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碳共渗与渗碳(氮碳共渗QPQ质量检验及缺陷解决方案)

  1. 质量检验项目

1.1外观

铁素体氮碳共渗件的颜色为:氧化发黑工件表面呈黑色或蓝黑色,不进行氧化发黑的工件表面呈灰色。

检验方法:在500-Lx的照度下,肉眼观察表面颜色应比较均匀一致,不得有明显的花斑、锈迹、发红。不要在室外强烈阳光下检查工件外观。对于有粗糙度要求的则要用粗糙度仪检验。

1.2硬度、有效硬化层深度

用相同材料、经相同预先热处理的试样,与工件一起盐浴铁素体氮碳共渗处理后检验渗层显微硬度和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规定检验,对于小件可以实物取样。

盐浴铁素体氮碳共渗件的表面硬度与该链接材料的合金元素有关,常见盐浴铁素体氮碳共渗件的表面硬度,深度见下表:

氮碳共渗与渗碳(氮碳共渗QPQ质量检验及缺陷解决方案)(1)

1.3抗蚀性

用10%CuSO4溶液滴试工件非棱角处,30min不析出铜,即表示有致密的Fe3O4氧化膜、渗氮层完整,防锈能力满足要求。也可以按国家标准检验:用脱脂棉球,9.2N的压力均匀来回摩擦20次以上不露底色为合格;在干燥后未浸油的试片上滴3%CuSO4溶液,20s不出现红色斑点为合格。必要时也可以按国家标准盐雾试验检验。

2:工艺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

2.1渗层硬度测量数值偏低

产生原因

1)测量方法有问题。

2)氮化盐浴氰酸根含量过低,氮化温度低或保温时间短,造成渗层深度浅。

3)表面疏松层过厚,化合物层太薄。

解决方法

1)添加调整盐,提高氮化盐浴的氰酸根含量,适当提高氮化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

2)彻底清除氮化炉炉渣。

2.2渗层薄或渗层不均匀。

产生原因

1)工件表面脱脂不彻底,表面有锈迹、有杂物。

2)工艺规范不当或执行不当,氰酸根含量低,氮化温度低或保温时间短。

3)化合物层外面疏松层太厚,化合物层只占渗层的小部分。

解决方法

1)彻底清洁工件表面,彻底脱脂,必要时可以手工逐件擦洗。

2)调整氮化规范或改进操作,提高氮化盐浴中的氰酸根含量,提高氮化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

3)彻底清除氮化炉炉渣,这样可以减少疏松层的厚度或采用其他措施来减少疏松层的厚度。

2.3化合物层疏松严重(占总渗层深度的1/2以上)

产生原因

1)氮化炉中的沉渣或极细的粒状悬浮渣太多。

2)氮化盐浴第一次化盐后,时效保温时间不够,盐浴成分尚未均匀。

3)氮化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或氮化盐浴中氰酸根含量过高。

解决方法

1)先用捞渣勺捞出氮化炉底部粗渣,然后用除渣器彻底除渣。

2)第一次熔化盐浴应时效4h以上再使用,调整盐加入量应适当。

3)氮化盐浴中氰酸根含量适当下调,适度降低氮化温度缩短保温时间。

2.4工件表面发红

产生原因

1)工件从氮化炉出来,进入氧化炉之前在空气中停留过久。

2)预热时间太长或预热温度过高。

3)氧化盐浴中Fe2O3含量过高,盐浴发红。

解决方法

1)工件从氮化炉出来滴完盐后应尽快进入氧化炉。

2)控制工件预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工件预热后的颜色不呈黑色。

3)去除氧化盐浴中的沉渣,并采用氧化盐的专用活化工艺方法,使氧化盐浴恢复正常颜色。

2.5工件变形较大

产生原因

1)工件装卡方式不对。

2)预热不充分。

3)出氧化炉后清洗过早。

解决方法

1)细长工件和薄件应垂直装卡,大量生产时最好采用专用卡具,防止平面间接触及工件堆积安装。

2)提高预热温度,延长预热时间。特别是容易变形的零件,可以采用随炉温方法预热,预热应充分。

3)必要时工件出氧化炉以后可冷到室温再清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