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随地吐痰(改掉随地吐痰恶习)
北京市倡议书 截图
近日,北京市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其中一条是“不随地吐痰”。前不久,这一要求也被写进国家卫健委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随地吐痰是社会顽疾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再次发出“不随地吐痰”的呼吁,既是出于防疫的迫切需要,也符合文明素养的长期要求。
随地吐痰,可以说司空见惯。即使在疫情之下,戴着口罩,很多人还是吐痰不已。据记者调查发现,公交站台、室外吸烟区等公共区域,都是随地吐痰的重灾区,虽然垃圾箱就在眼前,但仍挡不住有人随地吐痰,而且还专门吐在垃圾桶周围。很多痰迹因为“年代久远”且重复叠加,已经在地面上形成黑色痕迹;更令人气愤的是,超市、地铁车厢里,都有人公然吐痰。
随地吐痰不文明,道理无需再说;随地吐痰危害巨大,可能有人不在意。据疾控专家介绍,很多飞沫传染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痰液都可能传播,特别是患者吐痰危害更大。令人遗憾的是,“不随地吐痰”已经倡议了几十年,收效甚微。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都背诵过包含“勤洗手、不吐痰”等内容的文明守则,但仍旧还是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在不同场合做着相同的“嗽嗓子、吐痰”的系列动作。
除了反复倡议,各地也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令禁止。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等行为,最高可处500元罚款。由于这一恶习太过普遍,取证难,执法难,所以,执行结果都不太乐观。有些人根本不觉得有什么错,有些人觉得法不责众,还有人因吐痰被保洁人员批评之后,竟然恼羞成怒,大打出手。
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需要培养,甚至需要约束。社会倡导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需要刚性执法,像治理公共场所吸烟一样治理随地吐痰。该罚就罚,理直气壮地罚,在公共场所抓一些典型人物,顶格处理,形成人人不敢吐痰不愿吐痰的气候。任何一种习惯、一种社会氛围的养成,都需要持之以恒,既需要每个人的自我约束,更需要明确社会价值取向和完善的法规制度。只有人人都把随地吐痰当做一种没素质、不文明的行为加以唾弃,才会倒逼某些积习难改之人,因为受不了他人鄙夷的目光,慑于法律法规的惩处,而纠正自己的行为。
改掉随地吐痰的恶习,眼下是防疫工作的刚需,是切断病毒的传播渠道;等疫情结束,必须维护胜利果实,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应该一直保持下去。
(来源:北京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