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的进化过程表(破译夏代问题的密码)
目前,央视正在如火如荼地播出“中国考古大会”系列节目,以期把中华探源工程引向深入,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坚持华夏民族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对于如何正确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断代观却十分矛盾模糊!尤其是目前夏代问题总是进展不大,二里头和三星堆纷争不断…虽然二里头挖掘了几十年,文物垒成山,遗址规模十分巨大,但总是被史学专家们垢病为商代早期遗址! 而三星堆遗址也因为没有挖出甲骨文,而让史学专家疑神疑鬼…而已经“盖棺定论”的殷墟则因为司母戊鼎改名风波及妇好墓属性争议而再起波澜…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原因,最核心的因素其实只有三条:
一,过于迷信西方碳14测年标准,忽略了测年误差±50~100年的情况,无形改变了夏代纪年时间,造成排序混乱!
二,过度迷信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司马迁《史记》,忽略了夏汉之间1000多年的文字会意误差及记载错误,容易导致会意失败!
三,放弃了华夏民族信仰和图腾纪年法,导致当代专家对夏代问题认识混乱,纪年不清,时间颠倒。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一,殷墟甲骨文问题
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于晚清王懿荣和刘锷的影响,使甲骨文扬名海内外…但是甲骨文的正式挖掘,却是1927年以后的事情了…所以之前,在国际上流通的甲骨文,鱼龙混杂,真伪难辩…极有可能造成专家们的误判误读!
比如,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中国的上古历史遭受了系统性批判,大禹成为子虚乌有的神话人物。由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商代。可是并无出土文字证明夏代,所以至今仍不被西方学者所接受和肯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史料和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在“走出疑古时代”思想的感召下,探寻夏代历史和文化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课题。然而国际上仅认可中华3300年史及对“大禹是一条虫”的荒唐认识,就是疑古派比较典型的看法…1923年,历史学者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认为“大禹是一条虫”!并认为“禹是从九鼎上来的一种动物…”,此言一出,震惊天下!从此疑古派蜚声海外…那么,为什么顾颉刚会把大禹当成一种动物呢?
其实仔细分析,还是因为一部分专家,过度迷信许慎的《说文解字》,不清楚《说文解字》仅仅脱胎于秦篆,距殷商时代已过去1000多年…字形字义早已发生变化,尤其被商代金文(铭文)和周代鼎文(大篆)改变,导致甲骨文本意到汉代已经大相径庭,如果冒然去用汉字去解释甲骨文可能十分危险…
同时也因为一部分专家放弃了华夏民族自己的图腾信仰和图腾纪年法,转而依赖所谓的C14测年法,忽略了其中超过50年以上的时间断代误差,极容易导致断代排序混乱。试想,一个50年,就是一个王朝过去了,不可怕吗?
所以,如果要准确断代夏商周历史,从考古学意义上讲,核心一条,即是遵守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严格执行史料和文物相统一的原则。而从文字解读上,必须放弃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标准!重新启用商代铭文和图腾符号相结合的考古标准,即“以字形对物形”“以物象推字象”的双重互证标准!
核心公式即是:史料 文物 铭文 图腾的四证法!尤其是要用妇好墓出土的铭文对比三星堆文物来作标准,才能准确!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汉代文字与甲骨文字产生年代各不相同。甲骨文及商代铭文距今3000多年,汉代文字距殷商时代近1000年,字形字义多已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商汤灭夏,周人灭商和秦灭六国,早使甲骨文的字形和字义之间,发生面目全非的变化。貌似一样的甲骨文字与汉字,很可能字义完全不一样!所谓“五毒(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俱全”,貌似神离!所以必须注意时间问题 !
第二,汉代文字与甲骨文字会意标准各不相同。如果用许慎观点解读甲骨文,一定会陷入文字陷阱之中!就象郭沫若错解妇好之男变女,指鹿为马的乌龙现象!明明是面具母,偏偏会意成汉字女了!还会“拉郎配",把多个单字硬组合成一字来解,比如女加帚等于婦,女加子等于好,女加己等于妃!这是最忌讳的事情!因为汉代文字与甲骨文字意象标准不同。每个商代铭文都是专属象形文字,每个单字都有特定的象形含义,千万不能搞“组合”,须知女和帚变成婦,已过千年!这中间的会意多有历史变化背景!所以象形文字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单解,绝不能组合来解!既使组合在一起的甲骨文字,也要拆分单解,先了解单字意思后再会意组合之义。
第四,汉代文字史料及载体与甲骨文各有不同。要十分小心史记竹书及山海经的记载内容,如果没有考古实物及铭文加以佐证,千万别信,更别传。尤其是判断夏商周历史关系时,只能从殷墟妇好墓和三星堆文物中找标准,仅此而已,没有特例!既要相信C14,也别忘了C14的误差(±50年),应需图腾及铭文鉴定来佐证!否则时间排序和文字讹传会象病毒一样泛滥成灾,混淆一切事情 !
第五,汉代文字与甲骨文字的考古标准各有不同。所谓“墓找墓,铭找铭,物找物,图腾找图腾",用自家钥匙去开自家锁!说得更明白一点即是:
“用图腾找夏代文物,用铭文找商代文物,用夏商文物来找夏商历史!”把史物铭图四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彼此互证,形义统一,构建完整,逻辑自洽的证据体系!核心公式即是:“史料 文物 铭文 图腾=考古真相!”用中华成语来说,就是“形神兼备”!
二,殷墟妇好墓问题
建国后的1976年,殷墟出土了妇好墓,这是自1928年以来,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好,出土文物最多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尤其出土了近万片甲骨卜辞,可能为夏商周断代问题提供新的证据!
所以,国家精心组织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及郭沫若等先生,主持发掘及甲骨文鉴定工作,最终认为妇好墓是商代22王武丁的贵妃墓(公元前1250年),尊其庙号为“辛”…至今已有半个世纪风雨,国人皆以此为自豪…
借用网友“一老沈一”观点说:
“…1975年,因为小屯村想在1961年划定的“殷墟保护区”内开荒种地,前面提到的社科院考古所的郑振香先生,带队在这一地块作先行考古勘探。一位叫何振芳的工人,用“洛阳铲”打通了墓葬地穴,妇好墓被发现。经过充分准备,1976年正式对此墓进行发掘。唐际根先生全程参与了发掘工作。
结果很震撼。墓中出土青铜器总重量达1.6吨,器类几乎涵盖了商代所有种类,仪容器即多达200余件,食器中的鼎、甗(yan)、簋皆有,酒器觚、爵、罍(lei)、瓿(bu)、尊、壶俱全,许多还是成套成对。除此之外,还出土了大量玉器、骨角器、陶器和象牙器。
出土的青铜器中,有109件刻有“妇好”或“好”铭文。这让研究者们,迅速将墓主人与甲骨卜辞中频繁记载的武丁配偶“妇好”联系在了一起。
有人说,“妇好”只是商王武丁的一个“妃子”。此说谬矣。从卜辞中可以确定,武丁有三位“妻子”,“妇好”肯定是其中之一。“妇好”墓中,出土了两把各重9公斤的青铜钺,一把正面饰以龙形,一把饰以虎形。
青铜钺,象征地位和权力。这也证明,“妇好”绝非一般“妃子” 而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商王妻室。墓中,还出土了一件铜鼎,上铭“司母辛”字样,显然是“妇好”儿子们特制的祭品——武丁之后的商王祖庚、祖甲,都是“妇好”之子。
甲骨卜辞证明,商代祭祀中,最重要的是“周祭”,即按“旬”轮流对先祖先王进行祭祀。“周祭”中,一般是按“旬”轮流对先祖先王进行祭祀。“周祭”中,一般是商王的“正妻”,被作为“先妣”与先王一并受祭。武丁以后的卜辞证明,“妇好”是作为“先妣”而与武丁共同受祭的。
也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妇好”虽是武丁妻子,但不是排于第一的“正妻”。依据是,进入“祀谱”的武丁配偶中,一共三人,一位名字不详,还有一位是“后母戊鼎”的主人,即卜辞中的“妇妌”。
“后母戊鼎”,重832.84公斤;“司母辛鼎”,则重138公斤。殷商青铜礼器的重量和大小,与主人的身份成正比。而且,1984年,出土“后母戊鼎”的墓葬被重新发掘,其属于“甲字形”大墓;“妇好”墓,面积却只有20多平方米。
由此断定,那位“后母戊鼎”的女主“妇妌”,或比“妇好”身份更高贵。即便“妇好”或比那位“王妻”在王室内地位略低,但仍然重要,而且对商王武丁来说似更被“宠爱”。因为,甲骨卜辞中记录“妇好”相当多,而“后母戊鼎”的女主,则记载极少。
或曰,“妇好”墓,不在已发现的安阳西北岗商王陵区域内。这是否算个“争议点”呢?其实也算不上。殷墟目前已发掘面积,只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左右,尚有绝大部分尚未发掘。并且,目前已知,除去西北岗商王陵外,殷墟宫殿区内,也存在一个商王室墓葬区。
“妇好”墓其上叠压商代房基,有排列整齐的6个柱洞。结合卜辞,此建筑,当属“母辛宗”,古称“不封不树”。《殷墟书契后编》收有“7.11”卜辞,记载“甲申卜,即贞,其又(祐)于兄壬。于母辛宗。”
侯家庄西北岗商王陵,早到周代,迟至东汉,已遭大规模盗掘,宫殿区的墓葬,或许会有惊人发现。
目前可以确定“妇好”之“妇”,是商代王室女官名,“好”为其名。她有自己的“封地”,而且面积不小、兵强马壮。“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中,不少铭有“亚其”“亚弜(jiang)”“子束泉”等名,很可能是他人的馈赠。从出土器物上,大致可描述出“妇好”的“社会关系”及极大的影响力…”
但是,自从三星堆事件发酵以来,尤其是二里头“申夏”事件及司母戊鼎改名“暴雷”之后,殷墟妇好墓的地位也受到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呢?表面看,似乎是因为二里头和三星堆未挖出甲骨文和铭文,而《史记》又没有相应记载,导致二里头三星堆断代搁浅…而实际上是,因为郭老对甲骨文的解读产生了怀疑!而距夏最近的殷墟则成了唯一“救命稻草”,尤其是妇好墓文物众多,铭文和甲骨文十分丰富而首当其冲…
然而,好巧不巧的是,妇好墓已被郭老鉴定为商代晚期武丁遗址(公元前1250年),不仅商汤接不上(公元前1600年),连盘庚迁殷及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也接不上(公元前1300年),更无法接续二里头时间(公元前1800年)…所以目前遭到广大网友质疑!原因大致如下十条:
一,为什么一个贵妃,还是22代商王贵妃,可以与丈夫分葬,单独埋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难道妇好有什么特殊身份,连商王自己和元妃妇妌/妇辛级别都不够?
二,为什么妇好文武全才,伐方平羌,是武丁中兴名将,却在《史记殷本纪》中无一字记录?甚至先秦诸史及野史《竹书纪年》也无记载?
三,为什么甲骨卜辞会这么关注一个22代商王贵妃?连怀孕几次,得病几次都详细记载?甲骨文在祀?还是在戎?
四,为什么妇好生前贵为商王武丁贵妃,死后却冥嫁先公?是什么风俗允许乱伦先祖?甲骨卜辞作者是怎么知道妇好死后之事?他穿越死后世界了吗?
五,妇好一生怀孕二十多次,如果按十月怀胎一次计算,二十次即二十年,何况她还要同时领兵打仗,有时间连续怀孕二十多次吗?何况她死时才三十多岁,时间和身体岂能允许…
六,为什么商王武丁及元妃妇妌/妇辛不随葬宫殿区?难道商王和元妃级别不如贵妃尊贵?
七,冥嫁若是母系社会风俗,难道等级森严的商晚社会会允许存在?尤其商王武丁又有60多个妃子情况,是母系风俗吗?如何解释?
八,为什么妇好墓上会有享堂?墓中却没有发现妇好尸骸?连棺椁也没有?殉葬者却尸骸完整?是墓还是享堂?
九,妇好贵妃究竟是什么身份,会引来后人如此“长年累月”“兴师动众”祭祀?殷墟主人到底是谁?
十,《说文解字》是否与甲骨文本义一致,如何证明?
网友“湖底小虾”质疑说:
“第一点,就是妇好墓所处的地点并没有设立在墓葬区内,而是位于生活区中,这一点让很多人不解…为此,一些人就将原因归结为武丁对这位妻子非常重视,想要一直守着她。
第二点,则是在妇好墓中没有发现妇好的尸骨。除了大量的陪葬品及殉葬者的尸骨,却唯独没有发现墓主人的尸骨,是一点痕迹都没有的那种。针对这一现象,有专家认为这里或许只是一座衣冠冢,真正的妇好,或许在哪一次的征讨当中已经战死沙场,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第三点,则是关于妇好与商王武丁的关系,他们真的是夫妻吗?为什么妇好会独葬殷墟宫殿区?或者说妇好是武丁的王后吗?从记载来看,武丁曾经有过六十多位妻子,而对于妇好来说,她有着自己的封地,也有着自己的宫殿,平时并不与武丁住在一起,这样的状态如何像一对夫妻呢?
…几种关于这些疑问的解释:
第一点,关于妇好墓为何存在于生活区的问题,或许,它本就不是一座“墓”。妇好墓所处的位置是一片宫殿区,也就相当于行政中心,按理说,在古人相信鬼神之说的背景之下,不可能将妇好的墓安排在这么一个不合逻辑的地方,那么,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会不会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墓呢?如果把它看做一个祭祀用的宫殿,是不是一切就都好解释了呢?或许,这个地方,也就仅仅是用来纪念和怀念妇好的一个类似于寺庙一样的存在。
第二点,关于与商王武丁的关系,或许,妇好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武丁的妻子或者王后。
在商朝时期,人类婚姻关系或许还是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的“伙婚制(族内婚)”,并不是一夫一妻的“专偶婚制”,所以,武丁与妇好也就是彼此众多“妻”和“夫”中的一个,并不是专属彼此的夫妻,也就是说,武丁有六十多位妻子,而同时,妇好也有可能有几十个丈夫。
第三点,对于墓中没有尸骨一说,原因或许有两种。
一种是前面说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祭祀用的地方,并不是妇好的墓葬,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发现她的尸骨了。第二种则是上面提到的,武丁和妇好有可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所以妇好死后有可能是葬入了自己氏族的墓地之中,武丁这里不过是一个空壳,以示纪念罢了。”
网友“万年龙公”质疑说:
“一,根据考古实验室对妇好墓所出的一块残椁板碳14年代检测,测定结果为3155±140,树轮校正年代为3350±190。
即妇好墓的年代上限为公元前1590年,可以追溯到商初成汤公元前1600年时期。而妇好墓历史下限达到公元前1210年。中间竟有300多年空白期(一个大唐都过去了)…
而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卒后传位其弟小辛,在位21年卒,传位其弟小乙,在位21年卒,传位其子武丁。从武丁公元前1250年到妇好墓年代下限公元前1210年,只有短短的40年是重合的。这还是武丁刚登基妇好就要死掉的时间才成立。
若按说妇好死于武丁晚期,那就跳出了妇好墓树轮校正的-190年代,那还叫妇好墓吗?
所以说,单单从妇好墓的断代数据来分析,妇好墓在武丁之前的时代就可能存在。
二,妇好墓上层地面有基址,称之为“妣辛宗”。但问题是“妣辛宗”坐东朝西,妇好墓为坐北朝南!这是商朝葬俗习惯,还是上层建筑与地下墓穴是不同年代建造的?
商周制度等级森严,不管墓葬的规格还是青铜器的数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古代墓形一般由高到低可分为三种,“亞”、“中”、“甲”。西北冈王陵区多以“亞”形墓为主,武官村则三种墓形都有,而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三种墓形都不是,明显不符合商王武丁贵妃身份和地位!就是说,妇好墓连个墓道都没有,这叫做墓?
妇好墓
那问题来了。古人之葬有死则同穴之说,指的是夫妻,而并没有妻妾同穴之理,而两件后兔母癸尊居然与五件有后母辛的青铜器同穴都在妇好墓。更气的是,都没有后母戊大方鼎大。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后母戊鼎是祖甲当王后为其母制作的鼎,比后母辛鼎大是正常的。还有,母辛(妇好)的青铜器是其子辈祖庚祖甲的称呼,所以后母辛的五件青铜器是子辈祖庚祖甲为妇好打造的。
这种说法经不经得起考验,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后母戊鼎的出土地西北冈王陵东区M260墓的断代数据拿出来就知道了。
当然,如果反向推理就更妙了,因为如果后兔母癸尊、后母戊鼎都是其子辈祖庚祖甲铸造的礼器,就说明妇好墓是可以“随时挖开”放入子辈礼器的,墓中这1928件礼器是几百年中商代子孙反复“挖坟掘墓”成就的…商代子孙难道有挖祖坟的传统吗?
三,妇好墓中,明器多而杂,共1928件,青铜器就有460余件。至少出现了9种不同的铭文,当中有“亞”字铭文的分别是:亚启、亚其、亚弜…曾经有位韩姓专家称,“亞”为商代官职名,而学术界有些人却也不做考究就直接引用其说法。称“商王时期的臣子启、其、弜献给妇好的,所以妇好墓里有其他铭文主人的青铜器。”这分明是一己之猜测,当作学术之共识也。
国之重器,王权象征!臣子们就算有这个能力,也没有铸造的权限!仅仅妇好墓就出现9种不同的专家称是“官职人名”的铭文,实则不可能!因为作尊献宝,都是有一套铭文记述格式的,“何人所作,作给何人,因何事作,作何用处”等级森严,主人铭文的铜器必定是此人专享器物,是身份地位象征!所以说,妇好墓中的青铜器铭文多而杂的原因并非是“商王时期的臣子献给妇好的”,而是后王祭先王的礼器。如此,妇好身份就绝非一个22代商王贵妃可以承受了!
四,妇好墓中有16具人骨,6具狗骨都在,只有墓主人骨骸朽毁了?是巧合还是妇好墓根本就没有墓主人?这种现象既像殉葬坑,又像祭祀坑,还是疑冢?这其中就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将其他可疑因素排除在外!而单单采纳是墓的说法。探讨了上述种种问题,可以来总结一下:
①,妇好墓在武丁之前就存在;
②,妇好墓没有墓道;
③,妇好墓明器多而杂;
④,妇好墓至少有9种不同铭文的青铜器;
⑤,妇好墓有殉人和狗骨;
⑥,妇好墓极有可能没有墓主人。
结论,妇好墓极有可能是宗庙祭祀坑!所以先祖后人的器物都可以同时出现在宗庙祭祀坑里。也证明了亚启、亚其、亚弜、后兔母癸、后母辛、后母戊、子束泉、束泉……他们一个个的真实身份都不会简单!
当然宗庙祭祀坑如果掩埋了,只有两个原因:1,自然灾害。这个很好理解,地震或者大洪水;2,政权更迭。这个就有意思多了。只要掩埋祭祀坑,就说明这个政权倒下了,剩下就只有逃亡了。
五,最后“妇好”铭文解读,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是字的结构问题;其次是“妇”的问题;当然还有姓的问题,要知道“妇好”的“好”不是读好,而是作为姓,读子。子姓是商王的国姓,而妇好也是子姓。这个问题放现在没问题,但在商周就不一样了,胡乱使用子姓是要诛灭九族的…”
所以我建议重解殷墟甲骨文和妇好墓!改用商代铭文对标三星堆文物来研究甲骨文,彻底躲开距夏1000多年的《说文解字》!我反复思考:
郭老依据《说文解字》判断,妇好是商王武丁妻子之一,但是郭老难道不清楚甲骨文,自殷商时代至汉代起码有1000多年的时间差距吗?中间经历有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秦灭六国等事件,文字也有金文→鼎文→篆文等变化,汉字字形和甲骨文的会意可能早已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南辕北辙,岂能正确解释甲骨文?
比如《说文》认为铭文女是女人,但甲骨文和铭文未必指女人,“妇好冥”也未必是妇好分娩,为什么呢?
因为许慎根本就没见过殷墟甲骨文原字(还埋在殷墟里),又没读过《古本竹书纪年》原简(还埋在魏襄王墓中),更没见过三星堆文物(此遗址近100年才出土),至于《山海经》连司马迁都评为“不敢言之也”,何况许慎?…所以必然导致对甲骨文字的主观臆断,造成解字失败!
比如,郭老认为妇好“冥”为妇好分娩,“冥”字为双手扒开女阴之形,通娩…如图所示:
可是娩字在甲骨文中是有本字“孕”的,孕为含子,娩为出子,而冥中并无子,何来分娩?
当然,仔细观察“冥”字,也可以理解为“双手抱日”之祭祀状,而且“日”推为太阳图腾象征!是大汶口文化象征,如图所示:
甲骨卜辞“三抱二示”即商人冥祭(汤祭)也!冥祭也十分符合妇好墓出土于殷墟宗庙祭祀区情况,即“帝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之冥地!
因为,妇好既然是一位十分出色的伐方平羌名将,又十分擅长祭祀,为武丁中兴立下赫赫战功,本应彪炳史册,可是为什么《史记》却无一字记载?甚至连先秦诸史和《竹书纪年》也集体缄默?
如果是因为司马迁不知道先秦诸史细节,那么《史记殷本纪》,对武丁中兴及商代各王世系了如指掌,描写甚微…甚至对辅宰傅说和甘盘都不吝笔墨,可为什么偏偏对大名鼎鼎的武丁贵妃却一字不提?是何用意?
如果是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造成了史料缺失和断绝,那么躲过此劫的《古本竹书纪年》同样对此一字不提,不知又是何意?
至于妇好死后冥嫁先帝的“乱伦”行为,及与丈夫武丁分开独葬殷墟宫殿区,且入葬规制反超武丁本人,而且祭祀时间长达数百年,祭品甚多,甚至出现“先王祭后王”的“穿越”礼器,就简直是匪夷所思!
至于墓上有享堂“母辛宗”,而墓中却无妇好棺椁及尸骸,如此妇好墓难道是衣冠冢或是祠堂了?为什么妇好墓是“母辛宗”而不是“妇好宗”呢?难道母辛宗就是妇好墓?是墓还是庙?…尤其郁闷的是,这些疑问至今五十多年过去没有一位权威专家出来解答,甚至中国考古大会(殷墟专场),唐际根教授仍然以武丁贵妃身份谈论妇好,岂不是咄咄怪事?
至于当三星堆一声炮响,一件件奇形怪状的青铜文物忽然从天而降之时,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竟然没有一位专家出来解释为什么会如此!仿佛一夜之间,连专家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仅仅因为三星堆二里头没有挖掘出甲骨文或铭文,仅仅因为《史记》没有相应记载,仅仅因为甲骨文中没有夏字,仅仅因为我们依据的《说文解字》对甲骨文和妇好墓无法作出正确解读,仅仅因为C14断代方法有上百年的误差…以至寄以厚望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表”,竟然采用偷工减料的方式抄袭史记和竹书,玩起“夜察天相”的算命鬼把戏,根本没有考古和铭文支持…难道不很荒唐乎?荒谬乎?
试问各位专家:为什么二里头断代3800年,三星堆断代3200年,都没有甲骨文?为什么史记没有相应记载?甲骨文为什么只有殷商记录而没有夏记录?
殷墟妇好墓距夏最近,且规模巨大,铭文众多,是否可以作为夏代纪年参考?而郭沫若对妇好墓的鉴定是否存在错误?一个女人文武双全,伐方平羌,又擅长祭祀,却没有记载,这可信吗?…
尤其妇好铭文在甲骨文中的行文顺序是“帚子女/帚女子”,而不是婦好,帚和女是分开的,说明是两个不同的字,郭老依据《说文解字》硬套成婦!是“拉郎配”呀 !铭文女真的是贵妃和简狄次妃吗?
比如妇好铭文中的女字,许慎说是女人,两点为乳,但经过三星堆文物对比后,发现“女”铭文的外形更象是一个跪坐的面具人形象;如图所示:
“母”铭文应是龙虎面具本身!母字双点并不是女人双乳,而是纵目面具“直目正乘”之双眼…妇好铭文中也发现了跪坐面具人形象,说明铭文女和跪坐面具人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关联,如图所示:
《山海经》载“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说明王母确实就是戴胜(面具)人!史记叫颛顼帝喾,三星堆就是青铜龙虎面具也。
而根据铭文解读公式:“铭文=国号 王号 氏族”(网友提供)来分析,“帚”铭文应是国号图腾一类,有网友说是帝喾和虞舜讹写,但我从外形分析酷似一棵树,对比三星堆文物, 应该是青铜神树象征,如图所示:
根据观察,龙枝应代表颛顼,乌头代表少昊,《山海经·大荒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说明帚应是少昊和颛顼两族结盟的汤谷扶桑木,含义是九司轮流值班作启王之义,即史称的禅让制,俗称华表。如图所示:
另外,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天经地义的儿子”→“子”铭文形态,如图所示:
为什么甲骨文“子”头上有“三条线”?与金文“子”不一样?再观察一下如下两枚“妇好铭文”:
为什么两枚“妇好铭文”中都没有“子”?只有一只玄鸟为代表,为什么?是不是玄鸟就是子呢?从目前出土的青铜树分析,树枝上应站九鸟一乌,但当前此青铜树尚缺顶端一乌,而我在三星堆文物中发现一戴胜金乌,如图所示:
大家对比一下甲骨文“子”和戴胜金乌,两者头上都有“三根羽毛”是不是很相似?是不是一个含义?也就是说,九鸟代表司徒“女”,顶端为值日金乌启王“子”。妇好铭文之“子”不代表儿子,而是代表“金乌”形象,即太阳玄鸟图腾,经称“日鸟/四鸟"…《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载:“有葛国,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等等…金沙遗址出土“使四鸟"金箔,进一步说明三星堆人即是“崇鸟崇日”的玄鸟后裔殷人也。
当然,如果在陶器上出现单独的鸟纹,其实并不少见。毕竟大汶口文化可能受到来自庙底沟文化的影响,而庙底沟文化中飞鸟纹一直是其主要母题。但是,大汶口的鸟纹却有所不同,它一般多和太阳、山峰一起出现,这就让人难免浮想联翩!如图所示:
所以说,此纹是大汶口文化与庙底沟文化交叉的下七垣文化,即岳石文化也!甲骨文“岳”字,即大汶口“太阳 鸟 山”纹!代表东夷海岱文化→太阳 海鸥 山的象征!而甲骨文“岳”字就是此象形符号,证明高祖岳即是少昊!
而“金乌负日”图说源流于大汶口及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该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双鸟负日”骨雕和“双鸟朝阳”牙雕,可说是最早的“金乌负日”的资料,如图所示:
所以综上所述,结合《史记》“少昊孺颛顼”“契长佐禹治水”史实分析,妇好铭文应是夷夏结盟的契约符号→颛顼太阳 少昊玄鸟=夏启符号!如图所示:
妇好公式:颛顼太阳(庙底沟文化) 少昊玄鸟(大汶口文化)=夏启符号(先商下七垣文化)。
也就是说,代表夏启王权的铭文“女”,被商汤灭夏之后改造成商王嬴姓,之后又被周人改造成周王姬姓,变成赫赫有名的上古八大姓…而战国之后又成为了诸子百家姓,最后到达许慎时,彻底成了“女性”…自此以后,所有汉人都把代表夏王的大男人西王母/铭文“女”,天经地义当成了女人!
以致民间误把《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夏启王)”当成了女巫!以致郭沫若先生把妇好解读成女人贵妃,以致网友翁卫和老师解读成商契母简狄,彻底混淆和割裂了夏商周氏族王权的脉络…造成夏商周问题陷入混乱之中…这是王权更迭所致,我们不能强求于古人!
那么妇好为“启”符号当可确立!当然,很多网友不同意我的判断,说“孤证不立”…于是我又用“史物铭图四证法”开始解读二里头和三星堆…
三,解读二里头问题
根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禹兴于西羌。”《竹书纪年》记载:“禹元年壬子,即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起壬子终壬戍。”考古证明西羌是三星堆,冀自秦汉以来多以河北为界,那么冀若是翼之讹,则属晋南豫西古翼州之间…包括斟鄩二里头!而铭文“祖辛禹x冀”,说明夏商一体,辛禹同冀!如图所示:
而西周遂公盨出土,铭文出现“天命禹敷土,遂山浚川…”字样后,李学勤教授指出:“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
当然,全国各地虽然拥有多处大禹地望,尤其四川汶川(三星堆遗址)和青海(剌家遗址)及晋南襄汾(陶寺遗址)及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呼声最高…但是,一旦要求确凿大禹骨骸及文物和铭文之后,就尚无一家符合条件了…
因为文字问题,二里头遗址申请夏都问题也“曝雷”了…而许宏王巍等教授虽然力挺二里头“极似是夏”,但也因为文字证据而搁浅…导致国家文物局对二里头夏都提法提出反对意见。
虽然,支持二里头为夏都的文献证据十分丰富: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
《国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史记夏本纪》记载:后羿为东方某部落的首领,入驻斟鄩执政。太康去世后,扶持仲康登基,仍在斟鄩建都…
不过,虽然《史记》对夏代各王,包括禹启建国,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代羿,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及商汤灭夏共17代王,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在考古上却一无所获,冷冷清清!尤其是甲骨卜辞中毫无踪影…无法确凿二里头是哪位夏王的都城的…
尤其因广大网民质疑二里头遗址没有文字证据,造成其拥护者绞尽脑汁提出什么石刻纹,骨刻文,陶纹,结绳纹,蝌蚪纹,云纹,饕餮纹等等,甚至搞出“记号笔乌龙案”来…简直是把徐旭生教授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其实,二里头专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青铜鼎上面,早已“刻”满了铭文,而且一摆三千多年,只是没人发现而矣…很多网友嘲笑我说“天下这么多专家难道都瞎了?就你一个大聪明?”…其实往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许叫“灯下黑”吧,熟视无睹,反而不在意了…不信请看二里头大名鼎鼎的青铜网格鼎!如图所示: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鼎形,是不是金文“其”字?而表面铸刻的“网纹符号”,在二里头和西周青铜器中是不是十分常见?虽然并不是什么具体的动物或人物图形…但是,为什么所有夏周青铜器都有,而唯独商鼎没有?为什么?如图所示:
嘲笑我的天下大聪明们回答我呀?…是不是好象根本就没有注意过这件事,对不对?所谓熟视无睹,“灯下黑”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根据考古发现,此种符号普遍出现在二里头,二里岗,西周大墓的青铜鼎上,那么请反思:
“网纹符号”铸刻在生产力并不发达,而且青铜如此珍贵的鼎上是什么象征呢?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某种王权象征?或是比较高级的氏族图腾符号?…那么根据考古陶寺,二里头,石峁,龙虎墓中龙纹图饰外形分析,应该是鱼纹,蛇纹,网纹一类…结合考史分析,应是大禹龙姒图腾一类…于是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指向龙兴之君大禹!如图所示:
根据谢子展破译《禹王碑》记载:“禹破渊门,脊躬篓沙,北置弇臿,奠取汲溉,为舞岳麓”分析,证明“大禹治水”及“三川并流”地望就发生在岳麓之洛阳盆地中…即禹契一开伊阙,导伊入洛,出“鱼跃龙门”传说;二开邙山口,导洛入黄,出“水漫金山”传说;三开平陆砥柱山,导黄入济,出“愚公移山”传说…如图所示:
与此同时,根据图腾对比铭文方法,在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中,发现疑似大禹本人的抱龙人,墓主人怀抱“绿松石龙形器",头戴三皇羽冠,腰系青铜蛾铃,脚踩绿松石,项戴蚌壳项链,此入殓规格即水政共工“抱龙(司龙/司空)”入葬礼,也是史传的大名鼎鼎“禹贡”真迹及禹王碑“圣浮图”入葬法!如图所示:
禹贡“抱龙(司龙/司空)”入葬礼
对主人进行C14骨骸检测,年龄为35~40岁之间。结合史记大禹治水及禹王碑史料分析,证实禹因积劳成疾,时年三十七八岁“㾟昶泉去”,病亡于二里头(竹书纪年载禹猝45岁)。
同时对比绿松石龙形器,酷似阳历夏至日(6月22日)的青龙星相图,与墓中出土的春牛铜牌及秋蝉铜牌和冬蛾铜牌,组成伏羲三皇牌,即夏禹令牌!《竹书纪年》记载,“禹元年壬子,即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起壬子终壬戍。”如图所示:
夏至日青龙星相pK绿松石龙形器
与此同时,根据以绿松石龙为线索进行图腾追踪,在陶寺遗址发现盘龙图腾为平阳鲧城,在濮阳西水坡找到了龙虎颛顼帝丘,而且,经过图腾和铭文对比,确认陶寺和盘龙城是禹父鲧城平阳,濮阳西水坡龙虎墓的蚌壳龙是鲧鱼之父颛顼图腾,即“颛顼居濮″“鲧生禹,禹复生启”!证明了蚌壳龙虎图腾就是华夏氏族的龙虎文化起源…如图所示:
盘龙鲧鱼(陶寺遗址)
当然,妇好墓最重要的发现是找到了大禹铭文和夏启铭文,如图所示:
当然“网纹符号”有网友说是渔网,有说是簸箕…但是没有文物证明,我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当我运用铭文和图腾对比法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二里头绿松石龙和陶寺遗址盘龙纹及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原来就是“网纹符号”原身!代表夏帝颛顼之权力!即史称“少昊孺颛顼”“鲧生禹”之龙姒,甲骨文叫“又巳”,“又乙”或“抱乙”。《禹王碑》称“率姒”!如图所示:
甲骨文“姒”即绿松石龙形也,在金文中即是“巳”字,在甲骨文中即是“乙”字,如图所示:
禹铭文经图腾会意为“抱龙人”,铭文为“又巳”,鼎文即禹字,启铭文会意为“子抱巳”,铭文为“又其",《殷墟书契后编》收有“甲申卜,即贞,其又(启)于兄壬。于母辛宗。”同时亚长墓中也出土了带有十字符号的禹姒符号,解读为“子又巳”,汉字即启,公式为“启=子 又 巳”,其即巳鼎!如图所示:
很多专家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只有小乙到帝辛的,没有什么夏族的,一丝一毫也没有。”这就是周人与汉人改造文字的恶果…用汉字根本找不到甲骨文中的禹和夏字…根本不认识甲骨文禹字就是甲骨文“又巳(乙)”,也就是鼎文“禹”!而“十字禹”符号会意为“子抱龙",铭文为“子又巳",后经周鼎文演变为小篆启,公式为:“启=子 手 虫=子又巳/乙/其”,简写为“启=司其”,铭文即“父”。如图所示:
而且二里岗牛胛骨卜辞也发现了“又巳/又其”禹启二王符号,佐证二里头与二里岗即是“禹生启”遗址,如图所示:
有网友说“其”是“贞”,“十字符号”是“亚”不是“子”,是武官称谓!我说不错,贞是商契殷鼎即司戊母鼎,卜为殷戈!而亚(十)字指玄鸟,代表商契子氏少昊玄鸟图腾!也就是说,继承“其”鼎之子氏人叫启(其音),代表有夏象征。史记叫“禹生启”,网友说亚是武官也不错的,因为启就是王权也!不信对比一下周弃和启铭文,即证明“十/亚”即“子”!如图所示:
也就是说,二里头和二里岗就是大禹和夏启的都邑所在地!他们是因共同治水而结成氏族联盟,商契因佐禹治水有功(凿邙山口及开砥石山)而受族间禅让制夏启位(禹生启),所以两人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史记》称之颛顼和帝喾的族兄弟关系!所以史记所谓的“夏都”,是氏族联盟夏禹城(北邑二里头,南邑三星堆),商启契城(西邑二里岗,东邑殷墟),后启周弃城(北邑石峁,南邑东下冯)也…
四,断代三星堆问题
在三星堆文明未被发现之前,人们对古蜀文明的起源仍停留在“蜀山氏”阶段。考古界在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文明的起源提前至距今四千八百年前。
在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青铜制的塑像,然而不论是形状、化学成分还是锻造工艺,这些青铜像却与中原青铜器都大相径庭。这些青铜像的颧骨突出、宽嘴大耳、高鼻梁深眼窝。这种形貌特征,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样貌特征。所以,时至今日仍有人猜测,三星堆人是“天外访客”,是来自外星的智慧生物。
在三星堆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用于祭祀的文物。有趣的是,这些文物与玛雅遗迹、古埃及金字塔中出土的文物有相似之处。
有学者认为,当时的三星堆可能是全世界的“信仰中心”,融汇了世界各个地区的宗教信仰,且世界各地的信徒都会来到此地朝圣。
另一种说法称,当时的三星堆人已经开始与海外文明进行沟通,这些祭祀用具就是三星堆人对外沟通的明证。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几千枚贝类,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这些贝类均是印度洋的特产。
遗迹中出土的另一种古物,似乎也在证实该说法。在遗迹中,考古队发现许多象牙及象牙制品。这些象牙制品该作何解释呢?难道四千八百年前四川盆地有大象?还是三星堆人进行了对外贸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象牙呢?
古蜀文明的消亡十分蹊跷,期间存在长达两千年的真空期。不论是古文献还是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文物,都无法填补那段真空期。
所以,现阶段史学界对古蜀国的灭亡的种种判断,仅停留在“猜测”阶段:
一说是古蜀亡于水灾。提出这种说法的学者,称三星堆的北方就是鸭子河,马牧河从遗址的正中心穿过。不过,有河流从遗址(古城)中穿过,仍无法说明此地曾遭受水灾。毕竟,河流穿越城市的情况不胜枚举,现阶段没有证据表明遗址的历史比马牧河更早。况且,在三星堆遗址中,考古人员没发现任何洪水侵袭的痕迹。任何被洪水侵袭过的古城,城内都会留下厚厚的沉积层。
二说是古蜀亡于战争。之所以有人提出这种说法,是因为三星堆遗址中有不少被烧毁的工具和容器,据此推断这座城市有可能遭到侵略者入侵,并被付之一炬。然而,当考古人员对这些烧毁的古代工具进行现代仪器分析后,发现这些工具虽毁于火灾,但它们毁于火灾的时间相差几百年。显然,若这座古城被烧毁,那么这些毁于火灾的工具应被同时烧毁,被烧毁的时间差不可能这么大。
三说古蜀人并未消亡,只是在迁徙后被其他种群同化了。这种说法听起来比较靠谱,不过考古人员依旧无法找到任何支撑这种说法的依据。古蜀人为何要进行迁徙?当时的三星堆不论是气候还是资源都很适合人类生存,古蜀人完全没必要进行大规模迁徙。
四说是古蜀亡于天灾。这种说就更荒诞不经了,根据考古人员对岩层的测定,当时的三星堆气象条件稳定,且未发生地震、山火等自然灾害,古城毁于天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三星堆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史上最古老的金杖。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就是古蜀统治者的专属物品,是权力的象征。
虽然,金杖的作用已经确定,但目前考古学家仍无法解读篆刻在金杖上的纹样。
金杖上有大量图形,如鱼、箭头等。这些纹样,是古蜀人的图画,还是他们使用的文字呢?
我们知道,某时期的人类生活之所以被称作“文明”,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人类具备文明要素。除文字之外,三星堆已具备全部文明要素。
那么,金杖上的纹样是不是古蜀人的文字呢?认为这些纹样是文字的专家,现已开始对其进行解读。不过由于缺乏参照的文字,所以解读工作的进展异常缓慢。
在古蜀文明中,还留存着一种颇具特色的石像,即“金沙石像”。现如今,考古人员一经发现了十二座“金沙石像”,这些石像的造型大同小异,都是一个跪在地上且手脚被绑缚的男子,这些石像赤身裸体,身上除绳子外不着寸缕。
考古人员发现这些石像之前,在石像附近出土了一些石壁、石虎。从发掘地点来看,不论是石像还是石壁、石虎,它们的排列有一定规律。由此可见,这些石像在当时极有可能是一种祭祀用具。
然而,石像的形象却让史学家摸不着头脑…类似的石像,在殷墟中亦有出土。不过殷墟石像虽然被捆绑双脚、跪立在地,但它们的身上明显披着衣物,且这些衣物十分高贵。
像金沙石像这种赤裸的石像,考古界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些人代表的是什么?是殉葬的奴隶还是获罪的贵族呢?“金沙石像”又会被应用于怎样的祭祀仪式中呢?
在金沙考古现场,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批造型独特的金器。从造型来看,这些金器就像青蛙一样。
在我国古代,蛙代表着什么呢?据文献的记载,蛙象征的事物有两种,一是月亮,二是生殖。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蟾宫”之称,这就是古人“蛙崇拜”的延伸。
时至今日,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仍有“祭蛙祈雨”的祭祀仪式。那么,四千八百年前的古蜀人,会不会用这种器物求雨呢?
有学者对金蛙的用途进行了大胆推测,结合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太阳神鸟”,考古人员认为当时的人们会使同时使用神鸟和金蛙。考古人员说,当时的祭司会将神鸟贴在装满了贡品的漆器上,的周围以一定规律放置金蛙。
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种器具的造型并非金蛙。从这种器具的嘴部造型来看,显然它长着鸟类的喙,所以它有可能是神鸟化身的。
在种种对金蛙的猜测中,有一个猜测最为有趣。有人说,金蛙就是古代风神禺强的象征。除了风神之外,该神明还兼职瘟神和海神。
不论是出土的青铜像,还是玉器,三星堆人的手工水平令人叹为观止。要知道,三星堆人生活在距今数千年前的土地上,他们是如何获得的如此精湛的锻造技术呢?
有学者称,这是古蜀人的智慧,所有的青铜器、漆器都是时人打造的。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金冠带”上的图案,与三星堆黄金仗体上的图案几乎完全相同。这件“金冠带”呈圆环形,出土时断裂为长条形,直径上大下小,表面錾刻着四组相同的图案,其基本构图特点也是一支箭、一只鸟、一条鱼和一个类似人面孔的圆形纹饰。
虽然目前还无法解释这两组神秘图案的意义,但两件黄金器物上的纹样相似度如此之高,足以表明这是来自三星堆和金沙最高等级人群之间的某种原始信息。两处遗址有共同的文明传承,很可能也有着共同的权力象征,让人不禁联想到这会否是三星堆和金沙的先民在用符号进行思想表述、记录和传承。
金沙遗址虽与三星堆遗址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其在祭祀对象、祭器使用、祭祀场所等方面都与三星堆有所不同。
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首尾相接的鸟构成,内层图案则是同样精确划分、等距分布的十二支芒叶,朝着圆心向左旋转。
人们将其称为“太阳神鸟”,这个圆形的金饰很可能象征着以太阳崇拜为中心的宇宙观。圆形的图案象征太阳,中心向外辐射的十二条旋转的金色光芒线以及最外围首尾相接的四只“神鸟”,让人自然联想到四季、十二月这样的天象与物宜。
商周时期,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许多核心知识逐渐形成,天圆地方、中心与四方、阴阳变化、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定位、宇宙的框架模型等古老天文地理经验,开始以不同方式表达出现在考古材料中。如果说三星堆的青铜神树象征着人类远古文明中的宇宙树、太阳树,那么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所蕴含的深意,则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星堆人崇鸟,其太阳崇拜通过神树完成。以一号青铜神树为例,现存的3层9个枝头上都各站立一只小鸟,正中的枝头虽已破碎,但可以想象曾有一只鸟停留中央。中国古史传说中,太阳由鸟托载,从树枝上每天由东方升起、西方降落,东方的树叫扶桑、西方的树名若木,居于天地之中的一棵树为建木,所以这10只鸟可能象征着10个太阳。
金沙人的太阳崇拜则通过太阳神鸟展现。与太阳神鸟同时出土的,还有不少于7个蛙型金箔,让人联想到“月中蟾蜍”。若将太阳神鸟和月中蟾蜍联系起来,与《淮南子·精神训》所言“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的记载可谓暗合。这显示金沙崇拜体系在三星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结合金沙遗址出土的各种农具来看,金沙崇拜体系的演变与农业社会有密切联系。
考古队对三星堆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除5号坑和6号坑年代稍晚之外,3号坑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左右。在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
不过,根据铭文解读和图腾符号对比,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就是禹契二王遗物,是商汤灭夏和周人灭商遗址:
根据目前C14检测结果,三星堆遗址暂分3期6段,一期处于中原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文化的初期阶段(公元前1800年以上);二期处于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到殷墟文化前段(公元前1800~1300年)。三期处于殷墟文化中的第一期到第三期(公元前1300~1200年)。
从断代角度来看,三星堆遗址前后跨越了龙山、夏、商三大时代,但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三期祭祀坑(公元前1200年)不是一个文明,为什么3200年前的祭祀坑会与3800年前的二里头一样没有甲骨文呢?中间近500年的历史跨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铭文解读和图腾对比我们知道,二里头是大禹治水城址(抱龙人即大禹),三星堆是禹南巢(大立人即禹像),金沙是殷人后裔遗址(鱼凫王即夏启商契)。为什么这么说呢?
五,神秘“亚长”墓
奥秘都藏在神秘的“亚长”墓中!根据亚长墓出土的铭文,会意观察为“持杖之戴羽酋长”形象!装束与大禹一样!区别仅是加刻东夷商族十字玄鸟图腾,即铭文“亚”字,代表东夷之义!同墓出土的青铜手器(义肢)及金沙遗址出土的“鱼凫王”黄金权杖与亚长发生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并且青铜手铭文“玄鸟”和黄金权杖“鱼凫王”图腾“凫王”,经图腾解读都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玄鸟”子契,玄鸟为子/亚,铭文亥即亚长形象!所以王亥即亚长,形成了逻辑链条!
不过,专家对亚长启骨骸查验后发现,启死因是受七处刀伤而亡(残缺右臂),也就是说属于非正常性死亡!而且脚趾骨变形,骨骸有花椒坑,符合商契佐大禹治水得脚气(㾟)及以花椒(蜀椒)防腐情况,如图所示: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竹书》所载“益干启位,启杀之”,及《史记》讲“益避启于箕山之阳”,说明启不应该是被人所杀,反倒是杀伯益之人,那么为什么铭文解读和考古证明启是被人所杀?两者到底谁是真相?…翻开《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易杀王亥”分析,王亥是因为“仆牛”被有易氏所杀…而在亚长墓和妇好墓多次出土仆牛文物,说明亚长就可能是王亥!如图所示:
那么王亥是不是商契呢?玉石仆牛上刻有“司辛”铭文,甲骨文解字为“商”,如图所示:
说明仆牛主人的确是高辛氏帝喾后人,而妇好墓同时出土“司辛母”铭文也可佐证。据范文澜、郭沫若等人研究,商契活动的中心在商丘。商部落开始是夏王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亥发明牛车,驯服牛拉着货物,到其它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泄十二年,王亥为了解决牛羊过剩的问题,与其弟王恒一起跟其他部落以物换物。决定选一些有活力的牛羊,送至有易国(今河北省易县一带)。有易氏首领绵臣见财起意,杀害了王亥,夺走了货和牛羊。
帝泄十六年,王亥子上甲微借助河伯之师,灭了有易氏,杀了绵臣,为父王亥报了仇。汤建商朝之后,历任君主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劳,而对于王亥和其子上甲微的祭祀非常慎重,另外追尊王亥庙号为高祖…所以商丘地区成了“商族”“商人”“商业”的发源地…
但王国维鉴定结果和张光直商丘考古结果却不是这样!王国维认为王亥是契6世孙振,因为甲骨文“亥”与“振”是一字,但仔细观察高祖王亥”之“亥”应是“枭/袅/凫”的本字,是玄鸟图腾。如如图所示:
当然契和振都是玄鸟子孙,玄鸟图腾并不能区分王亥是振还是契,不过能称“高祖”的人不多,甲骨文中仅有“高祖河/岳/乙/夔”等几位先人,辈份很高,但能同时兼称“高祖王”的人只有亥一人,这就值得重视了!为什么呢?
因为说明亥是高祖中最大的王者,那么身为6世孙振就无法胜任了。尤其亚长墓位于殷墟宫殿宗庙区内,随葬王权的铜钺就有7把,其中6件铸有'亚长'字样。另有兵器如卷头刀3把、铜戈73把、铜矛78把、铜箭头800多,是出土青铜钺最多的殷墟墓葬,证明亚长生前是代表着军权的王者…身份十分尊贵!
另外,墓主人是趴在棺里、脸朝下入葬的。考古上称之为俯身葬。对此有两种看法,一个是凶葬,意外死亡的本族风俗表征;一个是王权象征之葬,本人支持前者,竹书纪年记载!启(王亥)被绵臣杀而放之…所以说,高祖王亥是商祖契的可能性远远大于6世孙振!
考古人员通过对亚长尸骨进行了锶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亚长并非来自安阳本地,而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也符合契之少昊氏出身。如图所示: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那么王亥就自然是商契了,他佐禹治水成功以后,因受夏启位而受伯益嫉恨,于是发生了王位争夺,启制被破坏后,他被尧(绵臣)和伯益(河伯)设美人计所杀,掩埋于亚长墓中…而鸣条岗/三星堆/石峁考古及《山海经》《竹书》史载也支持如上判断,具体地说,就是公元前1650年,商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夏启位,史称殷侯,封商地安阳,并营建“母辛宗”(故安阳古称商丘),史称“禹生启”事件。今日商丘不过是古商丘殷墟之移民之地也!所以张光直是挖不出先商遗址的…
1638年商契在易水仆牛时被尧(绵臣)和伯益(河伯)设美人计杀死后葬入亚长墓,经称“有易杀王亥”。公元前1632年后启上甲微(夏桀后稷虞舜)为替商契复仇反杀尧囚丹朱,竹书称“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事件。又因伯益偷放尧子丹朱(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名曰摇民)故后启虞舜复杀伯益,即竹书称“益干启位,启杀之”事件。
公元前1625年尧子丹朱反攻鸣条岗逐舜南逃,史称“商汤灭夏”…并留下二里头(偃师)/鸣条岗(东下冯)/三星堆(金沙)/石峁(皇城台)四大遗址,最后丹朱因南巡追舜未果,死葬鹿邑长子口(老子)墓,而后稷虞舜“声南击西”营建了神木石峁皇城台周弃城…
公元前1046年其孙周武王伐纣,改殷祠母辛宗为妇好弃祠,铸造妇好鼎及龙虎二钺108件妇好礼器,并刻下“妇好冥”及“宰丰”匕骨辞以述“宗周”事件,内容是:
“壬午,王田于华燕凫商城(安阳),母王(夏启)赐宰丰宅小都邑(母辛宗),在五月凫王六祀刻曰”:
铭文周弃就是夏启义,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含义!这就是为什么殷墟王陵区被盗掘,而妇好墓未被盗之原因!妇好墓既是商契的夏启祠堂,也即周弃祖祠,是商周共祖之祠堂!而甲骨文“宰丰”二字即“商契”二字之本字,而此骨即是亚长“丢失”之右臂骨也!
武王宗周殷墟之后,又“成周”洛邑二里头禹墟尸乡,完成夏商周合并祭祀,即“帝喾而郊禹,祖文王宗武王”礼制。考古界称之为不封不树“母辛宗”。史称启祠/冥祠/帝喾祠/少昊祠/颛顼祠/夏祠/商祠/殷祠!民间俗称为“太昊伏羲陵/黄帝陵/神木皇城台”!恢复了有夏法统,即大名鼎鼎的“宅兹中国”事件。为什么这么说?
六,“商丘计划”和“长子口”墓:
1986年,考古学家张光直组建中美联合考古队,启动“商丘计划”,以期在商丘地区挖出王亥墓或商代遗址…然而20多年过去了,仅仅发现古宋城址和岳石文化遗址,相当遗憾!
不过,让张教授意想不到的是,1997年秋,距商丘仅仅一步之遥的周口鹿邑太清宫隐山上,发现了“长子口”墓,也就是俗称的老子墓,长子口墓初期鉴定为老子墓,后期又改为商周之交的“长氏”贵族墓,并认为与2000年安阳殷墟花园庄出土的M54号亚长墓同属一系,与殷人有涉…但因史无所载,铭文难解,故至今悬而未决!
不过,结合三星堆文物和二里头其鼎解读,长子口之“口”字为鼎形,铭文叫其,汉字即启,是二里头其鼎形象,是夏启商契王权象征。
而此长子口墓形为中,在殷商时期是仅次于亚形级别,但十字椁室正是少昊太阳亚字符号,与殷墟亚长墓和王陵区墓道形状完全一致。
说明长子口墓主人是商契直系,而出土于棺椁之中的虎首玉人文物证明是虞舜,而虞舜正是杀尧囚丹朱之仇人上甲微(桀),如图所示:
而“长子口三戈”正是易水“祖父其”戈象征,也就是古宋国主长子其丹朱之武汤戈,如图所示:
说明长子口墓主人就是丹朱本人,也即大名鼎鼎的老子和商汤!民间讹长为老,讹其为口丹,故有周口老子丹和长子丹之称,河南郸(丹)城有箕子台遗址,鹿邑有太清宫和老君台遗址…大名鼎鼎的老子丹其实就是张光直教授一直苦苦寻找的长子丹朱!山海经称“舜生戏,戏生摇民”,有易氏摇民即汤氏也(水易为汤)!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熟视无睹,如雷贯耳才是“灯下黑”啊!千古神秘莫测的老子李耳原来就商汤!这难道不又一次让人震惊吗?注意,铭文李即木子(宋姓子),耳即其也(取→启)!
当然,为什么商汤会是尧子丹朱,与史记相差太大了吧?其实问题就出在《史记》上…因为根据《史记》记载,商汤本是黄帝第17代孙商契第14代孙才对…但史记同时记载黄帝第19代孙武王姬发,与商汤仅仅相差两代时间,可能吗?如图所示: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表》分析:商汤灭夏至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600 ~1046年,共500多年,经14世共17代王…若按照一代时间50年算起(平均值),两代时间顶多100多年,那么商汤的500多年14世17王哪去了?
除非,商汤升至商契伯益丹朱一辈,14代就没问题了…但商汤的先商13王及夏代17王又跑哪里去了?商汤灭的夏桀呢?
根据近代王国维等大师考证甲骨卜辞结论来说,史记17代商王是客观存在的(稍有误差),根据陈梦家等人对商汤建商时间的断代来说,史记17代商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问题应该出在史记记载上,对不对?也就是说,商汤从时间和排辈上看,只有上升至商契伯益或丹朱一辈才能满足14世(17代)商王时间表…那么与我对长子口墓的判断基本一致,丹朱即商汤,一时之间我也有些懵圈(被自己震撼到了)…难道史记记载有误?夏本纪不准?
七,发现洹北商城问题
唐际根吸取张光直“商丘计划”失败教训,果断把先商遗址转向豫北冀南…结果1998年春,考古队在紧邻殷墟的洹北花园庄、韩王度、屈王度附近历经8个月艰辛调查,在殷墟东北发现了一座面积达4.7平方公里的都城遗址,并将它命名为“洹北商城”。
洹北商城的发现,解决了武丁以前盘庚、小辛、小乙迁往地点的疑问。洹北商城的始建年代应在中商二期,其中有部分建筑基址始建于中商三期,“盘庚迁殷”即迁到洹北商城。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洹北商城使用年限不会太长,由于盘庚、小辛、小乙三帝政权是兄弟传承,估计三人年龄不会相差太大,三帝在殷地执政时间大概不会超过三四十年。
《古本竹书纪年》关于盘庚迁殷的地点,最初可能在安阳洹河北岸京广线两侧,也同指洹北商城。武丁即位以后,国力隆盛,方迁至所知的以小屯为中心的殷墟。荀悦《申鉴》:“盘庚迁殷,革奢即约”。唐际根教授根据陶鬲的甲骨文字形的不同时期形态,发现了中商缺环,在殷墟发现了洹北商城,把早商二里岗与晚商殷墟之间的空白接续上了,轰动了史学界和考古界…
陶鬲的甲骨文字形
八,断代二里岗问题1951年,在河南郑州发现一座大型的商代早期遗址——二里岗文化遗址,包含了郑州商城遗址、洛阳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小双桥遗址(郑州西北远郊约20公里处)、湖北盘龙城遗址,其中二里岗遗址与郑州商城遗址,面积约300万平米,距今3620年左右。从绝对年代上看,二里岗最早,其次是郑州商城,及小双桥遗址,最后是安阳殷墟。
郑州商城遗址内发现20多处宫殿基址,与《考古工记》载的“内有九室,九宾居之;外有九室,九师朝焉”极为相似。与此同时,在郑州商朝遗址的上层,有战国时期的遗址,出土了战国陶文中有“亳”、“亳丘”(即亳墟)字样。
《左传》记载,襄公十一年,鲁国联合晋国等十多个诸侯国讨伐郑国,最终“同盟于亳城北”…1953年,考古专家在二里岗出土了两片刻有文字的牛肋骨,引起轰动!如图所示:
上面有刻有十个文字,相比略粗的殷墟文字,刻痕稍浅,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卜辞。
陈梦家认为是“又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属于“习刻"。时代可能属于安阳殷墟时期。最近国博馆李维明教授又发现一个新字“乇”,认为是亳字!因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又亳土”,因此判断“又乇土”就是“又亳土”;东周时期的陶文、金文“乇”、“宅”、“亳”,都曾一度用作地名,因此“乇”是“亳”的商朝早期写法,同时结合郑州二里岗规模庞大的城池及高规格的宫殿群…种种线索汇聚在一起,自然指向商汤亳都,即商朝前期十位君王定都于此。
根据史记载,“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也就是说商汤灭夏之后,首先在亳都建立了商朝。从商汤至仲丁,商朝十位君王都立都于亳,但在仲丁时期,被迫自亳西迁至隞地,仲丁之子河亶甲又迁都相地,商朝进入“九世之乱”,不停的迁都,直到盘庚迁殷(河南安阳)才最终稳定了长达270多年。
而亳都所在何地,古今学者众说纷纭。
①南朝宋时裴骃的《史记·集解》说“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
②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说“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州也。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
③东汉班固《汉书》中说“偃师,尸乡,殷汤所都”;
④东汉杜笃《论都赋》中说:“昔盘庚去奢行俭于亳”。
⑤晋皇甫谧 《帝王世纪》:“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
⑥百度认为南亳、北亳和西亳,均以商丘为坐标。
北亳
商丘以北二十五公里处,梁园区蒙墙寺一带为北亳。相传为汤始居之地。
南亳
商丘以南二十二公里处的睢阳区高辛镇至坞墙镇一带为南亳。雄踞睢水之滨,东望芒砀山,北濒孟潴泽,襟喉关陕,控扼淮海,堪称一代名都。商丘古城南约25公里的睢阳区坞墙镇北的一个村,建起了一座18米高的高台,比商丘古城西南3里的阏伯台还要高7米多。这个村现在叫南亳村,这座台就是汤王台,是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汤建都南亳之地。或虞城县谷熟镇一带。
西亳
商丘以西大约280公里处的偃师商城为西亳。除偃师原为西方之夏都所在地外,南亳和北亳与商丘为一地。王国维在《说商》一文中引杜预《春秋释地》说:“宋、商、商丘三名一地。”认为“宋、商、商丘、亳(南亳和北亳)四名均指一地。”因为,若将宋、商、商丘视为一座都城,则亳在其附近;若将宋、商、商丘视为一区域,则亳在其中。
总之,亳地离不开原古商国的范围。王国维持汤都北亳说。皇甫谧、董作宾等持汤都南亳说,不管哪个亳,都属于商丘之亳。至于商汤灭夏后西迁都城,在先秦文献均无记载其西迁西亳。
推测商汤或为了准备灭夏而迁都于二里岗遗址,更靠近夏都二里头,或灭夏之后防备夏人残余力量。更妙的是,商汤将夏人后裔安置在的杞国,位于商丘与二里岗遗址之间,处于商朝绝对包围之中,即便造反也很难成功。也就是说,二里头遗址是夏墟的结论,更符合夏商关系的地理关系。
不过,问题也来了…如果二里岗是商汤西亳都的话,依据“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那么二里岗应该是汤先王契城…“乇”字如果通宅/亳,那么“乇”既可能是亳,也可能是宅,而根据《国语汤誓》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分析,“乇土”更符合“宅殷土”之义,而“宅殷土”即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商祖契之商地!所以二里岗应是“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之契城…
那么为什么卜辞中没有契字?有网友说:卜辞没有很奇怪吗?此卜辞不写,不代表其它卜辞不会写…何况陈梦家说是“习刻”,漏掉了也说得过去…似乎说得过去,但从甲骨文“在祀与戎”角度来看,“习刻之说”太过“奢侈”…因为上古卜辞制作及使用要求极高,试问哪家医院会选用“实习生”去当主治医生并使用昂贵进口药?何况王国维,陈梦家,李维明,郭沫若等大家仅仅依据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读甲骨文一定就准吗?也不好说!且不说三星堆二里头尚无甲骨文,既便一个殷墟妇好墓就被一个铭文女字给篡改乱了,何况其它?
当然如果从图腾对比铭文角度分析,二里岗甲骨卜辞中,就有“契”字,只不过是契名号“启”罢了,即“禹生启”的文字证据,如图所示:
前文已交待二里头是大禹墓巳乡(偃师→尸乡),甲骨文“又”字为手形,考古证据为殷墟亚长墓手杖;“乙”为龙形,通巳/己/姒,考古证据为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绿松石龙形器”;“其”为鼎形,考古证据为二里头青铜网格鼎。所以“又乙”会意为“抱龙″义,鼎文即禹;“又其”会意为“抱鼎”义,篆文即启。佐证二里岗即是西亳都,即汤先王契城,两者形成“禹生启”遗址。而“契至汤八迁”及汤后五迁都城,则出现北亳殷墟(景亳),南亳鹿邑(古宋归德城),也具有一定可能性…
九,解锁“禹王碑”问题
禹王碑真迹(湖南长沙岳麓山)
根据谢子展“禹王碑”记载:
“承帝巳脉。魅痟僕御。州痛永殪。禹破渊门。脊躬娄沙。北置弇臿。奠取汲溉。为舞岳麓。㾟昶泉去。操丧亡发,凤来求附。家弃祀离。楚崇率姒。裹盛桴徒。葬稽堂祈祥。南蜀莽盲。九鼎畏苗。焕册暮冥。宁朋永冀。”解读:“承帝巳脉”之巳为姒,是指二里头绿松石龙,传承自濮阳(帝丘)西水坡龙虎墓的蚌壳龙,大禹继承颛顼鲧法脉,却英年早逝,令九州悲恸。“濮”即濮阳西水坡龙虎墓。《竹书纪年》和《左传》记载“颛顼居濮”“颛顼居帝丘”,“御”为统御九州“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渊门”即龙门,“禹破渊门”即大禹开凿龙门出伊阙,导伊水并入洛水,出现“鱼跃龙门”盛况,当地人称“龙门”,碑称“渊门”,俗称一门峡;
“脊躬娄沙”即禹亲自负篓背砂运石;“北置弇(yan)臿(cha)”即禹南凿开伊阙之前,在盆地北邙山口设置“弇臿”(即开合闸门,弇为开,臿为封),引洛水并入黄河,出现“水漫金山”盛况,当地人称“开封闸口(古开封)”,俗称二门峡;
“奠取汲溉”即用闸口开合以调整水位,配合龙门放水及闸口蓄水进行灌溉;三开平陆砥石山,导黄入济,进行分洪,出现“愚公移山”盛况,碑称“汲溉”,俗称“三门峡”。
“为舞岳麓”,“岳麓”指洛阳盆地,“为舞”指大禹治水之三川并流盛况,如图所示:
网友质疑说,“为什么二里头是伊阙工地?它距伊阙直线距离有20公里以上;距离洛河入黄口,直线距离25公里以上,说是工地中心很牵强…”我说公元前1670年左右,伊洛盆地因洪水泛滥已变成伊洛二汭(偃塞湖),禹南凿伊阙(渊门),契北置弇臿(即邙山闸口),中间正是二里头和二里岗,故有“三过家门而不入”情况。如图所示:
“㾟昶泉去”之“㾟”通脚疾(网友称脚气或类风湿)!大禹因治水,脚常年泡水而溃烂,只能拄棍而走。“昶”为天长地久,“㾟昶”即㾟疾长久,积劳成疾导致大禹早逝。根据C14检测,二里头3号宫殿“抱龙人”骨骸亡龄40岁左右,符合早逝条件(竹书记为45岁)。“凤来求附”之“凤”是商契伯益图腾玄鸟,也是三星堆青铜龙树禅让制符号。“凤来求附”即指商族与夏族姒结盟,即妇好。如图所示:
“楚崇”即古嵩山,“率”为抱举,“姒”即龙(禹姓),文物为二里头绿松石龙。“率姒”即禹抱龙之象,文物为二里头3号宫殿抱龙人,也叫司龙/司空/共工/水政/禹贡,文物为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如图所示:
另外,殷墟亚长墓主人骸骨发现有花椒坑,推测花椒的作用是古人对尸体的防腐处理手段。花椒,又称“蜀椒”,火锅原料,有去湿,生肌、止血、杀虫、止痛等功效,与大禹契和伯益治水有关,川俗:“蜀人命都是花椒给的”。禹契用花椒给治水民工和百姓治病,自己却死在㾟上…
安阳殷墟发现“率姒”抱龙符号,甲骨文解读为“又乙/抱乙”,汉字即“禹”,字形为取,公式为:禹=又乙/抱乙=率姒!如图所示:
“裹盛桴徒”即“裹圣浮屠”,浮屠即梵语入殓“圆寂”之义。唐人借用佛言代指大禹圆寂,是敬禹之辞!“葬稽堂祈祥”,“稽”是抱龙义,“稽堂”指抱龙礼堂,代指偃师旧称尸乡,也就是“居葬合一”稽制,如图所示:
有网友说“稽堂”是浙江会稽山大禹陵,“桴徒”为木伐飘流迁徙…我说它只是衣冠冢,网友反问“秦始皇南下会稽山,就是为了一个衣冠冢?夏中期派一支族人来绍兴,建立越国,也只为守护衣冠冢?”
我说,其实秦始皇也不知道会稽山是大禹衣冠冢,原因有五条:一,自商汤灭夏,埋葬了二里头,无人知晓禹墓何在。二,武王改造了妇好契墓以后,又埋了殷墟甲骨文。三,秦始皇虽得先祖伯益殷史《山海经》,但已过去1000多年,辗转摘录,文字他已看不懂了。四,殷人徐福虽然可能知道禹祀之地,但不敢说实话(怕秦始皇破坏二里头三星堆和金沙)。所以骗取他信任,偷渡日本了,气得始皇“东临碣石”吹胡子瞪眼。五,大禹死时(公元前1650年左右),良渚洪水并未退尽,商契伯益还在三门峡开山放水,禹虽有叶落归根之心,但会稽山泽国四布,怎么埋葬真身?
所以禹死水退,越人回来建个衣冠冢也是自然!
“南蜀莽盲”指长江流域,包括浙江会稽山大禹陵,湖北盘龙城和安徽蚌阜禹会村。“九鼎畏苗”之“苗”为禹裔,史称三苗。
“焕册暮冥”之“册”为甲骨祭文,“冥”为少昊颛顼殷庙(妇好墓),此段即指禹铸九鼎礼摄三苗,朝祭龙册,暮祀禹功,冀九州太平。包括湖北盘龙城和安徽蚌阜禹会村也是三苗禹裔。当然,最关键的是考古结果,会稽山和禹会村,盘龙城,并没有挖出禹墓和骨骸及铭文是根本原因!
总结,二里头发现大禹骨骸,佐证《禹王碑》言之凿凿,而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禹启“率姒”铭文,进一步佐证了《禹王碑》所载客观存在。二里岗牛胛骨卜辞也发现又乙/又其禹姒和启姒符号,妇好墓铭文破译后也是唐虞夏殷商周六代王权继承人铭文,如图所示:
所以证明殷墟时间应从公元前1300年的商代中晚期,可以提升到公元前1600年的早商时期,与二里岗衘接。而妇好铭文也得到三星堆青铜树佐证。证明二里岗及殷墟是史记“禹生启”及“契至汤八迁”的王权转换之地…也即周人“宅兹中国”之地!
解读“宅兹中国”问题
首先更正何尊乃河尊也,因为清华简载:“假中于河,归中于河。”所以何即河也!而甲骨文“中”字呈“两河夹一郭”状态…如图所示:
此种情况,在夏代考古上,只有“河洛之间"的二里头符合条件,即左伊汭,右洛汭,中间是偃师巳乡(巳→尸→姒→师乡)也!如图所示:
而甲骨文“國”,是持戈护城(祭鼎)形,考古证据指二里岗商契持钺亳都;如图所示:
甲骨文“宅”即亳,“汤先王(契)居”也。如图所示:
甲骨文“兹”为玄鸟双至,代指少昊玄鸟图腾。如图所示:
故“宅兹中国”含义即史记“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受司徒(启),封商地…”,即史记“禹生启”事件,商即司辛→契持钺祭启;殷墟之殷是汤持戈祭启!故史记讲“契至汤八迁”,包括二里头→二里岗→三门峡→孟津→东下冯→濮阳→商丘→安阳殷墟。
有网友根据《说文解字》反对我说,“甲骨文字典上有注释…中是军旗。卜辞:立中无风;而且中的字形,那上下的飘带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有时候还没有,怎么解释是两河呢?”
其实网友(包括许慎)并没有考虑过甲骨文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并不知道甲骨文是洪水产物,更不清楚甲骨文“河”即大禹治水之伊洛二汭(偃塞湖)!所以一旦洪水退却,二汭也就不见了,水退盆地自然出现…那么网友所担心的“中”字上下的“飘带”(洪水)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有时候还没有…不就没必要了吗?
目前,经过我图腾铭文解读的夏商周遗址有(草拟):
良渚虞舜南巢(北巢东下冯)。大汶口少昊陵。濮阳西水坡颛顼墓。陶寺平阳鲧城。二里头禹墓。三星堆禹南巢。二里岗夏启契城(汤西亳)。石峁后稷周弃城。安阳殷墟亚长商契墓。商汤景亳(北亳)。王亥殷都。妇好夏启祠。易水尧墓。鹿邑长子口丹朱墓(归德南亳)…说明:①汉史专家破译的夏启不是禹子,而是商祖契。“禹生启”是氏族之间禅位王权传承关系。②史称商汤是丹朱,不是契十三孙是契侄。③甲骨卜辞“妇妌/妇好/妇辛”不是武丁贵妃:
“妇妌”甲骨行文是“帚戉女”,是指司马皋陶;
“妇辛”甲骨行文是“帚辛女”,是指后马伯益;
“妇好”甲骨行文是“帚子女”,是指夏启商契周弃。
附录:妇好墓十三铭文解读表(初稿):
少昊颛顼上古世系表:
少昊颛顼王权传承表:
二帝一后:
少昊(司日/玄氏),公元前1880年~1800年,曲阜。
颛顼(司日/阳氏),公元前1800~1750年,僕阳。
帝喾(司曰/辛氏),公元前1750~1700年,安阳。
二伯一后:司马皋陶(公元前1670~1625年),陶寺/殷墟;
司空伯鲧(公元前1670~1650年),陶寺/王城岗;
后马伯益(公元前1670~1625年),侯马/易水。
二王一后:帝挚(司日/陶氏),公元前1700年,平阳。
帝尧(司日/唐氏),公元前1700~1638年,易水。
帝丹朱(司日/臣氏),公元前1638~1634年,鹿邑。
二夏一后:夏姒大禹(公元前1670~1650年,二里头/三星堆);
夏启商契(公元前1650~1638年,二里岗/殷墟);
夏后虞舜(公元前1670年~1625年,东下冯/石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