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2)

​​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3)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4)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5)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6)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7)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8)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9)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0)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1)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2)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3)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4)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5)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6)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7)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8)

刘勰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莒县人刘勰)(19)

​​​​​​​​​​​​​​​​​​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刘勰鬻书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震古铄今的文学批评巨著。该书作者刘勰,是距今一千五百年前一个出身微贱、贫苦无依、寄身兰若的三十多岁的青年。

作品背景

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给出身贫寒庶族的人才设置种种路障,使他们举步维艰,困顿竭蹶。刘勰“穷则独善以垂文”,发愤著书,然而其作品欲登大雅之堂,其人欲跻身文坛,谈何容易?据《梁书·刘勰传》载:“初,勰撰《文心雕龙》,既成,未为时流所称。”这很使刘勰苦恼。他“自重其文”.确信自己作品的价值,决心拿着《文心雕龙》到被称为“一代文宗”的沈约车前去叫卖,以求荐举提携。 在《梁书》和《南史》上都有这样的记载:“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盛贵,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在“士庶天隔’的当时,拿自己撰写的书到沈约车前拦车叫卖,很需要些勇气和胆略。不说“犯上”之罪,也未免有“班门弄斧”之嫌。然而,沈约得书取读后,“大重之,谓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沈约重视的原因,后人有的推测是因为《文心雕龙》中的《声律篇》和沈约自诩独得胸襟的《四声谱》有相契之处;而关键恐怕还在于他的识人鉴才之明。不管怎样,《文心雕龙》能流传于后世,应该说,确实也有沈约的一功呢!(以上文字均来源于网络百度)

照片拍摄说明

25年后的2018年7月30日,我再次前往莒县浮来山。除了再来看看这里的一棵相传已有5000余年的银杏树王,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探寻著名的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刘勰足迹。现将所见定林寺、校经楼、文心亭、刘勰墓现貌均以照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曹振恒 摄影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