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改变奥运(十年安防十年奥运)
从2008到2018,十年。
十年很漫长,十年也在弹指一挥间。2008年,我还在西直门上班,奥运前夕,每天下班,走在索家坟的过街天桥上,看着开幕式彩排的车队经过,期待着一次中国前所未有的盛会。2018年,已经是人到中年,不知不觉中也冒出了几根白头发。
这十年,正是80后事业和生活上升最快的十年,也是国家经济、科技、民生发展最快的十年。中国的GDP从2008年的31.95万亿,一路攀升到了2017年的80万亿,十年时间几乎翻了近三倍。很多新兴的行业、资本概念、科学技术在这十年获得大力发展,让我们从全球老三走到了全球老二,而且还甩了老三很远。
这十年,也是我们所服务的中国安防行业和中国公共安全产业发生极其深刻变化的十年。行业的跌宕起伏、技术和应用的日新月异、整体格局的不断变化,不用千年万年,便已沧海成桑田。你来我往,你进我出,笑看风云,精彩纷呈。虽然在行业里只能算是个新人,是个入门者,但还是有幸经历了这个过程,今天写一写感想,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小总结。
▲技术和行业应用的深刻变化
2008到2018年间,技术和行业应用的变化是一条主线。随着主线的走向,才有了产业格局的随之变化。
08、09、10甚至到11、12年,我们一直讲“四化”。高清化,网络化,行业化,智能化。安防产品市场中,监控系统占据最主要地位,比门禁、防盗、对讲、防爆、社区安防等其余产品线加在一起的份额都要多30%左右,所以监控受到的关注最多。相对于早期的模拟信号和标清画质,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清晰度问题。这也就催生了模拟高清和数字高清。进而形成了网络化的大潮。犹记2010、2011年的几届安博会,百万高清成了标准口号,波粒的百万高清广告甚至贴到了深圳会展中心的卫生间。人口攒动的男厕所里,大家一起看着“向百万高清,冲啊”的小贴卡,一起佩服广告的创意。在这期间,也有HD-SDI等模拟高清概念,并在银行、军队等特殊部门应用,没记错的话,汉邦高科有一段时间就发力在这上边。但由于造价和使用范围问题,最后不了了之。
高清所带动的网络化,除了改变画质之外,更让视频监控从CCTV向开放式视频迈进了一大步,扔下同轴电缆,不再去想信号衰减,走上了以以太网为载体的网络高清之路。回过头来看,就向今天的人类不知道没有电怎么活一样,新进安防行业的人,真的不知道在没有网络传输前我们的监控是怎么做的。之后便出现了DVR和NVR之争,科达的一句“DVR终结者”让行业一片哗然。海康、大华还有中威都不干了,你说终结就终结,得先看看饱有量吧。当然,那个时候的NVR兼容性并不好,不像今天,只要支持ONVIF和RTSP公有网络协议的基本都能兼容。那时候是DVR可以兼容不同厂家的摄像机,NVR只能用同一厂家的摄像机。但从长远看,网络化是趋势,这点到今天已经得到印证。
行业化是第三个点。所有的技术、产品都应服务于具体行业,这是我们的共识。但当初众多安防企业在生产加工设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具体要服务于哪个行业,市场好,需求量大,你说要摄像机,我就玩儿命的生产,反正生产多少都有代理商去卖,有工程商去接盘,管你用在谁家。但这个现象只是暂时的,社会化生产的下一步就是精细化分工。一个企业总要找到主要的客户群体,并矢志不渝的为之服务。行业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这也造就了安防企业的行业化分工,公安、司法、金融、交通、能源、文教卫、国防、环保等等,每一个领域,都有核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当然,我们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讲求大而全,产品涵盖了上述的所有行业。但又红又专显然不行,细分领域,还是需要更专业的企业去精耕细作,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平安城市项目。
智能化,我们在那个时候把他排在最后一个。2012年夏天,某天上午,丰台的一个咖啡厅里,我专程拜访首都博物馆的总工、智能建筑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祝敬国先生。当时正是周克华案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那时候祝老跟我提出了“智能化环境监控”这一说。银行的监控系统应该加入智能算法,将常用人进行入库,非员工反复出现在监控区域的,依靠人脸和体态判断,进行报警,变被动侦破为主动出击。也是在同年的12月份,听了清华大学苏光大教授的一次专业课,也是解读周克华案。苏教授列举了案件侦破过程中警员学院、各层民警对海量视频信息人工检索的案例,阐述了“以图找图”、“人脸建模”、“人脸识别”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法。当时听完这些业内顶级专家的讲解,我个人就觉得这才是监控的真正未来。把图侦转变为更加积极主动的预防,有效降低犯罪率,才是安防的使命。如果记得没错的话,2014年海康提出智能监控1.0,2015年安博会提出智能监控2.0,算是智能监控的先行者。当然,这个概念比较早就有,说是先行,是率先进行产品化。随之,2016年的北京安博会,海康、大华、宇视、科达等等企业就都推出了把智能算法集成到前端设备的智能化设备和智能化解决方案。而后的发酵就不用多说了,基于深度学习的AI大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并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产业的层次。机器视觉催生了我们企业的横向发展,从传统安防向工业自动化、汽车、物流等等领域拓展。大数据采集到智能化分析,再到云端的数据中心建立、分享。当年的“小四”,已经变成了行业真正的未来之路。
▲产业集中度提高促使行业格局剧变
2008年到2018年,整体安防行业的发展表现出整体保持高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率不断降低的态势。从如下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的变化过程。
2008-2017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走势
这十年间,整体行业格局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1、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IT化过程明显并向物联网过渡;
3、产业链延伸,融合与跨界并存;
产业集中度提高:这是最大的变化,也是最明显的变化。两个时间点非常值得注意,12、13连续两年的春天,出现了DVR降价潮和摄像机降价潮。这两拨价格争端,直接干倒了一大批小型生产商。中国安防行业历来有三个大板块,以华东(杭州和上海)为代表的研发型企业和外企,以华南(主要是深圳)为代表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以华北(主要是北京)为代表的系统集成企业。企业数量以华南为最多。我们客户库中,最高峰时候有效客户数曾达到1万余家,深圳涉及监控业务的企业(摄像、传输、记录、显示)峰值时候有3000余家。截止2018年3月份,这个数据大幅缩水,监控厂家已不足300,整体客户库数据也降至3000余家。当然,这只是一家的数据,但是用数字说话,最能表明问题。生产代加工企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经不起价格波动,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从量化宽松到收紧,以及客户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的出货困难,大批企业倒在了产品利润过低、企业现金流断裂的路上。外企的产品,曾经是高端的代名词,随着本土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技术不断翻新,外企在国内市场也被挤压的一塌糊涂,泰科甚至做起了大屏,可见窘境之甚。索尼、松下、霍尼韦尔、三星、安讯士、派尔高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安防行业里逐渐式微。以杭州为代表的研发 生产企业经过自身的品质、研发,以及资本市场的加持,依靠资深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正在逐步主导市场。
2010-2014年上市公司安防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对比表
(据乔索《从百家上市公司2014年报看安防市场》)
IT化过程明显:这个概念第一次听是源于公安部一所研究员李仲男老师的演讲。安防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智能家居的兴起,都显现出IT产业的特点。从最初的点到点的复制,一条闭路系统内的操作和应用,发展至端到端的应用,设备高度集成,基于网络的传输和存储,数据在云端,指令经过云端进行分发,数据的应用千差万别,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如出一辙。但是这里所指的IT化,可能截止到16年、17、18年,安防企业真正迈进的目标是物联网。
产业链延伸: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安防企业,尤其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视频监控企业,已经不再限于单独的安防领域。我几次参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的展厅,每次得到的信息都不同。从海康的汽车电子公司,到大华的零跑汽车,再到智能分拣机器人、工业摄像机、智慧停车系统、无人机,还有萤石、乐橙的单独剥离,无一不显现出我们业务面的极大扩展。基于视频技术优势,我们可以扩展到视觉感知的任何领域,这只是时间问题。而随着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技术的大热,获取数据并结构化应用的落实,更多的域外企业,比如华为,平安,阿里,开始跨界到安防和公共安全领域。而雨后春笋般的CV初创企业也瞄准了智能化的方向,扛旗杀到。传统的生产商,也已经将自己从产品生产、研发提升到了产品 解决方案的“产品集成商”层面,而且这在今后将是标配。
▲下一个十年
首先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没有经过任何组织的讨论。所以就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情胡说了。
对于未来,我个人有几个判断:
1、安防市场增长率将逐步缩小,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传统安防行业将逐渐淡出,以泛公共安全为基础的产品、技术、应用将兴起;
3、细分行业化趋势将愈发明显;
行业增长率逐步缩小,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新增的应用场景将逐步减少,以及产业规模基数不断增大,安防行业很难保持每年10%的递增。之前很多企业发了需求量大的财,但是随着中小型商业、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房地产市场日益严格的调控,很难再靠产品用量取胜。所以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减少。而智慧城市、雪亮工程、中国制造2025等大型项目的兴起,以及龙头企业为满足这些项目需求不断跨界、调整自身结构,很多产品(设备商)和项目(集成商)很难被计入到安防范畴,混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必须拆出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安防市场的增长,在未来十年,如果去掉重复计算,破万亿非常难。中小型的企业,要么转行,要么倒闭,要么细分行业,要么就是成为龙头企业的合作伙伴。
传统安防的淡出以及公共安全的兴起:公共安全是个巨大市场,大到无法统计其市场规模。凡是和安全相关的,包括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都在其范围内。所以除了传统安防企业外,消防企业,楼宇自动化企业,甚至通信企业,金融企业,都会加入到这个产业中来。而安防企业在其中更多的是提供基于视频和传感技术所形成的信息化服务。这也是我们的企业在千方百计的向物联网方向迈进的重要原因。十年后,一超多强的局面或许将不复存在。能够扛起这面大旗的,必须是在信息、通信、基础安全方面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各管一摊,竞争又合作。
细分行业化趋势愈发明显: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需求一定是不断提高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所面临的甲方会越来越多。客户多,分类细,客户的需求就会越发个性。我们从最近三板的一些上市公司就能看出,他们或者是专做庭审录播点播系统,或者是做工地环境监控,或者是做商超的客流统计,每一个都不是大众市场,但每一个都是具有强烈个性需求的市场。故而,想生存,必须下沉,必须专业,必须细分。
个人家庭用安防产品和产业,目前来说我个人看的真是不太明白,不能随便瞎说。只能说祝我们的企业好运,上来就是红海的市场,被互联网思维搞的乌烟瘴气的市场,总需要卫道者来肃清。但具体如何发展,是单一卖工业品变成消费电子产品,还是连卖产品带做用户运营,这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结语
经历了十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兴起和衰落。
可还记得,08年奥运会,门吉利曾宣传过奥运场馆的绝大多数门禁系统都是他们做的,但是今天门吉利还在吗?
可还记得行者猫王的马昕马总意气风发的顶着各种头衔出席活动,但是今天行者猫王还在吗?
曾经那些膨胀到雇个美女在自己办公室里,只负责给客人表演茶艺的老板们,你们还好吗?
曾经红极一时的CSST,如今劫波尚在,不知如何过下一关。
曾经红红火火的贴牌市场,如今已人去楼空,或者是改行做充电宝、广告机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衰败伴随的永远是兴起。
2008年,海康还没上市,大华也没上市,如今他们一个已经是世界第一,一个也是500亿的市值了。
2008年,我们的市场规模才1300亿,如今已经翻了4倍多。
2008年,我们还在探索IPC为何物,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迈进,去伪存真,扩展自己服务的领域。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公共安全的市场足够大,只要找对路,咬牙坚持走下去,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坚守技术第一,坚守产品品质,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相信我们的企业能在今后越来越好。下一个十年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