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

《汉书》原本一百卷,今本分为一百二十卷。今本《汉书》中,《五行志》有五卷,在《汉书》十志(合计十八卷)中篇幅最多,同时也是《汉书》中篇幅最多的部分。班固投入大量精力开创并编撰《五行志》,这不是偶然的。关于《五行志》的编撰动机,班固自序说:“《河图》命庖,《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逌叙。世代寔宝,光演文武。《春秋》之占,咎征是举。告往知来,王事之表。述《五行志》第七。”(《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他又说:“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上》)这些话语明确表达了班固编撰《五行志》的意图,即:在世道弛敝之时,继承文王演《周易》、孔子述《春秋》的优良传统,效法天地之阴阳、《洪范》之咎征,揭示天人之道,以告往而知来,用作治理国家的借鉴。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1)

《汉书五行志校疏》(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这一意图是如何实施的呢?

首先,班固择取《洪范》“九畴”中的“五行”(水、火、木、金、土)作为《五行志》的理论出发点。班固指出:“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洪范》所云“五行”、“五事”(貌、言、视、听、思心),皆为君王治国的大法,其间本无因果对应关系。而班固云“进用五事以顺五行”,则将“五行”与“五事”关联起来。他认为五事失则五行之序乱,强化了自然之“五行”与人世之“五事”的联系,二者成为交感互通的共同体。班固的这些观点,是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继承。董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认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知第三十》),即灾异现象的发生与治理国家的偏失有因果关系,为班固编撰《五行志》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2)

班固画像

其次,班固吸收《洪范五行传》“六沴”说,将《洪范》的“五事”、“皇极”与“咎征”结合起来,构建《五行志》的灾异理论框架。《汉书·五行志》上篇论述《洪范五行传》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中篇、下篇论述“五事”、“皇极”。“五事”象五行,“皇极”象天。天变化,为阴为阳,覆成五行。班固说:“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亲亲事,故自同于一行,尊于天也。”(《白虎通义》卷四《五行》)他采用《洪范五行传》的“六沴”说,将“五行”、“五事”统于地,将“皇极”统于天。因此,“皇极”(君道)成为“五行”、“五事”之本。班固指出:“人君貌、言、视、听、思心五事皆失,不得其中,则不能立万事。凡君道伤者,病天气。”(《汉书》卷二十七下《五行志下之上》)阐述了君王治国须持中行正的道理。若君道失,则会出现相应的“咎征”。这样一来,治国偏失、人事祸咎与自然灾异之间就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因果对应关系。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汉书·五行志》关于“五行”的概念有三个不同层次。其一,是《汉书·五行志》上篇第四条引述《尚书·洪范》“九畴”中的“五行”(水、火、木、金、土),指五种不同的自然元素,彼此之间无因果对应关系。其二,是《汉书·五行志》上篇引述的《洪范五行传》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彼此之间有相生相胜的因果对应关系。其三,是《汉书·五行志》中篇、下篇引述的《洪范五行传》“六沴”中的“五行”(木、金、火、水、土),彼此之间有与“五事”、“皇极”、“咎征”相匹配的对应关系。这第三个层次,是《汉书·五行志》关注的重点。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3)

《尚书诠译》(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再次,班固仿效《春秋》编年记事的体例,将夏商至秦汉的灾异事件分门归类,系于《五行志》灾异理论框架中,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五行志》载录夏、商、西周、战国、秦之事数量很少,各只有数条;而以春秋、西汉之事居多,各达数百条。如此编排,使抽象的灾异理论与具体的历史事件配合出现,强化了自然灾异与治国偏失、人事祸咎之间的高度关联,《五行志》也就能够彰明天人之道,告往而知来,为君王治国提供较有说服力的历史借鉴。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4)

(本文节选自《汉书五行志校疏》前言)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5)

对《汉书·五行志》及颜师古注的深度整理

研究古代灾异事件的重要参考文献

《汉书五行志校疏》

梅军 校疏

繁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5598-3

52.00元

内容简介

《汉书》原本100卷,今本分为120卷,其中《五行志》有5卷,为“十志”中篇幅最大的一志。所谓“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不同的自然元素。班固受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五种自然元素之间,因相生相克产生各类自然现象,通过这些自然现象,可以获知政治制度、国家管理等方面之得失。班固自述其创作意图,在于通过揭示天人之道,梳理古今兴衰,用作治理国家的借鉴。此次推出的《汉书五行志校疏》,延续了原志的分卷思路,并将颜师古注作为底本一部分予以吸收,所据底本为《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刻递修本,校本有南宋建安刘元起家塾刻本等,除对《五行志》和颜师古注予以校勘外,还吸收了前贤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原书中不易理解的地方做了注释。

作者简介

梅军,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文学硕士,上海大学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与经学研究。出版专著有《汉书五行志校疏》《周易通论校注》《周易观彖校笺》《经义杂记校补》《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等。

目录(节选)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6)

汉书艺文志分类标准(五行志的编撰性质)(7)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