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1)

江南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鱼米之乡”的感觉,出镜《风味人间》的常熟恐怕是最能担得起这个名头的城市之一。位于长江边上的常熟,河网密集,许多条河流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再加之这里平坦的地形,古往今来都是水稻的优产地。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2)

常熟尚湖水上森林

常熟地属苏州,常熟菜也属于苏帮菜体系,最有名的当属叫花鸡了。

相传朱元璋带兵打仗跑了三天三夜,实在是饥饿难忍,这时看到前方一位老叫花子(乞丐的意思)在一堆泥巴旁边烤着什么东西,问过之后老叫化说:“我在烤鸡”。朱元璋一听非常惊奇,老叫化把鸡从火中取出,打开泥巴,香味扑鼻。朱元璋边吃边赞不绝口。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3)

叫化祖宗洪七公吃了都说好。图/截取自2017版《射雕英雄传》

传说归传说,1863年,常熟长华菜馆的名厨黄培璋挖掘出这道民间菜肴,加以改进并推出,叫化鸡得以正式列入菜谱。

现在的叫花鸡以嫩母鸡为主料,配以肉丝、绍酒、大葱丝、川奈、姜丝、八角、辣酱油等近20种配料将鸡腌制4个小时;包裹物一般采用荷叶,不只是起包裹、隔离的作用,是要食材得其清香,最后再用锡纸将鸡包两层,尽最大程度保留鸡的香味。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4)

叫花鸡,西瓜童鸡和早红桔酪鸡为苏州非常著名的三种鸡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5)

膛料种类多样,荤有火腿、干贝、鸡胗等,素有香菇、栗子、冬笋等,都是极鲜的辅料。图/截取自《风味人间》

叫花鸡的名头在外那是没话说,但如果说最能代表常熟的就是各种蒸菜和常熟人每天都吃的面食了。

常熟蒸菜老八样,通常认定有蒸爆鱼、蒸走油肉、蒸蹄髈、蒸鸭、蒸草鸡、蒸油泡、蒸蛋饺、扣三丝等。这里水草丰美,江湖之鲜经常出现在美食里也不足为奇了。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6)

▲ 蒸爆鱼是常熟传统的“蒸菜老八样”之一。制作原料大都采用淡水鱼的青、草、鲤、鲢等,尤以鲜活青鱼或草鱼为最佳。摄影/ 陈彬

除了蒸菜,常熟人的一天,便是从一碗面、一杯茶开始。茶是虞山绿茶,面里头最有名的是虞山兴福寺的蕈油面。蕈,是一种高等菌类植物,被称作“素中之王”。 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每到春秋季节,特别在雨后,就会长出许多蕈来。这蕈的颜色一如松树皮,呈淡棕色;形似开了伞的蘑菇,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蘑菇的鲜美都比不过它。

所谓“浇头”就是浇在面上的微型菜肴,苏常地区的浇头大抵分两类:一类是干坯,如排骨、爆鱼等,常熟人是直接将浇头盖在面条上。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7)

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摄影/ 吴学文

还有一种面是炒浇面,以炒制的浇头浇面而得名,属于常熟当地的特色小吃。"鳝排双浇宽汤重青面鲜轻硬面",能一口气报出这串词的,一定是炒浇面的老吃客了。

在常熟吃面,还有多种术语:重青就是大蒜花要多放;轻面就是面条要少一些;宽汤那就是汤头要多一点;紧汤就是汤头要浓缩……这样的吃面文化一直流传到现在。

朱元璋吃烧鹅片段(让朱元璋念念不忘的)(8)

常熟烧浇面

不吃不熟,一吃就熟,常吃常熟,常熟的美食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让你吃了还想吃,吃完便爱上了它。

- END -

文丨王鸣江

编辑 | 堃堃

文图编辑 | Face

封图摄影 | 吴学文

本文及部分图片取自《风物中国志·常熟》

原文有增减、改动

本文为地道风物原创文章,原文有删改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