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心理成长小知识(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方法)

我作为一名在深圳做教育十多年的高中数学老师,这么多年来,我也见过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学生和家长,也了解了这些家长。有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也有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有很有思想主见有梦想的学生,也有随波逐流无主见混日子的学生;有高素质懂教育的家长,也有素质差不懂教育的家长;等等。各式各样的,都见过。

《人民日报》最近给出了中小学生在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相对应的教育方法。我觉得,《人民日报》总结得非常好。我在这里再详细解读下,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1)小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关键心理特征就是“新鲜”,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终于进入了小学,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同学与哥哥姐姐了,还有各科老师。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关键教育方法就是“习惯”。各位家长,务必在这个阶段抓紧孩子的习惯的培养,尤其阅读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建议家长们每天晚上陪孩子看书,少玩手机。我认识过几个家长,都是在这个阶段陪孩子看书,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得非常好的。学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的。

(2)小学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关键心理特征是“情绪不稳”,尤其是自控力不强。

教育方法是:抓习惯,抓基础。习惯要继续培养,基础知识也要打好,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或英语。尤其字迹要练好。

关于小学生心理成长小知识(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方法)(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3)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关键心理特征是“情感转折”。主要体现在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变得内控、深刻、自觉。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教育方法是“陪伴”。因为孩子在三年级开始接触交往面扩大了,作业与学科任务也在加大,孩子会有不适应感,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因此,需要家长走进学生内心,陪伴孩子,开导和引导孩子。

(4)小学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学习。孩子会开始走向主动学习。如果引导得好,孩子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类似于发动机一样,会自己转动起来。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教育方法是以引导为主。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着手,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于小学生心理成长小知识(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方法)(2)

(5)小学五年级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关键心理特征是“竞争”。孩子在这个时候,会有竞争意识,而且越来越强,会敬佩成绩优秀的或者在某些方面得奖的学生。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教育方法是培养上进心,培养竞争心态,让学生积极向上,迎难而上,不服输。

(6)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是“青春期”。有些学生开始进入了叛逆期,需要特别留意。

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教育方法是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小升初的学习,准备好青春叛逆期的到来。家长要跟孩子做朋友,一起度过青春叛逆期。

关于小学生心理成长小知识(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方法)(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