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的构建方案(中小公司如何塑造品牌体系)

品牌体系问题在此

在品牌市场实战层面,往往有几种情形:一种是有些经验但开始“老油条”的,一种是一脸懵懂“听吆喝”的,一种是天马行空“搞大事”的,一种是常态抱怨“小怨种”的……当然不乏励精图治、爱岗敬业之士,可事实上很多品牌市场同仁的状态一直拧巴,习惯性地从外界、从老板、从公司层面找根源,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格局和认知。

这里不是在危言耸听,大多数对品牌市场的看法便是来源于此,比如花样百出不干实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锦上添花无关紧要等,品牌市场业内的同仁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对本公司的品牌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品牌市场不能成为稳固的“四梁八柱”,那么问题其实出在自身上的概率更大。

“品牌塑造”的最难阶段

我们该如何界定中小公司呢?国家认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是否最新不保证)与我们理解的中小企业不太一样,为了方便做实战演练,所以这里把中小企业定义为“500人以下”、“创业创新”、“科技信息网络”等吧。

企业品牌的构建方案(中小公司如何塑造品牌体系)(1)

否则拿出一个比如生产快消类品牌对比的话,那对应的品牌体系话术完全不一致。当然,这里也不包括微型公司,诸如工作室或者作坊式的也不在此列。我们在此对应的是“具有一定人数的品牌市场部”的公司品牌,但尚未达到完备的品牌市场建制。

品牌塑造——塑造、打造、创造,这里为了便于品牌市场的区分,猫叔得咬文嚼字一下,不是说都是近义词就完了哈,咱们这么曲解是为了理解。创造,从无到有,可以理解为品牌从0-1阶段;打造,是具备一定基础、模具化,可以理解为品牌从10-100的阶段,塑造,具备一定的非标性、需要不断琢磨,可以理解为品牌从1-10阶段。

对于中小公司的品牌塑造而言,最难的就是这个从1-10的阶段。在此期间,企业存活生死未卜,品牌存续前途未知,不论是从公司决策层,还是品牌市场的操盘者,或是制订品牌市场体系的策略偏差,都会让品牌立刻陷入囫囵或从此萎靡。

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公司各方面尚算健康的话,品牌体系搭建其实是最舒服的,照本宣科或者照猫画虎都可以,事实上大多数的品牌市场同仁都在这个舒服圈内,手高手低无从辨别,活儿好活儿坏都那么回事,毕竟如果老板不懂品牌市场的话,稀里糊涂地也都这么往前走着。所以就有了很多模棱两可的怪相,大公司有了这个品牌职能好像我们公司也要有,有公司这么做了好像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别的同行公司这么干好像看着还不错所以我们也这么干……品牌市场预算消耗在这个阶段却无实效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不是定义为此阶段的操盘者为“庸才”,而是说我们作为猫班实战演练而言,千万不要迷信这个阶段的套路或案例。

对比舒适圈,品牌从0-1、1-10的阶段最考验实操者的水准与技能。这也是猫班一贯的坚持,这里也插播一个猫班3.0的招生广告吧,如果是品牌市场的从业同学,可以添加(laomaowo)问询,但咱们说好了,企图进群混资源的就别来骚扰了,不是不尊重您的职业嗅觉灵敏度,是猫班真不是勾兑资源的地方;另外没有起码的学习态度的人也别来受虐了,筛选过程太痛苦,怎么说呢……猫叔平均每两周都得自我崩溃一次,虽然没有办班收费的念头,但是经常有退群远遁的念头;还有,经验证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要有的,等待猫叔投喂以及惦记天上掉馅饼的还是算了,职场短练就日积月累地强化习惯,猫班又不发学历没办法给您镀一金边儿。

企业品牌的构建方案(中小公司如何塑造品牌体系)(2)

品牌体系划重点

1,小公司存活至上,小品牌塑造的是“促活”,而不是“育种”。促活可不是用户运营促进活跃,这里指的是品牌市场多想想促进公司活下去,毕竟现在创业不易,品牌市场的同学不要一副铁血打工心态,吃凉不管酸。育种,就像特么太多人写方案的套路,任何一个传播或者活动或者推广,都要经过“预热期—启动期—高潮期—扩散期”,就像特么很多不专业的高管,提计划就是“一年扭亏、两年持平、三年盈利”,这很无赖!极其不负责!这种狗屁话叫“彼得大帝的马”,猫班常设性寓言故事之一。所以,在存活下来为第一使命的公司,品牌体系就别以育种作为首要任务了,经不起您这么慢吞吞折腾。

2,小公司发展至上,小品牌塑造的是“持续”,而不是“造势”。在发展期,创业公司在搭建人才体系的时候,往往会预先储备人才,所以就有了一些品牌市场操盘手的提前介入,但是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基础或者简单的动作持续做,这就造成了一些实操者的冒进或者拧巴,总想着“造势”以验证自己的专业度或价值感,这直接造成了品牌体系的积累是“一哆嗦一哆嗦”的,点状而非线状的,这样除了造成品牌体系投入的不均匀外,更会导致基础不牢靠,会埋下很多的盲点或者地雷,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打法,也无法形成延续性。

3,小公司模式至上,小品牌塑造的是“公司价值”,而不是“品牌价值”。很多人会混淆公司价值和品牌价值,当然这里此前猫班讲过数次,不在本文解释了。一家公司在业务模式的演进阶段,这个时候品牌体系要围绕着公司价值做,如果这个时候着力点放在品牌层面上,对业务模式无法形成有力支撑,相反此阶段的品牌会很“虚”,这个阶段也是绝大多数品牌市场同仁容易犯错的阶段,极容易出现鸡同鸭讲、互相拧巴的状况。

4,小公司产品至上,小品牌塑造的是“贴身协同”和“防险避坑”,切忌“主观经验”。很多品牌市场同仁,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尤其是有相当一些基本功懒于去做的时候,比如最基本的市场调研,比如最基本的市场需求等。在产品至上的公司,品牌体系应该围绕“贴身协同”去做,当然此时除了积累势能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险避坑”,在问题发生之前发现问题,在问题发现之后解决问题。这时候很多以“主观经验”来判断走向的话,会有品牌体系的定位错误,也就是欠缺了对品牌市场的敬畏之心,很多在产品主导的公司做品牌市场,往往是居高临下的心态,绝不可期。

5,小公司价值至上,小品牌塑造的是“体系价值“,切忌“思维发散”。我们此时强调的体系,包括赛道卡位、资本价值、品牌体系、高层建树、产品口碑等等,均是这一体系的组成,可能是品牌市场同仁大多是文科出身,这里不是贬损文科思维,但的确很容易思维发散,或者习惯惰性地不整理思维逻辑,尤其是品牌思维逻辑此时越来越严密,每个时态均有不同的需求。

这五个重点,不是以时间线和发展阶段为衡量依据的,因为这是猫叔分享课的概要整理,所以省略了大量的案例和实操讲解,看到本文的同学千万别认为名词套路和12345是我们的方式,我们从不主张以及鼓励这些,如我一直强调,你记再多的12345,也特么不会实操,听得好像很明白,干起来照样漏洞百出。

企业品牌的构建方案(中小公司如何塑造品牌体系)(3)

模特不露脸之猫班班服

三个工具和四个关键

塑造品牌体系,必须要提三个工具:

库——资源池;

图——思维导图;

表——执行纲要;

是不是感觉这三个工具你都会啊?哎呦喂,好像应该加上Word就能凑出简历技能的“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了。那是大错特错,但这里的三个工具如何运用,是猫班的实战课程,分享讲过文章里懒得写了,同样懒得写的还包括四个关键:

1,老板的品格主张:既要又要还要;

2,公司的发展节奏:品牌意念与品牌逻辑、品牌优先还是同频节奏;

3,品牌的操盘手:1 X,一个操盘人的素养,决定品牌价值走向;

4,预算的设定运用:有钱、没钱、小钱。

这四个关键,可以说是品牌市场同仁最容易“误解”的四个点,也是凝聚了这家公司槽点最密集的四个区域。

品牌体系弥散风

基于多年的观察,在整个品牌体系中,所有的一切都模糊且失去了边界,比如著名的“5W1H”模糊了,比如所有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模糊了,比如所有的目标受众模糊了,比如所有的发展节点模糊了。

我在此前对品牌市场的观察,基于四个层面,首先是几乎所有的教材类基本都处于过时的状态,其次是几乎所有的市场营销类的知识分享的课程,都特别的套路化以及注水,再次是几乎所有的大咖或者知名同仁,传授的方法论等都很难在实操层应验,最后是国外此前先进的理念或者模式等,从启迪作用已经到了水土不服。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今天在本文正式做一个结论,就是品牌体系弥散风。不得不用一个设计用词,因为不想用所谓边界模糊之类定义,理解很容易,实战还是难。

品牌体系塑造必须借力

做个总结,品牌体系弥散风之下,我们年轻的操盘手们,受限于经验、累积、素养、认知等诸多层面,方法论出现的偏差越来越多。解决办法我思索良久,后来不得不用了这样一个结论:借力。必须的必。

作者:司新颖 资深品牌市场高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