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长城的古迹(甘肃长城资源概览)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举世公认的杰出建筑和无与伦比的文化景观,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城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文化标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炎黄子孙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甘肃位于我国古代内地与西北沟通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分布有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且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位于甘肃境内。甘肃境内长城规模宏大,建筑形式多样,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西北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甘肃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占全国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二。其中战国秦长城409千米,汉长城1507千米,明长城1738千米,明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甘肃长城分布在11个市(州)、38个县(区),1961年,嘉峪关关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8年,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共有的居延遗址和敦煌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包括大方盘、小方盘)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我省境内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及其沿线关堡、单体建筑等相关设施在内的历代长城整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玉门关遗址又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甘肃境内战国秦长城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的定西、平凉和庆阳 3 市 8 县,全长 409 千米,筑于秦昭襄王(简称“秦昭王”)时期(公元前 325 ~公元前251 年),也称“秦昭(襄)王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时期, 秦诈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据胡”。《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东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 272 年),因此,甘肃战国秦长城当筑于公元前 272 年左右,起于临洮县北 12 千米洮河东岸的南坪村望儿咀,即大柳林沟水与洮河交汇处,经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通渭县、静宁县,由静宁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经西吉县、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由彭阳县再进入甘肃省镇原县,依次经镇原县、环县、华池县, 由华池县进入陕西省吴起县。甘肃境内战国秦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亦称“城障”)和单体建筑共同组成,以黄土夯筑为主,部分地段随地形走势采取外削内湮措施,极陡峻处则利用断崖峭壁以为屏障。壕堑仅在通渭、渭源、临洮三县境内有零星分布,均位于长城墙体外侧, 与长城墙体平行,均为人工挖掘铲削坡地而成,断面多呈“U”形。战国秦长城沿线发现关堡共 35 座,其中关 6 座、堡 29 座,地表建筑大多已无存,地表及周边区域散存大量外绳纹内麻点、环轮纹、方格纹素面、布纹筒瓦板瓦片。关堡布局形态及规模多根据现存遗物分布、地理环境等因素而定,平面形制主要有矩形、圆形、扇形、不规则形等。迄今为止,战国秦长城沿线发现单体建筑 382 座,其中敌台 301 座、烽火台 62 座,均黄土夯筑。战国秦长城沿线发现的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总计 32 处,其中遗址 3 处、障墙 29 处,障墙与长城墙体多呈垂直状布置,性质和时代有待进一步研究。战国秦长城沿线发现大量板瓦、筒瓦片以及少量的青砖和陶罐、云纹瓦当残片等,消失段间留存的瓦片, 成为判断战国秦长城消失段落走向及其位置的依据。
战国秦长城环县段
甘肃境内汉长城,亦称“河西汉塞”,分布在 5 市 15 个县(市、区),全长1507千米。汉长城是随着汉武帝开发河西、设置河西四郡而分段修筑的,前后共五次进行大规模修筑活动:第一次为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 筑令居塞(多数学者认为令居位于今永登县境内),即今永登至酒泉段,《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等史籍文献均有记载;第二次为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 107 年),筑酒泉至玉门关段,《汉书·张骞传》等史籍文献均有记载;第三次为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 102 年),筑张掖至居延泽(今居延海一带) 段和休屠城至休屠泽段(今武威市凉州区以北至民勤县一带);第四次为武帝天汉初年(公元前 100 ~公元前 99 年),筑敦煌西至盐泽(古罗布泊)段亭燧,《史记·大宛列传》等史籍文献均有记载;第五次为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 67 年),筑媪围塞至揟次段(今古浪、景泰一带)。
汉长城西端起点—敦煌广昌燧
甘肃汉长城起于永登县树屏镇上滩村下沟滩,经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从民勤县扎子沟林场处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沿石羊河,经民勤县,向西南进入金昌市金川区,穿过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进入山丹县, 再经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止于敦煌市湾窑盆地广昌燧(亦称湾窑墩、西井子墩);一条经扎子沟林场,向西至永昌县,进入山丹县,止于山丹县双壕子。此外,在金塔县肩水金关以北有一条烽燧线,沿黑河东岸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汉长城沿线部分县区境内还存在支线,或与主线汇交,或相对独立存在。甘肃汉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和单体建筑等组成。金塔县以东以夯土构筑方式为主,金塔县及其以西地区则有多种方式,有的属砂土堆筑,有的是砂土夹杂红柳、芦苇、砂砾等构筑而成,有的则充分利用山水险做屏障,成为特殊的防御形式。防御设施方面,金塔县以东地区以壕堑和依靠自然地物为主, 辅以关堡和单体建筑等,墙体少见;金塔县及其以西地区则以筑墙和依靠自然地物为主,辅以关堡、单体建筑和其他构筑物,壕堑极少,部分地区墙体与壕堑同时存在,互为补充。甘肃汉长城墙体,金塔县以东以山水险为主,人工构筑墙体为辅,其中人工构筑墙体分为夯筑墙体和山险墙,夯筑墙体为黄土或就地取土,局部地段存在单侧或两侧加帮情况;金塔县及其以西地区墙体构筑方式有堆筑、垒筑、叠筑和夯筑等,材料主要有黄(砂)土、砂砾土、砾石以及红柳、芦苇、梭梭木、芨芨草等,除砂石(土)堆筑、石块垒筑外,其他构筑方式多为两种或三种材料混合使用。壕堑构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山脊和较平坦的台地上,中间挖沟,土石堆于两边成垄; 一种是在山腰或山坡地带,削山成壕,在山腰或山坡部将山体削挖成直立或斜立面,另一侧堆土成垄。汉长城沿线发现关堡 42 座,构筑方式以黄土夯筑为主, 部分为砂土或黄绵土,部分夹砂砾;部分地段系砂石土、石块夹红柳或芦苇根茎叠筑,部分地段则为片石、夯土、土坯夹植物根茎叠筑。迄今为止,汉长城沿线发现单体建筑 408 座,其中敌台 33 座、烽火台 375 座。单体建筑平面多呈矩形,部分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等,剖面多呈梯形,部分呈不规则形,构筑方式复杂,以黄(砂)土(亦有当地取土或山地灰褐土)夯筑为主,夯土内或夹砂石或夹红柳、芦苇,或与土坯砌筑混筑;部分单体建筑为土坯砌筑,或夹砾石垒筑,或夹胡杨木、红柳、芦苇、芨芨草砌筑,或土坯、石块夹红柳垒筑; 还有一些单体建筑外部用红柳垒筑、内部填充砂土,红柳、胡杨木夹砂土叠筑, 或砾石夹芦苇分层垒筑,或石块包筑(内为石块、土坯或黄土)、土石混筑, 或石块、黄土、砂石土夹植物根茎叠筑,或以不规则澄泥块(或碱土块、石块) 夹芦苇、红柳、胡杨木等叠筑,或用砂砾土、芦苇夹胡杨木、红柳混筑,还有部分单体建筑利用自然山脊稍加挖削而成。部分单体建筑有围墙(墩院)、壕沟、铺舍、房址和积薪等。在全省汉长城沿线还发现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 40 余处,有天田、房址、窑址、生活遗址、戍卒墓等。
敦煌汉长城当谷燧附近的积薪
甘肃境内明长城主要分布在 9 个市(州)27 个县( 市、区),全长1738千米,明长城防御系统分属甘肃镇和固原镇(固原设镇之前,环县一带属延绥镇)及后来从固原镇析置的临洮镇管辖。甘肃明长城自明洪武五年(1372 年)修筑嘉峪关关城始,迄于万历年间(1573 ~ 1620 年),历时 200 多年。明代长城西端起点为嘉峪关关城,始筑于明洪武五年(1372 年),初期仅为一座小土城。弘治八年(1495 年)修建关楼,正德元年(1506 年)修建东西二楼及官厅、夷厂、仓库等建筑。嘉靖十八年(1539 年)筑关城南、北边墙及其他建筑,至此,关城始成今日之规模,清·梁份《秦边纪略》记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甘肃境内其他地区明长城始筑于成化年间(1465 ~ 1487 年),当时蒙古残余势力毛里孩屡次扰边,明廷兵部侍郎王复出视陕西边备,继而经略宁夏、甘肃,根据西北地区险隘在内地、境外无屏障的地形特点,以及民居在外、屯军在内的分布实情,多次上疏请在今甘肃境内修筑长城防御屏障及相关设施,并增设卫所和将官(见《明史·王复传》)。此后,余子俊巡抚延绥镇期间,因“延庆地平易, 利驰突”,前后多次组织修筑长城,有效地抵御了蒙古残部对该镇辖区的袭扰(见《明史·余子俊传》)。明王朝在今甘肃境内大规模修筑长城始于弘治十四年(1501 年),这年设立固原镇。后历弘治、正德、嘉靖三朝,秦纮、王琼、廖逢节和杨博等人相继主持修筑甘肃境内明长城,甘肃明长城防御体系基本成形(见《明史·秦纮传》《明史·杨博传》《明长城考实》《明代陕西四镇长城》等)。明后期隆庆(1567 ~ 1572 年)、万历年间(1573 ~ 1620 年)又进行多次重建、增筑和改线(见《肃镇华夷志》《重修肃州新志》《兰州府志》等)。同时, 境内明长城部分地段大量利用前代长城设施,进行修补、增筑、扩建后继续使用。
明长城山丹段
甘肃明长城主线起自嘉峪关关城以南讨赖河北岸,经嘉峪关市,进入酒泉市肃州区,在肃州区闇门墩处分为两条线路:一条线向南行,复向东行,进进入高台县,在高台县红山嘴一带消失;一条线向东北经金塔县进入高台县,经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永昌县,在永昌县明沙窝墩开始,再次分为两条线路,向西南和向东北分别进入民勤县。两条长城线路在民勤县扎子沟林场汇合后,进入武威市凉州区,在凉州区土塔村铧尖旮旯处第三次分作两条线路:一条向东经凉州区、古浪县、景泰县,止于景泰县索桥黄河边;一条向东南进入古浪县,经天祝县、永登县、兰州市西固区、皋兰县、安宁区、城关区,止于城关区盐场堡。另有一条线路起自永靖县盐锅峡镇水电站大坝南侧山崖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进入兰州市西固区,分别经过西固区、七里河区、城关区、榆中县、皋兰县,沿黄河东岸向北延伸,复入榆中县,又经过靖远县, 到达白银市平川区空心楼,再次转入靖远县境内,经黑山峡喜鹊沟转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明长城嘉峪关
甘肃境内还存在“固原内边”,起自陕、甘、宁三省交界的杏树湾烽火台,经环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经同心县、海原县,自海原县转入靖远县,至平川区空心楼,与前一条长城线路相接。山丹境内也存在一条长城支线,自甘州区进入,沿本县北部山区大体向东延伸,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此外,明长城在永登县县城附近向西南延伸出一条支线, 向西进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与青海省海东市境内的明长城相接。甘肃明长城所经部分县区还存在多条支线,或与主线汇交,或相对独立存在。在白银区、民乐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还存在明代烽燧线及关堡等。
甘肃明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和单体建筑等组成。墙体是明长城最主要和重要的防御设施。在同一区域同时存在墙体和壕堑者,或修筑时间先后有别, 或互为补充;关堡和单体建筑均是辅助防御设施,单体建筑亦具传警功能。甘肃明长城墙体仍以黄土或夹沙、夹砾石及植物等夯筑为主,部分地段为黄沙土、灰棕漠土、风砂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褐土、灰钙土、灌漠土、红胶土等,河西走廊部分地区存在加帮情况;河西走廊地区及白银、兰州等地还充分利用山水险以为屏障,在个别地段修筑山险墙,以为辅助设施; 境内明长城石墙极少。壕堑构筑方式与汉长城构筑方式一致: 一是在山脊和较平坦的台地上,中间挖沟,土石堆于两边成垄;二是在山腰或山坡地带,削山成壕,在山腰或山坡部将山体削挖成立面,另一侧堆土成垄。明长城沿线发现关堡 84 座,除景泰县索桥堡比较独特,堡内建筑均用红褐色片石砌筑外,其余多为黄土、黄绵土、红粘土、山地灰褐土或夹沙夯筑,其中以黄土夯筑为主;河西走廊地区部分地段关隘还借助山势构筑,酒泉市境内部分堡墙为砂石土堆积而成。明长城沿线发现单体建筑 1519 座,其中敌台 298 座、烽火台 1218 座、墙台和马面(均位于山丹县)各 1 座。单体建筑平面多为矩形, 也有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剖面多呈梯形和不规则形。高台县境内的八棱墩平面呈八角形。单体建筑构筑方式主要有:黄土(或黄沙土、山土、灰棕漠土、灰钙土)夯筑,或分别或单独夹砾石、片石、毛石、芨芨草等夯筑、土坯砌筑、石块垒筑或片石砌筑(碎石、砂土填实)、土石混筑等,还有黄土和土坯混筑、石块垒筑或土坯砌筑混筑、石块或片石与植物根茎叠筑等,个别地段利用自然山体修整而成。部分单体建筑周围还有围墙(墩院)、壕沟、燧体和铺舍等构筑物。明长城沿线发现的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 72 处,有驿站、路墩、生活遗址、摩崖石刻等。
(甘肃省文物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