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竞选时的精神状态(希拉里严苛童年)

了解希拉里的童年,必须要知道希拉里母亲多萝西在其童年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她性格的形成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希拉里竞选时的精神状态(希拉里严苛童年)(1)

休、多萝西、希拉里和休吉(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希拉里传》)

多萝西8岁时被年轻的亲生父母抛弃,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经常挨批评遭奚落;14岁便离开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所幸雇主对她很好,送她读完了中学。毕业后的多萝西回到了芝加哥,因为已变富有的母亲第一次联系她,渴望得到母爱的多萝西热烈地投入到母亲的怀抱,可谁知,母亲却是想让她做女佣。多萝西拒绝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找到了一份工作和新的处所,靠文秘工作维持着自己的生计,直到遇到大她八岁的休.罗德姆,一个经常对后来的多萝西进行羞辱、在家中树立绝对权威的粗鲁的退役海军。

希拉里和三个高中同学(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希拉里传》)

也许是因为自己童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所以多萝西努力着维持着家庭的完整。

“我能感觉到多萝西身上的悲伤气氛,我不知道用‘被打倒’这个字眼是否合适,有时候她显得孤立无援。很大程度上她通过孩子来实现她的人生价值。”多萝西经常感到恐惧,害怕家人弃她而去。尽管时常感到不安,但是维持家庭的完整性比追求个人梦想或逃避丈夫的凌辱更为重要,虽然她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受到苛刻的对待。虽然希拉里的父亲对家人极尽羞辱之能事,而且吝于付出,但是希拉里仍把他当做偶像。希拉里大学男友第一次去她家时,立刻就纳闷多萝西为什么不走出这段婚姻?希拉里又是怎么忍受父亲的无理取闹的?但不管怎样,希拉里总是能找到办法熬过最困难的时期,她要么选择退让,要么只想父亲能给她什么,而不是去想父亲剥夺了什么。

在20世纪80年代,多萝西最先告诉希拉里,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她不会赞成离婚。考虑到希拉里的父母性格和婚姻关系,希拉里和比尔之间那虽然历尽艰辛却顽强维持下来的婚姻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希拉里竞选时的精神状态(希拉里严苛童年)(2)

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希拉里传》)

多萝西不希望女儿重复自己童年时代遭遇的种种不幸,鼓励她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追求自己的目标。希拉里4 岁时,一个专爱欺负人的大女孩总是对她呼来唤去的。多萝西知道后,对希拉里说:“这个家里没有胆小鬼的位置。”虽然希拉里当时吓坏了,但多萝西还是教她下次要大胆反击。不久,希拉里又碰到了那个横行霸道的女孩,这回,希拉里当着几个男孩子的面赏了她一记耳光。事后,她跑到母亲面前,骄傲地宣称:“现在我可以和男孩子们一起玩了。”

多萝西敦促希拉里为自己制定远大的目标,并建议她尝试成为美国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法官。不过,希拉里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宇航员,14岁时她就给美国航空航天局写信主动请缨,结果对方告知不需要女宇航员。多萝西还希望,无论在多混乱的情况下,她的孩子们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希拉里竞选时的精神状态(希拉里严苛童年)(3)

克林顿夫妇宣誓典礼时走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希拉里传》)

希拉里从小就很适应学校生活,在尤金-菲尔德小学读书时,她几乎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是A。她近视得很厉害,9 岁时就戴上了像酒瓶底一样厚的眼镜。小学时,希拉里就是老师的宠儿,因为她总是主动取悦老师,而且学习勤奋,思维敏捷,并且显现出能够与人建立深厚友谊的能力,她当时尤其擅长和女孩子交朋友,后来是女人,虽然大多数女孩谈论的都是化妆品和男孩子,而希拉里却在那个“谈论政治一点儿都不酷”的时候“绝对关心政治”。

希拉里竞选时的精神状态(希拉里严苛童年)(4)

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主持克林顿就职宣誓仪式(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希拉里传》)

“我很快就被她深深吸引住了。”阿特回忆说,他喜欢她的竞争意识,在班级辩论赛中,她惊人的记忆力和充分的准备使她所向披靡,她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学的最后一年,希拉里参加了她自己称为“领袖职位”之争的竞选。在给她的青少年牧师写的一封信中,她提到,一位竞争对手的竞选经理已经在朝她“甩烂泥”了,但是“我们没有以牙还牙,而是选择正大光明的竞争手段,宣扬母性光辉和美国精神”。结果在第一轮投票中她就遭遇了惨败,她这才明白了学生政治有多残酷。在另一封信中,她这样写道:“我同几个男生一起参加竞选并落选了,对此我并不感到惊讶,但仍然感到受了伤害。特别是其中一个竞争对手对我说,要是我‘真以为一个女孩能赢得竞选胜利的话,就实在是太愚蠢了’。”

而如今,她已不再是个小女孩儿,参与的总统竞选更不是学生政治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国家真正的“领袖职位”,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向权力高呼,向名利振臂的女人从小便注定一生不凡。

文章摘自《希拉里传》,中信出版社2013年出版,作者:【美】卡尔•伯恩斯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