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120回抄本研究)

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120回抄本研究)(1)

编者按:夏薇著《<红楼梦>春草堂藏本》一文首发于《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随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百年红楼梦”网站转发(发表时间标为2008年9月12日),标题改为《<红楼梦>春草堂藏本初论——<红楼梦>120回抄本系列研究之一》,本文即转载自该网站。虽然该网文文末注明“原载:《文学遗产》2007/02”,但仔细比较发现,该网文比《文学遗产》刊载的内容扩充了几倍,尤其是例证更多。

中国国家图书馆郑振铎藏书中有一部《红楼梦》120回的残本,第1册有总目,总目下钤有两枚闲章:一为“烈士肝肠名士酒,美人颜色雅人诗”,椭圆形;一为“铭九珍藏”,方形,一半阴文,一半阳文。末册末回有图章为“春草堂珍藏”。

首都图书馆也有一部吴晓铃藏《红楼梦》120回残本,其图章与国家图书馆那部残本的图章一模一样,经核查,此两部残抄本系同一个本子,分别为郑、吴收藏,到目前为止,还从未有人发现过着两部抄本的关系及对它们进行过研究。

一、行款、印章与抄手

目前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分别藏的这两部《红楼梦》百二十回残抄本,分别为郑振铎和吴晓铃藏,原收藏者均为铭九,铭九不知何许人,其书斋名为“春草堂”。查《清人别名索引》,斋名为“春草堂”的有20个之多,但字为“铭九”者无一。

因为首图“春草堂”藏本印章,除吴氏二印章外,均与国图藏本完全相同,因此,我把这部抄本称为“春草堂藏本”;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部分,称为“国图藏本”;首都图书馆收藏的部分称为“首图藏本”。

国图藏本现存4册,共16回。第1册是第1回至第3回,第2册是第4回至第6回,第3册是第111回至第115回,第四册是第116回至第120回。该本为郑振铎收藏时的原装订是两册,经国家图书馆重新装订为4册。由藏书章可以看出:第一册、第三册有章,第二册、第四册无章,说明原装订是第一、二册合订,第三、四册合订,国家图书馆重订后把它们分开了。

第110回与总目叶有一样的印章。

版心题“红楼梦”,下题“第×回”。每回单独分叶,有叶码。每半叶10行,每行22字。每回回末有“红楼梦第×回终”字样。

末册末回有图章两枚:一为“春草堂珍藏”,方印,阳文;二为“此中有真意”,方印,阴文,此为闲章。第4册120回末有章,说明铭九在入藏时全书就是一百二十回。

国图藏本第1回至第6回是同一个抄手,用极其整洁优美、刚劲有力的工楷书写,但到了第111回至第120回,通过笔迹可以很明确地判断出抄手与第1回至第6回的抄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最后这10回的抄写者无论从书法到抄写的耐心上都逊于前几回的抄写者。

这里要补充一点的是:国图藏本每叶都有衬叶,因此抄本就显得非常厚实,有利于翻阅;而首图藏本每叶无衬叶,只是一张纸对折起来作前后叶。由于时间太久,每叶的版心都裂开了,分成独立的两叶,给翻阅带来极大的困难。

首图藏本共4册,每10回一册,第1册是第51回至第60回,第2册是第61回至第70回,第3册是第81回至第90回,第4册是第91回至第100回。第2册和第4册末叶均有“春草堂珍藏”印章。第1册、第3册末叶无印。第2册的第65回末叶亦有“春草堂珍藏”印。第61回第1叶、第81回第1叶和第91回第1叶分别钤有两枚印章:“烈士肝肠名士酒,美人颜色雅人诗”、“铭九珍藏”。但第1册第51回第1叶共有印章四枚,其中藏书章有三个:“吴”、“晓铃藏书”、“铭九珍藏”;另有闲章一枚:“烈士肝肠名士酒,美人颜色雅人诗”。

首图藏本每半叶10行,每行22字。每回首行题书名“红楼梦第××回”。回目占一行,版心题“红楼梦”。第69回第9叶、第70回每叶或残缺一个角,或残缺大半,第70回末正文只剩两行8个字。另有一“春草堂印”的图章,这说明藏书者当初入藏时就有残缺,他把残损的书叶粘贴在另一质地不同的白纸上,然后装订成册,除此之外,该册装订线的新旧度也清楚地表明了它是被收藏者重新装订又加盖印章的。

首图藏本的抄手情况比较复杂。通过笔迹可以大致推断出:第51回至第61回是同一个抄手,字体比较瘦且单薄,字间距宽松;第62回至第67回是同一个抄手(可由“红楼梦第×回”的“第”字判断,第67回及之前的“第”是竹字头,第68回后变为草字头),这个抄手的笔画线条在所有抄手中是最粗的,字体方正,字间距也相当紧凑;第68回至第70回是同一个抄手;第81回至第85回是同一个抄手,字体明显变小、细长;第86回至第90回与第62回至第67回是同一个抄手,字体方正,“楼”字写法完全相同;第91回至第100回是同一个抄手。

二、贴改、旁改与涂改

“春草堂藏本”抄写十分谨慎,有错即改,因此形成多处挖补、贴补、旁改和涂改的痕迹。如:

1、“内”字贴改,原字作“帑”上半部,是下一字的错抄(第4回第7页第7行)

2、“侈”字贴改,原字作“移”(第4回第7页第8行)

3、“才人”贴改,原字作“人才”(第4回第8页第10行)

4、“京”字贴改,原字作“去”,是下一字的错抄(第4回第9页第7行)

5、“独坐垂”三字贴改,原漏抄“坐”字,贴后在“独垂”位置上改为“独坐垂”(第5回第1页第7行)

6、“舞的”贴改,原字作“舞”,漏抄“的”,在“舞”位置上贴后,改作“舞的”。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春草堂”本的底本此处有“的”,抄手在抄写中非常认真,连一“的”字漏掉都要贴改,也说明“的、了、吗、呢”之类看似无关紧要之处,如有异文,也是应予以重视的。

7、“这个”的“个”字贴改,原字作“过”(第5回第3页第7行)

8、“乘”字贴改,原字作“剩”(第5回第14页第5行)

9、“袭人”的“人”字上改,原字不清,似抄错(第6回第1页第6行)

10、“投”字墨笔点掉,旁改作“拔”(第5回第7页第3行)

11、“街”字贴改,原字作“衙”(第6回第5页第8行)

12、“道”字贴改,原字作“他”(第6回第5页第3行)

13、“嫂”字贴改,原字作“娘”(第6回第5页第7行)

14、“没什么紧事”旁补作“没什么要紧事”(第6回第9页第8行)

15、“摆在”贴改,原作“摆”,漏抄“在”(第6回第12页第7行)

16、“那些人道:‘你到你们的周”几个字系挖补上去的(第111回第5页第7行)

17、“上夜人”三字系墨笔细字旁改,正文行反倒无字。(第111回第15页第2行)

18、“禄蠹”二字挖补,这两个字补的位置是横排,“禄”在左,“蠹”在右,均为墨笔小字(第115回第9页第6行)

19、“道”字黄色涂改,原字作“好”(第115回第12页第8行)

20、“薛蟠便要去拜谢曹家”,“曹”字上涂了一层薄墨,原字看得很清楚,但涂后并未再改。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限于篇幅,不多赘述。

还有一些改动因为涉及判断版本的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如:

1

甲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春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还(旁改作“为”)无。

此例表明“春草堂”本曾参照一个此处作“为”的本子。而这个本子不是程甲,不是程乙,也不是脂本中的任何一个本子。

2

甲把只韶华打灭

乙把这韶华打灭

春贴改:“这”字上贴改,原字作“只”,即,改前同甲,改后同乙。

这种现象有两个可能,一是“春草堂”本参照了程甲和程乙(这又是不太可能的事,原因详见下文);二是“春草堂”本参照了程甲和程乙的底本,也就是说,它参照了在程甲和程乙之前的一个百二十回的本子。

3

甲老老说那里话来。俗语说的:“自己方便与人方便”

乙老老说那里话。俗语说的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春贴改:原处是“自己方便,与人方便”,改作“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脂本都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4

甲明儿亮钟时候陆续出关。咱们在关外二十里坡等我

乙明儿亮钟时候陆续出关。你们在关外二十里坡等我

春明日“明日”两字贴补,原字不清楚,但认真改写作“明日”,而不是“明儿”,说明底本是“明日”。(111回)

5

甲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

乙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可怎么样呢?平儿道:那怕什么

春这怕什么“这”字上挖改,说明底本就是“这”,肯定不会是抄错。(113)

6

甲“自然惹人恨怨,怪不得人治我”

乙“自然惹人恨怨,怪不得别人治我”

春怪得人治我贴改:原为“怪不得”,贴后改为“怪得”,说明底本肯定无“不”

另外,“春草堂”本不避“宁”讳,说明其底本是道光之前的本子。

三、120回抄本研究的重要性

“春草堂”本是120回抄本。“《红楼梦》120回抄本”,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红楼梦》第一个公开出版的活字排印本(程甲本,乾隆56年,1791)之前存在和流传的120回抄本。

二是指:这些抄本在那个时候的原本,以及它们的后来的传抄本。

迄今为止,《红楼梦》版本研究大都集中在脂本研究和程本(120刻本)研究上,对于120回抄本的研究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红楼梦》80回抄本,即脂本,现存十一种。而百二十回抄本则已知有将近二十种之多,它为什么能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在《红楼梦》传播研究中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这说明了好多问题:

1、说明它在《红楼梦》传播中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时期(而这么重要的时期却没有人系统地进行过研究)。

2、抄本如此之多,说明《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它的传播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研究这个过程,就必须要做到全面、系统,而不能是只挑所谓重要的部分来研究,不注重其整体性。

3、大规模的百二十回抄本有极大的可能是出现在程本之前,程本不是最早的百二十回本子,而且它的刊刻是有底本参照的:说到底本,目前现存的这些抄本中,我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几部,每一部与程甲本、程乙本相较都有很明显又很关键的异文,可以证明不是抄自程甲本或程乙本,而是各自另有底本。这些底本的抄写年代、抄手情况、收藏者情况、批语及其对程甲本、程乙本的影响等一直没有被以往的研究者给以足够的注意,而对这些抄本的研究却是研究《红楼梦》八十回抄本和一百二十回刻本的桥梁,这一段的空缺,直接影响整个《红楼梦》版本及其传播研究的完整性。

百二十回抄本之所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关键是研究者一看到是一百二十回,就立刻断定它是程高本出现之后的本子,其底本就是百二十回刻本,因此认为没有什么价值。要排除这一疑问,就必须以程甲本、程乙本为参照,对百二十回抄本的异文加以分析,如果得出的结论是:百二十回抄本既不全同于程甲本,又不全同于程乙本,而且有自己独异之处,甚至有与脂本相同的地方,那么,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就可以有得到解决的可能:

1、后40回作者是不是高鹗。

2、乾隆56年前程甲本出版以前社会上已经有一百二十回抄本流传。

3、程伟元、高鹗是根据他们搜罗到的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八十回抄本和一百二十回抄本整理、刊刻的一百二十回刻本,即刻本的底本包括了一百二十回抄本。

下面就“春草堂”本的异文情况来具体谈一下《红楼梦》120回抄本的特点及价值:

以国图藏本共十六回为例。不算回目的异文,正文每一回的异文少则70至80条,多则160至170条。其中,全部同于程甲本的异文有656处,全部同于程乙本的异文有93处,既不同于程甲本也不同于程乙本的有308处。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春草堂藏本大量的文字与脂本相同。其中包括部分与程甲相同的文字、部分与程乙相同的文字和部分独异的文字。

【1】与程甲本相同,与程乙本不同,而同于脂本

“春草堂”本大量异文与程甲本同,与程乙本不同,说明它不是抄自程乙本。而且这些异文均与脂本文字相同。例如:

1

甲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

乙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

春同程甲本

“次年”——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杨本、彼本、蒙本、梦本、程甲本。

“后来”——戚本、舒本。

“隔了十几年”——程乙本。

《红楼梦》第18回又说: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犹如母子。

但是,如果像第2回冷子兴说的,生元春的次年就生了宝玉,那么,这就和第18回的话矛盾了。

所以,后来的整理者(包括抄写者)就改易“次年”为“后来”,把时间模糊化了。到了程乙本,为了明确第18回的话,干脆就让宝玉和元春之间的年龄更加明朗,就又改易为“隔了十几年”。这样,就一点矛盾都没有了。很明显,“次年”出于比较早的本子,因为只能越改越合理,不可能不合理的反而是后来改的。“春草堂”本此处同脂本和程甲本,说明它的底本,或者说底本的底本是比较早的。

2

甲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就死了。

乙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来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

春同程甲本

3

甲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

乙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五十上下

春同程甲本

4

甲如今长了七八岁

乙如今长了十来岁

春同程甲本

5

甲这位凤姑娘今年不过二十岁罢了,

乙这位凤姑娘今年不过十八九岁罢了,

春同程甲本

例2至例5都涉及到人物的年龄,这是比较重要的考察版本的依据,程甲本在年龄上对脂本的修改甚少,“春草堂”本则同于脂本和程甲本,不同于程乙本,说明它的底本不是过录程乙本及其底本。

6

甲贾蓉忙转回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

乙贾蓉忙回来,满脸笑容的瞅着凤姐听何指示

春听候指示(与任何本不同)余同甲

7

甲那凤姐只管慢慢地吃茶,出了半日神,方笑道:罢了,你且去罢。

乙那凤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先去罢。

春同程甲本

8

甲贾蓉方慢慢退去。

乙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

春同程甲本

例6、7、8是程乙本对脂本和程甲本很明显的改动之一,贾蓉和凤姐儿的暧昧情态是根据修改者的臆测后加的,其描写相当拙劣。“春草堂”本这里完全没有程乙本改动的痕迹,说明它的底本此处并未参照程乙本。

9

甲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

乙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蕊珠。

春同程甲本

人名在异文比对中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般来说,人名不同基本上也就代表了不同的版本系统。袭人原名珍珠,这是所有脂本系统的特点,程乙本之所以要把“珍珠”改成“蕊珠”,就是因为在后四十回里,贾母身边突然又出现一个叫“珍珠”的丫环,而且决不是笔误,她初场的次数不亚于贾母的大丫环“琥珀”,程乙本看出前后的矛盾,就将前八十回的“珍珠”改成了“蕊珠”。“春草堂”本此处与脂本系统的本子相同,而不同于程乙本,又一次说明了它不是过录程乙本或其底本。

10

甲咱们东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白空闲着,

乙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那一所房十来间,白空闲着,

春东南角(同甲辰)上……十余间余同甲

“春草堂”本此处有贴改:“东南角”,“南”字原错写作“西”,所以贴改,改后作“南”。说明底本这里肯定是“南”,而决不会是“北”,否则不会贴改后还错。这一例更加清楚说明它的底本不属于程乙本系列。

【2】与程甲本不同,与程乙本相同,而同于脂本

“春草堂”本也有一部分异文与程甲本不同,而是同于程乙本,也就是说,“春草堂”本也不是抄自于程甲本。而且,这部分文字百分之九十九是与脂本相同的。

1

甲性虽憨顽,说待姊妹们却是极好的。

乙性虽憨顽,说待姊妹们极好的。

春同程乙本,无“却是”。(同梦本)

2

甲每饮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

乙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

春同程乙本。(脂本是“饭后”,其中梦本是“每饭后”)

3

甲贾母笑道:你又何曾见过他?

乙贾母笑道:你何曾见过?

春你何曾见过他?夺“又”字(同梦本)

梦本是脂本系统的本子,这已是学界公认的事实。“春草堂”本与脂本相同的文字中,在梦本与其他脂本有异文的地方,“春草堂”本则同于梦本,不同于其他脂本或与其他脂本多少有些出入,如以上三个例子。可是不能说它就完全是过录梦本,或以梦本为底本,因为它也有很多地方与其他脂本相同,这些地方或者同于梦本,或者不同于梦本,但是却都明显与程甲本不同,如:

4

甲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没,族甚亲支嫡派的。

乙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没甚亲支嫡派的。

春同程乙本

脂本系统此处都与程乙本相同,“春草堂”本同于程乙本,不同于程甲本。

5

甲三则现在房长乃是贾珍,

乙二则现在房长乃是贾珍,

春同程乙本

程乙本此处同于庚辰本、甲戌本、杨本、蒙本、舒本、己卯本、戚本、梦本,“春草堂”本同于程乙本,不同于程甲本。

6

甲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的。

乙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春同程乙本

这个例子中,程甲本与梦本相同,程乙本与庚辰本、己卯本、杨本、甲戌本相同,而“春草堂”本同于程乙本,不同于程甲本和梦本。再看下面类似的例子:

7

甲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盲了(梦本)

乙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

春同程乙本

程甲本与梦本相同,都是“盲”,而除庚辰本无“了”外,其余脂本均为“膏肓了”,与程乙本相同,不同于程甲本和梦本,“春草堂”本此处同于程乙本和除庚辰本外的脂本。

8

甲正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件人写起方妙

乙正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

春同程乙本

程甲本与梦本相同,都是“件”,程乙本和“春草堂”本则同于庚辰本、己卯本、杨本、甲戌本、蒙本、戚本、舒本。

9

甲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叶者

乙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

春同程乙本

程甲本和梦本相同,程乙本和“春草堂”本则同于庚辰本、己卯本、杨本、甲戌本、蒙本、戚本。

以上都是“春草堂”本与程乙本相同,不同于程甲本的例子,首先说明,虽然“春草堂”本大量文字与程甲本相同,但并不是过录程甲本或其底本而来;其次,虽然这些文字与程乙本相同,但并不能说明它的底本参照过程乙本及其底本,恰恰相反,这些与程乙本相同、又同时与脂本系统相同的地方,再一次证实了,“春草堂”本更没有参照程乙本的可能性了;另外,无论是与程甲本相同、与程乙本不同,或是与程乙本相同、与程甲本不同之处,“春草堂”本都与脂本系统或系统中的个别本子相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个百二十回的抄本,大部分文字与脂本系统一致,能不能说明它与脂本系统有内在联系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3】句子的一部分与程甲本相同,另一部分与程乙本相同,而全同于脂本

“春草堂”本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有大量的句子,其一部分与程甲本相同,另一部分与程乙本相同,而这样的句子与脂本校勘时发现,它们绝大多数与脂本相同,即句子中的一部分同于程甲本,另一部分同于程乙本时,该句却与脂本完全相同。

1

甲正说得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

乙正说的是这两门呢。等我告诉你

春前同程乙本,后同程甲本,即: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同脂本)

2

甲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国公死后

乙宁公居长,生了两个儿子。宁公死后

春前同程甲本,后同程乙本,即: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同脂本)

3

甲下面一行小字,道是: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书手。

乙下面一行小字,是: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春前同程甲本,后同程乙本。即:下面一行小字,道是: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里,脂本仅多一“同乡”的“同”,其余和春草堂藏本同。梦本此处与春草堂藏本全同。

4

甲富贵不知乐业……可怜辜负好韶光(蒙本、戚本是“时光”)

乙又曰富贵不知乐业……可怜辜负好韶光(韶光,同庚辰本、己卯本、甲戌本、舒本、梦本、彼本)

春前同程甲本,后同程甲本、程乙本、脂本,全句同脂本。

5

甲今黛玉虽客居于此,日有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余者也就无庸虑及了。

乙今黛玉虽客寄于此,已有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余者也都无用虑了。

春今黛玉虽客居于此,日有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余者也就无用虑及了。(同梦本)

6

甲余不略及’等语。小人暗中嘱拐子(同梦本,其他脂本是“嘱托”),令其实招。

乙余不累及’等语。小人暗中嘱咐拐子,令其实招

春前同程乙本,后同程甲本:余不累(同戚本)及’等语,小人暗中嘱拐子。

7

甲喜的王夫人忙带了人,接出大厅来(同梦本),将薛姨娘(同梦本)等接了进去。

乙喜的王夫人忙带了人,接到大厅上,将薛姨妈等接进去了。

春前同程甲本,后同程乙本:接出大厅来,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同庚辰本、梦本)

8

甲忽见堂屋中柱子上着挂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

乙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是的,

春前同程乙本,后同程甲本: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完全同于脂本)

9

甲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必必说了,我知道了。

乙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

春前同甲,后同乙: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同庚辰本、己卯本、杨本、甲戌本、蒙本、戚本、梦本)

这种现象说明:

1、“春草堂”本不是抄自程甲本,也不是抄自于程乙本。

2、这种一个句子,一部分同程甲本,一部分同程乙本,也证明了“春草堂”本不可能是参照了两个本子,按照抄本抄写的一般规律来说,更不可能是在抄写的时候,抄写者面前同时摆放了两个本子;即使真的同时摆放了两个本子,又怎么会如此凑巧,或前句或后句参照了两个本子之后,恰恰又与脂本系统相同呢?

3、这种情况只有在前八十回有,后四十回就没有了,如果是同时参照了程甲本、程乙本,那么,后四十回文字中这样的情况更应该多才对,怎么反倒没有了呢?

4、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句子恰好与脂本文字吻合,如果有一个两个可以说是巧合,但是该现象时有出现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

以上种种似乎都把焦点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这个本子是否属于脂本系统?

【4】与程甲本、程乙本都不同,而与脂本相同

“春草堂”本还有大量的异文与程甲本、程乙本都不同,却与脂本相同。这一点除了可以说明,这个本子不是程甲本、程乙本的过录本外,联系上文的例子,我们不得不考虑,它是否与脂本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1

甲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乙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春唬得目瞪痴呆

“春草堂”本此处同庚辰本、彼本。“痴”和“口”的笔画相差很大,而且“目瞪痴呆”没有“目瞪口呆”通顺,很明显,“目瞪口呆”是后改的,是晚出的本子。

2

甲维时贾赦之妻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孙女过去,到底便宜些。

乙维时贾赦之妻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儿过去,到底便宜些。

春我带了外甥女过去此处夺“儿”字,同杨本、梦本、舒本。

3

甲只是有一句语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

乙只是有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姐妹倒都极好

春独异: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夺“你”字,同脂本,均无“你”。

4

甲贾珠之妻李氏捧饮

乙贾珠之妻李氏捧杯

春贾珠之妻李氏捧饭

这里程甲本与梦本相同,都是“饮”,而其他脂本均作“饭”。从上下文看,此处“饭”是正确的。

5

甲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踪迹了,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

乙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有迹踪,只剩了几个局外的人。

春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踪迹了,只剩下几个局外之人。

此处“春草堂”本同舒本、彼本。

6

甲这个被打死的,乃是一个小乡宦之子,名唤冯渊,

乙这个被打死的,是一个小乡宦之子,名唤冯渊,

春乃是一个小乡绅之子

此处同庚辰本、舒本。

7

甲大家入座

乙于是大家入座

春大家入坐

此处同庚辰、杨本、蒙本、戚本、舒本。

8

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

乙必有生旦净末之则

春必有生旦净末之别

此处同甲戌本。

9

甲皆彼淫污纨袴

乙皆被那些淫污纨袴

春皆被淫污纨袴

此处同庚辰本、己卯本、杨本、甲戌本、蒙本、戚本、舒本、梦本。

10

甲如今女婿接了养活

乙如今女婿接了养活

春如今女婿接来养活

此处同庚辰本、己卯本、甲戌本、蒙本、戚本。

11

甲倒要见他一面,

乙倒得见他一面

春到要见他一面

此处同庚辰本、己卯本、杨本、甲戌本、蒙本、戚本。

12

甲便有什么话说,叫二奶奶裁夺着就是了

乙要有什么话,叫二奶奶裁夺着就是了

春裁度着

此处同庚辰本、杨本、甲戌本、舒本。

13

甲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

乙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礼呢?

春那里有个叔叔往姪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

庚辰本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己卯、舒本)

杨本那里有个叔叔到姪儿房去睡觉的理?

甲戌本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的房里睡觉的礼?

蒙本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屋里睡觉的道礼?

戚本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屋里睡觉的道理?

梦本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里睡觉的礼?(程甲同)

“侄儿”和“侄儿媳妇”的异文说明春草堂本与蒙本、梦本、程甲本是同一系统,而“姪”的写法,“春草堂”本又与杨本相同,那么它的底本就有可能与这些本子或者它们的底本发生过联系。

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1、、这些文字不同于程甲本或程乙本,更加证明了,“春草堂”本不是抄自于这两个本子。

2、虽然大多数都是个别字的异文,但这样的异文数量如此之大,几乎每回都有,而且这些异文处也正是程高本与脂本中存在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异文不同于程高本,而与脂本系统的本子相同。

3、“春草堂”本与脂本系统相同的文字中,大部分文字是同于庚辰本、梦本,但是与其他脂本系统的本子一样,也决不集中同于哪一个本子。

【5】与程甲本、程乙本、脂本均不同

春草堂藏本另有很多异文是独异的,与程甲本、程乙本和脂本均不相同,或者说均不完全相同。

1

甲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乙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春今日黄土陇头埋白骨,昨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此处有贴改:前句“昨”处贴改成“今”,原字为“昨”;后句“今”处贴改成“昨”,原字为“今”(第1回,第13叶,第5行),说明未贴改之先,与程甲本、程乙本和脂本是相同的,但是贴改后却完全不同,既然是贴改,就可以排除抄错的可能性,说明底本此处即与三种本子不同。

2

甲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大笑道:“解得切,解得切!”(脂本)

乙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大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春那疯跛和尚听了

“和尚”和“道人”在写法上区别很大,不会是抄错,说明“春草堂”本的底本就是“和尚”。以下的几个例子也是同样道理:

3

甲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同脂本)

乙到了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春至如海,便从科甲出身

4

甲弟于内家信中注明,不劳吾兄多虑。

乙弟于内家信中写明,不劳吾兄多虑。

春弟于内兄信中注明,不劳吾兄多虑。

5

甲好生奇怪,到像在那里见过的

乙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

春在那里会过的

6

甲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

乙把林姑娘暂且安置在碧纱橱里

春碧纱橱内

程高本或脂本的“里”在“春草堂”本中均写作“内”,这也是该本的显著特点之一,说明不是偶然抄错,它的底本就是“内”,而不是“里”。

7

甲门子道:"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

乙门子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

春皆有一个抄单

8

甲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

乙故名元春,余者都从了“春”字

春余者皆从了“春”字

9

甲这薛公子原早择下日子要上京去的

乙这薛公子原择下日子要上京的

春要进京去的

10

甲雨村低了头半日,方说道:“依你怎么样?”

乙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

春方说:依你怎么样断?

11

甲咱们东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白空闲着,

乙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那一所房十来间,白空闲着,

春十余间

12

甲如今与黛玉同处贾母房中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

乙如今与黛玉同处贾母房中,故略比别的姊妹熟惯些

春如今与黛玉同居贾母房中

有大量的文字是独异的这一现象又提醒我们:这个本子的底本也有可能是程甲本、程乙本和脂本系统之外的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就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抄本。

四、结语

同一部古代小说,由于种种原因,被分拆开来,归不同的个人或单位收藏,不乏其例。

《水浒传》所谓“嘉靖本”的两个残本原由郑振铎和朱氏敝帚斋分别收藏,后来都归拢到国家图书馆。《红楼梦》己卯本的两个残本也由历史博物馆收集到一起。《红楼梦》春草堂藏本没有它们幸运,至今还分处两地,不知何日始得团圆?

《红楼梦》“春草堂”本尚未有人公开介绍过。一粟的《红楼梦书录》也没有著录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算是一个“新发现”的《红楼梦》版本。

这个版本有没有价值?如果有,它的价值又何在?它的底本是否早于程甲本和程乙本?它的前80回是否属于脂本的行列?通过以上的例证,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

1、“春草堂”本及其底本不是程甲本的过录本或传抄本,也不是程乙本的过录本或传抄本;

2、从文字校勘情况看,它的前80回的底本与脂本系统的本子比较接近。到目前为止,它与脂本的关系也仅能说这么多,因为虽然它有大量的文字与脂本系统的文字相同,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是脂本系统的本子;然而,又因为它与脂本又同时存在着许多的异文,我们也可以怀疑,它的底本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也许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一个脂本系统的本子。

3、“春草堂”本虽然是残本,但从抄本的行款看,自第1回至第120回,可以确定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抄写的,并非后来补入的,也就是说,前80回和后40回是同时抄写的。如果前八十回的底本是一个比较接近脂本系统的本子,而其中又存在那么多异文,可以证明它并非参照了程甲本、程乙本,那么,它的后40回出现在程高本之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以上三点所及,我们可以做进一步推测:

《红楼梦》有几种版本流传形式:80回脂本,120回刻本(程高本+程高本以后的刻本)。从“春草堂”本研究所得的结论看,只要我们能够证明它不是抄自程高以后的刻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它是120回的抄本,又接近于脂本系统的本子,就很可能是程高本的底本、或者底本的底本,或者是虽未被程高本参照,却早于程高本的一个抄本。

那么它可能是以程高以后的刻本为底本的抄本吗?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

1、抄本的大量存在。80回抄本之所以大量流传,主要是因为那时没有刊刻的条件,后来有了刻本,抄本就越来越少了,到现在抄本根本就不会有了,这一点通过其他小说版本传播的过程和规律也可以看出来,如,以《聊斋志异》为例,它的第一个刻本出现在乾隆年间,即青柯亭本,而现在保存下来的《聊斋志异》的抄本都是康熙和雍正年间的,乾隆年间或乾隆以后的刻本反而没有或很少。没有说刻本出来后,抄本反而越来越多了。《红楼梦》120回抄本就目前所知就有18种之多,而刻本出现前的80回抄本现在所知也就只有11种,如果说120回抄本是抄程本以后刻本,那么怎么解释刻本出现之后抄本越来越多这种在小说版本传播中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呢?

2、不大有可能去抄已经排印出来的刻本,刻本比较容易买到,抄写的成本更高。(金钱与时间)

3、异文的大量存在。如果是抄程本以后的刻本便不会有如此之多的异文,120回本中出现的异文整理出来,决不亚于,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5大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本中80回抄本的异文。异文如此之多,说明传播的时间长,范围广,决不可能在程刻本已经分去了一大部分读者的情况下,社会上还会有这么多抄本和这么多异文存在。

异文也不可能是抄手修改的。抄手大都是职业抄手,他们抄写是为了赚钱维持生计,他们的兴趣不在于修改,而只是抄写,不可能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考虑修改文字。

“春草堂”本等120回抄本的存在,说明了《红楼梦》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乾隆56年之前,程甲本出版之前,社会上已经有120回抄本在流传。程伟元、高鹗是根据他们搜罗到的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80回抄本和120回抄本整理、排印而成120回印本。这也就是说,程高本的底本实际上包括了某种或某些120回抄本。

这就是春草堂藏本等120回抄本的价值之所在。

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120回抄本研究)(2)

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120回抄本研究)(3)

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120回抄本研究)(4)

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120回抄本研究)(5)

《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载夏薇《<红楼梦>春草堂藏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