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最怕的其实是它

“大夫,你说我这是湿气重吗?”

“大夫,我为啥总是这么没精打采的?”

湿气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最怕的其实是它(1)

……

最近,你一定问过这些问题吧?你也一定被这万恶的“湿气”所困惑吧?痛苦吗?

别急,其实真正的湿气重还没到来,脑补一下大暑之后一大波湿气滚滚而来……

湿气概念

中医认为,自然界有六气,它们维护着自然界的正常顺序,它们是:风、寒、暑、湿、燥、火。

你想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风,没有寒冷,没有暑热,没有湿润,没有干燥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如果在正常状态下这六种气对自然界是有益的,此时被称为“六气”。

但是,当其中的一方过多时,就会打破这种自然的平衡状态。这时候过多的“六气”就被称为“六淫”。

湿气特点

我们已经知道湿气是起濡润作用的,其性属阴。因此,湿邪是阴邪,最能伤人阳气。另外,湿邪伤人后,身体会出现重、困、酸的感觉,周身酸懒,嗜睡。

湿在脾胃则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不喜饮水,呕吐,便溏腹泻。

湿在下焦则小便黄,妇人白带多,男性阴囊潮湿,分泌物多黏腻、有异味。

湿邪重则舌苔腻,湿热则舌红苔黄腻,寒湿则舌淡苔滑腻。脉象多濡滑、濡缓。

通俗地说,湿气重时人们很容易分辨,但湿气轻时往往身上出现酸困、乏力时会被误认为气虚。

湿气调理

因为湿气是阴邪,容易蒙蔽清阳,阳气易被困遏。

所以在调理或治疗上,应该使用辛味的药物、食物使气机流畅,如防风、荆芥、羌活等。并且用淡渗利湿的药物导湿从小便而出,如茯苓、冬瓜皮、生薏米等。

另外还可以用燥性强的药物如陈皮、苍术、厚朴、白蔻仁燥湿,还可以用气味芳香的佩兰、藿香、紫苏、砂仁以芳香化湿。

说起中成药,最常用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但很多人都难以下咽。其实,藿香正气是有片剂的,相对水来说好吃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不适合湿热病,需要舌苔白腻才可以吃。黄腻的,可以用冬瓜皮、绿豆煮水当茶喝,有清利湿热的作用。

以上是湿气调理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但有一种是应该少用或禁用的。湿在季节对应长夏,长夏在五脏对应脾,五行对应土,五味对应甘。在长夏季节,雨水多湿气重,可以理解为土气是偏实的,而甘味入脾。如果再吃甘味的话,则土气更实。所以,湿气重应该少吃或不吃甜食。只有在真正有脾虚的时候,才可以辨证加入甘味药物。

湿气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最怕的其实是它(2)

最后,治疗终归是大夫的事,还是建议大家找大夫正规治疗。

湿气重,最重要的是饮食的调摄,你应该在饮食上注意清淡、温和,不吃肥肉、甜食、过凉的食物,这样可以不增加脾胃的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同时,适当地运动可以帮助气血流通,促进湿气排出体外。

肝主气的疏泄,当肝气不疏时就会克犯脾胃而导致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因此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也是祛湿的重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