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

大家都知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但是很少有知道,汉字曾一度差点被抛弃、被废除!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救亡图存”的风云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都低落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十九世纪末,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不断反思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最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是因为旧文化在作祟,因此想要拯救中国,就必须扫除旧文化。而要从根本上扫除旧文化,就必须先废除汉字。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和“汉字革命”的狂潮诞生了。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

主导这场新文化运动的则是当时一群著名的知识分子。其中就有钱玄同、谭嗣同、陈独秀、瞿秋白、吴玉章、胡适、徐志摩、蔡元培、鲁迅……凡是你能听过的民国文人大师基本都支持废除或改革汉字。文学家钱玄同还有新文化运动的旗帜鲁迅更是主张直接废除汉字,用字母文字来取代方块汉字。

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钱玄同谈道:“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非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

鲁迅更直接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他在文章里说,“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先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2)

幸好在这场狂热的“汉字字母化”运动中,有一位极为清醒的学者。他虽然同样主张汉字改革,并且参与了方案的制订。但是他不同于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激进和狂热。而且还很“中庸”地提出了“双语”的观点,并用一篇同音不同调的汉字奇文来回击完全废除汉字的论调。

这位学者就是被称为语言奇才的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据说他至少精通全国33种方言,还精通英、法、德、日、俄、希腊、拉丁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年仅33岁时就与陈演恪、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并且还是最为年轻的一位。在刚组建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赵元任一人负责教授《方言学》、《普通语言学》、《音韵学》等课程,足见他在语言学上的造诣。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3)

而他巧救汉字的94字奇文《施氏食狮史》更是语言功力的强大展示。上世纪60年代,《施氏食狮史》被大英百科全书收集在有关中国语言项内,足见它的地位。

下面我们不妨欣赏一下这篇奇文《施氏食狮史》 :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4)

有人调侃,这是让外国人最为抓狂的文章,会让他们崩溃。不过赵元任写下这篇奇文可不是为了为难外国人,也不是单纯的玩文字游戏。而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每一种文字都同样存在缺陷,汉字也有汉字的优势,完全废除汉字而实现汉语拉丁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最后的结果也如赵元任所愿,汉字并没被完全废除。而是实行了简化、注音(汉语拼音)、语法普及等全面的改革,克服了难认、难读、难写的弊病。使得汉字得到很好的延续和传承。而最先主导推动这一重任及贡献最大的则是赵元任最得意的学生王力先生。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5)

他跟导师赵元任一样,在语言学界同样是一部传奇。

王力先生小学毕业,却凭着勤奋自学和异于常人的天赋考进当时大名鼎鼎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一年后即完成毕业论文惊呆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后来,他在又在导师赵元任的建议下,去了当时世界语言学中心巴黎进行深造。

刚到巴黎时,王力因为不懂法语,看不懂菜单,还留下了一次性连点三个汤的笑谈。但几个月以后他即可以用流利的法语与法国人谈笑风声。还有一则未经证实的趣闻说:当时同在巴黎留学的国学院同学姜亮夫,得了个硕士学位回国。人家问他怎么一样留学,王力怎么就得了博士学位呢?姜亮夫答道,王力做的题目洋人都看得懂,所以得了博士学位,自己的论文洋人看不懂,所以只得了硕士学位。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6)

1932年王力回国后,就主动开始扛起中国语言学的大旗。在抗战时期他凭一己之力撰写了《中国语法纲要》、《中国现代语法》及《中国语法理论》, 结束了中国汉语没有自己语法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进行汉语简化和普通话普及工作。通过他的研究和牵头,制定了汉语拼音、普通话规范,促成了《新华字典》的编写,迅速搭建起了中国语言学的框架,使得中国的文化扫盲迅速普及。

而后王力又投身到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不久又交出了《诗词格律》《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一批现在各院校中文系还在使用的的经典教材。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7)

王力(左二),周有光(右二)

同时参与汉语拼音制定的周有光教授,评价道:“王力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语言学的全才。”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在语文课上学的诗词歌赋,都离不开他的贡献。整个中国的语言体系建立,他是最最关键的那个人。

此后五十多年,王力先生一边教书,一边笔耕不辍。写出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可以说,在中国只要学汉语、认汉字的人都受益于他编写的书。还有各大院校语言学科的扛旗人则几乎都是王力当年带出来的学生。

语言学家马庆株评价说:“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8)

王力(中间)

赵元任开启现代语言学之先河并巧救汉字。王力在导师的基础上继承古来之传统,传递现世以文明,彻底的激活了汉字的文化基因。为我国汉字的普及、延续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海纪实频道《大师》栏目曾推出的一期纪录片《王力》,其解说内容大概如下。

1984年的春天,84岁的王力开始编撰他心中“理想的字典”。计划中的字典120万言,鸿篇巨制。这位已垂垂老矣的中国语言学的奇才,那年春天开始,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朝自己“理想的字典”迈进。

奈何人生的时间如此有限,没等他编完这本心心念念的古汉语词典,就撒手人寰。

有一个用来形容生命终结的名词叫“鲸落”。说是鲸鱼死后沉落海底,身体的养分可以继续供养一套生态循环系统长达百年。这是它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9)

而王力先生一生留下的上千万字的著作就是给我们中国人最后的温柔。

今天朗读君从王力先生的诸多著作中挑选三本适合大众阅读,且能快速了解中国文化、激活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三本实用书籍作为推荐。

学诗词,入门必少不了王力的《诗词格律》;

学汉语,深入必少不了王力的《语文讲话》;

学文化常识,则必少不了王力震撼文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0)

王力经典套装3册

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即是王力先生为了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方便阅读古书,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所专门编撰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入门读物。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1)

王力先生认为,“其实学古文并不难,觉得难,是死记硬背难、生搬硬套难。熟悉古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古人的常识,自然一通百通。”于是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应运而生。

这本书被世人公认为是一部详尽的古代常识宝典。全书包含天文、历法、科举、礼俗、、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对古人的衣食住行、风俗喜好皆有涉猎。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2)

比如:在介绍古人的饮食常识时,我们知道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碗,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是不是很大开眼界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3)

比如,在介绍古人对星宿的熟知和应用,可以学习到古人如何用其来辨别方向、定季节等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而且王力先生在常识的介绍中还穿针引线的植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4)

比如:从星宿的介绍中提到《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在季节的介绍谈到杜甫的《小至》,韩愈的《忆昨行》解读详尽,又不失趣味。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5)

虽是教材,却像休闲读物一样趣味丛生,简单易懂!

二、《诗词格律》:一本爱诗之人必看的好书

金庸在《后记》中坦承:“修订《书剑恩仇录》时,翻阅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一书而初识平平仄仄”,于是才有了“盈盈彩烛三生约,霍霍青霜万里行”。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6)

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例证详实。是一部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的诗词教材。一本书就把诗词的概念、规律全部深入浅出说全、说透。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7)

另外,书中引用大量古人优美的诗句、插图,结合基本的知识,把诗词的奥秘和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看完这样简单明了的解释,我们一下就明白了韵脚的奥妙和规律所在。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8)

三、《语文讲话》: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先懂语言,再懂文化。

先生的一生,都在用语言为基底,向我们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热爱汉语言文化的人,谁没有受惠于王力先生的这一部《语文讲话》呢?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19)

这本书详细全面的讲述汉语的特性、古今语音的演变,词的构成、各地语法的异同,以及词汇和文字方面的知识。是最全面最专业最通俗易懂的汉语学习书籍。

民国时期废除汉字(民国时期汉字险遭废除)(20)

想要更了解中华文化脉络的真相,客观的看待问题,以及学好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王力先生的这三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典教材。

虽是教材,却像休闲读物一样趣味丛生,简单易懂!无论大人、小孩子,有无基础都可以无障碍阅读。

现在下单,读书月活动优惠价88元!点击下方横条进入购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