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拆字解释(汉字解象51声和音)

汉字拆字解释(汉字解象51声和音)(1)

声,聲,从殸从耳,殸( qìng),是磬的本字,一种玉石做的打击乐器。甲骨文是四个构件的会意:左上方是用来悬挂器物的架子和绳索;绳子吊着磬;右边一只手拿棒槌,敲击左上方的磬;发出的声响,正好被下方的耳朵听到了。

所以,声是指外力作用所发出的声响,或者是敲击演奏乐器如钟磬、笛子、琵琶等发出的声响;或者是风或水等运动产生的声响,如风吹树叶飒飒响,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汉字拆字解释(汉字解象51声和音)(2)

音,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和小篆是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出的音。无论是音还是言,都是从口里面发出来的,因此不受外物限制,是一种本能。所以,音是指由发音器官产生的响动,如鸟儿鸣叫,也包括人类说话唱歌,可以是语音,也可以是乐音。

声和音有区别,但更有联系,老子说:音声相和。两者具有应和关系,音与声相和,构成和谐的旋律。《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外物使人心动,由心而生音。心被外物感动,用声的方式表现出来。

汉字拆字解释(汉字解象51声和音)(3)

摄影 费水玲

令人感兴趣的是把“声”和“音”引入了类之可推的原理。推类的原理,建立在同类事物之间的同理性之上,表现为相从、相求、相感、相召、相动、相应等特性;同时还凭借人对同理性的认知并实现人际同理心的交流。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各从其类也(《周易·文言》)。

着眼于声、气来寻求类相从的原理,这实在是非凡的神奇之思。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声与心相应,也跟音相和,产生旋律之变,从而构成音乐。声与音相应的关系,正是同类可推的最好样式。“心”的介入,不就是同理心应对同理性的桥梁吗?

汉字拆字解释(汉字解象51声和音)(4)

摄影 费水玲

对声音的关注,又引出另一个有趣的话题。

《文子》:文子问圣智。老子曰:闻而知之,圣也;见而知之,智也。故圣人常闻祸福所生而择其道,智者常见祸福成形而择其行;圣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祸福所生;智者先见成形,故知祸福之门。圣者闻未生,智者见成形,无闻见在愚迷。

显然,圣者比智者高一截,圣者之闻,应该跟声音有关。一首歌可以红遍天下,音乐带来的理解不可能像讲道理一样条分缕析,但是它竟可以拨动情绪,闪现心灵的邂逅,带你漂游神奇之境,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先贤那么重视声音,而且能“闻未生”,究竟潜藏着怎样的奥妙,还待高人指点。

在文字出现之前,语言只是声音。有人追问,为什么女人特别会讲话?据说男人野外狩猎,女人在黑魆魆的洞穴劳作,必须用声音来交流。这无非是说,语言的本质是声音。

现代社会,人际交流是第一要务,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落落大方恰到好处地表达思想感情,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

美文诵读,就是用优美的声音传达优美的文意,诵读的过程,我们的精神会得到升华,心灵乃至外表会变得更美,让我们学会用声音来写作,用耳朵来阅读。

为您链接

象思维(83)感同身受

汉字解象(50)统与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