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不能养蚕吗(马未都养蚕)

大家好,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我们不定期为粉丝赠送观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记不得是谁给了我一板蚕籽,纸板色如牛皮纸,软硬也差不多,大小如烟盒一半大,上面密密麻麻粘着比小米还小的黑点点。同学告诉我说,这是蚕籽,放在阳光下晒晒就会出蚕。

当地不能养蚕吗(马未都养蚕)(1)

蚕籽

我兴高采烈地将蚕籽纸拿回家,放在窗台上,好像都没有一天,就见纸上爬满黑如蚂蚁的小虫子,后来才知道刚刚孵化的幼蚕就叫蚁蚕,经过五次蜕皮成为成蚕吐丝,最终变蛾羽化。小蚕一出生,我的任务就是到处去找桑叶。北京的桑树公园里多,尤其远郊的颐和园,桑树且茂盛,采一次可以喂几天。采用的桑叶怕干,就用湿毛巾盖着,太湿捂烂了,太干叶子又干了,为了蚕的口粮,每天就为桑叶苦恼。东奔西走,上树还被公园管理人员抓住罚站,写过检查。

当地不能养蚕吗(马未都养蚕)(2)

18—19世纪 手绘《蚕桑图之采桑》

观复博物馆藏

蚕长得特别快,几乎一天一个样。由黑变黄再变白,特别能吃,桑叶蒙上去,静下心来可以听见蚕食桑叶的沙沙声,一顿饭的工夫桑叶往往被吃的只剩下筋脉。养了蚕才对蚕食鲸吞这个成语有个切身的感受。蚕吃饱后很快就会蜕皮,蜕皮后的蚕焕然一新,周而复始,大约四次后,蚕宝宝开始吐丝作茧。

当地不能养蚕吗(马未都养蚕)(3)

蚕吃桑叶,谓之“蚕食”

有养过蚕的同学和我说,作茧没意思,让蚕吐个平面就好,于是我们就找来广口罐头瓶,用纸绷住瓶口,把要吐丝的蚕放在上面,迫使它在上面吐丝。我后来才知道,这样平面吐丝对蚕宝宝是很痛苦的事。十几只乃至几十只蚕宝宝吐丝上面,广口瓶上就形成了很厚一层丝,最后揭下来放入铜墨盒中。可惜并未因此好好练字,今天想起,十分对不起蚕宝宝的辛苦,也对不住自己起早贪黑采集桑叶的苦心。

当地不能养蚕吗(马未都养蚕)(4)

春蚕到死丝方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作者版权)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