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

五一快到了,按往年,洩湖中学门口的国道上会出现西安第二大樱桃市场(其他地方没有敢喊一)。(这个“洩”字念啥音?你一说普通话肯定也念错)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1)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2)

之前上学的时候,学校会把名字打成“泄湖中学”,从新华字典上查,“洩”念“xiè ”同“泄”,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地名就不该这么理解。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3)

地名来历

蓝田县洩湖镇地名由来已久,唐代时曾名“咽瓠”,以泉得名,后演变为今名“洩湖”。清代时就曾设有洩湖镇,以后其行政建制虽有变化,但地名未变,至今已被当地群众广泛接受。2004 年,民政部要求对地名的正字读音加以审定规范,由于“洩湖”属于古地名,故未做修改。

传说

一 在远古时期秦岭北麓的牧护关,洩湖镇有口井(湖),有人从井里打上来一个“壶”,方言中ye意同打起来,拉拽的意思。如:ye车即将车子拖拽;ye水即打水,“壶”音同“湖”,所以这个地方后传为“洩湖”。而商洛有个地方丢了一个“壶”,陕西方言中么“mo”意同“没有”“丢了”之意,

二 据《类编长安志、旧图经》记载,唐学者李筌于此遇骊山老母(即华胥氏)说阴符经。传教即毕,令筌取水,筌乃携瓠就泉汲水,己失老母,筌持瓠咽泣不止,因名咽瓠泉。咽瓠同洩湖谐音,后世将地名固定为洩湖,流传至今。

唐朝曾用名 咽瓠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4)

多音字其中包含“ye”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5)

文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下達上諭,詔令陳延敬等人以明代的《字彙》和《正字通》為藍本編纂的,第一部以皇帝命名、第一次用「典」命名的字書,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歷時6年,是古代字書的集大成者,其影響之大唯《說文解字》可相提並論,以至後來的眾多字詞典都仿效以「典」命名字書。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6)

这些经常读错的地名你读对几个(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就念错的地名)(7)

而“洩湖”从清代设“洩湖镇”开始,也就是说清代念“曳”音直至现在。但是普通话词汇量受限制等众多原因,导致学校都按“泄”对待。

知识点:

通假字 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tōng jiǎ zì。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我们在读古文时,会遇到通假字,那么通假字到底发什么音?

扯得有点远了,五一蓝田摘樱桃,约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