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上联大全(宽衣解带求轻松)

上联:宽衣解带求轻松

求下联?

上联:进去三步紧

求下联 ?

上联:吃香喝辣尝人间美味

求下联 ?

满园春色上联大全(宽衣解带求轻松)(1)

对联是我国汉语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遍布城乡,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是一些关于厕所的对联,或庄或谐,或雅或俗,谐趣横生,独具一格,寓意深长。

谈到厕所文化,不能不侃“厕联”。我国传统文学的宝库中,楹联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占据一席之地,其中一些厕联也不乏精彩之作。曾见一副对联,上联“有小便宜”;下联“得大解脱”,横批“鞠躬尽瘁”。细细思量,寓意深刻。此联不仅借字义将拉屎撒尿文雅化之,而且内容极富人生哲理,可谓“厕联”中的上品。

满园春色上联大全(宽衣解带求轻松)(2)

清代广东新会人李淡愚题某厕所的一副对联: 有小便宜, 得大解脱。

之所以说高,是因为这个对联可以高雅,可以粗俗。

粗俗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就是说,想尿尿你可以尿,想大解你就得脱,语意浅显,无须解释。

高雅点是这样:有,小便宜;得,大解脱。“便宜”,读作“变咦”,是“方便合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领悟;“解脱”是佛家的话,意为超凡脱俗了,有点像成仙得道的感觉。这个意思就高明了。

一语双关,可以粗俗,可以高雅,你怎么读怎么理解,就看你是“高雅”还是“粗俗”了,妙哉!

满园春色上联大全(宽衣解带求轻松)(3)


有一集句题野外露天厕所联,贴切独到:

在坑满坑,在谷满谷;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成都北门大神庙公厕门口贴有一副对联: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其所,只宜屈膝弓腰。

此联语句通俗,内含韵味;既对仗工整,音咏协调,又情趣幽然,语意双关,读之使人忍俊不禁:


进去三步紧;

出来一身松。

十分通俗,读后觉得生动形象而又不庸俗。


有的厕所对联切地切时,通俗大方,幽默风趣。如广西柳州市龙潭公园有一建筑,额曰“轻松山庄”,有一题联:

男女有别,来此寻方便,须看清去向;

大小均可,入内得轻松,请注意卫生。

原来“轻松山庄”者,厕所也。


古人对上厕所的称呼极为隐晦,有许多雅称。《赤壁之战》 中说到“权起更衣”,其中“更衣”是“上厕所”的雅称。古代上厕 所还被称为“登东”、“出恭”、“净手”、“如厕”等。古代因风水之说,厕所多建于屋宇之东侧,故称厕所为“东 厕”、“东净”、“东司”等等,上厕所叫“登东”。

古代私塾学童如要上厕所,先生恩准后赏下一块牌子来,一 面写着“出恭”,一面写着“入敬”,意思是出去回来都要恭恭敬 敬。学生拿着“出恭入敬”牌子去厕所。前两字“出恭”就是去厕 所,后两字“入敬”就是如厕的结束。于是上厕所还得了个“出恭”的代称。 此后又演绎出“大恭”(大便)、“小恭”(小便)、“虚 恭”(放屁)。

满园春色上联大全(宽衣解带求轻松)(4)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 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 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 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 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 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 在上面“出恭”,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 太监要把用绣云龙 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 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 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 道)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 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 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 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

满园春色上联大全(宽衣解带求轻松)(5)

富贵人家的厕所外间,尚有供沐浴梳妆、熏香更衣的地方及 侍女,上厕所是要更换衣服、洗手的。“更衣”、“净手”便成为上 等人如厕的雅称,虽然未必每次上厕所都要更换衣服。

《西游记》里孙悟空还给厕所起道号,为“五谷轮回之所”,是 戏言也道出了真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