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交通运输大格局(民航客运年吞吐量500万人次)

高速公路里程力争达到1210公里左右,港口吞吐量达1.5亿吨,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500万人次。近日,《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布,并透露了这些信息。

基本形成大交通格局

近年来,惠州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到“十三五”末,惠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50.7公里,居全省第二;万吨级港口码头泊位数达到31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100%;中心城区公交占机动车出行比例为49.2%,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20.6标台,惠州市基本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大交通格局。

惠州交通运输大格局(民航客运年吞吐量500万人次)(1)

在此期间,惠州的高铁出行逐步普及,水路货运、港口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展现较强的发展动力。民航航线已覆盖全国78%的省会城市,“十三五”期间增速全省第一,增速大幅超过规划预期,全国排名从119名跃升至第55名。

惠州交通运输大格局(民航客运年吞吐量500万人次)(2)

惠州交通运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明显的短板。比如,惠州机场现有跑道、飞行区等难以适应快速增长客流,机场高快速接驳体系不够完善;港航体系能级不高,公共泊位偏少;中心城区进出城耗时较长,中心城区跨江、跨河通道不足。

该规划指出,当前,惠州亟待进一步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提高海陆空枢纽承载力,强化惠州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通道支撑,加速融入深圳都市圈。

惠州交通运输大格局(民航客运年吞吐量500万人次)(3)

目标:“12345”

根据该规划,惠州在“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大投入建设大交通。到2025年,惠州将在总体上形成承东接西、连南带北、顺畅安全、智慧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12345”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初步建成联通珠三角、辐射粤东北的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大湾区乃至全国南北出海新通道,为惠州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提供重要支撑,为广东交通强省建设作出惠州贡献。

惠州交通运输大格局(民航客运年吞吐量500万人次)(4)

“12345”是指,构建1大体系(一城一交的大交通体系),深度对接2大都市圈(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打造3大战略性枢纽(大湾区重要港口、千万级干线机场、区域重要铁路枢纽),建设4个高质量融合示范助力广东交通强省建设(交通轴线与产业带融合示范、综合客运枢纽站场与城市发展融合示范、都市圈毗邻地市跨界地区镇街路网融合示范、地级市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融合示范),形成5个交通时空圈(通过高快速路,惠州市市区与主要组团之间30分钟左右互通;通过高铁,惠州市与周边地市之间30分钟互通;惠州市与香港、珠三角和粤东其他地市之间60-90分钟互通;与粤西、粤北其他地市之间2小时左右互通;通过高铁和民航,惠州市与相邻省份省会城市和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互通)。

惠州交通运输大格局(民航客运年吞吐量500万人次)(5)

此前,惠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负责人向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介绍,《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惠州市与周边地市路网衔接规划》等,都将“融深”战略置于首要位置,为惠州与深圳、东莞等市规划多条高速公路通道及其他衔接道路,并协调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接下来,惠州将开创交通即生产力、出行即服务的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发挥好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建成更加完善、更高质量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

【记者】刘光明宝

【作者】 刘光明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