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防教育特色小学 长江实验小学校园增设不少红色学习空间

重庆国防教育特色小学 长江实验小学校园增设不少红色学习空间(1)

重庆国防教育特色小学 长江实验小学校园增设不少红色学习空间(2)

中午休息期间,不少长江实验小学的学生,会来到学校新打造的“长江红·学习角”,选上一本心仪的图书看上一会儿。

五年级的陈同学,手中正拿着《讲故事(少年版)》,小家伙告诉记者,这是他这些天来一直在看的书。“我特别喜欢里面的‘英雄出少年’这一章节,讲到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的重要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我们小学生也要努力学习,长大能为社会做贡献。”

“长江红·学习角”这样的新空间,是长江实验小学这个学期校园文化建设改造的一部分。这样的“长江红”新空间,校园里还有不少,都和孩子们的价值观培养息息相关。

校园新增了不少学习空间 让红色元素遍布角角落落

“长江红·学习角”就设在长江实验小学武林校部门厅的右侧,这是一个圆柱状的图书空间,和一般的图书角不同,上面摆满了和有关的书籍,以及不少红色图书。比如《讲故事》《扶贫故事》《可爱的中国》《小英雄雨来》等,考虑到读者都是小学生,学校特意选购了一些少儿版的图书,以更符合孩子们的阅读认知能力。

当学生们安静地在学习角阅读时,两个孩子钻入了边上的“红色朗读亭”。这是类似于一个电话亭的空间,关上门外面的世界依然安静,里面的空间则可以让学生们放声朗读。“我们既不能因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的赞扬而骄傲自满,更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四年级的李同学,在朗读亭里字正腔圆地朗读,而这段话正是来自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下文简称《读本》)里的金句。读完后,系统根据孩子的读音标准给出打分。

说起打分,长江在校史陈列馆还设置了一个“闪亮长江红·互动答题区”。这是一个类似于学习强国的挑战答题库,里面搜集了不少《读本》以及近年来的时事政治有关的题目,有一万多套题型组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知识竞赛。“我做了90分,你刚才做了多少分?”“我拿了80分,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你。”午休时分,记者看到学生们在这里进行知识PK,大家乐此不疲。

走在长江实验的校园里,记者发现校园里的红色印记还真不少。这里随处可见学生的书法作品,内容都和“爱党爱国”有关;在北教学楼,学校开辟了一面星空思考墙,不少学生从小公民的角度,把对社会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的感悟分享在这里;星空思考墙的斜对面就是宪法宣誓区,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接受法治和公民教育……俨然,这是一所弥漫着红色文化的学校。

埋下一颗种子、创建一个乐园、涵养一种气息 把“红色根脉”的基础扎得更牢、夯得更实

为什么长江实验小学要打造如此多的红色学习空间,还设在校园的黄金地段?“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吴聪慧举了个例子,拿“长江红·学习角”来说,它设在一楼门厅处,书本就应该是能在孩子伸手即得的地方。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他们在休息时间或者放学等家长的时候,可以在这里进行红色读本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9月,《读本》进校园,如何让《读本》入脑入心,除了以课程为载体,还要能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地滋养学生心灵。红色朗读亭、互动答题区就是很好的载体,“因为有打分,孩子们相互之间会进行趣味竞争,这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去学习《读本》知识,了解时事政治,进而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种子。”吴聪慧说。

这些新空间都有一位党员老师专门负责管理和研发。同时也给党员老师们开展红色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比如学校班队课上,会涉及道德与法治的主题,就可以带着孩子们来到宪法宣誓区,体验宪法宣誓,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宪法的神圣,以及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近年来,长江实验小学探索导航式育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种下一颗红色种子,创建一个儿童乐园,涵养一种书院气息,引导孩子们以哲学思辨的角度更好地关注社会,真正成为有‘中国心·世界眼’的小公民。”吴聪慧介绍,今年9月《读本》进校园,学校党总支非常重视,强化“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以此为契机,学校通过校园硬件的改造,打造一个“新时代长江红”乐园,增加了能看、能听、能读、能赛、能思考的新学习空间,让孩子们拥有“个性沸腾”的童年,把“红色根脉”的基础扎得更牢、夯得更实,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