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2次复发能治好吗 29岁交大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
三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沈阳的一户人家里,一对中年夫妇看着窗外明媚春色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他们的儿子带着口罩,头发已经剃光,看起来十分疲惫,但却难掩眉眼间的快乐和放松。
“孩子,你真的想好了吗?”
妈妈看着儿子,眼眶里的泪水一圈又一圈不停地打转,声音带着颤抖。
儿子笑着看向妈妈:“妈,这个决定是我必须要做的,不然我肯定会有遗憾。”
儿子望着窗外的明媚春色,含着一丝丝遗憾说:“春天真漂亮啊!要是能出去打场球,那该多好!可惜,我再也没机会了!”
说完,他拿起笔在遗体捐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合上笔帽后长舒一口气:“这下,我也不算白来这人世间一遭。”
看着乐观豁达的年轻大男孩,工作人员心里也仿佛被针扎了一般难受,离开这户人家时还不由得感慨:“明明有大好前途,人生才刚刚起步,结果......”
这个乐观的大男孩,临走前只留下两句话,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为什么他坚持要签署遗体捐献书呢?
今天的这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张迪,一个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却有着人间大义的阳光大男孩。
别人家的孩子1992年,张迪出生在沈阳一户普通家庭里。
虽然不像别人家那样经济富裕,但张迪的父母感情稳定,家庭氛围很好,这让张迪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且懂得去爱别人的人。
张迪还有一个十分疼爱他的奶奶,每到周末假期,他都会到奶奶家,和奶奶讲自己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张迪是父母的骄傲,更是奶奶的贴心皮夹克。
对于他的学业,父母根本不用操心,他的自律性非常强,而且学习用功刻苦,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名列前茅。
但让家长感觉到骄傲的,不仅仅是儿子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听话省心,更多的方面是孝顺。
因为奶奶年龄越来越大,张迪虽然是个小男生,却比一般的姑娘心思都细,每次见到奶奶总是报喜不报忧,逗得奶奶开怀大笑。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求学之路也非常顺利,大学毕业后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努力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并且在取得硕士学位后顺利进入上海计量研究所,成为了一名科研人员。
能够有这么优秀的孙子,奶奶当然十分开心,但因为张迪在上海工作,不能经常回到老家陪伴奶奶,于是就经常和奶奶电话联系,让奶奶放心。
然而,看似平静幸福的背后,其实已经有恶魔悄悄来袭。
一八年六月,正在研究所工作的张迪穿了一件短袖,却有同事叫住了他。
“张迪,你这胳膊上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红点点?”
被同事这么一提醒,张迪才注意到,仔细一看还不少,而且腿上也有,只是刚起来,还不明显。
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男人总是会对自己的身体不是特别注意。张迪想都没想就说:“过敏了吧!也可能是有蚊虫叮咬,毕竟到了夏天,没关系。”
这些小小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张迪的警觉,他依旧向往常一样上班工作,周末还会和朋友们一起运动健身。
此时张迪身上的红点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运动后,特别明显。
“张迪,你还是去医院看看吧!就算是过敏,也不能一下有这么多!看看医生,开。点药。”
在朋友的催促下,张迪这才来到医院看病。结果本以为只是过敏的他却被医生告知,不像是过敏这么简单。
“不是过敏?那怎么会起这么多红点?”
张迪有些疑惑,却注意到医生的表情不太对劲。
医生沉思了一会,对张迪说:“像你这个情况,我建议你还是查下血液,这样才能做出诊断。”
“查血液?”
张迪虽然不懂医学知识,但他也十分清楚,一般问题的疾病是不需要查血液的。
惴惴不安的张迪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待检查结果,但他很快告诉自己:“我才29岁,能有什么事?我一年连感冒都不会得几次,还能生什么大病?”
虽然如此安慰,但张迪还是忍不住心里的紧张。
而他心中的猜想,最终得到了医生的证实。他患上的是急性白血病,准确来说是M5型白血病。
这种白血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在接受合适骨髓移植后,是能够被治愈的,但治愈效果差,发病较急。
张迪感觉世界一瞬间都崩塌了,他拿着确诊书,耳边回荡着医生的话。
他才刚刚参加工作!还没来得及报答父母,还没享受过生活,更没有回报社会......
他该怎么办?
病情急剧恶化
张迪是一个非常懂得为父母着想的孩子,父母已经年过半百,让他们知道这件事,心里该多难受啊!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迪拨通几个好友电话,说出了一个不情之请。
原来张迪希望自己住院的时候,朋友们可以帮下忙来照顾自己,并且帮着隐瞒这件事,不要让父母知道。
兄弟们听说张迪得病,各个心急如焚,不仅忙着筹钱,还根据各自不同的时间排好班来照顾张迪。
“兄弟,真是太谢谢你们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躺在病床上刚刚接受完化疗的张迪,虚弱地感谢着好朋友的帮助。
明明都是男子汉,却在这个时候都红了眼圈:“你说的这都什么话?什么是兄弟?不就是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出现的人吗?”
别看大家伙都乐呵呵,但其实心情都很不好受。
照顾张迪的这些时间里,他们经常向医生询问张迪的病情,但每次换来的都是摇头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张迪的时间不多了,但谁都没想到会这么快。
短短半年时间,张迪的情况恶化得非常快,医院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此时张迪知道,不得不告诉父母了。
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张迪的父母不敢相信真相,甚至不停地问:“你们肯定是在骗我,我儿子身体这么好,又一直在坚持锻炼,他还这么年轻,怎么会得白血病呢?”
可当他们看到躺在病床前的张迪时,夫妻俩抱头痛哭。
张迪含着泪笑着说:“爸妈,哭什么?这不是还有机会!”
张迪所说的机会,其实就是骨髓移植,也是唯一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但M5型白血病发病非常急,短期内病情会迅速恶化,即使张迪能够接受骨髓移植,到底能不能成功活下去,又能续命多久,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更揪心的是,医院的配型库里没有和张迪配型成功的骨髓。
“试试我的!”
“先试我的!”
父母俩听说骨髓移植的话,近亲的成功率会更高一些,于是抓紧时间找医生进行检查。
幸运的是,父亲张纯生和张迪配型成功了!
当时恰逢过年前后,母亲抓着张迪的手说:“儿子啊!等你爸给你捐完骨髓,你的病好了,我们就回老家去看奶奶,她念叨你好久了,想你了。”
张迪哽咽着说:“好。”
忽然又想到了些什么,对父亲说:“爸,你给奶奶打个电话,就说单位安排我出国留学了,因为那边学业比较急,不能经常联系,让奶奶别担心。等我学成回国,一定第一时间回老家去看她!”
即使在生命危急时刻,张迪想的还是远在老家的奶奶,害怕她知道这件事会担心,更害怕奶奶知道自己的病后,身体承受不住。
一九年初,在接受过各项检查都符合条件后,张纯生给儿子捐献了骨髓。
其实这么做对身体有一定伤害,尤其是像张纯生已经年过半百的年龄,但为了儿子,父亲此时又怎么会在乎这些呢?
手术非常成功,张迪的身体完美容纳了父亲的骨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春节前后,父母陪在医院,和张迪一起看春晚。
全家其乐融融,商量着等张迪出院后,要陪陪他出去旅游的看法。
“你不是一直想去看看大海吗?爸妈带着你去大连,等到夏天的时候,你也好了,咱们爷俩还能下海游泳!”
张迪看着父亲一直笑,点头说:“好!咱们爷俩比赛,看看你是不是宝刀未老!”
就在大家都以为张迪的情况会慢慢好转时,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张迪的病情却在某一天突然恶化。
始料未及的变化让大家都不能接受,父母瘫坐在医院长椅上嚎啕大哭:“怎么会这样?骨髓移植完不是说慢慢都好了吗?”
这便是M5型白血病的可怕之处,病情的发展完全是医学技术无法控制的。
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再次给张迪进行手术,不过这也只能将他的生命延长6到9个月,无法再次创造奇迹。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张迪该如何面对?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遗体捐献作为父母,哪怕还有最后一丝希望,都会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但对父母来说,能够有半年的幸福时光,倾家荡产也值得。
对此张迪却有不同的意见。
“死后怎么办,是烧成骨灰,留一盒骨灰,还是去捐献掉。当然这两个选项当中,就是做遗体捐献比较符合我个人生观、价值观。”
如果张迪接受第二次手术,虽然会多活半年,可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张迪就再也不能离开病床。因为常规化疗已经无法将体内癌细胞杀死,身体还可能出现严重排异、皮肤发生溃烂、浑身发黄。到最后还会切开气管,用上呼吸机。
即使活着,每天也非常痛苦,非常绝望。
张迪选择放弃治疗,拒绝低质量生存,而是用最具意义的方式离开,用别样的方式将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
父母当然不想儿子这么做,但一向听话乖巧的张迪却在此时表示,这次一定要尊重他的选择。
这是张迪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也是他最后的遗愿。
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学习,好不容易有了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机会,却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遭到命运打击。
遗体捐献,是他能为这个社会做的最后一件事。
他已经非常难过,不能给父母养老送终,也未能娶妻生子,给父母留下个孩子、留下个念想,如今他再不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才是白白来了社会一遭。
听到儿子的话,父母不再反对,随后联系当地红十字协会。
令人意外的是,张迪的决定影响了父亲,他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这是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帮助儿子回馈社会,满足儿子的心愿。
当天,沈阳市红十字志愿者在张迪家协助他们签署了协议,大家都为这个年轻的大男孩感到惋惜、痛心。
签完字后,张迪没有忍住,还是落下了泪。
他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脆弱的一面,偷偷来到卧室。过了一会儿,他还是那个阳光灿烂的模样,笑着和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接下来的日子,张迪除了一些药物维持外,没有再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因为他一直想看看大海,之前的时间忙于学业未能如愿,父母就带着儿子专门来到大连,在蔚蓝的大海边,留下一张张珍贵的影像。
张迪笑得很开心,他不想父母以后看到这些照片时心里难过,所以即使病痛啃噬着他的身体,他也依旧笑得灿烂。
各界关怀
对于张迪的遭遇和他的选择,媒体记者也找到了他本人,并且进行了报道采访。
张迪没有抱怨过命运不公,只是感觉到遗憾,自己还有太多愿望没有实现。可惜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会先到来。
张迪告诉记者:“这种(二次手术)没有意识的生存,这样的人生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不希望大家用很悲观的态度面对这件事,我这短暂而充实的一生,我已经很满意。”
不少人在看到张迪的故事后,纷纷前来看望张迪给他加油打气,这让张迪一家感觉到幸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迪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连基本的行动都成了问题。
父母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团聚时间了。
他们安静地将儿子送到医院,也没有进行更多抢救,让儿子尽量体面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5月7日傍晚,张迪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红十字会的人和记者闻讯纷纷赶到现场,大家的表情都十分沉重。
张迪几乎已经说不出话,呼吸也越来越微弱。
晚上八点半,张迪最后看了一眼父母,闭上了眼睛。
在场的人纷纷落泪,向遗体三鞠躬。
只有张迪的父母,没有掉泪,也没有说话,只是呆滞地看着儿子,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有动。
好像他们只要不开口,不打破这份宁静,眼睛不从儿子身上移开,儿子就不会离开他们。
现场格外安静,没有悲戚的哭声,却比任何场面都更让人心痛。
闭上眼睛前,张迪对父母留下八个字的遗言:
“当我离开,把爱留下!”
是啊,短短8个字,发人深省。以其死后留下一捧骨灰,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用大爱回报社会。
当选感动沈阳十大人物
二零年一月十四日晚上,2019“感动沈阳”人物颁奖典礼在盛京大剧院举行。
和其他洋溢着快乐的获奖者不同,张迪的父亲张纯生面无表情。
当主持人介绍了张迪的故事,大家为之感觉到惋惜,也为他们父子的大义而感动。
一个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的高材生,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别人着想,希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张纯生抱着奖杯走下台,无人之际他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看着刻着儿子名字的奖杯,想起儿子生前说过的那句话:“我现在不害怕离开,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再陪伴你们了。”
张纯生一边落着泪花一边笑着说:“儿子,爸爸就在不远的地方守护你。”
后记张迪是坚强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愿放弃低质量活着的机会,更是用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
虽然他来人世间只有这短短的29年,但他却活得潇洒,他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爱他的家庭,有一对尊重他的父母。
如果不是足够优秀的父母,又怎么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张纯生的决定一样让人感觉到肃然起敬,为了守护儿子,也为了帮着儿子实现心愿,他也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用这种方式陪伴着儿子。
虽然张迪离开了,但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活了下来,他的大义与凛然值得人们尊敬。
再见了张迪,愿天堂不会再有疼痛!
参考资料:
[1] 新闻晨报《放弃治疗是一种勇气!29岁学霸白血病复发决定平静离开》
[2] 看看新闻《白血病复发放弃治疗的硕士走了 捐遗体用于研究》
[3] 上视新闻《上海交大学子张迪患白血病离世 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4] 沈阳晚报《2019,这十个感动沈阳的人,标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和高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