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动物生命层次的区别(植物生命与动物生命的差别)

植物与动物生命层次的区别(植物生命与动物生命的差别)(1)

现代科学把生命的形式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而受现代科学教育和熏陶的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么释教徒的不杀生便是解说不通的,乃至还有人以“释教徒不是没有区别神吗?为什么对动物一个态度,对植物是别的一个态度?”以此来说明释教徒的虚伪。

  

植物与动物生命层次的区别(植物生命与动物生命的差别)(2)

这真是大大冤枉了释教徒。在释教的教育体系里面,没有把生命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由于释教认为,生命不仅仅是以这两种形态存在的,还存在其它生命形式。释教对众生的划分是以有情和无情来区别的。咱们所认知的植物在释教里是被划分在无情众生中的,咱们吃的五谷、蔬菜、瓜果都在无情众生队伍。

  看到这里,信任很多人就会问了:如何区别或者界说“有情”和“无情”呢?在释教中,“有情”是指有情识(也有一种近似的说法:心识)的众生,这类众生能感触八苦,有喜怒哀乐等种种觉受,人类和动物都属于这类众生,由于都有这样的觉性。

  什么是八苦呢?八苦是悉达多太子总结的有情众生所能觉受的苦楚,它们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蕴炽盛苦。以人类来说,略述这八苦: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强逼,便是苦。咱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房、胎儿手脚无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苦楚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咱们都得忍受,真是苦楚。胎儿出生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遭受痛苦,婴儿也遭受痛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生就大哭,苦不堪言;别的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生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苦楚。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生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咱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咱们的心逐步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返老还童,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忧虑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手轻脚健时,高朋满座,精神焕发,精神焕发,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孑立,孤寂与苍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细微,有些病很严峻,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成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咱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坏便是病苦。

  4、死苦:咱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强逼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惧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肯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咱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必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心里必定很惊惧,这便是死苦。咱们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乃至现已麻痹了,百般无奈的接受;咱们说横竖都要死、想它做什么?可是没人讲横竖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便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必讲了。

  5、怨憎会苦:咱们和冤家、仇敌没办法避开,每每要碰头,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方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往后吵架闹翻了,可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常常以不情愿的心态碰头;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碰头;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碰头就不说话,由于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便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涣散,所以苦。由于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方做爸爸妈妈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峻,严峻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离散,很多情侣就因而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咱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法,期望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或崇高的抱负,可是成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遍及的苦,由于人的愿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愿望咱们无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蕴炽盛苦:咱们对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身心发生执著,复被受、想、行、识种种妄念所困扰,这称为五蕴炽盛。五蕴炽盛片刻的生灭,它一向迁流变坏,困扰心识,所以是苦。

  众生由于可以感触上面所说的八苦,因而悉达多太子把这类众生成为有情众生。所以咱们常看到释教里有“觉有情”、“有情众生”、“一切有情”等字词,指的都是这类能感触八苦的众生。

  而植物则属于“无情”众生,植物虽然有活力,但无情识(没有心识的投入)。植物虽有生长的现象,有神经的反应,却无知觉的心性,不能感知八苦,没有高兴哀痛等感触。因而植物虽然是生命,可是它们不在六道轮回中感触存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