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

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在着很重要的意义,这在现代和古代都是毋庸置疑的。

就比如: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步,塑料袋从一开始的便捷,变成了现在的污染源。但是,即使这样它依然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每去超市购物或去菜市场买菜,大家首选的都是塑料袋。为此,国家不断的发展新技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物品来代替塑料袋,甚至,为了保护环境,还颁布了很多环境保护法。

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1)

在古代的中国,环境问题本来就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云梦秦简”的出土值得大家深思,其中的《田律》更是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环保条款”,它除了规定在春天不能乱砍滥伐外,还有两条规定很是新鲜:

一是:不能堵塞河道;因为,在古代水利对于当时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二是:夏季不得焚烧秸秆;焚烧秸秆会污染大气,这些规定对于保护环境非常重要,跟现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有相似之处。

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2)

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就对如何保护环境进行了特别系统的总结,其中,关于该当如何保护资源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他还同时体现出了结合了合理利用资源同保护资源与用资源来生产的共同的特点,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关于保护资源最为完善的论述。

在古代,人们去买东西用的大都很环保,很方便的物件,例如:竹篮、稻草等。就比如,大家去街上买鱼,都会随身带着一些稻草,在买完鱼之后,把稻草穿在鱼腮下就可以很方便的把鱼带回家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70年代很是常见,现在,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也能够看到。

再比如竹篮,很多古装影视作品里,我们都见过人们用它来装东西,就连现在农村也能经常见到。除了用稻草穿东西外,他们还用荷叶包东西,三国时期,在外打仗的士兵们,为了携带饭食方便,就会用荷叶来包饭,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迫不得已也只能这样。

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3)

虽然,这些做法在我们看来有些低端,但是,在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今天却是非常环保的。因为,荷叶用完后被丢在地上,微生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它腐烂继而分解成各种养分进入土地,使土壤更为肥沃。

其实,古代颁布的环保法令不仅多,而且,还很严格。

房屋不得毁坏,水井不得填埋,树木不得砍伐,六种牲畜不得随意杀害... ...如果,有违反该条法令的,就处以死刑,这是西周时期的规定。 乱丢垃圾就砍掉你的手,这是战国时期的规定,甚至,还规定:如果平民活着的时候不种树,在他死后,家人就不能砍树给他做棺材。

对于这些严厉的惩罚,孔子却认为并不严厉。孔子认为:在街道上丢弃灰尘会引起三族相斗,到那个时候,对他们再处以重刑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了,所有,倒不如在这之前就设立严格的法令来吓住他们,因为,做到遵守法令很容易,这是治国之道。

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4)

另外,除了颁布法令之外,古代还有专门负责打扫街道的人,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环卫工人。在古代,环卫工人称之为“条狼氏”。《周礼·秋官序官》中就说道:“条狼氏下士六人。”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条,当为涤器之涤。’ 玄 谓涤,除也;狼,狼扈道上。”

可见,古人的环保意识,跟我们现代人不相上下。

在唐朝,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法令,其涉及面之广比其他朝代更甚,也更为全面。在垃圾管理方面,它设有专门管理垃圾的部门和相应的处罚条例,只要有人随意丢垃圾就会被处罚,更为严重的是,其管理部门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且如果再犯必将会加重处罚。

《唐律疏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除此之外,唐朝还划分有禁伐区和禁猎区,以及,对违法者的惩罚方式。

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5)

这一举措对于保护国家的秀丽山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我们现代的自然保护区有些雷同。到了清朝,因为当时的社会比较的安定,人口便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康熙帝很快便意识到: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更为严重的则是环境问题,所以,他反对垦田积粮的说法。并且,清朝时期还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员,专门来保护河道与河堤。

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且,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是很高,他们敬畏自然,不会主动去破坏自然,对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深信不疑,并且,付诸实践。他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世界上的每一种生命的姿态。

古代环保例子(古代有环保意识吗)(6)

可以说,古人的这种对自然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资料:

【《田律》、《淮南子》、《周礼·秋官序官》、《唐律疏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