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峡的哪三个地方:三峡你真的了解吗

你知道三峡的哪三个地方:三峡你真的了解吗(1)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2009年竣工,工期17年。它是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进行建设的,改革、开放、创新,是建设过程的主旋律。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超出了长江流域,超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惠及全国,影响世界,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去年,正值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设想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视察三峡6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于4月24日,考察三峡工程。他来到三峡大坝坝顶、大坝左岸坝首、珍稀植物示范园、双线五级船闸三闸首、升船机平台等处,并听取了三峡集团负责人的汇报,深入了解三峡枢纽工程建设、运行情况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三峡集团员工的热烈欢迎。面对欢迎他的三峡集团上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员工代表,高度评价三峡工程,概括起来是:一个“重器”,一个“标准”,一个“核心”,三个“典范”。这完全符合三峡工程的实际,也是对三峡工程作出的结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执行。

你知道三峡的哪三个地方:三峡你真的了解吗(2)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

强调,三峡工程为国之重器,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三峡工程称为国之重器,当之无愧。理由可以讲出很多条,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总结。这里,我们主要是从它的多种功能说起。三峡工程把“洪水”变成“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为当今世界治理江河提供了全面的、科学的宝贵经验。新中国以来,没有哪一项单项工程能与它媲美,三峡工程已经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作出重大贡献,并将继续做出重大贡献。

———防洪减灾力保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三峡工程首要任务是防洪。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形成了以三峡大坝为骨干,以及两岸堤防、蓄滞洪区等共同组成的新的防洪体系,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长江荆江段水患主要是上游来水造成的,卡住上游来水,基本上就消除了荆江水患。三峡工程地理位置正是上游洪水的咽喉处,可有效控制大坝以上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4510亿立方米径流量。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自2008年三峡工程开始拦洪到2018年,三峡工程对大于或等于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累计“削峰滞洪”47次,共滞蓄洪水1459亿立方米,武汉以上河段未发生洪灾,凸显了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作用。

———发电惠及10多个省市。三峡水电站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地处中国腹地,在全国电网互联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促进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使资源配置优化,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三峡电力输往湖北、上海、广东和重庆等10多个省、直辖市。

———“黄金水道”变为现实。三峡工程的兴建,使长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有力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一是修建通航建筑物。建成与长江航运相匹配的双向五级船闸和一级垂直升船机,使船舶安全、有序顺利通过大坝,确保航运畅通。二是整修航道。川江整治消除109处滩险、37处单行河段、16处绞滩河段,“自古川江不夜航”成为历史。三是货运量逐年增加。船闸自2003年通航以来,最高年份已突破1亿吨,比蓄水前提高近5倍;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单位运输成本下降37%左右。

——淡水资源库确保中下游供水安全。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由于加强了库区保护,对库周以及水面实施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水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为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彻底改变了枯水期用水困难的局面。

——促进了生态环境优化。一是改善了坝区生态环境。三峡坝区占地15.28平方公里,此间山峦起伏、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人民贫困。国家实施“工程与环境同步建设”的方针,出台法规和政策,防治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大气污染和噪声,以及进行水土保持和绿化等。大坝左岸的乱石滩变成了大花园,并建设了长江西陵大桥,提高了三峡坝区的人文景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工程。二是随着三峡水库等上游水库的建成,下泄水含沙减少,延缓了洞庭湖地区泥沙淤积进度,相对增加了利用寿命。三是节能减排效益十分可观,按照三峡电站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折算,相当于每年少燃烧标煤3528万吨,减排大量废气、废渣。三是由于航道条件改善,船舶单位耗油大幅度下降,吨公里平均油耗下降三分之二左右,相对减排了废气。四是当遇到中下游河段干旱、重大水污染事件、重大海损事件(船舶搁浅、沉船等),鱼类自然繁殖、上海遭遇咸潮等紧急情况时,还可进行应急生态调水。

你知道三峡的哪三个地方:三峡你真的了解吗(3)

三峡工程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指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三峡工程梦想,历经百年。中华民族不辱使命,励精图治,百折不挠。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手里,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终于变成现实,成为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开发三峡设想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追梦旅程。1918年11月,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用英文写的《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一书中,提出“在长江三峡河段修建闸坝,改善航运并发展水力发电”,成为开发三峡最早的文字记载,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之后,许多仁人志士付出了聪明才智,进行了勘探、设计等许多实际工作。由于旧中国积贫积弱,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947年5月,国民政府停止了三峡开发计划。

———在共产党手中,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在新中国,三峡工程进行了40多年的论证、设计等工作,历届中央领导人呕心沥血,谋划全局。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研究、规划三峡工程,描绘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周恩来同志全面部署。这时期的研究工作,为以后的三峡工程建设,作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力逐步增强,国内国际形势稳定,具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条件。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作出了决策。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推进三峡工程建设各项工作。三峡工程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时代标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推动力。

———三峡工程是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些成就,得益于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及其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40年来,我国建设了许多重大工程,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6月,有两次讲话涉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两次讲话都讲到三峡工程。6月3日,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强调:三峡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又指出:三峡工程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这是对重大工程的赞扬,也是对建设者的褒奖。

你知道三峡的哪三个地方:三峡你真的了解吗(4)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靠自己

要求,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13亿多中国人民要齐心合力、砥砺奋斗,共圆中国梦!鉴于三峡工程规模空前,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是自然的,可想而知的。从技术方面说,解决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国内研发,动员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奋力攻关,除参建单位以外,还有各有关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等;另一方面,通过招标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压直流输变电关键设备,均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取得成功。三峡工程创造了大坝建设、水电安装、垂直升船机等100多项世界之最;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形成专利近千项。

你知道三峡的哪三个地方:三峡你真的了解吗(5)

三峡工程实现了三个“典范”

提出,三峡工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用全国的力量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国家设立“三峡基金”,占三峡工程总投资约61.9%。同时,国家组织19个省市区、10个大中城市、中央40个部委局及中央企业,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到2009年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资金累计694.6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库区移民和建设。

———实行“决策、实施”两分离的工程建设体制。国家层面,1993年1月,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是三峡工程最高决策机构。截至2014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共召开了全体会议18次,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企业层面,先后成立“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建设总公司”,分别为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项目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照市场化原则组织建设和经营,推行了业主负责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新机制。这两个层面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决策,企业市场化运作”,理顺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

———三峡工程使我国从水利水电大国,变成为水利水电强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之一。三峡枢纽工程分为三期建设,都顺利如期完成。三峡工程破解了诸多世界级科技难题,意义重大,影响到相关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一是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冷却施工技术,已经推广到奥运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土木工程、固井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中。二是深水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经推广到交通、市政、矿山、环保工程等多个领域,比如江苏润扬大桥、深圳地铁、马来西亚地铁等国内外基础设施工程中。三是信息化管理系统(TGPMS)已应用于大型工程建设如奥运工程水立方、京沪高铁、北京大兴新机场、宝钢集团等工程项目中。四是水电技术走出国门,不仅使我们在世界水电市场抢占了先机,在政治上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三峡工程的成功兴建,使我国从水利水电建设的追赶者,一跃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作者为《三峡工程史料选编》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评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