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哲学原理(三从四德去其糟粕)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自古以来是压制在妇女头上的一道枷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哲学原理(三从四德去其糟粕)(1)

“从”是指礼仪上的依从,“三从”原本指贵族妇女为亲属服丧必须遵从的仪制,出自《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前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能随意反驳长辈的训导;出嫁后要礼从夫君,相夫教子、孝敬长辈;如果夫君不幸先于自己去世,就要坚守本份,扶养孩子成人,并尊从子女的生活理念。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哲学原理(三从四德去其糟粕)(2)

“四德”出自《周礼·天官》,原指王妃应当学习的四种“妇道”:“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对于此“四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注解和内涵。按照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郑玄的注释,“妇德”指贞德,“妇言”指辞令,“妇容”指修饰,“妇功”指纺织。班固之妹、东汉时期的才女班昭在《女诫》中,对“四德”做出了详尽的阐释:“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嬉笑,洁斋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这便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妇女“四德”的具体内涵。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哲学原理(三从四德去其糟粕)(3)

“三从四德”原本是为古代贵族妇女制定的日常礼仪,后来经过儒家的渲染,成为全社会所遵奉的“妇道”。这些对妇女提出的强制性要求,体现出明显的男权主义色彩,因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备受抨击,尤其为女权主义者所不容。

狭义上的“三从四德”,其意涵过于狭隘,的确是对妇女的约束和束缚。但从整体架构审视,其中蕴含有倡导社会和谐、鼓励妇女积极有为的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思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公序良俗;“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有必要赋予其时代内涵,并为广大妇女积极追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哲学原理(三从四德去其糟粕)(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