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

文 | 栩然

首发 | 栩然说(ID:xuranshuo)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1)

1

最近看到一个自媒体同行,写了一篇文章《第一代90后,已经开始读教员了》

我觉得挺有意思。

其实,岂止是90后,我这边连00后都开始读了,比如下面留言的这几位: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2)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3)

以及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天天看,但没有留言的年轻人。

我看到一个数据,2020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上年图书馆借阅排行榜来No.1,就是《教员选集》。

疫情之后,“教员”百度搜索指数翻了三倍;2020年,西安打工人高唱《国际歌》和《社会主义好》,视频上传B站,点击量过百万,连续几天热度排名第一…………

知乎上面有一类这样的问题,诸如"中国近代史上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我最早关注知乎的时候,这种问题下面的回答还挺五花八门,等到去年我再去看,发现下面的回答已经超过90%都在说同一个人了。

去年的9月份,我还就着这个话题写了一篇爆款文章《就你而言,近代到今中国最伟大的是谁? 》

与此同时,韶山接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家去那里当然不是为了单纯的旅游。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4)

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不管是去韶山的,还是去北京纪念堂的,都有很多是年轻人。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5)

要知道,教员已经逝世四十多年了,快半个世纪了,按理说,应该很多人都会把他遗忘了。

尤其对于90后、00后而言,出生的时候教员早已逝世,教科书里也不再连篇累牍地去讲教员选集,历史书里对教员的很多事也不再提了,红宝书也早不发行了。

而且,据我了解,很多90后、00后的父母自己对教员了解都很少,也很难主动去给他们讲教员的事迹。

按理说,90、00后对教员应该更陌生、更无感才对。

更何况,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年轻人们吃得饱、穿得好,与那个时代的艰苦朴素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怎么会去主动"忆苦思甜"呢?

所以说,第一批90后、00后开始读教员了,很难理解吗?

不奇怪吗?

2

我觉得,这不奇怪,也不难理解。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90后、00后,比前几代人都活得要明白,他们身处在历史变革的大时代中,哪怕课本上不学,社会和现实也在不停地敲打、教育着他们。

有很多现实教育甚至是震碎三观的,这让他们和同样作为90后的教员天然有了共鸣,更打破了他们小时候对教员固有的认知和印象。

这里,我将首次在公开分享我的一个观点:

我觉得,近几年来特别是2020年,至少在四个方面上,90后、00后们受到了现实的"震撼教育"。

第一方面,他们第一次真正见到公知的丑恶嘴脸。

教员在《论十大关系》里写过:

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

我觉得很多人,尤其是90后、00后一开始并没有发现公知的真面目是怎样的,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人的问题有多严重。

因为有些公知太善于伪装了,毕竟这里面有不少人都伪装进入了体制内、校园内,甚至混到了很高的位置。

你看他们的那些言论,每次都好像站在"政治正确"的角度,天天"公权""人权""自由"不离口,每次好像都很客观,善于批评,善于煽情,有些人还很理中客,一副帮理不帮亲的样子。

其实,你只要想明白了"屁股决定脑袋"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就会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明白他们的屁股到底坐在哪里。

也就是教员说的,看清楚他们到底是在替谁说话。

本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公知们善于伪装、擅长煽动,大部分人没有经过教育,也很难看穿他们的本质。

但2020年遇到了一件让公知们很痛苦的事情: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

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不管你是什么制度、什么主义,什么政体,都被一次性拉进了一场随堂测试。

从理智上讲,这些公知们可能也知道,就有效应对新冠和统筹经济建设来讲,他们没办法抹黑中国,更没办法洗白欧美。

毕竟,中国早在9月份就已经召开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宣布抗疫胜利,国内零星散发疫情也改变不了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根本控制的事实。

同时, 中国是2020年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且不是以牺牲人命为代价,而这也是一个无法辩解的事实。

但从屁股来讲,公知们没法去真心肯定中国,更没法去主动揭露欧美抗疫失败、命如草芥的真相。

至于说从良知来讲,不好意思,他们没有良知。

于是,这帮人精分了。

从早期各种花式诋毁中国到中期写日记到后期各种阴谋论,再到对欧美国家防疫失控视而不见……

他们的所作所为深刻诠释了什么叫"鸭子死了嘴壳硬"。

特别是那句经典的"疫情没有胜利,只有结束",足足让人恶心一个月。

好一句"没有胜利,只有结束"。我们这么多人的付出,这么多人的牺牲,就白干了?

我就问一个灵魂问题:美国那么牛逼,确诊人数都上千万了,怎么还没结束?

结束。说的真是轻描淡写啊,啥都不干就能结束了?说这话的人得有多不要脸哪!

甚至出现了一个叫河山硕的公知在美国感染新冠而死,其间一直在线直播自己在美国的遭遇,直到临死还在粉饰,觉得美国根本没有那么多确诊病例(另据最新消息,河山硕的另一个公知好友近日也因新冠死在了美国)。

无可辩驳的事实真相面前,他们的这种两面三刀、自欺欺人的行为,一下子全暴露了。

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一代看得清清楚楚,你当大家还像当年那么好忽悠啊?

不好使啦!

2020年,是公知们集体倒掉发臭的一年。

前辈公知们花了几十年时间,好不容易造出来的一点民意和舆论基础,被现在这帮公知们几个月时间就搞臭了。

真的是咎由自取,自绝于祖国、自绝于人民。

该!

3

第二方面,他们第一次真正明白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彭老总说过一句精辟的话: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所以,不要抱有幻想。

关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发展,特别是和美国的关系,我在一篇十年前的文章里看到过一个极为精准的分析。

那时候的中国,还远远没有这么强大,无论是经济实力、国际地位还是民族意识都不强,但就已经有人预言:中美关系必将从量变走向质变。

原因很简单,历史上的世界头号强国从来不可能对一个日渐逼近的对手视而不见。

时至今日,我们的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70%,历史上还从未有其他国家到此位置,苏联巅峰时期的GDP也没有超过美国的60%。

如果还有人觉得,现在美西方国家制造各种摩擦,加紧打压中国是因为中国现在太"战狼"了,"不韬光养晦"了,那就真的是太天真了。

用一个梗来说:我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现在国际上有一些国家变本加厉针对中国,不是因为外交部越来越敢于顶嘴了,也不是因为拍了什么《厉害了我的国》。

你的各项经济指标摆在那里,进出口的数据摆在那里,产业发展从西方手里分走的真金白银摆在那里,有些人还故意天天谨小慎微分析自己那句话说错了导致了洋人不高兴,要国民反思,一面固然是坏,一面也是对西方情报能力的嘲讽。

——by 凯申

从这几年,欧美国家特别是臭名昭著的"五眼联盟",使用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抹黑、打压开始,很多年轻人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为了遏制中国崛起,这些国家什么双标、什么技术封锁、贸易战、局部军事摩擦,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连抖音海外版TikTok这么一个娱乐软件,都因为太过强大,几乎被美国政客不择手段地强取豪夺。

我相信,在这些残酷的国际现实面前,很多90后、00后已经明白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无论上台是什么总统,什么出身,什么职业,什么种族,什么肤色,对华的大战略都从来没有变。

变的只是手段,时而怀柔、时而强硬,时而敲响棒子,时而拿出胡萝卜。

他们是不会真心盼着我们好的。

教员早在70多年前的《别了,司徒雷登》里就说过:

中国人听着,艾奇逊(时任美国国务卿)在给你们上课了:

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讳地说出了全篇的真理。美国之以没有大量出兵进攻中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为美国政府有顾虑。

在另一篇《丢掉幻想,准备斗争》里这样说:

自我批评的方法只能用于人民的内部,希望劝说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反动派发出善心,回头是岸,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6)

说真的,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都受教育了。

4

第三方面,他们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集中力量办大事"。

教员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教员选集》第四卷

从建国初期到改开初期,我们都是集中全民族的力量,才建成了那么多的重大项目,才有了两弹一星、飞机导弹核潜艇。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年轻人们对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已经越来越陌生。

疫情一来,明白了。

无论是封城,各大医疗队群集武汉,还是方舱医院的建设,到后来的全民核酸,以及马上要实行的全民免费接种疫苗。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把每个人的力量集合起来,才能更好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否则都从经济利益、从个人利益出发,谁去逆行,谁去自觉隔离,谁去给那些偏远地区的人普及防疫知识?

怎么会有去年年初让人震撼的"七剑下天山"?

为了前往阿尔泰山区的偏远牧民居住区进行新冠肺炎防疫知识普及,人民警察和医务人员冒雪骑马前行。 而这只是无数中国基层工作者平凡的一天,不让一个人落下。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7)

也正是从这里,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国家的安全和强大。

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才开始真的提升。

在知乎"为什么美国害怕中国崛起,却不害怕印度的崛起?"的问题下,有一个13万赞同的最高答案,很简单:

不只是美国害怕中国崛起,哪个国家都怕。

能把将近14亿人按在家里一个月,不准出门,还能有吃有喝,保证基本生存物资的供应,不出乱子,没人闹腾游行示威,一心抗疫。这背后需要多么强大的国力,凝聚力,指挥力和控制力。

这是一个什么国家?这是一群什么人?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14亿社会主义新人。当面临危机的时候,这种实力太强悍了,目之所及,无国可比。

——知乎答主"donkeyge"

这种力量,是一盘散沙的西方国家所永远无法理解的。

其力量源泉,我之前曾经写过,就在于我党从创立初期,特别是教员开创"工农武装割据"开始,逐步打造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孙子兵法里说:上下同欲者胜。

这种组织和动员能力,经过岁月的磨砺,我们从来没有丢掉,并在现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另外多说一句,我觉得这种动员和组织能力的思想根源,其实教员当年说过的另一句话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你有真正知道老百姓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奔走呼号,才可能真正把老百姓聚集起来。

要知道,老百姓又不傻,你如果说的、做的,和他们的利益南辕北辙,怎么可能得到支持呢?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5

第四方面,他们第一次真正见证"资本的可怕"。

教员当年说过,资本可以利用,但必须有限制。

从年初的996福报,到年中的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到年底蚂蚁金服、蛋壳暴雷、社区团购,再到最近拼多多员工猝死后在知乎回应"底层人民拿命换钱"。

大家终于意识到了,原来资本不受约束可以如此可怕,在资本之下,别说每个人了,连一些小公司都如同蝼蚁。

关于资本的问题,我在前段时间的爆文《马云并不是问题 》里写得非常深入详细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看下。

没有见到资本失控有多可怕之前,我们都被资本造就的繁荣所迷惑了,信了那些"996是福报""人家三代人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之类的鬼话。

相信了一些资本家鼓吹要"放开市场""放开监管""自由化是一切经济的解药"之类的话,甚至于跟着他们一起反感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我们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父母很爱我们,但我们却非常逆反。

怎么都觉得不好,有些还可能怀恨父母,觉得他们管得宽,是专制,哪里知道只是怕我们受伤害啊。

反而外面的坏人教唆,社会小混混让我们觉得"自由自在""开心",哄得我们开心,很时髦、很先进。

于是被人卖了还要帮着人数钱。

非得要进入了社会,面对自身的打工人处境,面对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面对"996""福报论'',经过了资本的暴打,见证了人间的黑暗,才会知道只有父母才会无条件爱自己,只有家里才是最后的港湾。

6

90后、00后这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从小到大没真正意义上吃过什么苦,小时候被老师骂一下,家长少给买件新衣服都觉得是经历了挫折了。

还以为现在拥有的一切就是天然拥有的,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的生活就是唾手可得的,西方大国就是这么和蔼可亲、浪漫多金的……

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暴打、现实的摩擦,没有体会过996、715,没有真正认识到那些冠冕堂皇的西方是怎么耍流氓的,你怎么会幡然醒悟?

经过了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刻教育,真正见到了这个世界和社会残酷的真相。很多人内心里固有的一些看法、认知崩塌了。

这时候才会真想明白,原来教员他老人家一直是在为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说话啊!

他是领路人,更是同路人。

上一批90后(奇怪吗第一批90后)(8)

原来那些唱衰中国的人都是不怀好意的啊。

千万别被他们忽悠瘸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注定了要和中国这艘大船共沉浮的,而那些人就像白蚁、蛀虫,把大船弄沉了,就跑了,怎么会管我们的生死。

看看那些经历街头政治和剧变后的国家,从俄罗斯、乌克兰到阿富汗、叙利亚,有哪一个国家真的好了?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教员那里找到答案。

于是,很多人开始读《教员选集》。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大部分人是读不懂的,或者似懂非懂的。

一方面,当时的语言体系变了,虽然教员极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文章,但很多涉及重要理论和逻辑论证的内容,还是会很烧脑。

另一方面,形势变了,我们无法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去体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下教员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

除此外,更重要的一点,你不了解教员的经历,你就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会写下那样的文章、那样的诗词,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考。

就像一句简单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之前就写过了,教员一开始甚至是反对暴力革命的,还曾经是个反政府主义者。

从1919年呼吁不要搞流血革命到1927年坚决要同国民党反动派搞军事斗争,这中间不知道教员经历多少思想上的反复斗争?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要想读懂《教员选集》,必须读懂教员的经历。

《选》和《传》必须是结合起来看。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经常写教员的一些事迹和经历的原因。

你只有读懂了他的行为,才能真正明他的思想。

7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

那就是很多人困惑的:官方的《教员选集》是比较严肃而枯燥的,而野史包括国外一些专家写的传记,又有很多经不起推敲。

怎么看,才能又读得进去,又能学到真谛呢?

我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相互印证法。

广泛搜集所以和教员有关的书籍文章,从官方到国外,包括第三者的传记,比如萧子升、罗章龙的回忆录等等。

找出其中细节上的勾连和相互印证关系,再结合官方的年谱、传记以及教员的自述等,用我独特的写作方式,去记叙和分析。

当然,考虑到当前的时机问题,我也希望大家理解,我现在的写作,更多的是集中在建国以前,特别是教员的青年时代。

因为这个时候的教员,更像是一个底层逆袭、一路摸爬滚打成长的人,而到达陕北特别是建国后的他,作为国家领导人,更像是一个政治家。

前者,对青年人的指引、榜样作用更明显;后者,大部分人,目前还很难从政治上去理解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

就像是从政治的角度考虑,宋徽宗、明熹宗都是很差的皇帝,但从做人的角度讲,他们都是好人;而秦始皇、明成祖、雍正都是好皇帝,但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残暴、严苛的骂名。

当年明月早就讲了:一个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但好人是当不了好皇帝的。

这就是政治家和普通人的不同。

这就是建国后的教员,为什么很多人更理解不了的原因。

毕竟,大部分人别说政治了,连政治书和新闻联播都看不进去。

我最早从15年美国大选开始写毛主席,首篇大获成功的文章就是《三十多岁的毛泽东,凭什么让人死心塌地跟他一起打江山? 》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

但那时候的读者群体里,读教员的人远没有这么多,所以这篇文章并没有十万加。

之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写几篇关于教员的长文,查阅的史料不计其数,反复思考、呕心沥血。

可以说,每一篇我都很珍惜,也都自认为是自己写得最好的文章之一。

一直到我开设"栩然说"这个号,开始有体系、有计划地批量写作,同时用教员的思维来分析很多时政热点,历史、人物。

一年的时间里,我光是深度分析教员的原创文就写了二十多篇,当然因为写得多,不可能保证每一篇都能达到巅峰水平,都能十万加,但每一篇都代表了其中一个学习方向,思考角度,都是我的体会。

其中的很多文章,引起全网热,比如用教员的分析方法最近写的关于马云的文章,也是十万加。

我欣喜地看到,喜欢教员、想要了解教员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年轻人为什么要看教员,因为他最关心青年人。

我曾经在看到过一个很生僻的资料,比较长,我原文引用一下,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看一看,教员当年是怎么关心大家的::

我提议,学生的睡眠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现在是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普遍感到睡不够。因为知识青年容易神经衰弱,他们往往睡不着,醒不来。

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的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现在初中学生上课的时间也多了一些,可以考虑适当减少……

工农兵青年们,是在工作中学习,工作学习和娱乐休息睡眠两方面也要充分兼顾。两头都要抓紧,学习工作要抓紧,睡眠休息娱乐也要抓紧……

总之,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有些领导同志只要青年工作,不照顾青年的身体,你们就用这句话顶他们一下。

理由很充分,就是为了保护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长。我们这一代吃了亏,大人不照顾孩子。大人吃饭有桌子,小人没有。娃娃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哭了就是一巴掌。

现在新中国要把方针改一改,要为青少年设想。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

看看,这哪里像是一个如此大国的最高领袖在打官腔,这分明就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在谆谆教诲。

字里行间,一言一语总关情。

而在新的一年里,我也将遵照教员的教诲,继续用我的方式为大家写作相关的文章。

这里,我也希望大家毫不吝啬地将"栩然说"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人;在这里,让大家深度、有趣地学习教员,去思考时政热点、家国大事。

教员曾经忧心忡忡地说过:

"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

中国人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英国人说'爵位不传三代';到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啊?

我坚信,只要年轻人们还在纪念教员,还喜欢深度阅读教员,还在牢记他当年的嘱托。

这样的担心就不会发生。

因为,你们记住,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我们的事业要达到,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达到!让那些内外反动派颤抖去吧!中国人民不懈的努力一定会稳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民万岁!——教员

—— END ——

大家好,我是栩然,感谢大家的阅读和评论。想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有态度、有深度的文章,欢迎关注【栩然说】(ID:xuranshuo),和100万粉丝共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