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大面积的丹霞地貌(我们都已经熟知的)
打捞一段历史记忆 收藏一份乡土情怀
他是哲学大师冯友兰的弟弟,虽不像其兄长那样赫赫有名,但在地质学界却是一位响当当的学者。
他育有三男三女。他教化砺志,家学繁荣,因此俊彦云集,英才辈出。冯钟豫是水利专家,钟潜是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钟潮是金属研究专家,钟广、钟燕继承父业,是地质学家。钟芸是北大文学教授,其夫任继愈是著名学者、北京图书馆馆长。
他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为祖国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为地质勘查、地质教学和能源工业建设争取资助,打下了中国能源工业和地学教育的基石。
他注重实地调查,学术成果颇丰。撰写了近百篇论著,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参与编写了五种地质教材,补充丰富了各大院校的地质教学内容。特别是参与主编的《矿床学原理》,是矿床学的系统专著和教科书。
书香门第 留学美国冯景兰(1898~1976),字淮西、怀西,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一级教授。
为了倡导“实业救国”,冯父曾协助张之洞兴办“洋务”,勘探湖北大冶铁矿。
因此,幼时的冯景兰得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矿石,喜得大冶矿石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因此,他对自然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投身地质研究。
湖北大冶铁矿
不幸的是,景兰幼年丧父,以后靠母亲教育成人。
景兰小时候在家乡私塾受启蒙教育,后来就读于县城小学。
1913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8年,冯景兰考取公费赴美留学,进入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及矿产学,1921年毕业,获得“矿山工程师”职称。
哥伦比亚大学
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
1923年,26岁的冯景兰硕士毕业后,抱着振兴工业、寻找矿产的热情,带着他的智慧与知识,回到了坎坷动荡苦难的祖国,从此终生献身于地质教育和矿产地质勘查事业。
学成归来 教书育人留学回国后,冯景兰历任河南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地质学教授、地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冯景兰从清华大学,调任北京地质学院一级教授。
1969年,北京地质学院并入武汉地质学院。原来的北京地质学院,成为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院(今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冯景兰继续留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指导培养研究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先后指导约20个研究生。这些学生如今已经是学部委员、教授、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桃李满天下”。
冯景兰毕生从事地质科学教育数十年,为国家培育了大批地质人才。
冯景兰院士(中)与他人合影
他注重讲课。每年新生入学,冯教授以他浓重的河南口音和极为响亮清晰的口语,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地质科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们很快对地质学有了初步认识和浓厚兴趣。
冯先生讲课很有条理,注重讲课的系统性,因此学生们的听课笔记很好记。他还经常补充新的内容,要求学生做读书报告,甚至用英语讲授矿床学。
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课外教学,使学生从实物中来认识和印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从实践中来理解和巩固书本上的理论。
在简陋的图书馆里学习的联大学子
他总是鼓励课外考察,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工作。
每次野外考察,他总是大步走在最前边,学生们必须紧步才能跟上。高山密林,毒蛇猛兽,雪山草地……他们的探索之路,危险艰辛但充满希望。
在行进途中遇到地质现象,冯先生就详细讲解。同学们虽然感到劳累,但收获则是丰富的。
作为近代中国矿床学的重要奠基人,冯景兰潜心研究矿床学问题,并充分利用野外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提炼上升为理论,并吸取国外地质学新知识,编成教材——《金属矿床类型》及《矿床学原理》。
这是冯景兰首次参与主编的,以中国实际材料为主的教科书。
在编写教材工作中,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原稿上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实地调查 著述等身学成回国后的数十年中,冯景兰一方面奔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地质学和矿床学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做了大量基础地质工作。
尤其对两广、陕北、河南、四川、西康、云南及东北大兴安岭、黑龙江流域等地的地质调查,撰写出近百篇地质学术论文及调查报告,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中州大学,决心治理黄河
1923—1927年,冯景兰任河南中州大学讲师、教授和矿物地质系系主任。
教学之余,冯景兰多次来到开封北郊,就沙丘的形成及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此,他与治理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河南大学
1926年,写成了《开封附近沙堆之成因分布与风力水力风向之关系》等文章,探讨黄河岸边沉积物的成因等问题。
在两广地质调查所,命名“丹霞地貌”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的技正(即旧时中国技术人员的官职)。
他先后调查广九铁路沿线地质、粤北地质矿产和粤汉线广州至韶关段沿线地质矿产综合考察工作……
广九铁路
特别是在广东韶关仁化县丹霞山,他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红色砂砾岩层。
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蚀、风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其中,有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有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广东韶关丹霞山
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特殊的地文现象,把这一红色沙砾层命名为丹霞层,将由此形成的奇峰林立的独特景观——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
这一命名,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沿用至今。
在北洋大学,编著出版《探矿》
1929—1933年,冯景兰任北洋大学教授,讲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普通地质学等课程。
这段时期,他不仅潜心于国内的地质调查工作,而且对国际上的地学动态也十分重视,并且尽量将重要的信息介绍到国内,以提高国内地质工作的水平。
《探矿》
比如,为了促进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他于1933年编著出版了《探矿》一书。内容全面且简明扼要,介绍了当时国际先进经验。该书一版再版,发行甚广。
这本书也是如今的《找矿勘探地质学》前身。
同年,他发表了《放射性与地热学说》一文。而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地热地质才在我国较为广泛地传播和应用。
在清华大学
致力于玲珑金矿的地质研究
1933年起,冯景兰任教于清华大学地学系。不久,兼任地学系系主任,讲授矿床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等课程。
清华大学地质系师生合影冯景兰(前排右三)
此间,冯景兰利用多个寒暑假,调查了河北平泉、山西大同、山东招远以及泰山等地的地质和矿产。
他是招远玲珑金矿地质研究的先驱之一。近十多年,玲珑金矿的地质研究才是兴盛时期。
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师生回北平、天津原校。冯景兰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
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
写成专著《川康滇铜矿纪要》
1938—1946年,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被迫南迁,在昆明与北京、天津等高校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冯景兰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3—1945年间,他还兼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和采矿系系主任。
西南联大旧址
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参加了四川、云南、西康(当时有西康省建制)等西南三省铜矿的勘探,以及滇缅铁路沿线矿产的调查,对三省铜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时代及分布规律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分析。
1942年,冯景兰写成专著《川康滇铜矿纪要》。
在这部书中,“关于西南铜矿的地理分布、造矿时间、母岩、围岩、产状、构造及矿物成分等均略作分析,以推论其成因,并估计其储量,研究其产量多寡、矿业盛衰之原因,以及其将来发展之可能途径。”
由于该书既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又有实践价值。因此,荣获当时教育部的学术奖。
在北京地质学院
主张根治黄河,提出“封闭成矿学说”
在这里,除了担任正常的教学工作外,冯景兰继续深入地质考察研究。
1954年,被聘为黄河规划委员会地质组组长。
他还被任命为新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全面规划。
他提出了“治河必先知河”,多次参加黄河河南段的勘测,为治理黄河提出了地质基础方面的依据。
1950年3月,应水利部邀请,参加豫西等地黄河坝址的地质勘察,并写出报告。其中的《豫西黄河坝址地质勘测报告》、《黄河的特点和问题》等文章,可以说是治理黄河工程地质基础方面的力作。
河南三门峡黄河大坝
50年代时,冯景兰还多次着重指出黄河含沙量的问题,认为这样高度的含沙量,不仅使下游河床淤高,因而泛滥、迁徙,影响到防洪和航运,而且淤满水库,填满渠道,严重地威胁到水库寿命、水力发电和农田灌溉。
当人们沉浸在悠久的黄河文化历史中徘徊时,认真研究这些治理黄河的重大课题,无疑更有意义。
黄河河南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冯景兰对矿床成因、封闭成矿、矿床共生、矿床定位及其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说”。
这在当时具有开创性作用。直到七八十年代,这一学说才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除此之外,他还写有许多重要的著作:《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黄河的特点和成因》和《黑龙江水系地区新构造运动的迹象及现代湿地形成的原因》……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可谓著述颇丰。
遗憾的是,在十年动乱中,冯景兰被批斗、被劳动改造,资料被劫掠一空,文稿亦丢失殆尽。和许多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
尽管如此,他也不放弃地质研究。
1972年,冯景兰夫妇从江西峡江农村五七干校回京后,他立即翻译国外新出版的《岩浆矿床论文集》中的文章,共译9篇。
1976年9月29日的早晨,冯先生还在伏案写作,上午便因患猝发性心肌梗塞而与世长辞,享年79岁。
尊重原创 欲转载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