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新发展理念(大战略大前海大未来)
来源:深圳特区报
九月,南粤。
大潮再起,奔涌珠江,激荡中国,回响世界。
历史,早已选择这里,并做出回答。
4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在深圳蛇口炸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圳创造一个又一个第一,交出举世瞩目的精彩答卷。
时代,再次选择这里,并正在作答。
大战略。12年前,前海合作区横空出世,石破天惊。一片滩涂地,从此有了全新的名字,全新的使命。
呱呱落地,承载希望。
先后3次来到前海,向世界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他深情寄语前海:“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年一个样,一张白纸,从零开始,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要研究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
大前海。1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正式发布。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更大,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前海承担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特区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选择,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打开的方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直激励着一代代人勇毅前行。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以及世纪疫情叠加,需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积极应变。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级战略平台,也是新时代的打开方式。
大未来。前海,不仅是深圳的、广东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是深港连接点,更是融通大湾区以及联通世界的重要枢纽。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
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前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新起点,新征程。牢记殷殷嘱托,南粤大地一片火热干事创业景象。
——牢牢把握“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加快推动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大抓特抓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突破性创新。
——争当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闯将、开放先锋、创新能手。
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好、动力更强
改革开放大潮,始终澎湃。
前海,这颗镶嵌在大湾区核心产业带的璀璨明珠,在珠江口东岸,闪耀夺目。从“荒滩涂”到“聚宝盆”,“袖珍海”做出了“大文章”,以“蚂蚁”的体格展现出“大象”的能量。
一年来,前海合作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先机,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好、动力更强。
伫立深圳前海世茂大厦顶层,前海尽收眼底,一片生机勃勃;这一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正强劲搏动。
前海综合保税区,满载货物的车辆往来不息;前海桂湾金融先导区,金融高管、白领IT才俊云集;深圳西部港区,国际货轮不断停靠,满载深圳制造、中国制造的科技产品,发往全球。
活力满满,动能十足。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说,自入驻前海以来,得益于前海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业务实现稳步增长。他说,《前海方案》发布后,前海发展空间更大了,吸引力更强了。安永大湾区卓越服务中心定址前海嘉里中心,目前已在试运营阶段,将专注市场前沿技术创新,协助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成果转化。
“抢滩”前海,风头正盛。嘉里建设(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天龙说,前海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大平台的利好不断释放,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他提到,前海嘉里中心项目一期交付投入运营以来,来自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进驻,其中不乏西门子、IBM、三菱日联银行、恒生前海基金、HBA、涂鸦智能、易马达科技等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以及高成长企业,涵盖科技、金融、设计、商业服务等领域。
看好前海,到前海去;通过前海,连接香港,走向世界,实现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通。这正是前海传达的“前海态度”。
今年7月中旬,5天4晚,3000多公里行程,前海招商团队辗转龙岩、厦门、上海三地,密集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先后拜访包括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6家重点企业,智能车联网、天然气贸易等多个代表性项目负责人当场明确表示,将在前海投资。
“秒批”“一窗通”“一网通办”……前海优化营商环境举措频出。前海港澳e站通,提供“注册易”“办税易”“社保通”等223项服务,实现香港投资者“足不出香港、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事项;前海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一次申请、按需发证”,审批办理时间由49天压缩至13天,电子印章综合应用、商事主体歇业登记等创新做法全国复制推广。
站在前海嘉里中心21层,外面是前海网红打卡地前海石公园,里面是港资企业思谋科技的智能制造博物馆。这里所展现的未来科技,吸引一批又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参观、采购。去年,深圳思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B轮2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红杉中国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细分领域“小巨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不论是外资港资企业,还是国企央企,以及广大中小企业,都能在前海公平竞争。他说,“竞争中性”是前海营商环境的最大特点。
“朋友圈”越来越广,“吸睛度”越来越高。据德勤中国评估,前海营商环境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越来越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选择前海。
更多企业集聚。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5月,前海三湾片区在地企业数同比增长189.7%,在地港资企业数增长158%。
项目落地更快。2021年,深圳举行全市招商大会,前海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895亿元,已落地43个,帝亚吉欧、德州仪器、波士顿咨询等知名企业入驻。国内天然气贸易前10名企业中,4家已集聚前海。
前海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好、动力更强。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1755.6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今年1-6月,前海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
深港合作:举措更实、对接更密
前海,是时代所选。“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这是前海的总定位。
前海,是港澳所需。回归祖国的历史证明,发展强大起来的祖国永远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赢得成功的最大支撑。而且,香港需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发展中寻找新机遇、新动力、新空间,同时助力国家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
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前海正全力以赴做好深化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答好依托港澳、服务港澳这道“必答题”。
漫步前海,浓浓“港味”扑面。斑马线上写的是“望左”“望右”,街牌区别于“内地蓝”是白底黑字,红绿灯参照香港体积更小。处处“港化”的细节,都是前海作为港人港企北上第一站的最佳注脚。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早已成为香港青年内地追梦圆梦的“摇篮”“孵化器”。今年7月在梦工场举行的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初赛,报名项目956个,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项目138个。
梦想,是一种相信的力量。港籍青年严国生深有感触地说,他此前正是因为参加这样的创新创业大赛才决定来到前海。原来,严国生在香港创业期间,团队研发出全国首家过滤LED有害光线的“液体过滤”技术,但一直难以落地。当时项目正处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关键时期,需要资金以及成熟的产业配套。由于前海可以享受系列优惠政策,加之深圳丰富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资源,他已然在前海扎根。
相信的力量,激励港澳青年扎堆前海;前海不遗余力,让相信的力量变成现实。
在前海,港人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仅去年,前海发放港澳青年专项扶持资金8638.49万元;今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启用,拓展青年创业空间至13.9万平方米,“创梦”空间扩展至3倍。截至目前,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335家。
短短一个月时间,在梦工场北区G栋办公的深圳思益孵化器有限公司就引入5家港资企业。思益合伙人、香港青年郑思怡告诉记者,企业在前海实现快速成长,早已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并获得不菲融资。
大前海,不仅仅是面积范围的扩大,更是政策红利的“扩大”。《前海方案》发布后,相关政策扩大到宝安、南山,严国生因此以优惠价格在宝安拿下新的研发基地,目前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产品落地及批量化生产。同样,位于宝安区的深圳长江会计师事务所被纳入“大前海”范围后,成功与香港会计师工会实现对接,引入一名香港会计师作为协议合伙人,为客户提供相关海外服务,拓宽业务发展空间。
深港合作,举措更实,对接更密。
今年,前海管理局相继发布“九件实事”,从住房、就业、创业、平台、金融、科创、落户、服务、民生等九个方面,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提供400套人才住房、800个工作岗、逾700万元创新创业大赛奖金等实实在在的举措。
9月2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与香港财库局以联合公告形式发布推出18条措施,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其中,前海将在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内拓展8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
深港两地政府同步以联合公告形式发布产业政策,尚为首次。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深港公布“联合政策包”是一次机制上的突破及创新,18条措施涵盖范围广泛,将为香港私募基金业界提供便利及优惠政策,推动发展深港风投创投联动机制。他说,未来香港将与前海共同探索更多金融发展机遇,推动深港更高水平合作,发挥两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引擎”功能。
港企集聚态势,更加突显。前海出台金融业、产业集聚、专业服务业、商贸物流业、餐饮业等产业政策,支持香港优势产业发展,比照内企上浮20%享受扶持;推进深港合作重大平台建设,统筹提供产业空间82万平方米,已签约面积港资企业占比28%;新增香港税务师、导游备案执业,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6类。
前海已成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始终发挥着“桥头堡”作用。
制度创新:范围更广、层次更深
担大任者,必将肩任大责;肩大责者,必能敢为天下先。
过去,得风气之先的深圳,敢闯敢试,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创造出世界城市发展史、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改革开路,越需要创新引领。
而今,前海这一新时代的宠儿,已然扎根南粤大地,满怀激情,奋进在新征程的赶考路上。
制度创新范围更广、层次更深。一年来,前海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路大刀阔斧、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创造了大量“全国首个”“全国率先”“全国第一”。
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前海坚持“先行先试、边行边试、合作共试”,率先放开限制、放松管制、衔接税制、对接法制、连通体制、畅通机制、融通规则、连接两制,持续推进投资、贸易、事中事后监管、金融、法治、人才、体制机制、信用八大领域改革开放创新,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
前海,已经成为制度创新策源地。7月2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前海位居第一,持续领跑,8月18日,广东省发布2021年度广东自贸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在全部15个案例中,有6个案例来自前海。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表示,前海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名,表明前海作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作用不断加强。他说,无论是设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还是建设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初心就是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此,前海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制度创新策源地的先行示范作用,持续显现。目前,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2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全省复制推广82项,全市复制推广203项。
前海创新“果实”,已化为饱满的“种子”,播撒全市、全省、全国。目前,山西复制推广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第一批制度创新经验137项,已完成117项;第二批41项,已完成24项,以此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推进制度开放创新,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助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魏博说,受益于创新包容以及良好的产业配套资源,前海手绘科技自主研发,短短几年间成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产品横跨动画创作、智能设计、元宇宙数字人、数据可视化等领域,用户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软件出口海外的领跑者。作为在前海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在世界范围内,用中国软件,设计中国产品,传播中国声音。
赢得全球市场,赢得世界尊重,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心声,更是前海的责任。
前海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现代服务业创新,风生水起,动力澎湃。全国首个《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在前海发布,《大宗货物电子仓单》等标准获国家发改委批复,BIM轻量化和协同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录拓展至五大类30项,“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在前海成立,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上线试运行,“互联网 ”未来科技城等项目建设提速。
创新驱动,潜能巨大。目前,前海累计建设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96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家。2021年,前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5.07亿元、增长10.5%。
对外开放:力度更大、水平更高
浪奔,浪涌。大潮再起珠江,大浪奔涌南海。
一个广阔无垠的,布满各种风险的,同时也充满无限机遇的世界,早已打开。
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世纪疫情阴霾,面对国际上保守主义抬头……我们没有退缩,更没有关起国门,而是勇往直前,把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得更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选择了乘风破浪,主动拥抱风云激荡的世界;做时代的弄潮儿,在滔天大浪中保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
对外开放力度更大、水平更高。一年来,前海金融业对外开放提质增效,法律事务对外开放走向深入,人才集聚效应加速形成,高水平国际合作步伐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显现。
金融开放,更具国际范。走在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一张张闪耀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招牌,比比皆是。启动不到一年,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已签约入驻200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面积24.3万平方米,港资外资机构占3成。恒生前海基金、联易融数字科技、大新银行等重点港资、外资金融机构落子前海。
大新银行是全国首家获批筹建的“双牌照”境外银行,也是香港老牌金融机构。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说,之所以把大新银行深圳分行的选址放在前海,在于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正在打造面向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港外资金融机构、数字金融机构的功能集聚区,这里逐步建立起来的与国际规则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对大新银行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目标更坚定,步履更坚实。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在前海相继推出。记者注意到,自《前海方案》发布以来,前海全国率先形成了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实现“三个首批”金融创新实践。
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告诉记者,前海系列金融开放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对港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更大了。他表示,作为港澳投资者,恒生前海基金非常看重前海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活力。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不仅为港澳居民提供更多配置内地资产的机会,更为内地资产管理机构提供更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服务的机会,同时有助于在金融交易层面扩大人民币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秋阳正好,洒在前海标志性建筑的中国首座国际仲裁大厦。坐在大厦23楼办公桌前,合伙人律师阙凌云端起一杯咖啡,惬意品尝着。
他所在的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所是全国首家粤港联营律所,也是2014年最早一批入驻前海办公的企业,而今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年初,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启用,该律所搬入国际仲裁大厦,办公面积增至2000多平方米。今年8月底,我国首批21名大湾区律师在深圳“领证”,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所占了12名,人数最多。
阙凌云说,利用前海加强与港澳之间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优势,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所实现快速成长,目前内地律师有30多人,港澳律师增至20多人,业务量逐年攀升。
更重要的是,律所搬入法务区后,已有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112家法治机构聚集,沟通协调更顺畅,效率大幅提高。阙凌云说,全国15家联营律所,7家在前海,其律所联营方与多家港澳律所建立实质性的联营关系。
聚集效应增强。目前,前海集聚前海法院、最高院第一巡回庭、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庭、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多层级的司法机构,不断探索完善香港法查明与适用体系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拟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联营律所统筹港澳相关业务更加容易,而且可以加快“走出去”,尝试与美国、欧洲大型事务所联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前海法治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前海法律事务对外开放,一路向前。最高法出台支持和保障前海改革开放的意见,适用域外法律、跨境司法协助安排等实现突破;成立全国第一个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前海法院选任32名港籍陪审员、16名港澳台和外籍调解员,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均居全国基层法院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挂牌成立;深圳国际仲裁院新一届仲裁员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仲裁员568名,以业务合作方式引入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等国际性组织。
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前海目光高远,笃定前行。前海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企业加快境外产业园建设,吉布提自贸区、斯里兰卡汉班托塔临港产业园等入驻企业超200家;航空航运枢纽功能增强,深圳机场货运航点57个,2021年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4万吨;国际性组织加速集聚,引入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
越是创新,越是开放,发展能级越是提升,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及国际人才到前海发展。2022年在前海申报个税人数达96.5万,同比增长29.7%,各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剑桥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开办的深圳前海中英研究院,以及波士顿咨询、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等机构相继入驻前海国际人才港。
一个改革创新的前海,一个开放包容的前海,一个融通大湾区的前海,一个迈向全球的前海,早已打开。
放眼珠江口两岸,从深圳前海到广州南沙,再到中山以及珠海横琴,一个全新的活力“黄金内湾”,像一张拉满的弓,正在世界东方崛起,呈现强劲张力。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领先的科技创新实力,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世界级的机场群、港口群、口岸群,以及密集的内陆河流、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大湾区已然媲美纽约、旧金山、东京湾等世界湾区,并将中国与全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大战略,大前海,大未来。当前,深圳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作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新引擎,前海正释放“化学反应”“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日月照大江,前海浪滔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披荆斩棘、革故鼎新的创新锐气,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创造追求,前海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深圳、属于广东、属于中国的美好未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吴徐美 张智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