌柜。分号没有二掌柜。分号不过五、七、九人,没有那么多“官位”。经理是后来之称。分号掌柜的,在总号称之领班,并冠以分号的地名。如汉口领班、上海领班等等。而在任上,仍以掌柜的称之。

称呼账房(会计)、书办(整理文件的)都尊称为先生。

伙计、伙家、伙友,都是商号一般员工的通称。但有区别。伙计是掌柜的称呼一般员工的通称。当面称员工伙家,含有贬意。伙友是旁称,没有当面称伙友的。伙计之间并不互称伙计,称对方伙计,有在同伴前自高之嫌。伙家伙计连称,有调和矛盾之意。又,长期合伴的员工称伙家伙计,而临时合伴的,则称打伙客计。

晋商之家

晋商字号,家的气氛非常浓郁。掌柜的如同父母;账房、书办如同兄长;伙计如同小兄弟。

伙计们伺候掌柜的,如同孝敬父母,所谓的递茶壶、倒夜壶,体现的是如同在父母之前的晨昏定省之礼。没有掌柜的已经起床,伙计们还在懒睡;掌柜的还没有就寝,伙计们就先睡了的道理。

掌柜的和伙计一桌吃饭,并且吃的是一样的饭菜。

账房的书办不可以为私事支使伙计。伙计即使有错,账房、书办也没有大加训斥的权利。

掌柜的批评员工,也留脸面。有错单独批评,不可以当众训斥。当然更不能体罚。

解雇员工,也要顾及荐主的脸面。不是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半路辞退。商家惯例,正月初五忌财神,员工皆到,初六开张。如果年前未被告知,那就算是解雇了。

如此人性化的管理,体现的就是——和气生财。

饭桌上的规矩

旧时,平遥城内商号林立,唯独没有酒肆饭庄。商家讲排场,自设厨灶。竞请名厨,攀比成风。所以大商号的掌柜的都是美食家。

掌柜的和厨子有‘吩咐饭’的规矩。午饭后,大厨不解围裙,上来向掌柜的请示明日饭菜,以及是否准备客饭。如果掌柜的吩咐,并不配套合谱,那是要让大厨笑话的。大厨到任的第一桌饭菜,虽不丰盛,但极为讲究。如果第一道主菜原盘退下,那大厨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掌柜的伙计一样的饭菜同桌吃,但也要讲究礼恭毕敬。饭菜上桌,掌柜的迟到,这为不恭;掌柜的未到,伙计先坐,或掌柜的尚在座,伙计无故离去,这为不敬。

掌柜的坐主位,小伙计坐近旁。小伙计要一边吃饭,一边伺候掌柜的传菜盛饭,都是从这样过来的。所以,商家吃饭一般都快,没有大排而排假斯文的规矩。

素常吃饭不备酒。掌柜的、账房先生们陪客,自然有酒。节日,掌柜的伙计同桌,酒不得过量。正月里,各商号掌柜的、跑街外交们联谊互请,酒可尽兴。

小伙计虽然伺候掌柜的吃饭,但也是上桌面的身份,所以从不厨下捧盘。素日饭菜,帮厨贴灶的捧盘;正月酒宴,外用村里标致勤快的小伙子。

邢村毛家一代晋商实业家

邢村(今喜村)毛家,系指中国票号创始人之一,日升昌票号首任协理、后创办和组建“蔚”字五联号并为蔚长厚财东之一,又于清末相继设立永泰庆、永泰裕票号的巨商毛鸿翙及其后代。

毛鸿翙祖籍大汪村,后迁到平遥城内,后移居邢村。自其父毛际美始步入商界。毛鸿翙为第四子。毛家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东,当从毛鸿翙算起。

毛家发展的第一桶金是毛际美从天津掏的。

毛鸿翙,字振羽。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幼有至性,不喜纷华,貌则循循,于技似无所能,言则讷讷”①。兄长们都轻视这位小兄弟,认为只是种地的材料。然毛鸿翙从小就喜欢经商行当,“略通经籍,即从事于商”②,时仅十三四岁。先在一家油面铺学徒,后被相距只有5里的细窑村(今龙跃村)雷履泰看中,入达蒲李家的西裕成颜料庄。道光三年(1823)左右,西裕成改营票号后,毛鸿翙积极支持李财东和大掌柜雷履泰。“凡其所谋,莫不奇中”,“握算技筹,随机观变,所有蓄聚充裕,而有盛无败也”③。后雷、毛纷争不和,毛鸿翙被迫离开日升昌。

道光六年(1826),蔚泰厚财东侯培余(介休人)重金聘用毛鸿翙,首先组织完成蔚泰厚等五联号改营汇兑业,并逐步有了积蓄。到道光末年,毛鸿翙以“毛忠恕堂”名义合伙参加投资蔚泰厚票号银本2万两,成为连东带掌的总经理。后直接投资蔚长厚票号成为财东,在票号界大展才能。

毛鸿翙除经营票号外,还投资设立了长泰永绸缎庄、日生烟店、晋泰昌钱庄,以及药材、当铺等商号。在曲沃县建有制造旱烟的日生烟厂;在安泽县府城一带,置买土地4000余亩,并在安泽城内开设义泰昌粮行总店,“吃租入贷”。从此,毛家财富愈积愈厚。

到毛鸿翙后期,见独生子毛宗闵(字瑞堂)未能执理大事,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子毛履泰、毛履祥、毛履廷、毛履恭四兄弟身上。同时着手购买大批建筑材料,将旧居翻新扩建,在邢村正阳高坡上,修起了富丽堂皇的大宅、二宅、三宅、四宅四幢大院和毛家祠堂、书院,号称毛家堡。对面还建有一座花园,专供毛家人观赏。

同治四年(1865),毛鸿翙去世。到光绪中期“履”字辈四少东时,毛履泰继承祖父遗志,重开票业,于光绪十八年(1892),设立永泰庆票号。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成立永泰裕票号,并加强日生烟店和其他商号的经营,与平遥另一烟业大户魁泰烟店平分秋色。至宣统初年的10余年中,毛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民国年间,毛鸿翙第四代“德”字辈有十大少。由六少毛敬德执事时,已失去前辈创业精神,家业开始衰退,生活逐步走向侈奢。毛敬德去世后,存丧1年多才出殡安葬。停葬期间,每天按六少生前习惯,除供献各种吃食外,还要照烧3次烟枪(泡)。就连报丧通知亲戚,都要逐一打制馈赠银器。“寻魂”、烧纸、出殡时,分别用民乐吹奏、和尚念经、道士诵咒。建造墓窑时,不远千里到河北保定专门订购石料,凿制完毕,远途运回。棺木用5寸厚柏木制成,外加沙木套,并用红石板外固。一次治丧花费近2万现洋。

至于毛家娶亲嫁女,一向讲究门当户对,排场阔气。据不完全统计,毛家除与平遥当地巨富多有姻亲关系外,与相邻的祁县渠家、何家,文水县贺家,介休县侯家、冀家,灵石县王家等,都有秦晋之好。据说到灵石县静升村王家娶亲,不惜资财,往返两天,沿途光放鞭炮一项,就要花费2000大洋。到第五代“述”字辈、第六代“国”字辈,不少人沾染吸食鸦片、“料子”(近似海洛因)恶习,使家业日渐衰败。民国19年(1930)前后,毛家的商业铺号已大部分歇业或转让。到抗战开始时,家道已破落不堪。

注:

①②③《诰授武德佐骑振羽毛翁墓志铭》

毛鸿翙

毛鸿翙(1787—1866),字振羽,平遥邢村(今喜村)人,幼时家境一般,弃学就商,先在粮油店学徒,十几岁受聘西裕成颜料庄。学习认真,办事精练,甚得东家、掌柜赏识。二十余岁就提拔为颜料庄副经理。清道光三年(1823),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毛鸿翙为日升昌副经理。1826年(道光六年),蔚泰厚绸缎庄正式改为蔚泰厚票号,毛鸿翙成为第一任经理,1865年(同治四年),毛鸿翙去世,享年78岁。

1823年(道光三年)左右,西裕成颜料铺改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日升昌票号,毛鸿翙担任了日升昌票号的副经理,经理是雷履泰。毛、雷两个都非常能干,开始时,俩人同心协力,日升昌票号的生意也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但一山难容二虎,两个能人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发生矛盾。1825年(道光五年),毛鸿翙只好被迫辞职。

毛鸿翙离开日升昌票号后,正赶上介休蔚泰厚绸缎庄的财东侯荫昌酝酿组建票号,熟悉票号业务的毛鸿翙正是求之难得的人才,于是财东侯荫昌马上聘任毛鸿翙为蔚泰厚绸缎庄的经理,并由毛全权负责改建票号的工作。1826年(道光六年),蔚泰厚绸缎庄正式改为蔚泰厚票号,毛鸿翙成为第一任经理,多年的副经理终于转了正,这时毛鸿翙已年近不惑。不久,侯家又改建了第二个票号——新泰厚票号,毛鸿翙又兼任了经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两个票号的业务都蒸蒸日上,于是,毛鸿翙下工夫说服了财东侯荫昌,把侯家的蔚丰厚绸缎庄、蔚盛长绸缎庄、天成享布庄等都改为票号,组成了“蔚”字五联号。

蔚泰厚的号址,就扎在日升昌隔壁,毛鸿翙的这番举动,或多或少有与雷履泰一较短长的意味。日升昌大院里的恩怨,在更大的舞台上伸展开来。雷履泰不惜以赔钱的代价,挤得毛鸿翙没法在苏州开办分号。毛鸿翙在京津、汉口,一再让雷履泰丢城失地。雷履泰给自己的儿子起名雷鸿翙,毛鸿翙马上还以颜色,给孙子起名毛履泰。这场争斗一直延续到雷履泰去世。结果,两人的这种激烈竞争,反使山西票号业迅速发展起来。毛鸿翙在侯家“蔚”字票号担任经理39 年,为侯家挣了几万两白银,同时,也为毛家挣了20 多万两银子。

毛家在毛鸿翙时代,前前后后共购置了数百倾土地,在中条山一带,还购置了林山六七处,这些土地、林山全部出租,每年仅地租就可收入4000余石粮食。

毛家还在平遥城内开设有晋泰昌布庄和日升烟店,为了搞好日升烟店,还在晋南的曲沃县设有日升烟厂,专门制造旱烟,积累了巨大的贷币财富。毛鸿翙在他逝世的前一年,以毛家为主和人合资开办了一个叫蔚长厚的票号。

毛履泰

毛履泰生活于清朝道光到光绪年间,生性聪明,是在祖父大人经营票号的竞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连其名字都是竞争的产物。毛鸿翙与雷履泰共事多年,打心眼里钦佩雷履泰的才谋,这如同雷履泰爱惜毛鸿翙一样,把儿子名字起名为“雷鸿翙”,毛鸿翙则把自己的孙子起名为“毛履泰”,期望他向雷履泰一样,受到世人的尊敬。毛履泰从小耳濡目染,他自然爱上了经营票号,同时也擅长于经营票号。祖父毛鸿翙去世后,他接手了刚刚成立一年的蔚长厚票号,成为蔚长厚财东,并在以后50多年中,使蔚长厚票号不断发展壮大。

综观蔚长厚的发展过程,蔚长厚与蔚丰厚、蔚泰厚、新泰厚诸号属一系统,被称为平遥帮。其资本实力强,经营灵活,在商界政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但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我国新兴金融业的发展,票号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遭受金融风潮和历次战事的打击下,票号日渐衰弱。蔚长厚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潮中也遭受严重打击。如1891年(光绪十七年),厦门端云茶庄受汇丰银行抽收资本的打击,关闭其所开之源通、汇昌、厚诚等银号而宣告破产后,蔚长厚、蔚泰厚、新泰厚、百川通等各票号被亏欠达二三十万金。又在辛亥革命战事中,仅蔚长厚成都、西安分号就损失13万两银。从此,蔚长厚也就一蹶不振,勉强维持到1920年宣告歇业。

此外,毛履泰还加强日生烟店和其它商号的经营,与平遥另一烟业大户魁泰烟店平分秋色。至宣统初年的十余年中,毛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光绪三年(1877年)、十八年、二十六年,晋中遭受了空前未有的大旱灾、大饥荒,人民刮树皮、掘草根而食,老幼死于沟壑,壮丁走于四方。据平遥县段村在四川坐官的张桂林写的一本《年谱志略》(也叫《瑚珊年谱》)上说:“丁丑(1877年)七月初三日,告假省亲,值晋省连年饥馑,斗米制钱三串,斗麦三千有奇。死殍枕籍,人民相食。同治十年间编查保甲,余邑中户口几及三十万,迨大祲后,仅遗十九万余,遭灾之惨,诚有不可言状者……”就在光绪三年这一年,毛家施善积德,从安泽县府城拉回数万担米谷救济灾民,受到了清政府的褒奖。

光绪初年山西大旱捐银救灾中毛鸿翙之孙毛履泰捐银八千四百两、捐钱一千三百千文。咸丰六年捐银修平遥城墙中蔚泰厚票号总经理毛鸿翙捐银五百两。捐资修《平遥县志》毛忠恕堂(毛鸿翙堂名)捐银二百四十两。

创办永泰庆、永泰裕票号和永泰昌钱庄永泰庆票号。1892年(光绪十八年)由平遥人毛履泰和祁县常家堡人乔某创办。资本有6万两白银、经理是文水县南齐人段启祥分号设在太谷、祁县、介休、北京、天津、西安、三原、济南、道口、周口、汉口、沙市、长沙、成都、重庆、沈阳、上海等地。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歇业。这个票号不景气,创办9年中没有分过红。

永泰裕票号,1901年(光绪廿七年)由平遥人毛履泰创办,是永泰庆票号失败后组织起来的。资本有10万两白银,经理是文水南齐人段启祥。由于组成后不久又歇业(1905年左右歇业),所以没有分过红。

光绪十八年(1892年),毛履泰兄弟四人合伙投资创办永泰庆票号,各门股银1.5万两,共计6万两白银。聘请文水县南齐人段启祥出任经理。分号设在太谷、祁县、介休、北京、天津、西安、三原、济南、道口、周口、汉口、沙市、长沙、成都、重庆、沈阳、上海等地。

自光绪中期到庚子赔款前后这一时期,毛氏家族正处兴盛时期。毛履泰兄弟四人继承祖父遗志,决心自立票号,大展宏图,大有超过中国票号创始人雷履泰之势。但由于经理人选不当,经营业绩不佳,连搞两个帐期不能分红,被迫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关门歇业。

永泰庆停业后,财东毛履泰很不服气,一直埋怨经理段启祥经营无方。段则矢口否认这一点。他对财东毛履泰兄弟说,永泰庆无法经营是因银本不够用。于是毛家各门再加银本一万,由原六万加至十万。并东掌议定将票号名改为“永泰裕”,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择吉日重新开张,东掌皆同于永泰庆。但由于经营不善,没有分过红,于1905年左右又歇业。

此后,毛履泰又在票号旧址开办起永泰昌钱庄。1930年前,“晋钞”急剧贬值,毛履泰企图攫取投机利润,大量收买“晋钞”。1930年,阎锡山突然宣布“晋钞”作废,永泰昌钱庄因而倒闭,毛履泰损失惨重。

在经历了两次创办票号和一次创办钱庄的失败之后,年逾古稀的毛履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终日郁闷寡欢,不久就一病不起,一代晋商实业家就这样带着叹息和失望与世长辞了。

晋商故里品家国

梳理时间的脉络、历史的走向,那些璀璨就在细心地擦拭中愈发耀眼。晋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晋商文化的发源之地;晋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著名的晋商故里。公元18世纪前后,以晋中商人为主的晋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亚欧大陆,首开中国金融业发展先河,创建中国最早的银行——“票号”,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股份制的商业企业,创造了财富神话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商业文明。

祖先的脚步渐行渐远,但那些跫音仍然回响在耳畔,时刻提醒着过往,更催人前行。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晋中拥有 5538处不可移动文物、65处国宝单位,可谓 “一座晋中城、半部中国史”。这里有着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晋商民居豪宅乔家大院,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左权麻田,曾经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的昔阳大寨村。除了这四座闻名的文化地标之外,晋中还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中国(晋中)社火节两个国内外盛名的文化节庆。

晋中山、川、丘陵皆备,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奇秀峻美的自然风光,介休绵山、灵石石膏山两座历史文化名山峰峦叠嶂,灵石红崖大峡谷、和顺太行山断裂带走马槽风景区、左权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太行天池”榆社云竹湖景色秀美,是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全市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近200处,是全省三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市境内外旅游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3亿元。“十三五”期间,晋中将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家国文化之都、太行度假胜地,三年建成千亿产业。

基于这些禀赋优势,晋中大力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晋中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态势迅猛。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晋剧《王家大院》、《大禹治水》,电影《血色西峪》、《好人常慧珍》、《大山深处的烛光》、《无冕英雄》、《党的女儿尹灵芝》,纪录片《晋中抗战记忆》,太谷秧歌剧《孟母三迁》,现代戏《女支书》,图书《晋中历史文化丛书》等一批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自上演以来,上座率一路高歌,赢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与社会效应。除此以外,“全民文化活动季”、“十台大戏闹新春”、“送文化下基层”、“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和书画图片展览”、“电影公益展映”等活动深得观众好评,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此外,晋中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66种,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铝以及金属镁等17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00亿吨,占全省8%。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晋中目前已形成煤焦、机械、冶金、电力、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和包括31个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作为山西老工业基地,晋中是中国纺机工业摇篮、全国液压元件基地、全省水泵、农机、改装车生产基地,拥有纺机、玻璃器皿、玛钢等多个国家级行业检测研发中心,产业基础扎实、工业体系健全、产业工人群体大素质高,比较优势突出。特别是以电动汽车、甲醇汽车为主的山西新能源汽车装备基地加快建设,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呼之欲出。

晋中自然条件适宜农林牧各业发展,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蔬菜、肉蛋奶总产量居全省领先地位,是省城农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和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宝广誉远“定坤丹”、“安宫牛黄丸”闻名天下,医药产业潜力巨大。平遥牛肉、寿阳豆腐干、太谷饼等食品深得好评,备受喜爱,食品加工业发展良好。

积淀了厚重与优势,勃发着特色与风尚,谋求着发展与创新的晋中,全局一隅,越品越有味道意蕴;俯仰之间,越“拾”越得奇珍异贝。这样的晋中,值得珍惜,值得品味,值得挖掘,值得聚焦。

晋商故里绽放华彩

晋中,因地处山西中部而得名,总国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辖一区一市九县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33.6万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公共财政突破百亿,正昂首迈入“六大发展”、决胜小康的新阶段。今天之晋中,汇集文化厚重、资源富集、产业扎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环境优化等诸多优势。

在交通方面,晋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晋中距离首都北京500公里,高铁行程仅两个半小时。紧邻省城太原,两市中心距离只有25公里。市城区距太原机场和太原高铁南站仅15公里,铁路、公路、航空交通都十分便利,是山西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横贯山西中部的晋中108廊带,拥有近4000平方公里的盆地平川,地势十分平坦,发展空间广阔,是山西经济发展重要的隆起带和改革创新桥头堡,是山西省唯一批准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这座地处北方的城市,山清水秀,历史悠久,资源丰厚,优势明显。深深呼吸,可以品味到时间的味道,历史记载、当下展示相得益彰;举目环顾,可以感受到昂扬的气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九月金秋,花木缤纷。作为晋商故里、科教新城的家国晋中、魅力晋中,正如同这个季节一般,葱茏勃发,景丽目新,继往开来,新意丰盈。

晋商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刘冬冬

过去,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夸土产》,让“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如今,这些老字号更是搭乘“互联网 ”的快车,正在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去年10月,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企业广誉远,将首次亮相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在国家平台上唱响百年老字号的复兴;近年来,平遥牛肉、太谷饼等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伴随我省“山西品牌中华行”系列活动,走出山西、走遍全国、正阔步走向世界。

老字号作为古老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记忆。它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目前,我市有六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分别为山西省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山西太谷荣欣堂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太谷通宝醋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平遥县延虎肉制品有限公司、山西云青牛肉有限公司。其中冠云等5家为2006年商务部首批认证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通宝为第二批认证企业。这6家企业均为民营有限公司性质,5家属食品加工行业,1家为医药保健行业,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7人。

据了解,我市各中华老字号企业整体向好,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管理体系,引入了多种投融资模式,同时在历史传承、技艺保护、工艺改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建立起了完整的制度体系。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清代时已誉满三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冠云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集饲草种植、种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分割、深细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保持了传统牛肉卤煮工艺,建立了技艺传承谱系,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西省模范单位。目前, 该公司拥有9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和规格,产品辐射民航、高铁、沃尔玛、家乐福、美特好、淘宝网、京东商城等营销渠道。

被称为“晋商文化活化石”的广誉远,近年来通过对历史文化及品牌战略的精心运作,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现有八个剂型104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和保健食品,主导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三个品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品种,龟龄集、定坤丹为国家级保密处方及工艺技术,“远”字牌商标为国家驰名商标。该公司还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如今,国药老字号焕发新生机,“传统中药 精品中药 保健酒”三驾马车阔步向前,迎来快速发展阶段。近日又开辟“互联网 中医”模式,该公司旗下健康云服务平台“杏林壹号”APP正式上线启动。助力“旅游 中医”的城市新名片,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广誉远中医药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目前,该公司主要在我省各地市开拓国医馆,今年计划在全省各地市县开设10-15家国医馆。

去年“双十一”,荣欣堂太谷饼,一天卖了240万元。始创于1895年荣欣堂,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先后获得了“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名牌产品”、“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山西省质量信誉 AA 企业”、“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荣欣堂太谷饼传统制作工艺”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荣欣堂实施企业转型升级,借助“互联网 ”,开启探索电子商务销售新模式,企业销售量和销售额实现了双增长。2014年6月荣欣堂正式启动天猫旗舰店,探索网络电子商务运营,目前,荣欣堂共有淘宝分销店铺108家,开立了官方微信商城,微信分销店铺已达到9300余家。截至2016年年底,该公司总计完成销售6900余万元,网络销售占比54%。

传承与创新始终是老字号永久的话题,传承为本,创新为魂。尽管我市的老字号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市域范围内起到了相当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但传承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机制僵化、支持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不仅需要政策助力,更需要主动求变。当前我市还有众多品牌企业亟待挖掘、发展壮大,各级政府需给予全方位支持,多渠道引导,精准帮扶,传承创新, 探索振兴路径,促进更多的品牌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华老字号企业除了传承和发扬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之外,还应顺应消费需要,在产品、服务、文化上不断推陈出新,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