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怎么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觉悟到由于迷惑无知,才使自己沉沦于生死轮回之中。而觉悟了的菩萨则常常认识到,只有博学多闻,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智慧,使自己获得宣讲佛法圆通流畅、无所滞碍的才能,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够得到远离生死、彻底解脱的大快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怎么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

博学多闻的意思是: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博,意为“量多、丰富”,亦可解释为“通晓”。博学,意为学要广泛地猎取,以达到知识渊博、学识丰富、学问广博精透的境界。

博学作为一种治学精神,作为一种人生追求,在滔滔历史长河中为无数名人志士所追求、所演绎。而中华民族凭借其古老悠久的历史,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也就自然成为一部抒写“博学”精神的宏大画卷。这个古老民族的“博”字情缘,使得人们对博学之人尤其钦佩与向往。“博学多才”、“博闻强识”、“博古通今”、“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几千年来,人们对“博”字的青睐与崇拜从未衰减,对“博学”的追求俨然融入了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和经世致用之学,融入了我们古老民族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或辛酸或喜悦的故事,在人们的心灵和中国社会的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怎么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

“博学”就是征服知识的一把利器。春秋战国众家学派也许并未料到,不是儒家、法家抑或某一个学派,而是人们对“博学”的追求将历史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博学”之风造就了泱泱中华“君子之国”、“雅士之邦”的美称。

“博学”不是用来瞻仰,而是用来追求的。追求“博学”不是一句口号,不是远方的一抹绚丽云彩。《论语》一再强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不知而不愠”,这些句子告诉人们要以虚心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来追求“博学”。同时,“博学”不仅是广泛地猎取知识,还是仁义礼智信的一种修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就像苦行僧的万里取经一样,求学也同样需要一种仁义的胸襟,一种坚忍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说一个人博学呢?因为他知道的比平常人多一点,他的能力比别人强一点。博学多才的人愈多,社会就会愈进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怎么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

那么如何达到博学多闻?就是要勤学。所谓勤学,即勤学苦读,要忍耐、精进、吃苦,学问、技能才会有所成就。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也不是侥幸得来的。学习技能、研究学问的过程都是先苦后甜,所以不要怕吃苦。我们都知道“勤能补拙”,勤下工夫,经过不断练习,最后必然学有所成。如果觉得自己脑筋不好,该如何补救?脑筋不好是因为妄想执着太多,所以要检讨反省,把过去的妄想执着通通看破、放下,把烦恼妄想忘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努力勤劳,要有恒心、耐心、信心,用心学习,如《中庸》所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滚滚洪流要靠涓涓细流汇成,渊博的知识是靠长年苦学积累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怎么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

博学多闻的人,往往在事业上有成就,在社会上有声誉,贡献也比一般人要突出,受人羡慕。因为有了博学多闻才有智慧,生活中才不会糊涂,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博学多闻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