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有哪些)

近期,教育部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经解读学历教育编辑整理,从《能力标准》发布、《能力标准》内容、《能力标准》落实三方面进行解读:

中小学教师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有哪些)(1)

一、《能力标准》发布

2020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建立健全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

9月,教育部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方案》),实施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要求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根据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

2020年11-12月,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

2021年1月以来,根据各方反馈意见进行反复研究、修改、完善,形成《能力标准》。

二、《能力标准》内容

1 《能力标准》总体思路

一是着眼新时代教师培养目标。

二是坚持做好分类指导。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系统设计。

2《能力标准》主要内容

《能力标准》共五个文件分别明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每个文件分别提出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师德践行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四个部分。

(1)教学实践能力:

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保育和教育实践能力,主要从掌握专业知识、学会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学前教育专业为开展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实施教育活动)等方面,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所需的基本能力提出了细化要求。

(2)综合育人能力:

(3)主要从开展班级指导、实施课程育人、组织活动育人等方面强调教育“育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师德践行能力:

包括遵守师德规范、涵养教育情怀两方面,强调知行合一,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引导师范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

(4)自主发展能力,

(5)从注重专业成长、主动交流合作两方面,突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以及在学习共同体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三、《能力标准》落实

一是加强宣传解读。把宣传解读《能力标准》作为《免试认定改革方案》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贯彻执行。

二是深入推动落实。支持各地及相关学校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免试认定改革具体实施办法,尽快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加强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性考核,统一组织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等,深入推进免试认定改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