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爬阁楼(上海悬空老人下楼)
“你左手抓牢,我托着你,咱们慢慢来。”
71岁的老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扶着爱人陈萍从4楼的家门口出发,在楼梯口站定:前方将有64级台阶,每一级20厘米高,8处转弯通道——上海老公房最常见的楼梯设计。一个快递员走一趟可能耗时仅1分钟,但老李夫妻足足要花半个小时。
1998年,48岁的陈萍因中风导致右肢丧失活动能力,永久性地蜷缩在一起,并且从此无法说话,站起时犹如一株摇摇欲坠的藤。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肢体残疾人约8.4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2.53万人。随着康复辅助器具市场的兴起,像陈萍这样的“悬空老人”已经有了上下楼的解决方案——电动载人爬楼机。但记者发现,现有的市场供应与服务还远不能与“上下楼自由”画上等号。
△田林一村内都是无电梯的老公房。
花了半个小时才“冒险”下楼
今年9月,陈萍双腿患上血瘤,肿痛不堪,医生叮嘱至少连续一周要去医院打点滴。老李不想每次都麻烦孩子和亲友,9月20日这天,他对陈萍说,想试试看能不能靠两人的努力,下一趟楼。陈萍点了点头。
然而,下楼远比想象要困难得多。“最紧要的是不能失去平衡。”楼梯口,老李先下两级台阶,再背过身来面朝陈萍,双手呈向上托举状。陈萍的左手还能发力,可以老李的身体作为支撑,同时右侧肢体紧紧贴住老李。稳住重心后,再慢慢迈开腿,老李再顺势向下,让陈萍的脚踩上下一级台阶。仅仅16级台阶就让老李满头大汗,陈萍也脸色发白,他宽慰道“不着急,我们休息下,等气息恢复了再下去”。休息10分钟后,两个人又开始笨拙地下行。
△楼栋内每一层有16级台阶。
到了底楼,老李让陈萍坐在台阶上休息,并把提前拿下来的轮椅打开,再从腋下架起陈萍,让她坐进轮椅中。陈萍突然叫了一声,原来起身时左脚布鞋脱离了。落座时又发出更大的一声喊叫,右腿撞到了未打开的轮椅踏板上。下一趟楼花了半小时,大汗淋漓的老李力有不逮,无暇顾及。
这天下午5时左右输液结束,老李和陈萍再次回到楼下开始上楼。这一次容易得多:陈萍面朝楼梯,左手紧紧扶牢楼梯,老李则将一只手放在她的背后托着,另一只手抬起她的腿,一起往前推。上行没有下坠之忧,两人配合得还算顺利。
这一次尝试让老李感到后怕,半小时的“托举”既要掌控力道,又要维持平衡,若是两个人都从楼梯上摔下来,实在不敢想象。接下来几天该怎么办?他不是没想过更容易的下楼方案。2019年,他通过徐汇区残联的介绍,使用过一次电动载人爬楼机的服务。他再次打电话联系爬楼机公司,想要预约此后一个星期上午时间段的服务,但被告知因为人手和设备不足,已经没办法安排。老李于是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希望委托管理部门联系相关公司特别安排一下。在田林街道的多次协商下,爬楼机公司改口,安排了上门服务。
爬楼机“好用”却无法多用
9月25日上午9时,爬楼机公司按照约定的时间上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也来到小区守候。8时55分,电话响起,老李兴冲冲地跑到卧室接电话,是爬楼机公司的工作人员。原来,上一个订单服务有所拖延,要迟到5分钟。9时05分,楼下传来吱呀吱呀的机械传动声——爬楼机来了。一名身着绿色工作服的小伙子单手把着爬楼机,正倒着走上楼梯。
乍看之下,这部爬楼机像是一把底部安装了爬坡装置的扶手座椅。但它比记者想象的更为智能。爬楼机进入平地后,还会自动转为滚轮模式。老李将陈萍抱上座椅,扣上安全带。陈萍牢牢抓着座椅扶手。工作人员将椅背上方的扶手握住,轻微向下压,使座椅呈现向后的倾角,轻松地推拉前进。
△爬楼机可自动识别楼梯开展运作,并匀速向下行进。
到了台阶处,前轮翘起,后轮在台阶边沿处紧紧刹住,随着机器发出沙沙声,前轮中间伸出一根支撑板,踩上下一个台阶,撑住之后翻动,使后轮向前挪到下一个台阶上。工作人员全程并不需要费力,甚至没有盯着前进方向。行进到二楼,陈萍已从一开始略微紧张逐渐变为了松弛。
5分钟后,安然落地。老李松了一口,马上递给小哥2元服务费,然后麻利地在楼下撑开轮椅,将陈萍挪换位置。病历本、保温杯、薄毯、挂号要用的10.2元现金、两只垫饥的月饼……确认好携带的一切后,他开始推着轮椅健步前往1.4公里外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爬楼机的工作人员开着一辆小货运车,后备箱里还有3台电瓶,“每次充满电的爬楼机可以爬300至500级台阶”。这名小哥跑单范围为徐汇区,每一单平均半小时的服务时间,“今天我已经排满了。下一单是田林新苑小区。”他给记者展示了订单列表。能不能临时加单?小哥称,一般总部提前制定了一周的安排表,临时加单则要看当天实际情况。
早在2013年,上海市就制定了电动载人爬楼机试点工作方案,并作为一项“科技惠民项目”走在全国前列。各区在调研掌握辖区群体的需求后,都采取了托底保障的模式,让刚需群体可以支付少量费用甚至免费体验到服务,感受到实打实的便利。但几年来,预约服务逐渐变得紧俏。这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的投诉中亦有体现。
例如,黄浦区的朱先生是一名需要血透治疗的残疾人,已使用爬楼机服务5年,“原本在微信公众号可提前两个星期预约,现在改了,只能每周五早上7点开始打电话预约下一星期的,往往半小时才能打进一个电话。”闵行区的谈先生近日为90多岁的老丈人预约时,被告知要等10天左右才能上门,据称是区里只有一台设备可供调用。杨浦区的宋女士发现,上门时间完全取决于客服的安排,这意味着挂号、看病都得迁就能否下楼的时间……
△尽管服务券上显示可以提前3至24小时预约,但公司总部一般提早一周统计预约服务,临时预约能否成功需要依据当天订单情况而定。
“悬空老人”期待服务提升
“加装电梯虽然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但要看楼房条件、居民意愿,牵涉一大笔费用,有很大变数。”隔壁田林二村不少楼栋已经实现加装电梯,老李对此没抱什么希望,眼下只能靠爬楼机过渡。但另一方面,爬楼机的上门服务似乎处于难约的“稀缺状态",不能过多地占用,“上楼比下楼好容易控制,就不预约了,我很识相的。”
老李代表了这部分刚需群体的心声:爬楼机服务能否覆盖到更多人,在预约上能否更加灵活、自如便捷?
上海展大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了中心城区主要的爬楼机上门服务。该公司负责人黄国光先生告诉记者,爬楼机服务已经与8个区的残联、民政局合作数年,近些年维持在年均8到9万人次服务规模。爬楼机系奥地利引进,售价为5万元左右,类似的国产品牌虽已出现,但其安全性还有待验证。项目早期投放在多区街道的服务中心供市民租赁体验时,发现没有专业人员陪同操作使用下,用户家属多有顾虑,效果并不理想。至今记者走访上海多处为老服务中心、康复辅具租赁点,发现爬楼机服务还是没有作为一款常见的租赁服务设备。
△公司官方公众号上提供微信小程序预约方式,并建议用户预约一周内的服务。
据悉,展大实业提供的爬楼机服务,由10位负责预约派单的客服团队和近30人的上门服务团队来运营,共有近160台爬楼机设备供循环调配使用,恰好能做到平衡成本。各区的预约周期都在一周,为了防止预约通道拥堵,开放的预约时间各不相同。对于不少市民提到的改善预约方式,黄国光解释,想要实现随时下单、公司派单的理想状态,需要巨大体量的资源支撑。
不过,现有的预约流程也有改进空间。爬楼机服务存在“潮汐式”的下单规律。早上与下午的几个时间段、周末节假日、春秋两季都是预约高峰,因此不少市民会碰到数天预约紧张的情形。如果市民确有刚需、要临时加单,公司会与一线服务人员协调,视订单前后距离、用户的着急程度而定,甚至跨区调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随着上海电梯加装工程快速推进,未来爬楼机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成为更小众的需求。其运营如何维持平衡,如何为刚需人群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值得关注探讨。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车佳楠
视频采制:车佳楠
来源:作者:车佳楠 邵雪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