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姓耿的姓氏的来历(百家姓之耿姓耳火为耿)

耳火为耿,从耳从火。两形会意,表示在大火燃烧时发出的巨大的声音。

耿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八位,人口约一百二十一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6%左右。耿姓逐渐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关于姓耿的姓氏的来历(百家姓之耿姓耳火为耿)(1)

姓氏来源

1、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王室同姓贵族的封地,又为诸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耿地原为商王朝耿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吞灭耿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作为自己姓氏者,称耿氏,成为耿氏家族的一支。

2、以国为姓。

耿国为晋献公所灭之后,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清,高丽人有耿姓,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耿姓的得姓始祖非祖乙,而是祖丙。

公元前1525年,商第十四代君王商祖乙只是将商都迁到了一个叫耿的地方,并没有建国,次年,由于河患,重新迁都,而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

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为纪念这位氏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将姓改做耿。

关于姓耿的姓氏的来历(百家姓之耿姓耳火为耿)(2)

迁徙分布

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耿姓逐渐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扶风茂陵,时巨鹿。耿姓一支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于该地。

此支耿姓下传至东汉耿况时,耿姓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诞生了,其膝下六子:耿弇、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

在中兴汉室的战争中,个个军功显赫,威震四夷,而且其子孙后代,亦不遑多让,竞现于史。

东汉末期,此支耿姓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耿国曾孙耿纪,被曹操诛灭三族,耿霸玄孙耿援亦被灭族,只存耿援孙耿弘一支。另耿纯起事时,率有宗族宾客两千多人,后其家族被留居蒲吾。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耿姓人在河东、高阳、扶风等地繁衍得颇为兴盛,并在上述三地形成耿姓郡望。此际之耿姓也有徙居今江苏、安徽等江南之地者。

宋元之际,耿姓在江南之地分布更广,但族小势微。

明初,山西耿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

明末,耿仲明由山东迁居辽东盖州马兰峪(今辽宁省盖县境内)。

清康乾年间及以后,冀、鲁、豫等地的耿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

如今,耿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为多,这八省之耿氏约占全国耿氏人口的75%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