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

11月6日,樊龙智在陕西省定边县的长城边开始一个人的马拉松。他带着一只6个月大的猫——小妖,9月17日从山海关出发,沿着长城奔跑,截至11月7日,他已经跑了52天。从燕山跑到黄土高原,他在长城沿途看到跨越时空的世界,“长城于我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古代建筑,而是鲜活的世界,是过去、现在还有未来的‘故事流’,我有幸成为这连绵往事河流中的一滴水花。”近日,他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运动达人突发奇想:

把跑步路径变成放射线

11月6日,老樊从定边县的长城起点开跑,这是他跑长城计划的第51天,跑了32公里,已经跑了1372公里。

老樊今年50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其实和体育并不沾边。

毕业后,他进入体育类媒体做起新闻记者,曾经担任《体坛周报》集团旗下《户外outside》杂志首席编辑。

因从事户外运动报道,他开始进行各种户外运动,曾是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中心山岳救援队队员,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

后来,老樊离开媒体走上创业之路。他发现自己还是对体育更为了解,当时群众体育运动开始蓬勃发展,他就组织体育赛事,尤其是具有极限挑战性质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如“黑龙江冰上马拉松”“环青海湖超级马拉松”等特色比赛受到广泛关注。

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1)

老樊是个运动达人

老樊自己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他从1999年开始跑步,马拉松大概跑了10多年。除了做赛事组织工作,他还参加自己和别人组织的马拉松赛事。

新冠疫情发生后,老樊不得不取消了将近10场马拉松赛事,最近的两三年,他没有组织或者参加过任何一场马拉松赛事,处于歇业状态。

今年9月,老樊在公园里跑步,一圈、两圈、三圈……他感觉自己就像转轮里的老鼠,周而复始,一直在原地打转。“上半年我的全部跑步里程是3000公里,实际上都是一圈圈绕出来的,我就在想,为什么我的跑步路径不能变成一条放射线呢?要不,去跑个长城?3000多公里,每天搞个30公里左右,我的体能应该可行。”

100天从山海关到玉门关的跑长城计划就这样诞生了,他的助理Tina开着一辆车给他做保障,还要带上一只叫小妖的黑猫。

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2)

老樊和他收养的流浪猫小妖

老樊喜欢养猫,家里原来有4只猫。小妖是5月份他在山东收养的一只流浪猫,才6个月大,老樊说:“它没有和其他猫一起生活的经历,常常和家里的另外几只猫互殴,带着它我放心一些,而且3000多公里跑步路程也很漫长,有小妖陪着,能起到一些心理疏导作用。”

另外,老樊还想让小妖成为一只旅行猫,“因为它很小很年轻,我觉得一只年轻的猫好奇心比较强,很容易接受外部的世界。”

很喜欢脚踏黄土的感觉

仿佛千年都没有变过

因为长城直接跨越山岭,所以人不可能在长城上跑,老樊的实际跑步路线是沿着长城旁近的道路跑的,有些地方还需要绕路,实际路程估计有3500到4000公里。

9月17日,老樊从山海关出发,用了6个小时,跑了33公里。此后每天基本上都按照这样的进度,路程控制在40公里以内。

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3)

老樊在天下第一关的留影

他每天的活动非常规律。早上8点多吃早餐,9点或者10点开始跑,一般跑到下午4点左右。跑步的时候,他会做直播、拍照片和录视频,如果途经有特点的地方,他会过去看一看,有时还要休息一下。正常情况下,他保持530或者600(每公里5分30秒或者每公里6分钟)的配速,路况比较好的时候,他可能跑得快一点,配速在5分钟以内。

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4)

老樊和小妖在山海关

跑完每天的计划里程数,他先回酒店洗澡吃饭,然后写当天的日记,零点之前发出来。睡到凌晨3点多钟他醒来就把视频剪一下,发给后方的小伙伴,基本上24小时就这样循环,“尽量不给自己设定太大的目标,因为前面还有很长的路,不能急。”

疫情给老樊的计划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他跑完了河北的大部分和天津、北京的全部长城,翻越了燕山主要区域,但突然由于疫情原因,张家口和山西段长城暂时去不了。他临时改变计划,连续驾车26小时,绕行到陕西榆林市,直接开始陕西段长城的奔跑,山西段的长城准备回过头来再跑。

10月13日,老樊在黄河畔的商阜麻镇开跑陕西段长城。

长城修建向来是就地取材,在陕北黄土高原上,长城以黄土为主原料。老樊近距离接触长城,可以清晰看到这段古长城,包括墩台在内通体均由黄土夯筑,千百年来仍屹立不倒。

陕西段的长城亲切、自然,它就在你身旁,触手可及。这与河北段的长城风貌有着巨大差异,而燕山险峻,需要攀爬很久才能触摸到长城的墙体。

老樊很喜欢脚踏黄土在陕北奔跑的感觉,“这片土地蕴藏着这个民族的古老基因,仿佛五百年、一千年,都没有变化过。”

和长城脚下的老乡对话

感受他们的热情豁达

在燕山段长城,老樊从狼牙长城、喜峰口、大洋地壳遗迹、洪山口等地跑过时,沿途的壮丽山河、古迹遗址,时常让他觉得与以前在长城上挥洒热血的古人完成了一场对话。

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5)

老樊和小妖沿途的留影

无论是在燕山还是在黄土高原,老樊在奔跑途中感觉最有意思的是跟长城脚下的老乡们交流。

他在奔跑中遇见过很多守边人后裔,他们对自己的身份非常认同,并引以为豪,对保护长城,宣扬长城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在板厂峪长城窑址,著名长城保护者许国华给他详细介绍了长城砖窑的情况,了解到那一段长城附近有400多座窑场,一座窑烧一次能烧出5000块长城砖。

燕山长城的老乡和陕北长城的老乡一样的热情而豁达,他们对老樊倍感新奇,而且常常很直接地问一句:“你是干啥的”?老樊回答说:“看长城。”他们都会若有所悟地回一声:“噢……”“似乎他们突然想起来,长城是他们的一个伟岸的靠山,那一声‘噢’,含着平实的矜持和骄傲,也有着见过世面的平和。”

很多长城村庄还保留着古朴的样貌,在河北擦崖子村,老樊看到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标语和建筑。当时村里正在唱大戏,演员们和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很投入,老樊也觉得很兴奋,“因为在城里看不到,这就是他们本来的生活状态。”

而老樊从村里跑过,也可能成为村民半个月的话题,“对于村民来说,看到有个人跑步从咱村过去,后面还跟着一辆很奇怪的小车,上面堆满了行李,人家肯定也觉得有趣。”

老樊只遇到少数几个人知道他是跑步的,“一个开皮卡的汉子看到我,问是不是跑马拉松的,还有一个放羊的大哥说我在赛跑。我遇到四川来的养蜂人,他看到我,也知道是在跑马拉松。养蜂人天南地北都会去,见多识广。”

他在榆林遇到一位中石油员工,聊了几句,了解到附近发现了石油,几个村子的命运从此就要改变了。

很享受现在的状态

会继续用脚步丈量长城

老樊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跑者,不过在刚开始的时候,状态调整也遇到过困难,“很快身体就开始报警,各种肌肉酸痛,原来跑个50公里都不需要做理疗康复,现在只能认怂,乖乖地每日接受定时‘虐待’,放松肌肉的拉伸,绝对非正常人所能忍受的痛。”

他认真做保健、放松和调理,每天出发前,他会很细心地做好防护,在膝关节和踝部打上肌效贴。以前他跑全马、50公里都不穿压缩衣,现在每天会穿着压缩裤跑。跑完就脱掉鞋子放松,回酒店洗过澡,还会根据肌肉和关节部位的反应,涂上运动冷凝膏或者红花油。

经过20多天的磨合,他的身体素质、作息规律和心理承受力都已经适应了每天的奔跑和压力,尤其是进入陕西之后,他已经很少能感受到关节或者肌肉有异常。

他曾经有一次因为跑完没有及时穿厚衣物,有一点发烧,就第一时间吃药,加强保暖,很快就恢复了。

小妖也适应了陪老樊跑长城的生活,“刚开始出门的时候,它很紧张,第一天我记得很清楚,下车以后它的腿都不敢伸直,贴着地面走,很谨慎。现在它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状态,可以在任何地方过得很舒适,我们在路边休息的时候,大卡车、摩托车过来它都很正常,还伸着脖子瞅。”

成武迷你马拉松前十名(长城脚下的超级马拉松)(6)

小妖把小脑袋探出窗外

原来老樊按照3个半月来做的计划,打算12月底跑完。由于意外情况出现,现在只有跑完陕西和宁夏段长城,才能够明确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计划,“我觉得可能会跑到明年1月份,说不定整个冬天都会在跑长城。”

但是老樊很享受现在的状态,用脚步丈量长城,他感觉到长城沿途的世界是立体的,每一层都很丰富,都有自己的故事。他感觉不是砖头组成了长城,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和没有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是古往今来一件件如烟旧事构成了真正的长城。“我的奔跑不是建筑掠影,我的奔跑是这如烟往事中的一部分。今天我奔跑在长城旁,山峦上的边墙和伟岸的城墩,依旧是我的路标和靠山。如果现在还有人问我,是否想过放弃,回答一定是‘不’!”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编辑|张冰晶

剪辑|张冰晶

主编|陈迪晨

视频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