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记者 郑浩

【编者按】

聚散离合终有时。

2022年盛夏,上海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越来越多藏在市井烟火中的古老街区,与世人暂时道别。

顺昌路、永年路、梦花街……它们从旧时光走来,承载乡愁与遥远的记忆;它们也在不断追赶时代脚步,以改造提升实现城市更新。

风华不再,旧梦重拾。即日起,澎湃新闻推出“盛夏的告别”系列,记录老街坊、小弄堂和沿街商铺搬迁前最后的夏天。

老城厢或以新面貌归来,烟火人家将各奔东西。有限的相聚时光,赋予离别应有的仪式。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1)

郁斐 设计

问起理发店开张的日子,张三清楚记得,那是2007年6月1日。

十五年来,每天早上7点,他便穿着一袭白色大褂开门营业,一般到晚上9点关门,周末无休。干脆利落的“手势”,给顾客的是清爽惬意的“头势”。老顾客们就认张三的手艺,熟稔地过来,坐一阵,聊一会,理完发满意而归。

7月下旬,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的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通过二轮征询,上海最后一块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全面完成。这片街区北至建国东路,西至黄陂南路,东至顺昌路,南至徐家汇路,是上海弄堂文化的最后遗存之一。

张三理发店,就位于这里。这是一家“只剪不烫”的老式理发店,张三本名张忠军,来自江苏,“我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叫张三,后来开理发店,我就用了这个名字当店名,既顺口又好记。”

随着旧改的生效,张三,以及营业15年的理发店,都将和这片老弄堂说再见。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2)

张三理发店。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图

老物件

黄浦区永年路149弄,张三通常会穿着标志性的白色大褂在店里忙碌。白大褂、理发椅、荡刀布,这些老物件陪伴了他多年。

“你看我身上这个式样的白色大褂,穿了也有几十年了,一年四季都是这副装扮,现在都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标识了。”张三说。

店内,最惹人注目的便是一把老旧的铸铁理发椅,这是张三从老家带到上海的,如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客人坐上这张椅子,一整套理发修面服务就开始了,颇具仪式感。不管生意再忙,人再多,只要有人坐在上面,他都会仔仔细细地弄完。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3)

店内摆放着一把老旧的铸铁理发椅,如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图

椅子的扶手旁挂着几匹布制的长条形带子,称为“荡刀布”。张三介绍道,这是一种用来保养剃头刀的工具,只有在传统的老式理发店才能见到。在剃头之前,理发师会先将剃刀在上面“荡”几下,使刀刃更加锋利。

只见张三一手拉住荡刀布的底部,一手攥着剃刀,用刀背快速地来回刮动。“这个布也有点年头了,上面都有一层油脂的,剃刀在上面‘荡’过以后会更润,剃起头来更加顺畅,老顾客知道的。包括像我们用的剃刀,也都是以前用羊油擦过的,因为没有油脂在上面的话容易损坏。”张三说。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4)

张三向记者展示“荡刀布”的用法。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图

谈话间,有客人进了店,张三便忙活起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叔坐到理发椅上,一句话不用说,张三已经开始娴熟地为他修剪头发了,“这位一直来的,就住在附近,是老面孔。”张三说,“他80多岁了,耳朵不太好,但人很精神。”

剃完发、修完面,老爷叔起身,递给张三几张零钞,照照镜子,说一声“蛮好”便离开了。店内陈列的价目表上,记者看到,店内单理发20元,加洗25元,单修面15元。

“人家来我这里理头发,我用梳子一梳就知道每个人的头型是什么样子,怎么剪最合适。理头发是找感觉的,没有顶好,只有顶合适。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最好,用心对待每一次理发,也是平凡职业的‘匠心’,这个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张三说。

老手艺

理发,对张三来说,是老手艺了,这也是他自己开理发店的底气。

张三告诉记者,家里世代都是理发师,自己的手艺是跟父亲学的。“我1980年随父亲学艺,当时才刚18岁。在老家的理发店里做了10年,后来大批的人来到上海,我也是那段时间过来的,相对来说比较早,也算是抓住了人生中难得的一次定居上海的机会。”

“来上海后,我一开始是在别人理发店里打工的,先在建国路建华理发店做过1年,又在徐家汇路的先锋理发店做过几个月,再后来是到黄陂南路路口一个国营理发店当理发师傅,一干就是十几年。那家理发店也是属于传统的老式理发店,里面有五六个师傅,做的也是我现在这些活。”张三回忆。

“后来那家理发店赶上动迁搬掉了,大家都解散了,只有我和我老伴留了下来,我就想着自己开个理发店,把这份手艺保留下来。”张三告诉记者。

张三和妻子黄金兰20岁左右便相识,相守至今。张三在理发店打工时,黄金兰在超市里做钟点工。在国营理发店工作时期,二人一同居住在理发店楼上的员工宿舍,张三为客人理发,黄金兰在店里做些杂活,帮着打理琐事。

2007年6月,张三来到永年路,开起了自己的理发店。遥想当年初创业时,他并没有太多的紧张和顾虑,反倒是信心十足,“因为我知道我有底子、有基础在的,别人能做,我肯定比他做得要好。而且我在原来的理发店积累了很多客源,新开的店离原来的地址又不远,不担心没有生意的。”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5)

张三和他的理发店。 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图

“这么多老顾客在这边,他们需要传统理发服务。我现在有很多老顾客就是当时在那边打工的时候认识的,有些人在我手上理发理了几十年,我到永年路上自己开店以后,他们很多人就继续找我理发。”张三说。

这个有历史感的小店,是黄金兰与丈夫所有生活的承载。前几年黄金兰突发脑溢血,虽已康复,但还是落下后遗症。她说话时语速很慢,走起路来也是小心翼翼,施施而行。不过,她仍然坚持每天下楼做饭,与张三一起吃。

寻常日子,黄金兰经常在店里坐着,听老顾客们聊天,有时她也会坐在店外,相隔一道窗框,相守与陪伴。如今他们的儿子已在上海安家,有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8岁的孙女,生活和乐美满。

老顾客

张三一边用扫帚清理地面堆积的头发,一边又跟记者闲聊起来。

“我的顾客来源面还蛮广的。”张三说,“既有住在这一片老小区的,也有从浦东、松江或者嘉定那边过来,专门找我理发、修面的,我觉得这也算是人家对我技艺的一种认可吧。他们老顾客就喜欢到我店里来洗头、修面,尤其是上了年龄的,一般理发时都会要求修面。刮一刮面,很舒服,感觉来这里不修面就好像没有来一样。”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6)

正在为顾客理发的张三。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图

不时又有几位客人来到店里理发,张三请其中一位坐上理发椅,其他人坐在后面的长椅上休息等待,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张三聊天。一位爷叔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这片,很快就要搬到大木桥路去了,今天来张三店里,有可能是最后一趟在他手里理发。

一旁姓周的上海爷叔说:“我83岁了,住在后面一块,很多年来理发也是一直来这边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好、方便,而且价格实惠。像我们老年人去现在外面那些理发店,他们弄不来的,他们用年轻人的风格给我理,又贵,样子又不好。张师傅这里就很好,理出来的效果是我们满意的。就是可惜他以后也要搬走了,再要找他理,可能就不大方便了。”

问及在店里理发时间最长的老顾客,张三提起了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位沪上名医,退休前还担任过某三甲医院主要领导。“他在我店里理发有30年了,跟我比较熟悉,交情蛮深的。”张三说,有一次妻子生病,是突发性脑溢血,匆忙中他直接电话打过去,这位“老顾客”帮忙联系了医院,让自己的妻子获得及时救治,“所以我们一直都很感激他”。

对于附近小区里一些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也时常上门理发。谈论起张三,附近的住户都很熟悉,也很信赖。“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一位住户说。有时快递到了,别人一时没法取,便会让人暂放在张三店里,因为大家知道,他总是在那里。

疫情期间,张三还主动提出为社区“大白”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我们这里永年路是3月11日中午拉起彩条封控的,在家里关了总共83天。刚开始那段时间,生意全都不做了。后来天气热了,我观察到那些‘大白’一整天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孔都在淌水。我想想他们头发也长了,一直闷在里面肯定不舒服,我就跟他们讲,你们交接班以后可以到我这里来理一理头发。反正我那时候也闲着,知道这些‘大白’比较辛苦,就想着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张三说。

不再年轻的张先生(盛夏的告别张三和他)(7)

永年路路牌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图

老街区

对于此次旧里改造,生活在这片街区的居民普遍都期盼已久。

张三表示,尽管自己只是一名租户,无法享受到拆迁的补偿,但也很支持这项民生工程。“我们做小生意的么,多少受点影响,但是改善居住条件是多少年来这里居民一直期盼的事情,现在终于签下来了,我也为街坊邻居们高兴。我自己住的屋子就在旁边楼上,条件么也确实是太落后了,厕所都没有的。正好借此机会换一个新的环境,改善一下生活质量,总归是一桩好事。”

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张三心中有百般不舍。“我在这块地方待得太久了,人生中最年轻、最难忘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跟街坊邻里,跟那么多熟悉的顾客一路走到今天,彼此都留下了很多感情,他们也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他们。很多人老早就开始跟我留电话了,今后还会继续联系的。他们说,只要离得不算太远,一定还来我这里理发。”

谈及搬迁后的新店选址,张三表示还没有决定,但大致会在徐家汇路以南的方向寻找。“徐家汇路那块的人口密度高,客源也比较稳定,如果有合适的门面,我应该会考虑到那里做生意。另外,我还打算找几个同龄的师傅一起,扩大一点规模,吸引更多的顾客。老手艺舍不得丢,只要我还做得动,肯定会坚持做下去。”

就在闲谈之时,一位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建筑工人来到店门口附近,想找地方为他的电瓶车充电。张三一把叫住了他,随后起身从店里找出了一个拖线板递了过去。

责任编辑:管卓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施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